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杨勇  张勇  唐小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807-6809
利用Brewer分光光谱仪观测资料分析青藏高原拉萨站近几年大气臭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拉萨上空臭氧主要分布在15~35km,反演结果的峰值出现在21~25 km。对比拉萨四季臭氧垂直分布发现,它们在平流层中上层的差异不大,且在36 km以上的分布大致相同,差异主要表现在从地面到21 km,冬春季的臭氧数密度大于夏秋季,近4年来拉萨的年平均臭氧总量的变化不大,臭氧总量的极值出现在冬春季节,臭氧总量的月平均值在8和9月较低,2008年6~9月臭氧低值的持续时间是近几年中最长的,达23 d。  相似文献   

2.
利用Brewer分光光谱仪观测资料分析青藏高原拉萨站近几年大气臭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拉萨上空臭氧主要分布在15~35 km,反演结果的峰值出现在21~25 km。对比拉萨四季臭氧垂直分布发现,它们在平流层中上层的差异不大,且在36 km以上的分布大致相同,差异主要表现在从地面到21 km,冬春季的臭氧数密度大于夏秋季,近4年来拉萨的年平均臭氧总量的变化不大,臭氧总量的极值出现在冬春季节,臭氧总量的月平均值在8和9月较低,2008年6~9月臭氧低值的持续时间是近几年中最长的,达23 d。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河北省保定市臭氧及其前体物浓度变化特征。[方法]利用2013年7~8月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点位臭氧及其前体物的监测数据,对臭氧和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的日变化规律及相关性,以及"周末效应"及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臭氧小时值呈单峰型日变化规律,与太阳辐射强度呈正相关;氮氧化物小时值呈双峰型日变化规律,与臭氧变化趋势呈负相关;一氧化碳小时值呈双峰型日变化规律,变化规律与氮氧化物相近,与臭氧呈负相关;各污染物均呈现出明显的"周末效应"。[结论]臭氧浓度值与其前体物浓度值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光合有效辐射日变化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太阳辐射日总量资料反演了日辐射的日变化过程,并利用实测日辐射资料建立了太阳辐射强度与光合有效辐射之间的经验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对任一时刻PAR进行模拟的数值模型,还利用实测日辐射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地表短波净辐射是许多全球、区域气候、水文、陆面过程模型中的重要参数,但运用遥感技术对地表短波净辐射精确实施监测一直是难点,希望构建具有一定泛化能力的高精度地表短波净辐射反演模型。【方法】利用大气传输模型MODTRAN模拟了大量复杂情况下的地表短波净辐射和通道辐射亮度。拟合地表短波净辐射与大气顶层观测值的非线性关系,分为两个步骤:(1)窄通道表观反射率向宽通道反照率转换;(2)利用大气顶层向上辐射通量与地表短波净辐射的非线性关系反演地表短波净辐射。构建完地表短波净辐射反演模型后,利用地表辐射观测网(SURFRAD)7个地面实测站点长时间序列数据,结合MODIS/AQUA遥感数据,对地表短波净辐射反演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反演模型构建过程中的步骤一结果表明,其偏差Bias为0,均方根误差RMSE为0.011,决定系数R2为0.997;步骤二的偏差Bias为0 W/m~2,均方根误差RMSE为7.29 W/m~2,决定系数R2为0.999。利用地面站点数据验证反演模型的结果表明,总体偏差Bias为-4.8 W/m~2,均方根误差RMSE为77.1 W/m~2,决定系数R2为0.9106,并且超70%样本的反演误差低于50 W/m~2。【结论】以MODIS/AQUA为驱动数据源,地表短波净辐射反演模型的构建精度和验证精度良好,具有一定的泛化能力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6.
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多溴联苯醚(PBDEs)的环境行为及降解方法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PBDEs在水、大气、土壤和生物体等环境中均能稳定存在,降解PBDEs的方法主要集中在生物降解和光降解2个方面,但均存在一定局限性,有关降解机理报道甚少,亟需研发新的降解PBDEs方法和探索降解机理,并就以臭氧为基础的高级氧化法降解环境中的PBDEs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臭氧逐渐成为影响南京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分析认为大量的NOx及VOCs等污染物排放量、不利的气象条件及显著的区域污染特征是造成臭氧污染的3种主要原因.在研究梳理国内外相关国家和城市臭氧污染防治方法的基础上,立足南京市自身产业结构和污染特征,着重在健全法制保障、优化产业结构、强化VOCs污染防治、推进移动源污染控制、推进重点行业NOx减排、加强基础工作研究、深化区域联防联控等7个方面获得重要启示,以期强化未来南京市臭氧污染防治,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8.
大气气溶胶遥感反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胡引翠  史广峰  董硕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612-2613,2617
大气气溶胶是悬浮在地球大气中的微粒混合物,它不仅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影响,而且影响到大气环境质量和人类身体健康。目前,大气气溶胶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研究热点之一。介绍了气溶胶参数遥感反演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反演气溶胶参数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方法中的各种假定条件,并对该领域内现存的问题与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该文利用在线气相色谱监测系统对上海市某典型化工园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了自动连续监测,对VOCs浓度特征和臭氧生成潜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8月,该区域VOCs每1h平均浓度水平为144.5μg/m~3,其中,烷烃、烯炔烃、芳香烃和卤代烃的每1h平均浓度分别为71.4、18.8、36.8和17.4μg/m~3。该区域VOCs最大臭氧生成潜势量(Φ_(OFP))为450.1μg/m~3,其中,烷烃86.7μg/m~3,烯炔烃192.4μg/m~3,芳香烃166.4μg/m~3,卤代烃4.5μg/m~3。烯炔烃和芳香烃是该区域大气VOCs中的关键活性组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农业研究中,近地表气温是影响作物发育速度的关键因子。尤其是在全球气温变暖趋势下,对区域尺度气温进行实时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文章对目前常用近地表气温遥感反演方法进行回顾和总结,对未来近地表气温遥感反演方向进行展望。【方法】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近地表气温反演已成为目前获取高时间/空间分辨率区域气温的最有效方法。该文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回顾和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近地表气温遥感反演研究进展,将其归纳为4类:大气廓线外推方法、地表温度—植被指数方法、基于数据统计的方法以及基于地表能量平衡的方法。最后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评述和展望。【结果】近地表气温主要受辐射、湍流及平流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准确获取近地表气温十分困难。尽管目前已有多个行之有效的遥感反演方法,但这些方法大多依赖地面辅助数据,尤其是在有云情况下,由于无法有效获取诸如地表温度和地表反照率等气温反演的重要参量,目前的方法很难有效得到应用。【结论】国内外学者针对近地表气温遥感反演开展了大量研究,但是目前仍然缺乏独立于地面辅助数据的普适性方法。建议未来在有云条件和不同地形条件下大气辐射传输过程以及大气流动对气温影响的量化建模等方面加强研究,以提升近地表气温遥感反演精度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由于工业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中气溶胶含量明显增加。它们通过直接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以及改变其他辐射强迫因子(云和臭氧等)的大小间接影响地-气系统的能量收支。在对大气气溶胶概述的基础上,就近年来国内外在气溶胶对气候系统的间接辐射强迫效应研究状况做了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2.
臭氧在果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消毒杀菌、漂白、脱色、除臭、去味等作用.本文介绍了臭氧的特性及产生方法,臭氧的作用机理,在冷库中的应用和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基于树干液流技术对杨树冠层吸收臭氧特征的分析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树干液流的技术方法,在自然状态下对杨树( Populus spp.)臭氧吸收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臭氧质量浓度日变化呈单峰型,其变化范围为25.5~175.0μg· m-3;臭氧吸收速率( FO3)和臭氧吸收导度( GO3)日变化均为单峰型;FO3均值为(78.22±39.45)nmol· m-2· s-1,GO3均值为(127.60±64.35)mmol· m-2· s-1;环境因子水汽压亏缺(D)、太阳辐射(Rs)和风速对FO3和GO3的响应,导致臭氧吸收通量相对较高,D对更高的GO3和FO3更敏感,随着D增加臭氧吸收减少,Rs在达到50 W· m-2时GO3和FO3也有所降低;臭氧质量浓度抑制树木蒸腾,影响液流密度的变化;臭氧质量浓度超过临界水平引起树木相应的响应,杨树AOT40为72.02 mg· m-3· h-1,远超过对树木危害的臭氧质量浓度的临界水平10.71 mg· m-3· h-1,说明了杨树的高臭氧风险,树干液流技术适用于计算植物的臭氧吸收量。  相似文献   

14.
任培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706-15707,15754
[目的]探讨臭氧水对生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及对生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利用WF-60型根治根结线虫专用机产生不同浓度臭氧水,通过用不同浓度臭氧水灌溉生姜研究了臭氧水对生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及对大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6 mg/kg臭氧水对生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达93.3%,同时对生姜的产量和品质均有较大提高。[结论]为建立环保高效的根结线虫防治方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The decrease in atmospheric ozone over Antarctica during spring implies enhanced levels of ultraviolet (UV) radiation received at the earth's surface. Model calculations show that UV irradiances encountered during the occurrence of an Antarctic "ozone hole" remain less than those typical of a summer solstice at low to middle latitudes. However, the low ozone amounts observed in October 1987 imply biologically effective irradiances for McMurdo Station, Antarctica, that are comparable to or greater than those for the same location at December solstice. Life indigenous to Antarctica thereby experiences a greatly extended period of summerlike UV radiation levels.  相似文献   

16.
叙述了臭氧对植物的影响及臭氧与烟草花叶病的关系,介绍了臭氧在烤后烟叶处理中的应用,并从当今烟草行业提出的降焦减害出发,对臭氧在烟草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Manganous 1,2-naphthoquinone-2-oxime protected tomato foliage in the field from damage apparently caused by excessive atmospheric ozone. The compound proved to be a very effective antiozonant. The similar cobaltous and manganous chelates of 8-quinolinol were also effective antiozonants. The materials were applied to cloth of the type used to make field tents for shade-grown tobacco. Tomato plants covered with cloth treated with cobaltous 8-quinolinolate were protected against otherwise damaging concentrations of ozone. These materials and methods may afford a useful way to reduce weather fleck of tobacco and other plant injuries caused by excessive atmospheric ozone.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存在下,用5-Br-PADAP光度法联合测定铜的方法.结果表明在pH9.0的硼砂缓冲介质中,5-Br-PADAP与铜生成紫色络合物,λmax=575nm,∈575=9.00×104L@mo1-1*cm-1.铜量在0~18μg/25ml的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实测了钢样中铜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