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1 毫秒
1.
1敌百虫(邻氨基苯甲酸) 高效、广谱性有机磷杀虫剂,具胃毒、触杀作用,常用90%晶体原粉。对防治双翅目、鳞翅目、鞘翅目等害虫均有效,主要用于防治咀嚼式口器的害虫,但对螨、蚜、粉虱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效果差。用90%的晶体兑水800-1500倍喷雾防治尺蠖、毒蛾、刺蛾、蓑蛾、天幕毛虫、天蛾、松毛虫、金龟子、象甲等害虫。作茎叶喷雾时最好加药量的0.05%的中性洗衣粉以增加对茎叶的湿展性能,提高药效。  相似文献   

2.
吡蚜酮是一种专门作用于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高效新颖杀虫剂,害虫口针一旦接触药剂,就产生阻塞效应,立即停止取食,最终饥饿死亡。近年来,江苏省大面积推广使用吡蚜酮防治麦田灰飞虱、蚜虫和稻田稻飞虱。2009年江苏省植保站在如皋蚕桑站试验25%吡蚜酮悬浮剂3000倍药后7天对桑蓟马的防效达90%。为确保吡蚜酮对家蚕安全,  相似文献   

3.
1 蚊蝇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 蚊蝇都属于昆虫纲有翅目亚纲双翅目,具有刺吸式口器和舔吸式口器.蝇在国内已记载有25种,家蝇占90%左右.养殖场内常见的苍蝇有小家蝇、绿蝇、丽蝇和大头金蝇.生活史是卵-幼虫(蛆虫)-蛹-成蝇4个周期.  相似文献   

4.
几种植物对濒危物种绵刺他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珍稀濒危植物绵刺与其所在群落中主要物种沙冬青、旱蒿、霸王、长叶红砂之间以及自身的他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5种植物的鲜枝叶水浸提液中,沙冬青、旱蒿对绵刺种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幼苗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幼根和幼芽伸长生长的抑制;霸王和长叶红砂对绵刺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而对绵刺幼苗生长的影响较大;同时绵刺对自身种子萌发产生自我中毒作用。  相似文献   

5.
几种植物对濒危物种绵刺他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珍稀濒危植物绵刺与其所在群落中主要物种沙冬青、旱蒿、霸王、长叶红砂之间以及自身的他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5种植物的鲜枝叶水浸提液中,沙冬青、旱蒿对绵刺种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幼苗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幼根和幼芽伸长生长的抑制;霸王和长叶红砂对绵刺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而对绵刺幼苗生长的影响较大;同时绵刺对自身种子萌发产生自我中毒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蚊子叮咬,除了影响猪休息,进而影响料肉比外,还会引发猪皮肤病,甚至继发感染其它疾病,严重影响了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1蚊子生物学特性蚊子,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蚊科,是一种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全球约有3000种。通常雌性  相似文献   

7.
曲婷  周立业 《草业学报》2022,31(6):91-100
少花蒺藜草为科尔沁沙地的一种恶性入侵杂草,靠种子进行繁殖,其同一果实刺苞内多包含2粒种子,种子具有异型性(其中一粒相对较大、外形似芒果且有一小部分外露在刺苞中,称为M型种子;另一粒相对较小、外形似李子,称之为P型种子),野外调查发现少花蒺藜草通常以M型种子萌发为主。为探究少花蒺藜草刺苞果皮对异型种子的萌发是否产生影响、M型种子是否对P型种子的萌发产生抑制以及两异型种子的萌发在种群拓展中的作用,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少花疾藜草带刺苞(正常条件下)、去刺苞(将果皮解剖取出单独的M型、P型种子)、模拟刺苞(以纱布模拟刺苞果皮将取出的两异型种子进行再次包裹)4种处理下两种异型种子的萌发特征以及正常条件下的刺苞(只萌发M型)、单独的M型、P型及刺苞内P型种子(去除刺苞中已萌发的M型种子形成的幼苗)形成幼苗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1)刺苞果皮对两种异型种子的萌发均无显著影响;2)M型种子抑制P型种子的萌发,抑制率达到52.5%;3)刺苞内M型种子形成幼苗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分别比刺苞内P型种子形成幼苗增加0.1298和0.1068 g·株-1,M型种子形成幼苗的叶面积、根冠比分别比P型种子形成幼苗显著增加84.3%和356.3%。上述研究表明:刺苞内M型种子比P型种子具有更强的发芽能力,M型种子形成的幼苗具有更好的存活策略,P型种子作为备用种子当年或翌年补充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8.
刺蛾是一类为害茶园的新型害虫,虫害爆发时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质量,调查发现南昌地区茶园刺蛾类害虫主要有茶刺蛾、扁刺蛾、褐刺蛾、丽绿刺蛾、黄刺蛾和龟形小刺蛾等.较系统地阐述了南昌地区茶园刺蛾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旨在为茶园刺蛾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注入法常用于防治果树害虫。选用内吸性杀虫剂,用针筒或滴管将药液注入树皮内的韧皮部,通过传导,将药液分布于树体,以控制一些刺吸式口器的害虫。这种方法防效高,施用简便,药效持久,不受地形、树体高度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对天敌影响小,不受水源影响。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0.
恶性入侵植物刺苍耳浸出液对油麦菜种子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刺苍耳被我国列为外来有害入侵物种,在我国的伊犁河谷地区大规模侵入草原、农田、荒漠、森林生态系统,给当地的生态安全、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农牧业发展带来严重威胁。为了揭示刺苍耳在入侵地群落演替中的作用及恶性入侵的化学生态学机制,以刺苍耳整株的水提液对油麦菜种子进行处理,探讨刺苍耳水提液对油麦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刺苍耳水提液浓度的增加,受体植物油麦菜种子的萌发率、发芽势、萌发指数均显著受到抑制,种子萌发进程也表现出显著的推迟现象。与对照相比,刺苍耳水提液在0.01 g/mL水平即可使油麦菜幼苗的根长受到显著抑制。随着刺苍耳浸提液浓度的增加,油麦菜幼苗的根长逐渐缩短,各处理组与对照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当浓度增至0.08 g/mL则表现为完全抑制效应。同时,随着刺苍耳浸提液浓度的增加,油麦菜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指数RI逐渐降低。在同一浸取液浓度下,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指数随萌发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刺苍耳植株水提液含有对油麦菜有害的化感物质,抑制其种子萌发和根的伸长生长。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家畜采食对植物种子萌发的作用,采用牛瘤胃液及其1∶1和1∶10稀释液处理刺儿菜(Crisium setosum)和刺疙瘩(Olgaea tangutica)2种菊科植物的种子,比较不同处理对种子萌发率、加权萌发率、平均萌发时间和第一萌发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牛瘤胃液处理后,刺儿菜和刺疙瘩种子萌发率显著降低.经牛瘤胃液原液处理后,刺儿菜种子萌发率由对照组中的88.8%减小至65.0%;刺疙瘩种子对牛瘤胃液更为敏感,在原液处理中其萌发率仅为12.7%,较对照组降低了66.6%,而且1∶1和1∶10的稀释牛瘤胃液也能显著降低其萌发率.此外,牛瘤胃液还推迟了刺疙瘩种子的萌发时间,但对具备萌发能力的刺儿菜种子萌发时间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黑刺粉虱是当前在茶树中发生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在我市几个茶区发生普遍,多次猖獗为害,给茶叶生产带来较大的损失.该虫均以幼虫群集于叶背刺吸茶树汁液,其分泌物能诱致煤病的发生,使树势衰退,发芽减少,严重时可导致茶园一片乌黑,叶片大量脱落,甚至整丛、成片茶树死亡.因此,加强黑刺粉虱的防治,对保证茶叶高产优质至关重要.其主要防治措施有:  相似文献   

13.
自2006-2008年连续3年对太湖洞庭山果茶间作地区为害经济作物的刺蛾类害虫的种类、为害范围以及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为害较重的刺蛾类害虫有扁刺蛾、丽绿刺蛾和褐边绿刺蛾3种,均1年发生2代,以幼虫为害茶树、银杏树、枣树、柿树、梨树、梅树和板栗树等经济作物;8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其第2代幼虫发生盛期。  相似文献   

14.
桑园专用杀虫剂系列产品 “桑虫清3号“乳油具触杀、胃毒、内吸等多种作用,是高效、广谱、安全的桑园复配杀虫剂。对桑尺蠖、野蚕、桑毛虫、桑蓟马等咀嚼式以及刺吸式口器的多种桑树食叶害虫高效;因含有增效剂,杀虫有效成份能迅速进入害虫体内,杀虫快。推荐用量下,残毒期7—10天。  相似文献   

15.
桑园专用杀虫剂系列产品“桑虫清3号“乳油具触杀、胃毒、内吸等多种作用,是高效、广谱、安全的桑园复配杀虫剂。对桑尺蠖、野蚕、桑毛虫、桑蓟马等咀嚼式以及刺吸式口器的多种桑树食叶害虫高效;因含有增效剂,杀虫有效成份能迅速进入害虫体内,杀虫快。推荐用量下,残毒期7—10天。  相似文献   

16.
犬耳痒螨病是由耳痒螨属犬耳痒螨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耳痒螨寄生于犬外耳道,引起大量的耳脂分泌和淋巴液外溢。犬耳痒螨在犬体内完成其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4个阶段,其中雄螨为1个若虫期,雌螨为2个若虫期。犬耳痒螨寄生于犬外耳道皮肤表面,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渗出液  相似文献   

17.
气吸式精密播种机具有投种点低、种床平整、籽粒分布均匀、种深一致以及出苗整齐等优点,更符合农艺要求。气吸式播种机可单行、双行作业,通用性强,并能1次完成侧施肥、开沟、播种、覆土和镇压作业,是满足3垄耕作模式中的精密播种以实现均衡增产的更新机械。但其也存在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采集调查,确定辽宁柞园刺蛾害虫26种。分别记录了刺蛾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及分布区域,防治方法,为辽宁柞园刺蛾防治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高山地区草地及农田的害虫对牧草和农作物的危害,并通过调查,首次鉴定出害虫5目33科179种。按危害方式归纳为地下害虫、食叶类害虫、刺吸类害虫。  相似文献   

20.
夏河县高山地区草地及农田害虫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高山地区草地及农田的害虫对牧草和农作物的危害 ,并通过调查 ,首次鉴定出害虫 5目 33科 179种。按危害方式归纳为地下害虫、食叶类害虫、刺吸类害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