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以"左山一""5C""5BB""SO4""红地球"和"巨峰"6个葡萄品种一年生根系为试材,测定经人工低温胁迫处理后的相对电导率、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根系硬度及做功量,应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计算供试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利用聚类分析法、隶属函数法及相关分析综合评价各品种的抗寒性.探究适宜评价葡萄品种抗寒性的方法,以期为葡萄抗寒性评价方法体系的建立及抗寒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各品种根系相对电导率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左山一"根系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及自束比(自由水含量/束缚水含量)均显著低于其它品种,横切硬度、横切总功和纵切总功均显著高于其它品种;"红地球"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及自束比均显著高于其它品种,横切硬度、横切总功、纵切硬度和纵切总功均最小,且此4项指标与其它品种间均达差异显著水平.根据聚类分析结果,6个葡萄品种抗寒性强弱归为3类,"左山一"抗寒性最强;"5BB""SO4"和"5C"抗寒性居中;"红地球"和"巨峰"抗寒性较弱.由隶属函数值得出各葡萄品种抗寒性强弱顺序为"左山一">"SO4">"5BB">"5C">"巨峰">"红地球".相关性分析可得,根系半致死温度与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及自束比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横切总功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纵切硬度和纵切总功间均呈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根系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自束比、横切硬度、横切总功、纵切硬度和纵切总功可以作为评价葡萄抗寒性的有效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法结合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葡萄抗寒性更加科学、准确.  相似文献   

2.
不同穗醋栗品种枝条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6个穗醋栗品种离体枝条在-10℃至-40℃处理下的相对电导率,拟合Logistic方程,计算半致死温度,同时结合自然越冬下萌芽率和抽枝率调查,鉴定6个品种枝条抗寒性。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枝条组织相对电导率逐渐增加,不同品种枝条相对电导率间有差异,结合半致死温度结果,6个品种抗寒性的强弱顺序为:‘寒丰’‘奥依宾’‘绥研1号’YR-1YS-5‘丹江黑’,与田间调查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
八个酿酒葡萄品种抗寒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个酿酒葡萄品种的一年生枝条为试材,测定不同低温胁迫下葡萄枝条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含量2个指标,并进行抗寒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各品种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升高,递增的速度和幅度存在一定差异,且递增幅度大小与抗寒性强弱一致;根据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增幅大小不同可知,"威代尔"、"黑比诺"、"赤霞珠"和"霞多丽"抗寒性较强,"梅鹿辄"和"品丽珠"抗寒性较弱,其它品种抗寒性居中。  相似文献   

4.
几个鲜食葡萄品种抗寒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测定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对7个鲜食葡萄品种(乍娜、力扎马特、矢富罗莎、奥古斯特、美人指、红地球、京秀)的抗寒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在宁夏地区不同鲜食葡萄品种抗寒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它们抗寒性强弱依次为矢富罗莎>京秀>红地球>美人指>乍娜>奥古斯特>力扎马特。  相似文献   

5.
枣不同品种抗寒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试验采用电导法对8个枣品种抗寒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温度降到-35~-40°C时,枣品种电解质渗出率发生骤变,说明枣品种组织细胞受到严重破坏,因此,将-35℃和-40°C作为枣树的临界致死温度.依据8个枣品种的电解质渗出率分析,认为枣品种抗寒性强弱依次为金丝4号>金丝小枣>冬枣>大王枣>早脆王>金丝3号>阳信大枣>圆丰枣.在冬季温度低于-30°C的高寒地区引种栽培枣树时,一定要依据抗寒性的强弱选择品种,以免受冻致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沈阳地区月季品种抗寒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不同月季品种的生理指标和大田直接选择法,研究了沈阳地区主要月季品种的抗寒性差异和抗寒生理指标。结果表明,4号抗寒性最强、1号抗寒性强,2号较强,3号最差。SOD活性和相对电导率可作为评价月季抗寒性强弱的生理指标,脯氨酸含量可作为辅助指标,茎皮含水量不能作为抗寒性强弱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7.
4个酿酒葡萄品种抗寒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酿酒葡萄品种的抗寒性强弱,筛选出具有较好抗寒性的品种。【方法】以引进的3个酿酒葡萄品种‘北冰红’、‘左优红’、‘双红’以及石河子主栽品种‘赤霞珠’的1 a(年)生枝条为材料,测定低温处理后各品种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应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计算供试品种的半致死温度,并采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对不同品种的抗寒力进行比较。【结果】4个品种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先升后降,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一直升高,POD活性下降。【结论】通过主成分分析综合评判4个品种抗寒性大小依次为‘双红’‘左优红’‘北冰红’‘赤霞珠’,研究结果为酿酒葡萄的引种与栽培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用相对电导率法对胡柚及其芽交品系进行了抗寒性比较测定.结果表明:其抗寒性强弱顺序为3号>2号>4号>1号>5号.  相似文献   

9.
选取当年生紫薇枝条为实验材料,通过测定不同低温处理下的5个紫薇品种的相对电导率来比较它们抗寒性的强弱。研究结果表明:供试5个紫薇品种的抗寒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2号品种的抗寒性在供试的5个品种中最强,4号和1、3号品种次之,也具有一定的抗寒性,5号品种最弱。供试的5个紫薇品种的抗寒性由强到弱排序为:2号〉4号〉1号〉3号〉5号。  相似文献   

10.
以锦带花属的红王子锦带、花叶锦带和四季锦带3个优良的锦带花栽培品种当年生枝条为试材,通过人工冰冻方法,测定了模拟低温0(CK)、-10、-20、-30、-40℃条件下3个锦带花品种离体枝条的K+相对渗出率和相对电导率,同时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K+相对渗出率及相对电导率与人工模拟低温变化关系,推算出3个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并对3个品种离体枝条的自由水含量、束缚水含量以及二者比值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模拟低温条件下,3个品种离体枝条的K+相对渗出率和相对电导率均随温度降低逐渐增大,且总体上与CK有显著差异;对K+相对渗出率和相对电导率与温度进行Logistic方程拟合推算出花叶锦带、红王子锦带、四季锦带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35.60、-32.21、-31.50℃和-34.88、-31.14、-28.44℃;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3个品种的束缚水含量均高于自由水含量,其中束缚水和自由水的比值排序为花叶锦带红王子锦带四季锦带。综合比较,3个锦带花品种抗寒性强弱顺序为花叶锦带红王子锦带四季锦带。  相似文献   

11.
牡丹栽培品种的RAPD分析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对7 种花色系的35 个牡丹栽培品种进行RAPD 分析, 34 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418 个位点, 其中337 个(80. 62 %) 多态位点表明受试品种间丰富的遗传多态性。同一花色的不同品种间和不同花色系间都存在较大的遗传多态性, 不同花色系间多态性位点频率大小依次排序为蓝色系> 黄色系> 深红色系> 黑色系> 白色系> 绿色系> 红色系; 利用UPGMA 软件进行聚类分析, 35 个品种被分为5 个遗传聚类组, 除红色系外, 其它6 种花色与遗传聚类组的划分无必然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甘蓝育成品种系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总结了1982-2012 年中国育成的结球甘蓝品种,对这些品种的系谱资料、亲本组成及 亲本选配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82-2012 年中国共报道育成甘蓝品种219 个,其中杂交种 183 个,占83.56%,尤其是近10 年来育成品种中杂交种占96.74%;扁球形品种最多,为108 个。对目前 亲本来源清楚的176 个杂交种的亲本组成进一步分析表明,176 个杂交种来自261 个直接亲本,可以追溯 到67 个中国地方品种和104 个国外引进品种。其中‘黑叶小平头’衍生品种最多(38 个),其次是‘北 京早熟’(27 个)。系谱分析发现亲本选配时不同地理来源或者植物学性状差异较大的两个亲本组配能够 表现较强的杂种优势,并结合国内育成的几个重要甘蓝主栽品种的亲本组配特点,探讨出在甘蓝品种育 种过程中亲本选择、配置组合上的规律和特点。绘制了‘黑叶小平头21-3’和‘北京早熟01-20’两个骨 干亲本的系谱图。  相似文献   

13.
王振启  陈洪国 《北方园艺》2012,(17):101-105
根据刘玉莲制定的桂花5级分类标准,对咸宁桂花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咸宁市桂花包括4个品种群,即四季桂品种群、银桂品种群、金桂品种群和丹桂品种群。四季桂品种群有9个品种,其中当地品种5个,引入品种4个;银桂品种群有19个品种,其中当地品种15个,引入品种4个;金桂品种群有18个品种,其中当地品种12个,引入品种6个;丹桂品种群有16个品种,其中当地品种7个,引入品种9个。根据以上调查结果,编制了咸宁桂花品种分类检索表,为充分挖掘咸宁桂花品种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对葡萄害虫诱集效果好的粘虫板,选用黄色、蓝色、白色、紫色、绿色、红色、黑色和荧光色8种颜色的粘虫板对葡萄园内昆虫进行诱集试验。结果表明,共诱到昆虫7目18科22种,主要害虫有蓟马、蚜虫和叶蝉,其中蓟马数量占到昆虫总量的88.96%,天敌昆虫主要有寄生蜂、捕食性瓢虫、食蚜蝇和东亚小花蝽。紫板、蓝板和白板对蓟马的诱集效果强,黄板、荧光板和绿板次之,红板和黑板效果差;黄板对蚜虫诱集效果强,绿板和荧光板次之,黄板与其他色板之间差异显著;黄板、荧光板和绿板对叶蝉的诱集效果好,3种色板与蓝板之间差异不显著、与其他色板差异显著。白板、蓝板和黄板诱集到的天敌数量最多,占所有颜色粘虫板诱集天敌总量的69%左右。试验期间诱集到的昆虫益害比为0.036,各色板的益害比依次为黑色>荧光色>绿色>红色>黄色>白色>蓝色>紫色,其中紫板的益害比最低,仅为0.011。结合各色板的诱虫效果和益害比进行综合分析,建议选用紫板对蓟马进行诱杀,适时适量选择性使用黄板对蚜虫、叶蝉等进行诱杀。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来我国梨品种资源的创新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近十年来,国内通过育、选及地方品种的挖掘选优等手段和途径获得了100多个优良的梨品种,也引入了50多个优良梨品种。综合有关文献,介绍了一些代表性优良品种的性状和特点;在对这些品种资源进行整理归纳的基础上,总结了某些性状的遗传规律和某些种(品种)独特的育种利用价值,对创新的特点和手段作了分析,并提出了我国今后梨品种资源创新的目标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不同作物种类和品种对硒的富集能力有很大差异.为明确不同基因型的结球甘蓝对硒富集能力的差异,筛选富硒能力强的结球甘蓝品种,本试验以长江中下游甘蓝主产区的18个结球甘蓝主推品种为试材,叶面喷施0、300、600 mL·(667 m2)-1生物有机硒,比较不同基因型结球甘蓝的富硒能力.结果表明:与不施硒的对照相比,喷施生物有...  相似文献   

17.
对34份国外引进甘蔗种质3年宿根的表现,根据糖分和产量结果从中评价出28个表现优异的甘蔗种质。其中,宿根性强、高产、高糖种质7个,占总数的20.59%;宿根性强、高产种质12个,占总数的35.29%;高糖种质9个,占总数的26.47%.为进一步提供生产和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评价不同切花菊品种花瓣飞燕草素苷合成能力,以3个粉色系切花菊品种为材料,采用飞燕草素前体二氢杨梅素2 mg · mL-1溶液对花瓣进行离体添加培养,建立菊花飞燕草素苷超高效液相UPLC分析技术,并用于菊花花瓣中飞燕草素苷的鉴定。结果表明,菊花花青苷可采用0.1 mol · L-1盐酸甲醇及同体积的10%甲酸水提取,0.22 μm膜过滤。通过洗脱条件的优化可在9 min内实现飞燕草素苷与其他花青苷的分离,当飞燕草素在2.5 ~ 40 mg · L-1范围内时与色谱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3个粉色系菊花品种均具有催化二氢杨梅素合成飞燕草素的能力,且飞燕草素含量均在220 μg · g-1 FW以上,表明3个品种均可作为蓝色花色转基因候选品种。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结球莴苣品种的养分吸收规律以及产量、品质差异,对7个结球莴苣品种的产量、养分吸收、营养品质、矿质元素含量和硝酸盐含量5类指标进行了测定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结球莴苣品种养分吸收存在较大差异,产量和品质也有所不同。养分吸收对产量及品质有一定的影响,养分吸收较好的品种,其产量与品质也相对较好。7个品种中,亚特兰大和裕生2号的养分吸收量较好,其产量和品质也相对优于其他品种,综合表现佳;而养分吸收较差的飞翔,其产量及品质表现也比较差。  相似文献   

20.
不同来源菠菜品种营养品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不同来源菠菜品种的营养品质,筛选出营养物质含量丰富,硝酸盐、单宁和草酸含量低的品种,测定了34份 菠菜材料的水分、VC、可溶性糖、粗纤维、草酸、单宁和硝酸盐7个品质指标的含量,并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对其营养品 质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菠菜品种在品质方面有较大的差异,34份菠菜材料中,用隶属函数法分析综合营养品质 最好的是欧洲的胜先锋、日本的トライ和アソナ,但在所有品种中,国内的京菠1号VC含量最高,达601.0 mg·kg-1(FW),且 硝酸盐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