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茶叶是我县主要经济作物,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初制茶厂不断增加。全县现已有682个茶厂,5348台茶机,每年担负4000吨茶叶的加工任务。茶厂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县茶叶生产的发展。在全国经济体制改革浪潮中,我县茶区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建立,茶厂也建立起了经营生产责任制,  相似文献   

2.
清流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脉中段东南侧,九龙溪上游,北纬25°48′-26°21′,东经116°38′-177°10′之间,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水热资源地区间差异大和小区立体型明显的气候特点。境内从海拔900米的高山区到低洼平地,年平均气温15°-18°之间,年降水量1771.3毫米,是茶树适宜栽培区。1、茶叶生产现状清流种茶历史悠久,清道光九年(1829)县内龙津河沿岸开始种植茶叶。解放后,开始利用引进种植优良品种,1963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515亩,年产茶叶13.45吨。1970年全县茶叶面积860亩,产量28.55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相似文献   

3.
我县地处闽北山区,位于东经117°58′—113°57′,北纬26°38′—27°20′,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自然条件对茶树生长十分有利。全县14个乡镇,均有产茶,且拥有一个国营茶场,二个万担乡镇,四个万亩乡镇。1985年茶园总面积为95094亩,开采面积61934亩,总产达64171担,开采茶园亩产干茶104斤,毛茶收购平均价为195元/担。随着中央84年75号文件和85年1号文件的下达,茶叶由二类转为三类物资,全县茶叶生产出现了空前热潮,茶  相似文献   

4.
政和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近年来则以茉莉花茶行销中外,刺激了茉莉花迅速发展,导致茉莉花与茶叶生产比例失调,今年五月我们就此问题进行实地考察,现将调查所得报告于后。 一、产区概况 政和县位于福建北部,约界于北纬27°05′-27°23′,东经118°33′—119°17′之间。全县地形东西长,南北窄,东部为高山地带,西部星溪、松溪河谷两岸地势平坦,是茉莉花的主产区。 全境地处中亚热带,年降雨量1500毫米以  相似文献   

5.
我县位于闽北地区,约界于北纬27°05′—27°23′,东经118°33′—119°17′之间,全县地形东西长,南北窄;东部是高山区,西部为平原区,气候适宜,雨水充沛,年平均温度在18℃以上,年降雨量1600毫米,是政和大白茶生长良好的气候环境。 政和大白茶(简称政大),适宜温度20—30℃,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4—18℃开始萌发,有效积温在4000—5000℃以上,土壤PH值5.5—6.5,海拔高度在300米左右,休眠期10月下旬—11月上旬开始至来年三月上旬。  相似文献   

6.
我县地处湘中北洞庭湖南缘,东径111°51′—112°51′,北纬27°55′—28°29′,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全县大麦生产始于1983年,迄今已有10年种植历史,近几年来播种面积稳定在5~6万亩之间,单产180公斤左右,高产示  相似文献   

7.
我县位于本省闽东北沿海,约北纬26°41′至27°24′,与东经119°23′至119°52′之间。东、西、北分别与柘荣、霞浦、周宁、寿宁及泰顺县毗连接壤。南临内陆三沙湾。县境南北长约80公里,东西宽约87公里。县  相似文献   

8.
发展立体农业提高胶园综合效益兰秀珠,徐炳生(漳浦县农业局363200)我县位于北纬23°43′~24°21′,东经117°25′~118°02′之间,属盘陀岭以北的“北寒”植胶区.全县原有胶园面积1.0万亩,分布于大南坂农场、石古农场及盘陀、石榴、赤...  相似文献   

9.
诸暨县有茶园面积12.6万亩,年产量在6000吨左右。全县有茶叶初制所674座,从1981年开始落实生产责任制后,有7l%的茶园平分到户,56%的初制所年年换包。除县有一家年加工能力3000吨的国营茶厂外,从1984年开始先后批建了25家乡镇精制茶厂。在继续坚持茶叶放开、搞活的同时,如何进  相似文献   

10.
邵阳市地处东经109°50′至112°04′,北纬25°57′至27°40′,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是茶树生长的适宜区,为湖南省红茶出口基地。全市现有茶园18万亩,大多建于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目前正值盛产期。近年来,全市茶叶产量却徘徊在7000吨左右,平均亩产不足45公斤,茶叶品质亦有下降的趋势。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茶树病虫害是主要原因之一。根据省茶科所在  相似文献   

11.
一、概况: 我县地处鹫峰山脉,位于东径119°6′—119°29′,北纬26°52′—27°14′。海拔从65米—1506米。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群山连绵,峰峦迭嶂。全境面积1046平方公里。全县划分九社一镇,142个大队,14万多人,其中农业人口八万多人。为中亚热带山地农业气候区。年平均温度13.2度(气象站)—19.1度(咸村)≥10度年活动积温3191度—5746度,无霜期203天—256天,年日照总时数1755.2小时,年降雨量1600—2200毫米,年平均相对温度83%。土壤大部份属红、黄壤、土层深,有机质含量高。  相似文献   

12.
前言我省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地处北纬24°40′—35°05′,东经108°50′—114°15′之间,居长江中游以南,五岭以北,处于从云贵高原到江南丘陵,从南岭山脉到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属全国的江南茶区。茶树品种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贵阳首个精制茶厂在开阳县南贡河富硒茶叶有限公司试产成功,该茶厂年产5000吨出口大宗茶,填补了贵阳精制茶生产的空白。据公司总经理江东才介绍,一直以来,贵州茶企都重春茶生产、轻夏秋茶,导致夏秋茶下树率很低,为了帮助解决夏秋茶出路问题,该茶厂从2014年年底开始建设,总投资2000万元,每年可以"消化"3万亩茶园的夏秋茶,预计投产后每亩茶园将增收1500~2000元。贵阳市农委农推站站长龚静说,目前贵阳市茶园面积  相似文献   

14.
监利县地处江汉平原南部的四湖中区,东经112°3′—113°19′,北纬29°26′-30°12′,农田高程在23—33米之间,80%耕地在海拔27米以下,是一个地势低洼的滨湖平原县。 我县从1976年开始推广种植杂交水稻,当年面积是665亩;1978年猛增到14.74万亩,由于天气影响及组合抗性等原因减产,1979年面积降到5160亩。1981年种植面积开始回升,1983年达5.9万亩,1984年监利县纳入江汉平原杂交水稻大样板后,种植面积猛增到22.95万亩,1986年达62.63万亩,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33%。近三年全县共增产粮食3.92亿斤,其中杂交稻增产2.07亿斤,占粮食总增产量的52.8%。…  相似文献   

15.
梁河县古茶树资源保护与研发利用效果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梁河为云南省优势农产品、优质茶叶苗木、优质茶叶原料基地及茶叶生产重点县之一。2014年末全县茶园面积5.22万亩,其中:投产茶园面积4.3万亩(含幼龄投产茶园),茶叶产量2793.3吨,单产65公斤/亩;产值1.68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42亿元,平均农业产值3300元亩,工业产值0.26亿元,平均604元/亩。全县涉茶乡(镇)9个,44个行政村,1.6万户,6.4万人,户平均茶叶农业收入10500元,人平均茶叶农业收入2625元;全县共有初精制茶厂(所)161个,其中已获得QS认证的精深加工茶叶企业7家,初制茶所154家。全  相似文献   

16.
橡胶树白粉病发生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植胶位于北纬20°08′~24°48′,东经117°12′~117°47′,现有大田橡胶面积1.4万亩、割胶树12万株,年产干胶近120吨.1990年我县橡胶树白粉病属特重流行年份,流行强度与1979年、1987年相似.经过调查验收,对照区不喷药林段发病率达100%,最终病情指数是77.6,其中三级病株率是20%,四至五级病株率占66%,通过防治的林段发病率87.7%,最终病情指数是22.1,其中三级病  相似文献   

17.
绍兴县是我省重点产茶区之一,现有茶园7333多公顷,年产茶8000吨以上。近年来,由于茶叶产销体制发生了变革,我县成立了绍兴县茶叶生产者协会,把茶农、茶厂和茶叶科技工作者联为一体,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的茶叶产销体制,使全县茶叶生产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受到农业部、省、市、县各级的  相似文献   

18.
一、基本情况通过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我省有十三个国营精制茶厂,多数建于五十年代,建筑面积有4,35077m~2。茶叶初、精制设备和辅助机具有4558台(套);年精制加工、拼配出口生产能力为65.850吨,技术力量比较雄厚,是我省精制加工、组织出口货源、供应内销的主要企业,也是振兴湖南茶叶事业的  相似文献   

19.
<正>从日前召开的浙江省嵊州市第二季度茶叶产业经济运行分析会上获悉,今年嵊州珠茶出口形势喜人,上半年出口珠茶约3万吨,是近10年来出口量最大的。嵊州是中国珠茶集散中心,珠茶出口量占全国珠茶出口总量的55%左右。全市目前有20多万珠茶产销从业人口,1300多家农村初制茶厂,70多家精制出口茶厂,其中有9家茶叶出口企业,出口珠茶主要销往摩洛哥等国家。近年来,嵊州珠茶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今年8月,全市70多家出口珠茶精加工企业全面完成SC(原QS)食品生  相似文献   

20.
茶叶是浙江省泰顺县的主要经济作物和拳头产品.在全县农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县拥有茶叶初制厂220座,初精制联合厂3座,制茶机械1500台.1994年产茶1604吨,产值1755.37万元.其中名优茶产量61.58吨,产值288.47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