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貉是珍贵的毛皮动物。由于经济价值高,易于人工繁殖,所以养貉已成为现代毛皮业中的新兴和有前途的养殖业。近年来我国城乡养貉生产迅速发展,每年春季是貉子配种与产仔的黄金季节,但人工养貉患怪癖症或突然被惊吓等因素刺激,造成产后叼食仔貂,也有因母貂产后患乳房炎或缺奶拒绝仔貉哺乳,导致整窝的仔貉死亡,给养貂场与养貉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的影响着养貉业的发展。为了避免貉产后叼食仔貉,使貉多产仔保成活,多年来,对我市城乡一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城乡养貉发展迅速,每年春季是貉配种与产仔的黄金季节,但人工养貉因患怪癖症或突然被惊吓而受刺激,造成产后叼食仔貉,或因母貉产后患乳腺炎或缺奶拒绝为仔貉哺乳,导致整窝仔貉死亡,给养貉场与养貉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避免母貉产后叼食仔貉或拒哺,使貉多产仔保成活,经对养貉户进行调查,并结合试验与实践,现提出几项提高仔貉成活率的措施:1.叼入法:把代养的仔貉放在产期相近的另一产仔母貉的小室门日,仔貉因受寒冷刺激而发出叫声,母貉听到仔貉叫声,就会出来,把仔貉叼进小室,放在自己的仔貉堆里为其哺乳.  相似文献   

3.
养貉技术     
养貉技术侯国芳黑龙江省北安市城郊畜牧站貉,是珍贵的毛皮动物。由于经济价值高,易于人工繁殖,所以养貉已成为现代毛皮业中的新兴养殖业。近年来我国城乡养貉生产迅速发展,每年初春是貉子配种与产仔的黄金季节,但人工养貉患怪癖症或突然被惊吓等刺激因素,造成产后叼...  相似文献   

4.
<正> 在养貉场、户里,每年都发现为数不少的母貉叼食仔貉,一般发生在产后2~12天,以2~7天多见,仔貉死亡较多;13~24天虽有发生,但死亡较少。笔者近6年来调查统计837只母貉,因惊恐而叼仔的有268只,占32%;母貉产仔总数为5807只,叼食致死貉1373只,占23.6%。  相似文献   

5.
这几年我市人工养貉中,母貉叼仔吞仔现象屡有发生。据1988年初步统计,全市因母貉叼仔吞仔死亡约占所产仔貉的35%。例如:某家饲养母貉1只,产仔7只,  相似文献   

6.
一、发病原因 1.母貉在产仔或产仔后,受外界噪音干扰、惊吓,引起情绪不安而叼仔貉。 2. 饲养人员捉拿仔貉后,仔貉身上染上异味,引起母貉疑心而叼咬仔路. 3.个别初产母貉有恶癖,有的将仔貉叼到笼网上玩耍,有的边分娩边吃仔,有的产后不让仔貉吃奶,  相似文献   

7.
<正> 母貉叼仔是产仔哺乳期造成仔貉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在母貉的分娩产仔期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控制,会给养殖户造成极大的损失,严重影响经济效益。根据有关资料统计,约有40%的母貉在产仔哺乳期出现叼仔的现象。笔者结合自身养殖经验,汇集如下几点,供养殖户参考:1 发病原因母貉叼仔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引起的。1.1 饲料中缺少某种营养成分特别是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缺乏,常导致母貉叼仔、食仔的恶癖,这种情况多发于初产母貉。1.2 母貉带仔过多或过少由于母貉带仔过多,而母乳又严重不足,当仔貉吃奶时,母貉有痛感而导致母貉咬伤或食掉仔貉,相反当母貉带仔过少,母乳过剩,造成胀奶,也会使母貉疼痛难忍而引起叼仔。  相似文献   

8.
笼养野生动物貉实属新兴行业,如饲养成功,是劳动致富的一条新门路。近年来我县养貉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已有貉四千余只。母貉每年三月下旬陆续产仔,四月中旬达到产仔高峰。今年哺乳期中仔貉大量死亡我们调查了一百个养貉户,他们今年原有仔貉1860只,死亡了1080只,死亡率达59%以上。现将引起仔貉死亡的原因及改进措施作一初步分析,供参考。一、母貉惊吓:在产仔、哺乳期间必须防止母貉受惊吓,如鞭炮声、汽车喇叭声、狗吠、鼓锣声等音响一旦出现,母貉会乱叼仔貉,  相似文献   

9.
母貉产仔后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很敏感,当其受到各种刺激时,就可能发生惊慌,以致叼仔、咬仔,严重的吃仔,直接影响养貉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外界环境  相似文献   

10.
<正> 貉是一种珍贵的野生毛皮动物,提高仔貉的成活率,是养貉者经济收入的主要途径,但因母貉叼咬,无奶饿死仔貉等原因,使仔貉成活率多年来一直在40%上下浮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了人工哺育仔貉的方法。1987年产仔期,对我场17窝共84只仔貉,采用人工哺育的方法后,成活77只,成活率达91.7%。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家庭养貉每年春4—6月产仔一次,每胎产仔貉6—12只,多者20只左右。但几年来仔貉成活率极低。仅1985—1987三年调查,仔貉成活率54%左右。部分养貉户仔貉死亡达90—100%,经济损失较为严重,并影响了养貉业的发展和养貉积极  相似文献   

12.
野生貉随着家养年限增加而驯化,产仔期也相应提前。我县有的笼养貉产仔期提早到2月末或3月初。此际正值寒冬,气温在零下25—30℃。因部分笼舍保温效果不佳,一旦母貉惊恐,叼仔、弃仔时间稍长,仔貉失去母貉保护,往往会造成成窝仔貉冻死。为此,我县部分养貉户试用  相似文献   

13.
母貉在产仔期间叼仔现象很普遍,据统计约有40%的母貉出现过叼仔,致使仔貉的成活率下降,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母貉叼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的貉子产仔日期普遍比往年要早一些,四月底、五月初已经有相当一部开始产仔。由于今年气候不稳定,再加上疫情原因,很多养殖户在貉子营养管理方面都做得不到位,所以母貉产后出现很多的不正常现象,尤其以叼仔、吃仔现象颇多。根据多年观察总结,母貉叼仔、吃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母貉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5.
产仔母貉的惊恐症,一般都是因外界条件的刺激下,母貉出于护仔所致。据了解,每年都有很多养貉户深受其害,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在养貉的实践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实验观察和探索,现将处理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1 实例1 宫某饲养的2只母貉,产仔后相继在4~6天因邻笼母貉窜入厮打而使2只产后母貉受惊吓,造成母貉叼仔满笼乱跑,变得焦燥不安,急走鸣叫,将其插入产仔箱内仍无效。后将2只母貉提出,注射盐酸氯丙嗪,分别每只肌注4mL,再放回原笼箱,并将所产仔貉全部取出,放在室内保温箱里或温热炕上用单布盖上均可,待…  相似文献   

16.
貉,是珍贵的毛皮动物,其经济价值高,易于人工繁殖,已成为现代毛皮业中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在养殖过程中,仔貉的成活率是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关键。如果对初生仔貉的护理、代养和补饲等环节粗心大意,必要的技术措施跟不上,就会因仔貉大批死亡而造成“高产低收”的局面,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因此,科学饲养管理,加强仔貉的护理,提高仔貉的成活率,是提高养貉经济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养貉业的蓬勃发展,貉的疫病和一些恶癖也随之被人所知。公貉和母貉有叼、咬、吃掉初生仔貉的不良习性,这样一来初生仔貉在哺乳期不但不能正常哺乳,尚有天折的危险。为创造其生存和健康成长条件,采用外源性奶源——母狗奶,辅以人工饲养管理,获得了满意的效果,为养貉业的蓬勃发展又锦上添了花,现仅根据已有的资料,将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养貉业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通过养貉走致富之路越来越被广大群众所接受。貉在科学饲养管理条件下繁殖率是很高的,胎平均产仔8±2.13只。然而由于一些饲养户,缺少科学养貉技术与经验,造成仔貉的死亡率很高,这就大大降低了养貉的经济效益,直接挫伤了部分群众从事养殖业的积极性。要想提高养貉的经济效益,需采用  相似文献   

19.
<正> 饶河县有着大力发展乌苏里貉养殖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短短几年,养貉业已遍及全县城乡。但是在生产实践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最突出的是仔貉成活率过低,全县1986年平均窝成活仅3.6只,存在养大貉吃仔、母貉患乳房炎、仔貉患病、饿死、冻死、压死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仔貉成活率。笔者采取了产后挪仔、室内饲养、母貉戴嘴套哺乳的新方法,母貉吃仔、患乳房炎、患白肌病等问题也迎刃而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养貉过程中,乳房炎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原因是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刺激或遭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而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黑龙江某毛皮动物养殖场母貉在产仔后集中暴发了乳房炎并导致了仔貉的大量死亡。笔者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对该养殖场做了全面的调查,找到了导致此次母貉产仔后集中暴发乳房炎的原因,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