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仔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格拉泽氏病(Glasser's disease),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引起的猪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的细菌传染性疾病。副猪嗜血杆菌是一种内源性继发感染的  相似文献   

2.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病是近年来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新发细菌性传染病。本文对副猪嗜血杆菌相关致病因子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HPS上假定的hhdA和hhdB基因所编码的溶血素激活蛋白,进而对副猪嗜血杆菌相关毒力因子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正>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专家对保育猪群健康问题进行排序时,蓝耳病(PRRS)、圆环病毒(PCV)和副猪嗜血杆菌(HPS)并列排在第一位,其次才是流感、链球菌和大肠杆菌。近年来,由于受蓝耳病、圆环病毒等猪流行病的影响,猪免疫功能下降,副猪嗜血杆菌病已在我国普遍流行,副猪在各猪场引起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的报道屡见不鲜,已从北京、黑龙江、辽宁、河南、湖南、宁夏、湖北等省市分离出副猪嗜血杆菌,其损失相当惨  相似文献   

4.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PS)引起猪的以纤维素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传染病。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引进国外种猪,副猪嗜血杆菌病在我国猪场的病发率逐年上升。HPS血清型复杂,目前已知15个血清型,但各国各地流行的血清型不尽相同,且各型之问缺乏交叉保护,因此分离HPS地方菌株,了解其流行血清型,对地区预防和控制HPS有着重大的临床意义。由于HPS对培养条件较为苛刻,临床病料分离培养HPS有一定的难度,目前国内分离HPS报道不多,本文对广东地区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病料分离并鉴定了3株副猪嗜血杆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统总结了我国副猪嗜血杆菌(HPS)病的流行特点:一是近年来我国副猪嗜血杆菌(HPS)病流行广泛危害严重。主要体现,第1是病原学调查在全国多个省区均能成功分离副猪嗜血杆菌(HPS),且分离率多为28.3%-42.63%;第2是血清学调查在全国多个省区的未免疫猪群中其抗体检出阳性率较高,第3是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其核酸检出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HPS)又称格拉泽氏病,也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本病在世界各地广泛存在。以往仅零星散发,随着养猪业规模化的发展、高度密集饲养和免疫抑制多重应激等因素存在,副猪嗜血杆菌病日趋流行,给养猪业造成的危害很大。HPS主要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的仔猪发生,以4~8周龄的猪多发。现将一起保育仔猪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报告如下。1病原病原为副猪嗜血杆菌,显微镜下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形态多变,血清型达15个以上,其  相似文献   

7.
肖金明 《中国猪业》2010,5(6):35-35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革拉泽氏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PS)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接触性传染病。为探讨副嗜血杆菌的有效治疗方案,根据本人多年的临床治疗经验,选择了两种不同头孢类抗生素的药物进行了治疗对比试验。以便  相似文献   

8.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预防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国君  薛国聪  张万里 《养猪》2012,(2):113-114
副猪嗜血杆菌病由副猪嗜血杆菌(HPS)引起,是猪饲养过程中常发病之一。该病的发生常常是HPS与其它细菌或病毒协同作用而致,多以咳嗽、呼吸困难、消瘦、关节炎造成跛行和高热为主要特征。副猪嗜血杆菌病常以继发或并发感染形式出现,使  相似文献   

9.
副猪嗜血杆菌实验室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猪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感染断奶前后仔猪,引起猪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已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因此早期诊断有助于防控该病。本文对副猪嗜血杆菌病实验室诊断方法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引起猪的以纤维素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传染病。该病在全世界均有发生,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  相似文献   

10.
王林安 《猪业科学》2017,34(2):98-100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PS)引起。感染发病的猪出现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该病的致病菌副猪嗜血杆菌是猪上呼吸道的一种常在细菌,也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1日龄健康仔猪的鼻腔及支气管的分泌物中就可以分离到HPS,患病的猪肺部也可以分离到,但是健康猪肺部分离不到该菌。该菌属于巴斯德氏菌科,革兰氏染色阴性短小杆菌、不具有运动性,为多形态、非溶血性和NAD(V因  相似文献   

11.
<正>1概况副猪嗜血杆菌病近年来多发。从临床上和圆环病毒病关系更密切。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为格拉泽氏病,有15种血清型,其中4型、5型和13型最为常见(也有检出12型较多)。副猪嗜血杆菌病,起初称为猪嗜血杆菌,后因证明了该菌生长时不需要X因子,故更名为副猪嗜血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定居于健康猪的上呼吸道,  相似文献   

12.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病是近年来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新发细菌性传染病。对副猪嗜血杆菌的病原学、血清学、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进行大量研究,已建立了副猪嗜血杆菌的快速分离鉴定方法,但许多重要的领域还有待于深入研究。本文对副猪嗜血杆菌病相关检测技术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为副猪嗜血杆菌(HPS),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可以影响从2周龄到4月龄的猪,主要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发病,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病死率可达50%。由HPS引起的急性型疾病(Glasser病)早期临床症状包括高热、虚脱、食欲不振、呼吸困难、关节肿胀、跛行以及中枢  相似文献   

14.
猪副嗜血杆菌病(HPS)病原为猪副嗜血杆菌,主要引起断奶猪和保育猪的纤维素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和脑膜炎,全世界均有发生。猪副嗜血杆菌是猪鼻黏膜常在菌,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猪群(尤其是青年猪)受应激会零星发生该病。现将一典型病例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2005年12月,某养殖户从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副猪嗜血杆菌(HPS)被称为猪蓝耳病(PRRS)的影子病,但极少有文献报道二者之间相关性的确切数据。为了解同一猪只PRRSV与HPS感染的相关性,遂对江苏省农科院动物疫病诊断检测中心2017年5-8月份临床接诊的32份猪样品同时进行PRRSV和HPS的检测。结果显示:32份样品的PRRSV病原阳性率为37.5%(12/32),HPS检出率为28.1%(9/32),二者共同感染率为58.3%(7/12),即58.3%的PRRSV感染猪分离到HPS,而只有10%的未感染PRRSV猪分离到了HPS,同时,77.8%分离到HPS的样品为PRRSV病原阳性,检测结果表明:副猪嗜血杆菌(HPS)被称为猪蓝耳病(PRRS)的影子病是"实至名归",为江苏省PRRS和HPS的防控提供了流行病学数据。  相似文献   

16.
副猪嗜血杆菌病由副猪嗜血杆菌(HPS)引起,是近年来多发的猪病。该病的发生常常是HPS与其他病毒或细菌协同作用引而致,多以咳嗽、呼吸困难、消瘦、关节炎造成跛行和高热为主要特征。弓形虫是由龚地弓形虫寄生于猪的多种有核细胞而引起  相似文献   

17.
贺洪 《中国动物保健》2019,(4):37-37,56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引起的一种共存于猪上呼吸道表面的条件致病菌,以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为主要特征。而抗生素是猪细菌性疾病治疗和预防的常用药。本文综述了临床上使用抗生素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存在的利与弊,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格拉泽氏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接触性传染病和全身性疾病,临床上以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  相似文献   

19.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是一种革兰氏阴性、NAD依赖性细菌,自1910年以来就被认为是猪Glasser病的病原体。目前,国内外均有副猪嗜血杆菌危害猪群的报道〔1~3〕。2008年10月5日和2009年5月15日,  相似文献   

20.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是引起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该病又称格拉泽氏病,是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发展的一种疾病。本文针对近年来该病在诊断方法和菌株分型上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