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不同改良剂对棕红壤酸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白云石粉和生物有机肥对旱地棕红壤酸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白云石粉及生物有机肥+白云石粉能降低棕红壤的酸性,提高棕红壤的肥力养分,白云石粉对棕红壤的降酸作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同施肥处理与不施肥相比,小麦和花生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但它们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高效、经济、安全的甘薯专用有机肥,以商薯9号为材料,施用3种甘薯专用有机肥,以常规施肥和不施肥处理作为田间对照,连续2 a测定了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商品薯率、块根日增长速率、T/R、经济效益等指标。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专用有机肥处理综合表现最佳,鲜薯、薯干产量分别比不施肥处理增产14.9%,26.47%;比常规施肥处理增产21.5%,26.96%;商品薯率比2个对照极显著提高,且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3.
施钾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铃薯是粮、菜兼用的经济作物,本地种植的大都为菜用马铃薯。本试验采用淀粉含量较高适宜加工用的马铃薯品种“紫花白”,进行不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增施钾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大、小薯块所占的比例与产量也有相关性。基肥中增加钾肥比单施复合肥增产,且差异达显著水平;施用生物有机肥惠满丰作基肥不但产量较高,而且可提高薯块的商品率;在不施有机肥和其他肥料的情况下,马铃薯产量随复合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但不同用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品种紫花白。1.2 试验设计马铃薯的基肥用量设8个处理,分…  相似文献   

4.
生物有机肥在马铃薯上施用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3种类型马铃薯品种紫花白、内薯三号、坝薯10号,它们分别为早、中、晚熟和高、中、低淀粉品种,研究了底施生物有机肥、锰肥、锌肥在马铃薯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施肥种类对马铃薯产量和淀粉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它们对产量和淀粉含量的效应为施肥>品种.其中施肥方式对产量和淀粉含量的效应为生物有机肥>锰肥>锌肥;品种对产量的效应为紫花白>内薯3号>坝薯10号,对淀粉含量的效应为坝薯10号>内薯3号>紫花白.  相似文献   

5.
潘晓  徐洁章  池鑫晨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11):2131-2132
为优化马铃薯施肥管理,减少肥料投入量,在永康市进行马铃薯兴佳2号化肥减量增效试验。结果表明,缓释肥减氮20%处理、常规施肥减氮20%+脲酶抑制剂处理与常规施肥对照产量差异不明显;常规施肥减氮20%+生物有机肥处理比常规施肥对照增产4.8%;各处理大中薯占比相对常规施肥对照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常规施肥氮素减量20%的基础上,通过改施缓释肥、增施生物有机肥或添加脲酶抑制剂,不会对马铃薯产量造成大幅减产,而且马铃薯大中薯占比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提升马铃薯商品性,具有减量增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农技服务》2015,(10):8-9
针对贵州部分农民在种植马铃薯过程中,施肥技术落后,存在肥料单一缺钾现象,为改进部分薯农用不同有机肥完全替代钾肥的种植习惯,设计NPK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对马铃薯产量影响的田间小区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农民常规施肥中有机肥(厩肥、秸秆、绿肥)不能完全替代钾肥,配方施用钾肥能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该试验获得详实的数据,为当地薯农合理种植马铃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通过阐明不同施肥下甘薯光合特性及产量变化的差异,为建立合理施肥模式、促进潮土区甘薯稳产高产提供科学依据。以潮土区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利用4个不同处理: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M)、有机无机肥配施(MNPK),分析甘薯光合特性及产量变化对施肥模式的响应。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施肥处理(NPK、M、MNPK)显著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其中施肥处理中以MNPK处理效果最为显著。在产量方面,与CK相比,施肥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单株结薯数、单薯重量以及块根产量,且处理NPK和MNPK的产量均显著高于M处理的,但前两者间差异不显著,这说明在施用化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对甘薯产量增加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不同施肥方式对甘薯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阐明不同施肥下甘薯光合特性及产量变化的差异,为建立合理施肥模式、促进潮土区甘薯稳产高产提供科学依据。以潮土区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利用4个不同处理: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M)、有机无机肥配施(MNPK),分析甘薯光合特性及产量变化对施肥模式的响应。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施肥处理(NPK、M、MNPK)显著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其中施肥处理中以MNPK处理效果最为显著。在产量方面,与CK相比,施肥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单株结薯数、单薯重量以及块根产量,且处理NPK和MNPK的产量均显著高于M处理的,但前两者间差异不显著,这说明在施用化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对甘薯产量增加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叶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农业科学》2019,(8):54-58
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6种施肥模式(不施肥、普通化肥、生物有机肥、茶树专用控释肥、生物有机肥+普通化肥、生物有机肥+控释肥)对中茶108茶叶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肥量相同的条件下,一次性施用茶树专用控释肥能够达到化肥1年4次施用的增产效果,而单独施用生物有机肥(以下简称有机肥)在2017年有减产现象。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最好,与普通化肥相比,有机肥+普通化肥和有机肥+控释肥茶叶产量分别增加12.9%、13.8%。在经济效益方面,与化肥分次施用相比,施用控释肥、有机肥+普通化肥和有机肥+控释肥净收益分别显著提高5.6%、26.5%、36.3%。与其他施肥处理相比,有机肥+普通化肥和有机肥+控释肥能优化茶叶品质,提高茶叶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茶多酚含量和酚氨比,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因此,从施肥方便性、茶叶品质和农民纯收入方面综合考虑,有机肥+控释肥处理是最优推荐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高效菌肥(剂)对蚕豆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以及与蚕豆品种的匹配性,筛选出适宜大理州施用的根瘤菌肥(剂),进行了5种根瘤菌肥(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凤豆13号施用5种根瘤菌肥(剂)后,根瘤重量和数量显著增加。其中,施用豆粕生物有机肥后产量为5 657.1 kg/hm~2,较对照增产52.6 kg/hm~2,初步筛选出豆粕生物有机肥与凤豆13号匹配,适宜在大理州施用。  相似文献   

11.
《天津农业科学》2017,(8):98-101
通过生物有机肥在丘陵地区补充耕地上的不同用量试验,研究其对瘠薄地土壤改良效果,以及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明确生物有机肥快速改良瘠薄地的适宜施用量。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有效改善贫瘠地土壤的理化性状,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水稻产量。其中,处理3(基施生物有机肥9 000 kg·hm~(-2))和处理4(基施生物有机肥12 000 kg·hm~(-2))的产量,分别较对照(不施生物有机肥)增产730.05,1 081.10 kg·hm~(-2),差异达显著水平,而处理3和处理4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生物有机肥和土壤修复剂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马铃薯连耕连作和化肥过量造成土壤环境退化的解决方法,以云南主栽品种丽薯6号为试验材料,选用牦牛生物有机肥和生物土壤修复剂,设计6组不同施肥处理,以常规施肥为对照,对马铃薯出苗情况、植株生长情况、产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和生物土壤修复剂能够达到增产效果,其中以施有机肥1.5 t/hm~2+复合肥(17-17-17) 375 kg/hm~2+生物土壤修复剂30 kg/hm~2的施肥方式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化肥减量对玉米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本试验分别以常规施肥和不施肥为对照,研究80%常规施肥+生物有机肥和60%常规施肥+生物有机肥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80%常规施肥+生物有机肥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较空白对照无肥区增产15.99%,较常规施肥增产5.99%。60%常规施肥+生物有机肥较空白对照增产7.6%,但较常规施肥有所减产。  相似文献   

14.
1989~1996年在广西典型红壤上进行了肥料定位试验,试验有2个木薯品种(SC201和SC205)、15个施肥处理(包括有机肥,氮磷钾化肥)。结果表明:不同年份和品种的木薯鲜薯产量差异显著,茎叶重亦如此;SC201施用有机肥后3/8年有显著增产,而SC205有5/8年显著增产。NPK的施用显著增加鲜薯产量,SC201的概率6/8,SC205 7/8。且NPK施肥量能与SC201的产量在3/8年显著拟合,SC205则为6/8年。茎叶重随NPK的施用量增加呈抛物线上升趋势,淀粉含量随着NPK施用量增加而降低。施用氮肥在部分年份(SC201,5/8年;SC205 8/8年)显著提高产量,且产量与施氮量能在部分年份用抛物线显著拟合(SC201,5/8年;SC205 3/8年)。茎叶重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施用磷肥对SC201在3/8年有增产效果,对SC205在5/8年有显著增产。钾肥对2个品种的鲜薯产量仅2/8年有显著增产;但分别在3/4年显著提高了茎叶重。说明氮在大部分年份能显著增加鲜薯产量和茎叶重,氮是典型红壤木薯产量的第一限制因子;钾肥能提高茎叶重,施磷比施钾对SC205在更多年份能显著增产;SC201茎叶重、鲜薯产量、淀粉产量比SC205高;SC205比SC201需要更多的肥料,但是获得更小的产量。因此,木薯施肥应考虑品种差异,推荐的施肥量为50%(50∶25∶50 kg/hm2N∶P2O5∶K2O)的推荐施肥量+5 t/hm2的有机肥(猪粪);纯施化肥时,推荐SC201和SC205的施肥量分别为124∶62∶124,161.6∶50∶100 kg/hm2N∶P2O5∶K2O。  相似文献   

15.
2013年在新建设施中对番茄进行了常规施肥(农家肥)、生物有机肥、精制有机肥三个施肥处理的试验,通过试验分析了三种有机肥处理对番茄产量及土壤主要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增产效果最好,增产10.2%,增收14.8%;精制有机肥处理增产5.1%,增收8.3%;生物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合试验结果,初步提出了新建设施番茄增施有机肥的方法和措施,为新建设施番茄科学种植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华北地区典型轮作制麦玉轮作中玉米产量对施用有机肥料的响应,本文综合来自1980—2019年间共39篇公开发表文章的124组田间试验研究数据,应用整合分析(Meta分析)的方法定量评估不同因素下有机肥料施用对华北地区玉米产量相对变化率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有机肥料施用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平均增产幅度为5.02%。其中,生物炭、秸秆和腐解秸秆作为有机肥施用对玉米产量均有显著增产效果,而施用商品有机肥、农家肥和堆肥对玉米产量无显著影响。有机肥与化肥联合施用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而单施有机肥会降低玉米产量,降低幅度为4.62%。不同土壤条件下有机肥施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不同土壤氮水平下有机肥施用的增产作用具有显著差异,增产幅度分别为5.16%(<1 mg·kg-1)、6.75%(1~1.5 mg·kg-1)、1.90%(>1.5 mg·kg-1),不同氮投入水平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综合肥料有效性、作物产量及其他因素等方面考虑,有机肥料与全量化肥联合施用是该地区增产稳产、氮肥高效利用的合理施肥方式,同时应将土壤基本性质、气候状况及其他农艺措施等方面作为肥料投入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平凉市黑垆土区测土配方施肥方式、机械施肥方式及配施生物有机肥下冬小麦肥料利用率,提高当地冬小麦生产的肥料利用率,实现化肥减量和小麦增产。进行了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施肥、配施生物有机肥等冬小麦氮磷钾肥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方式、机械施肥方式及配施生物有机肥均能够更好地促进冬小麦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从而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其中配施生物有机肥对促进冬小麦增产,提高氮肥、磷肥利用率效果较好,而测土配方施肥对提高钾肥利用率效果较好。通过对各试点冬小麦籽粒产量、秸秆产量及其养分分类归并,应用肥料利用率计算方法得出,平凉市冬小麦生产中氮肥、磷肥、钾肥平均利用率分别为40.57%、20.61%、61.06%。  相似文献   

18.
为降低化肥过量施用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筛选出适宜当地甘蓝栽培的生物有机肥种类,开展3种生物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试验,探究生物有机肥配施适宜的化肥对甘蓝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减少30%,配施75 kg/hm2中农绿康绿地康生物冲施肥的处理(T8)效果最优,产量较不施肥和农户常规施肥分别增加77.75%、47.92%,适宜在当地甘蓝种植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试验以当地蔬菜主栽品种意大利生菜为研究对象,探究单施和配施生物有机肥对其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露地栽培条件下,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促进意大利生菜生长,改善和提升农艺性状,提高产量和效益。相比空白对照,单施生物有机肥产量差异不显著,产量和效益分别增加10.3%和0.7%;化肥减量30%配施生物有机肥产量差异极显著,农艺性状表现更优,产量和效益分别增加29.7%和26.4%,能获得比常规施肥更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生物有机肥对甜玉米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生物有机肥在甜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的产量比空白对照增产133.33%,达极显著水平;比施用生物有机肥基质增产7.47%,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与生物有机肥基质、常规施肥和空白对照相比,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1.27%、4.82%、6.22%,3.16%、2.08%、10.11%,6.15%、1.54%、22.47%,5.66%、4.35%、16.67%;施用生物有机肥每千克氮磷钾纯养分分别比施用生物有机肥基质和常规施肥提高肥效13.73%、56.76%,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