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瘤胃肽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瘤胃是反刍动物特有的消化器官,瘤胃蛋白质代谢的调控将是今后长时期内反刍动物营养研究的重点。肽作为蛋白质降解的中间产物,在氨基酸消化、吸收和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肽是瘤胃微生物的重要营养来源,包括细菌、原虫和真菌都具有水解蛋白质的能力,利用蛋白质降解产物-肽、氨基酸和氨-作为氮源以维持其生长,并合成微生物蛋白。作者从蛋白质在瘤胃消化过程中肽的释放和降解、瘤胃内肽的吸收、瘤胃肽代谢的调控、肽对瘤胃微生物的营养作用等方面阐述了当前瘤胃肽代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反刍动物限制性氨基酸营养及其氨基酸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刍动物具有独特的消化生理特点 ,其蛋白质或氨基酸营养代谢更复杂 ,单胃动物氨基酸模式研究方法 ,并不完全适用于反刍动物 ,因此反刍动物氨基酸营养及其氨基酸模式研究与应用 ,已成为现代反刍动物蛋白质 (氨基酸 )营养代谢的研究热点。1 反刍动物蛋白质消化代谢特点反刍动物瘤胃内栖居着大量微生物 (细菌、原虫、真菌 ) ,饲料进入瘤胃后 ,部分被瘤胃微生物降解为小肽、氨基酸和氨 ,微生物再利用挥发性脂肪酸为碳架 ,利用发酵产生的能量 ,将部分小肽、氨基酸、氨合成微生物蛋白 ;饲料中未降解蛋白和微生物蛋白 ,随食糜进入真胃和小肠 ,在…  相似文献   

3.
反刍动物蛋白质评定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沿用粗蛋白质体系或可消化蛋白质体系来研究反刍动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这种理论的局限性 ,主要原因是这种理论忽视了反刍动物与单胃动物在消化生理上的差别。反刍动物由于特殊的消化生理结构 ,在瘤胃中存在大量的细菌、原虫和厌氧真菌等微生物 ,使反刍动物利用蛋白质的方式明显不同于单胃动物。饲料中的蛋白质经过瘤胃微生物的作用后 ,到达小肠中的蛋白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瘤胃微生物合成的蛋白质 (MCP)、瘤胃非降解饲料蛋白质 (UDP)以及很少量的内源性蛋白质 (ECP) ,这三…  相似文献   

4.
反刍动物饲料前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刍动物可以消化利用单胃动物不能或不易消化的饲料。这是因为反刍动物与定居在其前胃中的微生物处于共生状态 ,可以分解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合成动物易吸收利用的挥发性脂肪酸(VFA) ,也能合成微生物蛋白 ,消除许多抗营养因子 ,同时生成B族维生素。但也存在饲料中蛋白质和易消化糖也被降解 ,一些能量以甲烷 (CH4)和发酵热形式丢失的问题。近年来人们对饲料在反刍动物前胃和小肠的消化情况及调控手段越来越重视。研究者多集中于研究解决两个不平衡问题 :1 )饲料蛋白质在瘤胃中的降解和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不平衡 ,导致氨从瘤胃中丢失 ;2…  相似文献   

5.
牛羊等反刍动物对纤维素含量较高的牧草、秸秆等饲料的利用潜力很大,但利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瘤胃活力的影响。在瘤胃活力中,瘤胃微生物起着重要作用。 硫(S)是瘤胃微生物的必需元素。瘤胃微生物合成某些氨基酸、维生素、酶时都需要硫。瘤胃微生物可将日粮蛋白质分解为氨和硫化物,或利用日粮尿素及硫酸盐合成微生物蛋白。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每添加1克硫,瘤胃可产生69克细菌蛋白。日粮中适宜的硫水平可提高瘤胃内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改善氨基酸平衡,因而可以提高牛羊的生产水平。在高纤维素日粮中添加含硫量  相似文献   

6.
瘤胃微生物蛋白质产量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刍家畜瘤胃内栖居着大量微生物 ,其厌氧发酵合成的微生物蛋白可以为动物提供蛋白质需要量的 40 %~ 60 % (Church,1988)。小肠可利用的蛋白主要来自于微生物蛋白 (Orskov and Fraser,19 73) ,因此了解影响瘤胃微生物产量的调控因素对于研究反刍动物的营养调控技术有重要的意义。1 营养调控能量、蛋白质、进食水平、青贮饲料等都是影响瘤胃微生物蛋白质产量的营养因素 (韩兴泰 ,1993;袁森泉 ,1998;陈友慷 ,1991)。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肽、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等方面。1.1 维生素反刍动物自身可以合成 B族维生素 ,能够满…  相似文献   

7.
奶牛属草食家畜即反刍动物,最主要的消化特点是有4个胃,并能够利用纤维和非蛋白氮。其中瘤胃中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在瘤胃中可被微生物降解发酵为挥发性脂肪酸、肽类、氨基酸及氨等成分。同时瘤胃微生物可以利用氮源、能源等发酵产物合成微生物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调控奶牛消化代谢过程的目标是,使奶牛发酵的有利方面达到最理想,  相似文献   

8.
反刍动物具有复杂的前胃系统,包括瘤胃、网胃和瓣胃。与单胃动物相比,由于瘤胃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因而饲料在胃中的消化也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对饲料中重要的成分蛋白质和氨基酸在瘤胃中的消化和吸收利用的研究,具有特别的意义。一、瘤胃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一)饲料蛋白质的降解和菌体蛋白的合成进入瘤胃的饲料蛋白质被瘤胃微生物大量降解,生成肽和氨基酸,一部分肽和氨基酸进一步降解。瘤胃中的原生虫和细菌对蛋白质的降解过程有些不同。对于细菌,蛋白质全部或部分降解成较小分子的过程在细菌  相似文献   

9.
尿素在养牛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以养牛、羊为主的节粮型畜牧生产发展很快。但随着蛋白饲料的不足及其价格的上涨,使养殖成本不断加大。根据牛、羊等反刍动物能充分利用非蛋白质饲料合成自身所需要蛋白的特点,应加大推广尿素等非蛋白质饲料在养殖业中的利用,以有效节约蛋白质饲料,降低成本。1牛瘤胃微生物对尿素的利用机理牛作为反刍动物,瘤胃内有大量的微生物存在,1g瘤胃内容物含有150~250亿个细菌,含有60~100万条纤毛虫,饲料中的非蛋白质氮能被瘤胃微生物利用合成菌体蛋白质。尿素在瘤胃中细菌尿酶的作用下,水解产生氨和…  相似文献   

10.
瘤胃是反刍动物最主要的消化器官,寄养着细菌、真菌、原虫、古生菌等多种微生物,这些瘤胃微生物菌群在反刍动物消化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瘤胃真菌在瘤胃微生物中占比较小,且绝大多数为厌氧真菌。瘤胃真菌可以充分降解纤维物质,同时真菌还参与蛋白质和淀粉的降解过程,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瘤胃真菌的数量容易受硫元素、氮元素以及瘤胃内其他微生物的影响,因而从这些方面对饲粮进行调控,能够提高瘤胃内真菌的数量,从而提高反刍动物的消化能力和对饲料的利用。文章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从瘤胃真菌特点、功能、影响因素及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反刍动物的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牛、羊等反刍动物的瘤胃中寄居多种的共生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纤毛原虫等,它们有利用非蛋白质状态的含氮物质合成蛋白质的能力。尿素进入瘤胃后,在脲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氨(NH_3)和二氧化碳。微生物利用产生的氨和瘤胃中的淀粉  相似文献   

12.
(一)尿素为什么可以用来喂牛根据反刍动物的消化特点,牛在瘤胃机能发育完善(3~4月龄,瘤胃内开始出现纤毛虫)后,牛瘤胃中的微生物能够利用饲料中的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所提供的氮源合成蛋白质.  相似文献   

13.
奶牛属反刍动物(草食动物),最主要的消化特点是有4个胃,能够利用纤维和非蛋白氮。其中瘤胃中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在瘤胃中可被微生物降解发酵为挥发性脂肪酸、肽类、氨基酸及氨等成分,同时瘤胃微生物可以利用氮源、能源等发酵产物合成微生物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在这些过程中,对于奶牛来说,有些是有利的,有些是不利的。调控奶牛消化代谢过程的目标是使奶牛发酵的有利方面达到最佳,而使发酵的损失最小。  相似文献   

14.
在瘤胃内复杂消化代谢的过程中,瘤胃微生物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人们对瘤胃微生物系统与瘤胃代谢关系的理解尚不全面。现就瘤胃微生物与瘤胃代谢关系做一综述,重点介绍细菌、真菌和原虫在反刍动物瘤胃内消化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饲料蛋白质在反刍动物瘤胃的降解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瘤胃细菌和原虫的作用,反刍动物利用蛋白质明显不同于单胃动物。饲料蛋白质进入瘤胃后,一部分被微生物降解为非蛋白氮,与饲料中原有的以及唾液中的非蛋白氮最终一起转变为氨。瘤胃微生物利用发酵生成的挥发性脂肪酸等作为碳架,并利用瘤胃发酵释放的能量(ATP)将氨合成微生物蛋白。微生物蛋白连同饲料蛋白质中的未降解部分(过瘤胃蛋白质),随着食糜流动进入真胃和小肠,被动物分泌的消化液(酶)分解为氨基酸,为动物体吸收和利用。大量研究表明,优质饲料蛋白质经过保护后,就能够满足高产反刍动物对过瘤胃蛋白质的需要,提高优质植物性蛋白质利用效率,动物的氮沉积及生产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根据瘤胃能氮平衡理论为在日粮中利用更多的非蛋白氮提供了可能。了解饲料蛋白质在反刍动物瘤胃的降解及其影响因素,可为制定过瘤胃蛋白质、氨基酸的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一、反刍动物利用饲料蛋白质和NPN的特点 日粮中的蛋白质饲料被反刍动物摄入后,以不同的途径进行消化吸收,只有一部分能以完整的形式通过瘤冒进入真胃和小肠,被消化分解,其中的40%~80%的饲料蛋白在瘤胃内被微生物分解为肽、氨基酸和氨。瘤胃中的各种微生物群,选择性地利用自己所需的营养成分,有的利用肽或氨基酸,有的利用氟,最后合成菌体蛋白或原虫蛋白供反刍动物机体利用。部分未被利用的氨被吸收进入血液,经肝脏合成尿素后随尿排出体外,造成氮的损失,这实际上造成了饲料蛋白质的浪费。 反刍动物的瘤胃中存有极为复杂…  相似文献   

17.
瘤胃微生物多样性与定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刍动物由于瘤胃微生物的存在能够分解并利用饲料中的纤维素来提供能量和蛋白质。瘤胃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原虫,三者在消化饲料过程中分工明确,共同实现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分解。本文综述了定量瘤胃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新方法,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人们对于瘤胃功能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瘤胃是反刍动物体内的饲料加工厂,饲粮中70%~85%干物质和50%粗纤维在瘤胃内消化,其消化作用依赖于瘤胃内复杂的微生物区系的作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瘤胃微生物的氮素营养研究大体经历了非蛋白氮利用研究[1]、饲料蛋白质降解(新体系)研究[2]和肽营养研究[3]等三个阶段。W.H.Hoover等[4]报道,肽是瘤胃微生物达到最大生长效率的关键因子。尽管大多数瘤胃微生物能利用氨和氨基酸作为氮源生长,但是肽合成微生物蛋白质的效率高于氨基  相似文献   

19.
<正> 反刍动物瘤胃内容物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和大量微生物。瘤胃内容物经硫酸铵盐析处理得到的瘤胃粗酶制品中,含大量细菌、酶类以及蛋白质等。猪大肠的内环境及微生物消化与瘤胃有所相似。瘤胃细菌及消化酶能在猪的大肠内继续作用。因此,添加瘤胃粗酶制品可望促进哺乳仔猪大肠正常菌系的生长繁育,加强消化,补充营养。乙酸钠能促进哺乳期犊牛胃肠道发育。其在体内转化成的乙酸可望供给仔猪营养。本试验的目的是测试日粮中添加瘤胃粗酶制品和乙酸钠对哺乳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反刍动物瘤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发酵罐,纤维消化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微生物数量、种类、瘤胃内p H及消化物在瘤胃内存留时间等,而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来源于蛋白质。因此,蛋白质水平和纤维的消化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从粗纤维的特性、瘤胃内环境状况着手,对蛋白水平调控瘤胃内环境对粗纤维的消化利用加以探讨。1粗饲料的开发和利用国际分类法和中国分类法将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18%,自然含水量45%的饲料划归为粗饲料。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