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江苏省某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丹系大白母猪各胎次的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猪数及初生窝重、断奶窝重等繁殖性状进行了比较和相关性分析,旨在进一步了解丹系大白猪的繁殖性能,为后备母猪的选种选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丹系大白母猪第1、2胎产仔数较少,至第3胎达到最高为10.39头,后趋于稳定。不同胎次对产活仔数与断奶仔猪数的影响与产仔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不同胎次的仔猪初生窝重基本持平,并以第3胎最高为14.81 kg。各胎次断奶窝重基本稳定。相关性分析表明,丹系大白母猪第3胎与第4胎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呈显著正相关,第2胎与第5胎的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间均呈显著负相关。第4胎与第5胎断奶仔猪数有显著负相关。第4胎和第5胎的断奶窝重有显著正相关。第3胎繁殖性能相对稳定,可以反映母猪繁殖性能,因此丹系大白母猪第3胎次的繁殖性能可作为选育后备母猪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养猪》2015,(5)
为确定母猪最佳使用年限和产仔月份,同时为后备母猪的选种提供指导,研究统计分析了胎次、产仔月份对长大二元母猪产仔性能(总产仔数、产活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长大母猪1~6胎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随胎次呈增加趋势,第6胎达到高峰,分别为11.88头和11.28头,极显著高于第1、2和8胎次(P0.01);3~6胎的产仔性能较好,7胎之后出现显著下降趋势。3月份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最高,12月份最低,且3月份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显著高于12月份(P0.05)。第2胎与第3胎、第3胎与第4~5胎、第4胎与第5胎的总产仔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第2胎与第4胎的总产仔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第2胎与第3胎、第3胎与第4~5胎的产活仔数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第2胎与第4胎、第4胎与第5胎的产活仔数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该猪场长大二元母猪3~6胎的产仔性能较好,且以3月份的产仔性能为佳;第2胎产仔性能可作为后备母猪选留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1选择优良品种,及时淘汰低繁殖性能母猪1.1选择繁殖性能高的优良品种或品系在选种过程中要注意品系、遗传、年龄等方面的因素。要注重高产母猪的选留,从产仔数高的母猪后代中选留后备母猪,培育产仔数高的母猪几率会大大地提高。选留的后备母猪个体,要求肢体健壮,阴户发育正常,无遗传缺陷,有效乳头不低于7对且排列整齐无内陷乳头、瞎乳头,其母本繁殖性能好(胎均产活仔数10头以上);加强培育,使之发  相似文献   

4.
以纯种大白、长大二杂母猪为研究对象,应用SPSS 19.0软件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对8 778头母猪的有效乳头数进行分析,以探讨有效乳头数与第一胎繁殖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纯种大白还是长大二杂母猪,胎均总仔随着其有效乳头数的增加而极显著提高,大部分生产单位胎均健仔有上升趋势。其中,15个以上(含15个)有效乳头数的大白母猪胎均总仔可达14.08头(P0.01);15个以上(含15个)有效乳头数的长大二杂母猪胎均总仔为12.69头(P0.01)。综合以上,母猪有效乳头数可以作为评价母猪繁殖力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研究母猪乳头数、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个体重、初生窝重、母猪泌乳力、断奶活仔数、断奶个体重和断奶窝重等繁殖性状的特点,发现榆林猪的繁殖性状主要表现在母猪有效乳头较多,7~8对乳头的母猪占61%以上。初生个体整齐度高,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母猪泌乳力、断奶窝重等主要繁殖力性状个体间变异较大.有充分选择改良提升的空间。繁殖力性状的遗传力值较低,在0.11-0.20之间。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收集的新清平猪1—5世代的繁殖性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了各世代母猪的妊娠期和繁殖性能,同时对各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用半同胞法估计产仔数及仔猪产活仔数、初生重、初生窝重、乳头数的遗传力。为新清平猪的进一步选种选育提供了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7.
同质选配在种猪选育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琳 《中国猪业》2017,(6):72-74
同质选配是种猪选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通过同质选配产生的后裔个体在测定成绩优异且体型外貌符合种用标准的情况下选留后备,进行世代选育.对综合性能较差的公猪血缘少配甚至淘汰,对特别优秀的血缘可适当增加配种数,以提高优良基因在猪群中所占的比例.经过几个世代的选育,生产群体有了明显的分化,我们统计了4587窝母猪分娩成绩.其中高产组母猪475窝,窝产总仔数为12.94头;同期空白组母猪4112窝,窝产总仔数为11.15头,其中高产组母猪每窝多产1.79头.通过同质选配,我们初步建立了高产母猪核心群群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母猪开配体重对其头胎繁殖性能的影响,找出适宜的开配体重。方法:数据采自福建省某种猪场2012~2013年补充的995头后备母猪生产记录,按母猪开配体重分为110~120kg、120~130kg、130~140kg、140~150kg、150~160kg和160~170kg组,并对其头胎产总仔数、头胎产健仔数和头胎产死仔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母猪在130~140kg体重开配,其头胎产总仔数和头胎产健仔数最高,分别为12.10头和11.53头,与其它开配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母猪在110~120kg体重开配,其头胎产总仔数和头胎产健仔数最低,分别为10.56头和9.35头;母猪在110~120kg体重开配,其头胎产死仔数最高,为0.47头,与其它开配体重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后备猪的开配体重对母猪头胎繁殖性能有一定影响,在适宜的日龄下,母猪在130~140kg体重下开配有利于其头胎繁殖性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9.
正后备母猪选育是养猪开始的第一步,也是建立并保持猪群合理胎龄结构的基础,关系到以后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是养猪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规模化养猪场一般饲养的都是良种母猪,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等特点,在选择后备母猪时,除了考虑品种、品系、健康、长速、外阴大小、乳头排列整齐等方面的问题,还应侧重考虑有效乳头数和肢蹄健康度。笔者针对有效乳头数和肢蹄健康度进行探讨,希望为后备母猪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旨在探究母猪初情日龄对其主要繁殖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共选用美系大白母猪923头,观察并记录了母猪初情日龄及其各胎次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和出生窝重,然后将母猪根据初情日龄的早晚分为4组,Ⅰ组:≤200日龄、Ⅱ组:201~215日龄、Ⅲ组:216~230日龄及Ⅳ组:230日龄,对各试验组母猪的第1胎、第2胎、第3胎及综合3胎后数据和综合6胎主要繁殖性能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Ⅳ组母猪头胎总产仔数为12.05,显著高于Ⅰ组母猪头胎总产仔数的11.45(P0.05),其他繁殖性状没有显著差异;2)Ⅱ组母猪第2胎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分别为11.84和11.40,显著高于Ⅰ组母猪的总产仔数11.09和产活仔数10.66(P0.05);3)3胎和综合3胎后母猪Ⅱ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健仔数分别为12.47、11.82和11.48,显著高于Ⅳ组的总产仔数11.89、产活仔数11.22和健仔数10.85(P0.05);4)Ⅱ组母猪前6胎平均产仔总数、平均产活仔数和平均产健仔数分别为74.23、71.41和68.86,显著高于Ⅳ组母猪的前6胎平均产仔总数70.48、平均产活仔数67.32和平均产健仔数64.86(P0.05)。综合比较,初情期日龄较早的母猪具有更好的繁殖性能(最佳日龄为201~215)。本研究通过挖掘出该群体后备母猪的最佳初情日龄和初配日龄,为后备母猪的挑选和猪场生产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胎次、产仔月份及纯繁/杂交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统计分析了部分非遗传因素(胎次、产仔月份及纯繁/杂交)对长白、大白和杜洛克母猪产仔性能(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初生窝重)的影响,旨在为后备母猪的选种提供指导。结果表明,2~5胎仔猪的初生窝重较重;其中2、3胎的初生窝重极显著高于头胎及6胎之后的仔猪初生窝重(P<0.01)。3月份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初生窝重极显著高于其他月份(P<0.01),且11月份初生窝重显著低于其他月份(P<0.05)。长白纯繁母猪在产活仔数方面极显著优于大白纯繁母猪和长白×大白杂交母猪(P<0.01);在初生窝重方面,大白×长白杂交母猪的初生窝重极显著高于大白纯繁母猪和长白×大白杂交母猪(P<0.01)。第2胎与3~4胎、第3胎与第4胎的总产仔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上所述,该猪场母猪3~6胎的产仔性能较好,且以1~4月份的产仔性能为佳;配种方式以长白纯繁和大白×长白杂交为宜;第2胎产仔性能可作为后备母猪选留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1注意选种用于繁育二元杂交母猪的杂交亲本应具有优良的繁殖性能。后备母猪在配种前1个月选留,结合家系繁殖性能,选留身体各部位发育匀称、被毛稀疏、有效乳头数7对以上  相似文献   

13.
<正> 在生产实践中提高外来瘦肉型良种母猪的繁殖力和仔猪哺育率,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摸清我区外来的良种母猪繁殖性能和育成率,我们分别对全区13个外贸基地(场、点)的845头长白、大约和外来品种间杂交的生产母猪进行了调查。母猪存栏总头数1065头,其中后备母猪220头,生产母猪845头,上半年总产仔窝数775窝,生产母猪上半年头平产仔0.92窝;总产仔数8283头,其中产活仔数为7822头,占产仔总数的94.4%,窝平产活仔10.09头;产死仔数为461头,占产仔总数  相似文献   

14.
1抓好选种工作1.1选择母猪生产性能好,护仔性强,泌乳力佳,遗传基因稳定,每胎有效活仔头数在10头以上,仔猪大小均匀,个体体重在1.5千克左右等,这类母猪所产的仔猪才能作为后备猪进行培育。1.2初产母猪(第1胎),产仔数在9~10头或更多的,应选留作种用,若产仔数在8头以下及母猪护仔性差,泌乳量不足、仔猪个体差异太大,就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以大淮母猪18头和杜淮母猪37头为试验群体,测定的指标有初生重、左右侧乳头数、初情期、头胎母猪的妊娠期和产仔性能,分析比较大淮和杜淮母猪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大淮母猪的初生重显著大于杜淮母猪(P0.05),杜淮母猪的左右侧乳头数多于大淮母猪,尤其是右侧乳头数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P0.05)。不同杂交组合的初情期、头胎母猪的妊娠期和产仔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大淮母猪左右侧乳头数与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均呈正相关,而杜淮母猪左右侧乳头数与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均呈负相关,但相关显著性测验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同杂交组合母猪左右乳头数与死胎数均呈负相关,但差异均不显著(尸0.05)。大淮母猪的产仔性能与杜淮母猪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十二点措施汪志铮(福建建阳农校354200)1.选择高产品种,是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有效途径。研究表明:母猪的有效乳头数与产仔率成正比。我国闻名世界的高产品种太湖猪,有效乳头数8对以上,母猪第三胎平均产仔数14.3头,最多的一胎产仔43头...  相似文献   

17.
深县母猪乳头数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深县猪母猪乳头数与繁殖性能之间的关系,收集河北正农牧业有限公司2013年1月-2016年3月的深县猪的母猪正常分娩记录,随机选取83头深县母猪。结果表明:母猪乳头数达到18个时其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达到最高,且显著高于乳头数为15个的母猪;乳头数与其每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呈现正相关;母猪乳头数为16个和18个时极显著高于母猪乳头数为15个和17个的仔猪初生个体重(P0.01),且显著高其断奶个体重(P0.05);母猪乳头数为16个其仔猪初生窝重和断奶窝重极显著高于母猪乳头数为15个的母猪(P0.01);即母猪乳头的对称性对仔猪的初生个体重、初生窝重、断奶个体重和断奶窝重有一定的影响。说明适当增加母猪的乳头数有可能使母猪的繁殖性状得到相应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妊娠不同阶段母猪背膘厚度对产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妊娠不同阶段母猪背膘厚度对产仔性能的影响。对正常妊娠的经产长大二元杂种母猪551头进行背膘测定,对不同妊娠阶段的母猪以不同标准按背膘厚度进行分组。结果表明:1)妊娠前期母猪体况显著影响产总仔数与产活仔数(P0.05),此阶段背膘厚为17~19 mm的母猪产总仔数与活仔数最高,显著高于14~16 mm背膘厚的母猪(P0.05),但与背膘厚14 mm和大于19 mm的母猪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2)妊娠中期母猪体况显著影响产活仔数与健仔数(P0.05),此阶段背膘厚为15~19 mm的母猪产活仔数与健仔数显著高于背膘厚15 mm的母猪(P0.05),较背膘厚19 mm的母猪产活仔数与健仔数有提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3)妊娠后期母猪体况显著影响产活仔数与健仔数(P0.05),背膘厚为17~21 mm的母猪产活仔数与健仔数显著高于背膘厚17 mm的母猪(P0.05),但与背膘厚21 mm的母猪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4)分娩时母猪体况显著影响产总仔数与健仔数(P0.05),背膘厚17 mm组与背膘厚17~21 mm组母猪产总仔数显著高于背膘厚21 mm的母猪(P0.05),背膘厚17~21 mm组母猪产健仔数较背膘厚21 mm组高1.06头,且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母猪在妊娠不同阶段的体况对产仔性能的影响不完全一致,在不同阶段按不同标准对母猪体况进行评判以调节饲喂水平有利于母猪繁殖性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提高二元杂交母猪繁殖性能综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严格选种选配,防止近亲配种 1.用于繁育二元杂交母猪的杂交亲本应具有优良的繁殖性能. 2.克服传统的见母就留的选种方式,选留的后备二元母猪体型要符合繁殖生产要求,有效乳头数7对以上.体况要健康,躯体各部分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20.
研究BMP15基因多态性及单倍型与从江香猪繁殖性状的相关性,寻找影响从江香猪繁殖性状的QTL,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依据。以从江香猪母猪为研究对象,利用DNA直接测序技术,对BMP15基因多态位点进行筛选和基因型分析,采用SHEsis在线软件构建单倍型。结果表明:在受试群体中,发现BMP15基因存在3个SNPs位点,其中C122T位于exon1,T111C位于exon2,A13G位于intron1;C122T和T111C突变均为错义突变,分别导致半胱氨酸(Cys)变为精氨酸(Arg),组氨酸(His)变为酪氨酸(Tyr)。基于上述3个SNPs位点,构建了6种单倍型,其中H1和H3为主要单倍型,频率分别为64.2%、24.3%;最小二乘分析发现,H3单倍型在初产和经产母猪中,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乳头数均为最高,但差异性均不显著(P0.05);C122T位点与初产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乳头数显著相关(P0.05),而T111C位点与初产和经产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乳头数差异性均不显著(P0.05),但CC基因型和EE基因型均为最多;在A13G位点上,经产母猪AB基因型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乳头数均比AA基因型多,且差异显著(P0.05)。可以考虑将H3单倍型和CC基因型、AB基因型及EE基因型作为影响从江香猪产仔数和母猪乳头数的有利单倍型和基因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