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鉴定实验室建立的禽白血病基因芯片检测方法与商品化ELISA方法的符合情况,试验从北京市某种鸡场挑选疑似禽白血病的蛋鸡13只,分别采集蛋清、血清、全血及泄殖腔棉拭子样品,利用基因芯片方法和商品化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比较。结果表明:基因芯片方法检测全血和泄殖腔棉拭子的阳性率均为69.23%;ELISA试剂盒检测蛋清和泄殖腔棉拭子样品中p27抗原的阳性率为23.08%。说明利用基因芯片方法检测全血和泄殖腔棉拭子样品的阳性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不同检测材料对ELISA检测禽白血病病毒(ALV)-p27抗原结果的影响,试验首先对180日龄地方品种母鸡的泄殖腔棉拭子ALV-p27抗原进行ELISA检测,选取部分阳性鸡和阴性鸡进行分组试验,采用ELISA对试验鸡血清、蛋清和病毒分离的细胞培养液进行ALV-p27抗原检测,采用RT-PCR方法检测血液ALV特异性基因。结果显示,阳性组中以血清、蛋清和细胞培养液作为ELISA ALV-p27抗原检测材料,其检测阳性率均低于泄殖腔棉拭子,血清检测的阳性个体包含全部蛋清和细胞培养液ELISA检测的阳性个体。ELISA检测数据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只有血清和细胞培养液检测数据间存在显著性相关,线性关系方程为Y(细胞上清)=1.8439X(血清)-0.1469,R2=0.937;阳性组中ALV-p27基因检测阳性率低于泄殖腔棉拭子,但高于血清、蛋清和细胞培养液,其包含所有血清ELISA检测的阳性样品;外源性ALV-J gp85基因阳性率仅为29.17%,且阳性样品均属于血清ELISA阳性样品。综上所述,成年鸡以泄殖腔棉拭子作为ELISA ALV-p27抗原检测材料存在假阳性结果,蛋清和细胞培养液作为检测材料存在漏检的可能,血清作为ELISA检测材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成年鸡群ALV感染状态。  相似文献   

3.
《中国兽医学报》2017,(4):637-642
为探讨泄殖腔棉拭子或种蛋中禽白血病病毒(ALV)-p27抗原检测与病毒分离检测之间的相关性,对不同类型鸡编号后分别对应采集泄殖腔棉拭子或蛋清后以ALV-p27抗原检测试剂盒检测,同时无菌采集抗凝血接种DF-1细胞进行ALV的分离鉴定。结果显示,人工感染A亚群ALV的SPF鸡群泄殖腔棉拭子ALV-p27抗原检测与病毒分离有很高的吻合率,相对于病毒分离法,119次泄殖腔棉拭子ALV-p27抗原检测中出现有1例假阳性和3例假阴性;从美国进口的200只祖代肉鸡3次采血DF1细胞分离病毒结果均为阴性,而泄殖腔棉拭子ALV-p27抗原阳性率依次为4.00%(8/200),2.97%(5/168)和2.61%(4/153),假阳性率为3.30%。相对于病毒分离法,正在实施ALV净化的不同遗传背景地方品系鸡泄殖腔棉拭子ALV-p27抗原检测的假阳性率高达93.20%~100.00%,还有一定比例假阴性(1/9,1/4,1/3)。本研究大量对应比较的数据表明,相对于血浆病毒分离法,不同类型鸡的泄殖腔棉拭子ALVp27抗原检测法不仅有很高的假阳性率,还有一定比例的漏检率。在种鸡场的ALV净化过程中考虑到成本,不建议以泄殖腔棉拭子作为检测材料。本试验为我国鸡群禽白血病净化检测和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长汀河田鸡原种场、武平象洞鸡原种场、龙岩山麻鸭原种场共686份蛋清样本及801份泄殖腔棉拭子进行禽白血病p27抗原检测。结果为:龙岩山麻鸭的蛋清样本和泄殖腔棉拭子均未检出ALV核酸;鸡蛋清样本阳性率为12.8%(80/626),明显高于泄殖腔棉拭子阳性率8.9%(66/741);鸡原种场180日龄蛋清样本和泄殖腔棉拭子阳性率均最高,平均阳性率分别为15.0%和11.3%。表明:龙岩市境内地方优良鸡原种场中有禽白血病感染现象。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我国地方鸡种禽白血病病毒自然感染动态,掌握其育雏及育成期带毒、排毒规律和检测敏感期,试验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泄殖腔拭子p27抗原和血浆病毒分离的方法,对来自保种群的1日龄胎粪p27抗原检测为阳性的绿壳蛋鸡,与同栏饲养在隔离环境中的阴性全同胞,分别于1、3、5、7、9、11周龄进行采样跟踪检测。结果显示,该鸡群检测期内全程带毒、排毒。其中,泄殖腔拭子p27抗原检出率在5周龄达到最高峰,为67.7%;而血浆病毒分离对全群检出最高峰为9周龄,达25.8%,对公鸡和母鸡检出最高峰分别为11和9周龄,净化过程中可以此作为检测敏感期;各检测时间点,泄殖腔拭子p27抗原阳性率普遍高于血浆病毒分离率,二者符合率最高为65.0%,表明对我国地方鸡种实施禽白血病净化,泄殖腔拭子p27抗原检测不能完全取代病毒分离检测,多种方法联合运用意义重大。试验结果为快速、有效开展地方鸡种外源性禽白血病的检测与净化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选择某品种鸡的快羽系与慢羽系为试验群体,利用ELISA技术检测鸡蛋和胎粪中禽白血病病毒(ALV)p27抗原。试验结果显示:慢羽系鸡蛋中ALV p27抗原阳性率高于快羽系;检测重复鸡蛋数分别为1、2、3枚时,阳性鸡检出比例分别为2.5%、5.0%和6.0%,随着检测鸡蛋数的增加,检出阳性鸡的比例也逐渐增加,检测的准确性也逐渐增加;对慢羽系种蛋3个批次检测时,3批都检出阳性鸡的比例为7.5%,2批检出率为21.4%,1批检出率为39.3%,31.8%的慢羽系在3批中都呈阴性。雏鸡胎粪检测结果显示:慢羽系个体阳性率(5.2%)高于快羽系(1.45%),慢羽系家系后代阳性率(32.0%)高于快羽系(10.9%);当1个家系某批次中检出阳性雏鸡数≥3只时,93.4%的家系会在多批纯繁中都会检出阳性雏鸡。本试验证明了ALV感染鸡只的排毒呈现明显的间歇性,需要多次反复检测才能达到种群净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选择山东某地方品种祖代种公鸡的177份血液样品和177份泄殖腔棉拭子样品为试验材料,应用ELISA、病毒分离、PCR等方法对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p27抗原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血清、泄殖腔棉拭子ALV-p27抗原阳性率分别为20.34%(36/177)、26.55%(47/177);病毒分离率为1.70%(3/177),血液样品PCR方法检出J亚群ALV(ALV-J)阳性率为0.56%(1/177),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为ALV-J,但该血液样品的病毒分离结果为阴性。研究表明,PCR检测血液样品方法的应用有助于减少禽白血病净化所需的病毒分离结果的可能缺漏。在此基础上,优化并进一步拓展对其他亚群ALV的PCR方法检测,可作为禽白血病经典净化方法的有力补充,并加快我国地方品种鸡禽白血病的净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笔者以上海某鸡场为试验对象,采集血液和胎粪、泄殖腔拭子,利用禽白血病P27抗原ELISA、禽白血病抗体ELISA和病毒分离技术,淘汰阳性鸡.选择上海某地方品种鸡,经过净化,下代鸡群各种样品阳性率下降明显,鸡白血病净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7,(12):102-105
为了探讨不同材料对禽白血病病毒(ALV)p27抗原检测结果的影响,选择168日龄河南省地方品种母鸡,首先用ELISA检测泄殖腔棉拭子ALV-p27抗原,然后选取部分阳性鸡和阴性鸡分别作为阳性(P)组和阴性(N)组检测其血清和蛋清中ALV-p27抗原,并进行外源性ALV的分离鉴定。结果显示P组蛋清和血清ALV-p27抗原阳性率分别为6304%和7337%;N组蛋清ALV-p27抗原全为阴性,血清ALV-p27抗原阳性率为3315%。P组外源性ALV的分离阳性率为6875%,N组外源性ALV的分离阳性率为278%;蛋清ALV-p27抗原阳性鸡外源性ALV分离阳性率为100%,抗原阴性鸡外源性ALV的分离阳性率为10%;血清ALV-p27抗原阳性鸡外源性ALV的分离阳性率为5946%,抗原阴性鸡外源性ALV的分离阳性率为322%。结果表明,若地方品种鸡群数量较大,育种淘汰率高,采用泄殖腔棉拭子作为检测材料比蛋清检测材料阳性鸡淘汰更彻底;若种鸡群数量较少,淘汰较多影响育种工作,采用蛋清作为检测材料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0.
为了彻底消灭禽白血病病毒(ALV)感染,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在2009~2016年期间对京红和京粉两个蛋鸡品种原种鸡群的6个配套系开展了全面检测和净化,蛋清、胎粪和泄殖腔棉拭子样品ALV p27抗原检测及血浆病毒分离率数据表明,在实施净化前,部分配套系在蛋清、胎粪的ALV p27抗原检测及血浆病毒分离三项指标上都出现一定的阳性率,但随着净化的实施,这三项指标的阳性率迅速下降,并在最近5年稳定保持在零检出。在此期间,泄殖腔棉拭子p27阳性率仅从12.1%缓慢下降,维持在3.5%~5.4%。在其他三项指标已连续多年维持在零检出时,泄殖腔棉拭子p27的检测阳性率极大可能为假阳性。比较不同采样人员、采样部位、样品处理方法对ALV p27抗原检测的影响表明,不同人员采集的泄殖腔棉拭子样品p27抗原阳性检出率不稳定;不同部位采集的棉拭子样品p27抗原检出率不同,泄殖腔棉拭子样品p27抗原阳性率比阴道棉拭子样品高31%;样品的处理方式对检测结果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p27抗原的检出率随样品稀释液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冻融样品阳性率显著高于未冻融样品的阳性率。综合以上结果表明泄殖腔棉拭子ALV p27抗原检测不适合作为禽白血病净化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J)的水平传播情况,选取0日龄60只抗原阴性鸡和20只抗原阳性鸡混合饲养,接触7 d、15 d、25 d、35 d、45 d、55 d、65 d、75 d、90 d后检测阴性鸡的泄殖腔ALV-p27和血清ALV-J抗体,并于65 d采集阴性鸡血浆接种DF-1细胞进行外源性ALV和J亚群分离鉴定。结果显示,阴性鸡与阳性鸡混合饲养15 d,泄殖腔中开始检测到ALV-p27抗原,65 d阳性率最高达50.00%;ELISA和RT-PCR方法检测到细胞培养液中外源性ALV阳性率分别为60.00%和56.67%;RT-PCR和IFA方法检测到细胞培养液中ALV-J抗原阳性率分别为56.67%和63.33%;65 d阴性鸡血清中ALV-J抗体阳性率达63.33%。表明阴性鸡与阳性鸡直接接触混合饲养,通过水平传播被感染外源性ALV-J的几率相当高。  相似文献   

12.
用IDEXX公司的禽白血病(ALV)3种ELISA试剂盒对广西规模鸡场不同类别鸡群的血清、喉头/泄殖腔棉拭子、蛋清样品进行禽白血病J亚群(ALV-J)抗体、A和B亚群(ALV-AB)抗体、p27抗原进行检测,发现规模场不同种类鸡群感染程度不同。血清中ALV-J阳性率11.33%(338/2 982),其中核心群鸡阳性率8.87%(86/970),生产群鸡阳性率为12.87%(138/1 072),种公鸡阳性率为12.13%(114/940);p27抗原检测蛋清阳性率为5.48%(43/785),喉头/泄殖腔棉拭子阳性率为15.25%(122/800),蛋清样品检出率低于喉头/泄殖腔棉拭子。另对2个场血清和蛋清ALV-AB、ALV-J、ALV(p27抗原)进行对应检测比较,发现三者没有线性关系,即ALV-J感染率高,ALV-AB和p27抗原检测率不一定高;ALV-AB抗体高,ALV-J和p27抗原阳性率也不一定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分析不同样本对应用ELISA法检测禽白血病阳性检出率的影响,试验将20只10日龄SPF鸡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种禽白血病病毒,对照组接种生理盐水,7 d后采集各组SPF鸡的肝脏组织、血清、泄殖腔拭子和骨髓进行ELISA检测,统计禽白血病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表明:试验组SPF鸡的肝脏组织、血清和骨髓的禽白血病检测结果相对一致,阳性检出率为100%;而泄殖腔拭子的阳性检出率为70%,相对其他样本结果偏低。说明以泄殖腔拭子为样本时,其ELISA检测结果可能具有假阴性现象,综合考虑,以血清为样本进行禽白血病ELISA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以80只300日龄的A品系蛋鸡为试验对象,分5个日龄段按翅号采集蛋清、泄殖腔棉拭子,无菌抗凝血和血清.用ALV p27抗原检测试剂盒检测蛋清和泄殖腔棉拭子.将无菌抗凝血分离血浆接种DF-1细胞,培养一周后用同样方法检测上清收集液,分析该群鸡只在不同日龄段泄殖腔棉拭子阳性、蛋清样本阳性和病毒分离阳性之间的相关性.用ALV-Ab抗体试剂盒检测各日龄段血清的抗体水平.此外,选取某一日龄段蛋清和泄殖腔拭子样本用4个不同厂家的ALV p27抗原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比较.结果表明,5个日龄段泄殖腔棉拭子平均阳性率为61%,蛋清样本平均阳性率为72.6%,病毒分离平均阳性率为48.8%.5个日龄段ALV的抗体阳性率一直为零;4个厂家的ELISA试剂盒对同一批样本的检测结果表明,IDEXX试剂盒的敏感度最高.本试验为外源性鸡白血病病毒检测及鸡白血病净化其方法的应用、试剂盒的选择、减少判定的误差、提高净化效果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使用已知抗马立克氏病病毒(MDV)血清进行免疫扩散试验,共检查了1,933只鸡的羽髓材料,其中未感染MDV的健康鸡104只(全部阴性),实验感染MDV的鸡475只(469只阳性,占98.73%),火鸡疱疹病毒(HVT)免疫的鸡56只(全部阴性),实验感染鸡成髓细胞增生性白血病病毒(AMV)的鸡107只(全部阴性),实验感染鸡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和传染性喉气管炎(ILT)病毒的鸡各60只(全部阴性),非MD发病鸡场的鸡545只(19只阳性,占3.48%),MD发病鸡场的鸡466只(252只阳性,占54.08%)。在实验感染鸡中,MDV羽髓抗原的最早检出时间大约在感染后的第13~14天,最适检出时间大约在20~30天。临床耐过鸡的羽髓抗原检出率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另外,把在非MD发病鸡场检出的羽髓抗原阳性鸡的抗凝全血接种于5日龄的鸡胚卵黄囊,接种后14天检查绒毛尿囊膜,在大多数接种胚中可见典型的病毒痘斑,说明羽髓抗原阳性鸡的血流中确实含有MDV;也就是说,用已知MDV阳性血清检查羽髓抗原来诊断MD的免疫扩散试验是特异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天津地区种鸡场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流行情况,在全市8个父母代种鸡场采集了血清样本2024份,泄殖腔棉拭子2030份,通过ELISA试剂盒进行了ALV-J、ALV-AB抗体检测及P27抗原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天津地区种鸡场禽白血病AB亚群抗体阳性率4.25%;禽白血病J亚群抗体阳性率11.12%。明显高于ALV-AB抗体阳性水平,P27抗原的阳性率10.74%,表明天津市种鸡场禽白血病感染普遍。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禽白血病经公鸡精液、种蛋传染的可能性及概率,降低白血病净化成本,选取ALV—p27抗原泄殖腔检测阳性精液检测阳性、泄殖腔检测阳性精液检测阴性、泄殖腔检测阴性精液阴性的公鸡的精液,分别给泄殖腔检测阴性的母鸡进行输精,然后检测母鸡泄殖腔及其蛋清的p27抗原阳性率。结果表明,禽白血病在鸡体内的排毒存在间歇性;泄殖腔ALV—p27抗原阳性的母鸡中有1l%的鸡所产的种蛋中为p27抗原阳性;精液阳性的种公鸡即使多次给母鸡人工授精,也不会增加母鸡所产种蛋的蛋清中p27抗原的阳性率,但是可以增加母鸡泄殖腔p27抗原检测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琼脂扩散试验(AGP)对两组54和32只鸡的三种样品进行了鸡白血病病毒gs抗原的检测。两组卵清、羽髓和血液的检出率合计分别为50%、33.7%和19.8%。两组羽髓与血液的阳性符合率均为100%,而且羽髓还可以从血液阴性中分别检出阳性11.1%(5/45)和29.2%(7/24),羽髓阳性分别是血液的155.6%(14/9)和107.5%(15/8)。两组卵清与羽髓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2.9%(13/14)和66.7%(10/15),而且卵清还可以从羽髓阴性中分别检出阳性20%(6/40)和70.6%(12/17),卵清阳性分别是羽髓的150%(21/14)和146.7%(22/15)。此外,还对卵清一次与三次冻融的符合情况进行了比较,阳性符合率分别为g4.1%(16/17)和95.5%(21/22)。结果是卵清敏感性高于羽髓,羽髓敏感性高于血液,卵清样品一次冻融即可。  相似文献   

19.
旨在探明禽白血病病毒(ALV)在地方鸡种惠阳胡须鸡和汶上芦花鸡的垂直传播特性。以惠阳胡须鸡和汶上芦花鸡为素材,43周龄时进行血液与精液ALV病毒分离检测,结合系谱追溯筛选个体组建两个大试验组:阳性惠阳胡须鸡♂×阴性汶上芦花鸡♀;阴性汶上芦花鸡♂×阳性惠阳胡须鸡♀。后代群体隔离饲养,进行1日龄胎粪p27抗原、42日龄泄殖腔拭子p27抗原和病毒分离检测,并对ALV分离检测阳性样本进行PCR扩增、测序和遗传演化分析确定ALV的亚型。结果表明,阳性公鸡后代胎粪p27抗原、泄殖腔拭子p27抗原和血浆病毒分离阳性率显著高于阳性母鸡后代(P0.05),阳性公、母鸡后代病毒分离阳性率分别为8.54%和0%;阳性公、母鸡S/P值高低与其后代的p27抗原阳性率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胎粪和棉拭子p27抗原的假阳性率较高,且与病毒分离相比,胎粪p27抗原检测的漏检率为15%;序列分析和遗传演化分析结果表明病毒分离检测阳性个体均为ALV-J。公鸡在地方鸡种惠阳胡须鸡和汶上芦花鸡ALV垂直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禽白血病净化过程中要加强对于公鸡感染的监测。  相似文献   

20.
为下一步制定烟台市白羽肉鸡场点禽白血病净化路线,2020年1月对900枚种蛋和900份咽喉/泄殖腔棉拭子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禽白血病p27抗原检测,结果显示:蛋清禽白血病p27抗原阳性检出率为1%;咽喉/泄殖腔棉拭子禽白血病p27抗原阳性检出率为2.1%,两者之间的检测结果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