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前我国规模化猪场为猪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其规模的不同每年出栏的猪大约在3000~10000头,因此规模化猪场是我国养猪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面对制约规模化猪场发展的猪疾病,应制定有效的防控方案以保证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现代养猪业正逐渐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上百头、数千头的大中型猪场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对于猪病的防治投入也在不断增加。系统的免疫程序和预防性药物的广泛应用,使一些传统单一病原微生物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然而复杂病毒的互作用很大程度上驱动了新的疾病综合征的产生。所以要想提高猪群健康水平和猪场的经济效益,必须树立新的防控观念。1认清当前猪病流行的新趋势近年来很多猪场普遍感觉到猪越来越难养了,原  相似文献   

3.
正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一种以腹泻、呕吐和脱水为主要临床特征的高度接触性的猪肠道传染病[1]。非洲猪瘟在我国暴发后,规模化猪场在复养中由于头胎母猪的增多以及种猪不纯,使得猪流行性腹泻病的发生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加重趋势[2]。规模化猪场一旦发生该病,如果不及时做好防控工作,会使猪群多数猪感染发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 发病情况南宁市武鸣区某规模猪场存栏母猪2 268头,仔猪6 415头,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对吉林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进行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病原学调查。采集吉林不同地区6个规模化猪场阳性猪鼻腔黏液148份,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148头猪中有84头被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感染,占56.76%;被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感染53头,占35.81%;混合感染的11头,占7.43%。结果提示,吉林地区规模化猪场中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多以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感染为主,混合感染程度轻微。  相似文献   

5.
浅谈现代化猪场传染病的防控新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养猪业正逐渐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上百头、数千头的大中型猪场所占比重不断提高,猪病的防治投入也在不断增加,新的疾病综合征的产生使现代养猪业面临着前所未有极为复杂的疾病,要想提高猪群健康水平和猪场的经济效益,必须要树立新的防控观念。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生猪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的发展,规模化猪场及养殖小区迅速增加,600头存栏母猪、日存栏5 500头猪的猪场产粪尿约27.5 t/d,冲洗水及员工生活用水约250 t/d,粪污水总量可达300 t/d。许多地方生猪养殖产生的粪尿水已超过周围环境承载力,成为水源、江河、土壤和空气的主要  相似文献   

7.
产量与结构的发展 结构发展 2011年,丹麦共有4500家注册猪场.其中1800家为综合猪场(既养母猪也养育肥猪),猪场规模平均为255头基础母猪.600家为专门的母猪场,每家平均950头基础母猪;2100家为专门的育肥场,平均年出栏6800头育肥猪.  相似文献   

8.
对发展我国现代大规模养猪生产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养猪数量的增长.我国养猪业在以农民千家万户养猪方式的基础上,现代规模化养猪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与此同时农村中专业户规模养猪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生产的肉猪年产量约占我国肉猪总产量的20%~30%。规模化猪场养猪有不少优越性是众所公认的.但规模究竟要多大合适.则需要很好商榷。像万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在实践中就遇到不少比较不易解决的问题。比如环保方面、青饲料及农副产品的利用方面、疾病控制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在规模化猪场中究竞怎样发展才能使我国年产6亿头或更多的猪的养猪业能保证可持续发展是值得很好探讨的。本文将就近年来发展现代化规模猪场中所出现的几个问题作一些反思.并进一步探讨我国发展现代化养猪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近年基层规模化养猪场生产需要和发展现状,提出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及防控措施,以便提高规模化养猪场生产经济效益。规模化猪场的养殖技术比散养户的要求更严格一些,养殖场规模越大,猪群流转越快,要在坚持"自繁自养"原则下,对猪场疫病的防治,必须执行以下技术措施:1创建良好的饲养环境(1)搞好圈舍绿化,污水和粪便要尽量远离猪舍,以利于猪场的空气净化,避免给猪群带来二次污染,引起呼吸道及消化道  相似文献   

10.
规模化猪场的规划设计关系到猪群生物潜能的发挥,疾病的防疫控制。污染防治以及猪场管理效率。通过猪场规划设计,目标是建立最佳猪群生存环境,从而实现效益最佳化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武汉康美畜牧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美公司)10000头规模猪场为例,阐述生态规模猪场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专业化、商品化生产的发展.养猪业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改变了千百年来以农家副业性质一户养1头至几头的面貌,规模饲养已成为主要形式.以我县为例,八十年代初期养几十头猪的户鲜而少见,发展到今天饲养百头到数千头的猪场比比皆是.至1994年6月底,全县有年出栏万头猪的场1个、5000头猪的场7个、千头猪的场2个,有饲养百头猪以上的专业大户478户,共存栏猪82194头(占全县总存栏的68.6%),出栏商品猪53281头(占全县总出栏的50.6%,相当于去年同期全县出栏总数),规模饲养已在整个养猪业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就规模猪场的兽医规范化问题进行探讨和介绍,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庄捷生 《广东饲料》2014,23(9):10-10
9月11-12日,由新希望六和广东新区主办的"福达广东携手共赢"猪业技术高峰论坛在江门台山举办,近300多名广东地区猪场负责人出席论坛。中国养猪业从小规模分散饲养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从传统粗放经营向精细化转型,这样的趋势不可逆转。国家生猪产业体系秘书刘小红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养猪业需要深入研究在哪养、养多少、谁来养、怎么养这四大问题。新希望六和广东新区总裁李维峰在会上指出,  相似文献   

13.
我国猪肉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猪场也逐渐向规模化发展,但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规模化猪场仍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规模化猪场防控猪疫病的问题。因此,猪场管理人员要采取有效的防控技术措施,来预防控制猪疫病的发生。笔者从猪疫病基本类型及防治重要性出发,对猪舍环境的管理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规模化猪场防控猪疫病的综合措施,希望对规模化猪场起到防控猪疫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我国养猪模式正在由各家各户的散养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模式转变。养猪所产生的粪尿量是相当大的,据统计,1头猪的日排泄粪尿量是人排泄粪尿量的5倍,1头猪年均产粪尿量可达2吨。随着规模化猪场存栏量的增加,猪粪尿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如何进行猪场粪污的科学处理?这个问题目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笔者对规模化猪场粪污处理的主要模式分析总结,期望对养殖场(户)有所帮助。(一)规模化猪场粪污处理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规模化猪场发展健康养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把规模化猪场的健康养殖问题分为猪的健康、饲养员的健康、环境的健康及消费者的健康4个层次,结合当前我国规模化猪场存在的问题,阐述"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健康养殖理念,从猪舍建设、饲料营养、饮水、生物安全、环境控制等方面提出规模化猪场发展健康养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四平市畜牧养殖业发达,规模化养殖场很多,据统计,2013年,全市猪发展到1300多万头,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达10多万个,年出栏生猪达753万头,年出栏在3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达1 800多个,规模化的养殖,也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据测算:1头90kg左右的商品猪日排粪量约2.2kg,这些粪尿污水若得不到及时处理,任其随意排放就会污染周围环境。一个两千头左右育肥猪场,年病死猪达一百多头,繁育猪场仔猪的死亡数量更多,不进行有效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养猪模式已向规模化密集型转变,饲养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嘉定区的养猪业经过近十多年的发展,规模化、密集型饲养已成为主要的养殖方式。据统计,全区千头猪场有50多个,5000头以上的猪场有20多个,万头以上的猪场有6个,全区年上市商品猪45万头左右,其中规模猪场占60%左右。从疾病防制方面来说,由于大多规模场实行高密度饲养,其劳动生产率较高,在管理方面造成饲养员和兽医技术人员对猪的群体观察多,个体观察少,因而对疾病的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带来了难度。抓好规模猪场的疾病防制是关系到养猪生…  相似文献   

18.
<正>规模养猪场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养殖户的饲养规模越来越大,很多猪场年出栏可达一至二万头以上。由于猪价的下滑,饲料成本的增加,许多猪场经济效益下降。如何提高经济效益是衡量规模化养猪场投入  相似文献   

19.
李俊柱 《猪业科学》2005,22(9):64-65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养猪科技的不断提高,规模化养猪所占比例会逐渐增多,传统的农村散养猪所占比例会逐渐减少,这将是中国养猪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也是世界上所有养猪发达国家所走过的路。近些年,中国规模化猪场发展迅速,目前基础母猪500头、年出栏一万头以上的猪场约有1200个,但是这些规模化猪场相当一部分(至少三分之一以上)管理混乱、生产水平低、有规模无效益!笔者工作之便,曾走访服务过400余个规模化猪场,对规模化猪场管理模式深有体会。1生产指标绩效管理健立完善生产激励机制,对生产线员工进行生产指标绩效管理。规模化猪场最适…  相似文献   

20.
自2018年8月以来蔓延的非洲猪瘟疫情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生猪供应缺口凸显,猪价整体高位运行。安全顺利复产是规模猪场的优先选择,但由于准备不足、匆忙复产而导致失败的案例甚多;在目前没有相关疫苗的情况下,完善生物安全体系、彻底清除猪场内外残余病毒是规模猪场非洲猪瘟背景下复产的先决条件。笔者团队通过制订复养程序,指导某猪场进行非洲猪瘟复养消毒,各区域检测、复检为阴性后引入180头保育猪作为哨兵猪饲养2个多月,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复养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