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凉山半细毛羊核心育种场1997-2003年间的育种资料,系谱经过微卫星标记校正后,用MTDFREML软件估测了初生重(BWT,n=1 282)、断奶重(WWT,n=1 000)和断奶毛长(WSL,n=909)三个性状的方差组分和遗传参数。结果表明BWT、WWT和WSL的遗传方差、不相关的随机效应方差(永久环境效应方差)所占的比例较小,残差方差所占的比例较高。三个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24、0.06、0.13,相应的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87-、0.53和-0.52。  相似文献   

2.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王保正等,在哺乳仔猪教槽料中提前添加酪酸菌,仔猪断奶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头均增重无明显差异(P〉0.05),料重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育成率试验组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断奶后至转群时试验组的头均日增重和头均增重明显(P〈0.05)高于对照组,而试验组的料重比又明显(P〈0.05)低于对照组;达90kg的出栏日龄试验组比对照组提前8.1d,  相似文献   

3.
通过AFLP技术对中国东南沿海的3个不同体色花尾胡椒鲷(Plectorhinchus cinctus)养殖群体进行了遗传分析。6对引物组合从3个群体中扩增出370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比例为49.5%,每对引物组合扩增的片段为51~71条,平均6113条,每对引物组合多态位点检出率为39.4%-56.5%。正常群体、白色和灰色变异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41.4%、36.3%、34.3%,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1145、0.0887和0.0837。遗传多样性衡量指标表明,正常花尾胡椒鲷养殖群体的遗传变异量相对最大,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白色变异群体次之,而灰色变异群体最低,白色变异群体和灰色变异群体两者间遗传多样性差异并不显著(P〉0.05),显示变异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降低。正常群体与白色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0.0354)最大,遗传相似系数最小(0.9652)。同时,遗传分化系数只(0.1362)和AMOVA方差分量百分比(10.68%)也表明群体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遗传结构分化,说明对体色这一特定表型性状的人为定向选育对花尾胡椒鲷养殖群体的遗传变异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利用11个微卫星位点,对海南三亚和广东大亚湾2个卵形鲳够(Trachinotusovatus)育种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海南三亚和广东大亚湾2个卵形鲳够育种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Na)分别为5.0和3.6,平均有效等位基因(Ne)为2.965和2.244,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292—0.814和0.207—0.840,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307~0.813和0.189~0.761,海南三亚群体中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014~0.719,平均为0.509,而广东大亚湾群体的PIC为0.168—0.711,平均为0.436。海南三亚群体有5个位点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P〈0.05),广东大亚湾群体有2个位点偏离哈温-伯格平衡;2个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61,遗传距离为0.578,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152。Structure软件分析显示海南三亚和广东大亚湾2个卯形鲳鳞群体各为一支,2个群体间具有较大的遗传分化,可作为2个育种群体管理,2个群体问进行杂交选育预期可获得较好的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5.
金武  栾生  孔杰  罗坤  孟宪红  张天时  王清印 《水产学报》2013,37(12):1770-1781
依据凡纳滨对虾多性状复合育种方案,模拟选择20个世代,预测和评估了目标性状(收获体质量(BW),存活率(SR)和饲料摄入量(FI))的遗传进展及经济效益。利用选择指数理论,估计目标性状的选择反应、遗传进展以及育种目标;并对影响利润(RP)和效益成本比率(BCR)的生物学参数(遗传力、育种目标是否包括FI),经济学参数(对虾价格、饲料价格、贴现率、初投资、年费用)和运行参数(首次回报年份、扩繁效率)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基础参数值下,BW、SR和FI每个世代的选择反应分别为0.86g,4.70%和1.54g;育种方案执行20年产生的RP和BCR分别为862747.91万元和844.26;敏感性分析显示,在所有参数中,扩繁效率对RP和BCR的影响最大。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敏感性分析表明:重排效应(养殖环境对同一基因型个体在不同环境中育种值排序的影响)对RP和BCR的影响较大。规模效应(养殖环境对遗传方差的影响)对RP和BCR的影响不如重排效应明显。因此,从遗传学和经济学角度考虑,如果育种目标性状在不同的区域间存在较强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应针对不同的环境设置多个独立的育种核心群体,以期获得更高的RP和BCR。  相似文献   

6.
解焱 《国外水产》1994,(1):13-14
专家们从60年代开始广泛研究通过遗传改良培育抗病品种,以降低各种鱼病对鱼类生产的威胁。鱼类抗病性育种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上方面:(1)鱼类抗病能力遗传方差研究;(2)抗病育种的方法研究。目前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对抗体水平、血清和粘液的中和活性、应激反应、质量性状、蛋白质多态性及组织相容能力等方面都已有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7.
罗氏沼虾三群体线粒体D-loop基因序列差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人工养殖群体(A)(浙江湖州)、缅甸引进群体F2代(B)和“南太湖1号”(C)3个群体线粒体控制区(D-loop)基因序列片段(约1200bp),探讨罗氏沼虾群体遗传结构。结果发现,在用于分析的1121bp基因序列中有86个变异位点,共计14个单倍型。其中,群体A、C的遗传多样性均较低,其订值分别为0.022和0.025,相比之下,群体B的遗传多样性则明显要高于上述两个群体(π=0.032)。AMOVA分析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占总遗传变异的6.32%,而93.68%的遗传变异源于群体内。对三群体的遗传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群体A和B间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105,已达到中等分化水平;群体C与A间的遗传距离(D=0.025)最小,提示它们的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结果认为,D—loop基因可以作为检测罗氏沼虾群体遗传差异的分子标记,“南太湖1号”群体遗传多样性比人工养殖群体有所提高,但仍偏向养殖群体,未表现出最高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8.
为改良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的养殖特性,将缅甸引进种群(BP)和浙江本地种群(ZP)杂交,获得了4个杂交群体,A、B、C、D分别为BP(♀)与ZP(♂)、ZP(♀)与BP(♂)、ZP(♀)与B(♂)、ZP(♀)与A(♂)的杂交子一代。比较BP、ZP、A、B、C、D6个不同群体的繁殖和生长性能。结果表明,BP、B、C、D的抱卵率显著高于ZP和A群体,BP、A、B、D平均出苗量显著高于ZP和C群体。在快速生长期(8月2日至9月28日)BP群体的生长速度显著高于ZP、B、C群体,A群体显著高于ZP、B群体,D群体显著高于ZP群体;其他时期各群体间差异不显著。应用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对BP、ZP、A、B、C、D6个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其多态位点比例分别是60.3%、55.6%、60.7%、63.3%、61.9%、64.1%,遗传多样指数(Hn)分别为0.185、0.175、0.196、0.192、0.193、0.197。以上结果表明,罗氏沼虾缅甸引进种的遗传多样性高于浙江本地种,同时通过杂交可提高遗传多样性,改良养殖性状。[中国水产科学,2006,13(4):667—673]  相似文献   

9.
锦州医学院畜牧兽医学院史东辉等试验探讨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添加低聚异麦芽糖(IMO)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性别相同、体重相近、日龄差异不超过2d的断奶前杜长二元仔猪40头,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化设计,分成5组,第1组未添加,第2组添加0.3%的IM0,第3组添加0.5%的IMO,  相似文献   

10.
采用淀粉凝胶电泳方法,对由日本海溯河洄游到中国境内绥芬河的三块鱼(Tribolodonbrandti)和珠星三块鱼(Tribolodon hakonensis)繁殖群体的生化遗传结构及变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选取的12种同工酶中共检测出27个基因位点,三块鱼和珠星三块鱼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22.22%和18.52%,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0670和0.0695;除了三块鱼的Gpi-1和珠星三块鱼的Est多态位点外,两种鱼的Ldh—1、α—Gpd-1、Sdh—1、Aat—1及三块鱼的Est多态位点上的基因型分布都显著地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表现出杂合子明显缺失或过剩现象;三块鱼和珠星三块鱼种群间相同基因位点上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出现显著的分化,遗传相似度和遗传距离分别为0.6912和0.3693。结论认为,三块鱼和珠星三块鱼的遗传多样性已达到种的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11.
匙吻鲟仔鱼(全长0.78~5.70cm)、稚鱼(全长5.71~16、40cm)生长阶段全长(L,cm)与日龄(T,d)具显著的线性关系,日均增长稚鱼(均值0.243cm/d)略大于仔鱼(均值0.205cm/d),回归方程为仔鱼L=0143+0.211T(n=6,3≤T≤25,r=0.998P<001)、稚鱼L=-0.754+0.245T(n=6,26≤T≤73,r=3.999。P<0.01),二回归方程差异显著(t=2.31P<0.05);体重(w,g)与日龄(T,d)保持幂函数关系,日均增长(g/d)稚鱼(均值0.215)明显大于仔鱼(均值0.037),回归方程为仔鱼w=0.052×10(-3)×T(2.1154)(n=6,3≤T≤25r=0998,P<001),稚鱼w=2.036×10(-4)×T(2.5280)(n=6,26≤T≤73,r=0.999,P<001),二方程差异显著(t=316P<0.05)。仔、稚鱼期全长(L、,cm)与体重(w,g)回归方程为仔鱼w=0.0128L(2.575)(n=6,r=0.995,<0.01),稚鱼w=0.0142L(2.412)(n=6,r-0997,P<0.01),二方程差异显著(t=2.38,P<0.05)。重庆地区夏季水温(26~30℃)显著高于适温(20-22℃)条件下匙吻鲟仔、稚鱼生长速度仍能接近原产地,表明匙吻更具较强的适温能力。  相似文献   

12.
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是中国特有的冷水性经济鱼类,具有较高的营养和经济价值。为了研究齐口裂腹鱼生长性状关联的分子标记,本研究以114尾同批次繁殖、相同养殖条件的齐口裂腹鱼为研究材料,运用26个齐口裂腹鱼SNPs位点进行生长性状(体重、体高、全长、体长)关联分析。对齐口裂腹鱼生长性状的主成分分析表明,体重占解释方差的93.42%,且特征根大于1,累积方差大于85%,是齐口裂腹鱼生长性状的第一主成分。SNPs位点与生长性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ug17711-0-2201与全长呈显著相关(P0.05),ug24013-0-3669对全长、体长有显著影响(P0.05),ug25050-0-1678对体重、体高、全长和体长都有显著影响(P0.05),ug22712-0-2452对体重、体高、全长和体长都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与生长性状显著相关的4个SNPs位点进行多态性检测,平均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2369和0.2110,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18,其中ug25050-0-1678具有中度多态性(0.25≤PIC0.5)。综上所述,ug25050-0-1678和ug22712-0-2452与生长性状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候选位点用于齐口裂腹鱼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本研究旨为齐口裂腹鱼的遗传改良和选择育种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不同倍性团头鲂群体的线粒体DNA 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来自5个不同倍性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群体(4n-F1、正交3n、反交3n、异源3n、二倍体2n)57个个体的线粒体DNA控制区、细胞色素b基因、16S rRNA基因和COⅡ基因序列,通过对这4段基因序列的联合分析,研究了5个不同倍性团头鲂群体的遗传变异。这4个基因片段的长度分别为:控制区937bp,细胞色素b基因1140bp,16S rRNA基因片段564bp,COⅡ基因片段642bp。将4个基因片段合并为1条总长度为3283bp的片段:在这条3283bp片段中,T、C、A、G4种核苷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7.18%、25.45%、30.71%、16.66%。57个个体中确定了55种单倍型,未发现群体间有共享的单倍型,五群体的单倍型多样度在0.9848-1.0000之间,显示不同倍性团头鲂群体内单倍型类型丰富。5个群体内各序列平均核苷酸差异数(目在8.000-24.273之间,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在0.2483%~0.7866%之间:群体间遗传距离范围为0.0039~0.0106,显示不同倍性团头鲂群体遗传多态性丰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和核苷酸序列间平均遗传距离在5个群体间的变化趋势一致,由大到小依次为反交3n、异源3n、正交3n、同源4n-F1、二倍体2n。而且,反交3n、异源3n、正交3n和同源4n-F1群体的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以及核苷酸序列间平均遗传距离均显著大于2n群体(P〈0.05)。结果表明,反交3n、异源3n、正交3n和同源4n-F1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显著高于2n群体。[中国水产科学,2008,15(2):222-229]  相似文献   

14.
虾夷马粪海胆早期生长发育的遗传力估计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为亲本,采用不平衡巢式设计方法和人工授精技术,每个雄性海胆配5个雌性海胆,每个雌性个体产生若干幼体,构成了11个父系半同胞家系和35个母系全同胞家系,分别测定了每个母系孵化后生长到3月龄和5月龄的全同胞幼海胆40-50个后代的体重和壳径,应用数量遗传学原理和半同胞组内相关分析法研究了虾夷马粪海胆早期生长发育性状的遗传力。结果表明,3月龄和5月龄的海胆体重的狭义遗传力估计值为0.339-0.523,壳径的狭义遗传力估计值为0.316-0.487。分析结果显示,雌性遗传方差组分均显著大于雄性遗传方差组分,雌性遗传方差组分存在显著的母性效应,表明由雄性遗传方差组分估计的遗传力准确可取,父系半同胞组内相关法计算的狭义遗传力是遗传力的无偏估计值。  相似文献   

15.
选取0^+龄~4^+龄黑斑狗鱼332尾,对其体长、体高、体宽、尾柄长、尾柄高、头长、头高、头宽、吻长、眼间距、口裂宽、口裂长和体重等13个性状进行测量。采用多元分析法分析体重和形态形状的关系。结果表明,黑斑狗鱼除0^+龄头长与体重之间的相关系数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外,其它各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经通径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各形态性状对体重的通径系数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体长和头高对体重的通径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而且体长对体重的直接作用均最大,其余各性状均是通过体长间接的影响体重;决定系数分析结果表明,体长对体重的决定系数最大,其它性状主要通过体长影响体重;通径分析结果与决定系数分析结果的变化趋势一致;所选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指数R2〉0.85,说明所选性状是影响体重的主要性状。应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经偏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建立以体重为因变量(Y),各形态性状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0^+龄~4^+龄黑斑狗鱼体重(Y)与形态性状参数的多元叵归方程分别为:LgY=-1.411+0.395LgX8+0.576LgX1+0.092LgX1n+0.538LgX7+0.35LgX6;LgY=-4.132+0.866LgX1+0.102LgX】2+0.083LgX7;LgY=一4.186+0.772LgX1+0.195LgX7;LgY=-2.542+0.372LgX1+0.185LgX3+0.256LgX8+0.23LgX7,;LgY=-4.585+0.816LgX1+0.178LgX7。经回归预测估计值与实际值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该方程可用于黑斑狗鱼实际生产中,为黑斑狗鱼选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理想的测量指标。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刘春雪等,选择32日龄断奶三元杂交仔猪120头,按血缘、性别、体重相近的原则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膨化大豆设4个梯度,即Ⅰ组6.94%、Ⅱ组13.88%、Ⅲ组20.83%、Ⅳ组27.77%,配制4种断奶仔猪日粮,分别饲喂4组试验猪.试验分前期和后期各2周,至60日龄结束。结果表明,(1)在断奶仔猪日粮中使用膨化大豆对生产性能的影响与膨化大豆配合比例和断奶后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7.
紫贻贝生长性状的遗传力估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估计紫贻贝生长性状的遗传力,采用平衡巢式设计方法和人工采卵授精技术,按照1雄配3雌的原则,构建了紫贻贝13个父系半同胞家系和39个母系全同胞家系,分别测定了每个家系2、3、5、6月龄生长性状壳高、壳长.运用全同胞组内相关法估计紫贻贝2、3、5、6月龄生长性状的壳高、壳长遗传力.结果表明,雌性遗传方差组分均显著大于雄性遗传方差组分(P<0.05),雌性遗传方差组分存在显著的母性效应(P<0.05),因此父系半同胞组内相关法计算的狭义遗传力是紫贻贝狭义遗传力的无偏估计值.所测各月龄父系半同胞组分估计的壳高遗传力分别为0.29、0.85、0.84和0.87,壳长遗传力分别为0.27、0.87、0.86和0.85.紫贻贝的生长性状遗传方差较大,2月龄生长性状遗传力为中度遗传力,3、5、6月龄生长性状遗传力较高,因此对紫贻贝进行选择育种具有较大的遗传改良潜力,可以获得较好的选择效果.  相似文献   

18.
草鱼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和育种值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生长性状选育核心群亲本,采用人工授精方式构建21个全同胞家系,并选用动物模型对16月龄草鱼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参数和育种值估计。结果显示,草鱼选育种群的生长性状存在丰富变异。采用约束极大似然法估计方差组分,发现草鱼体重、体长和体高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39,0.47,0.21,属于中高遗传力;肥满度性状遗传力为0.11,属于低遗传力;4个性状的共同环境效应值相近且较小,范围为0.07~0.17。采用两性状动物模型分析相关性,发现体重、体长和体高性状间表型和遗传相关系数均达到高度正相关(r=0.88~0.97),而肥满度性状与三者间相关系数接近零,只与体高性状存在一定遗传正相关(r=0.43)。结合各性状遗传变异系数和相对遗传进度,分析表明,以体重为目标性状可便捷有效地改良草鱼生长性能。采用最佳线性无偏估计法预测个体育种值,发现4个性状育种值与表型值的相关系数范围为0.77~0.93。基于单性状育种值和表型值分别进行个体选择,按10%留种率,各性状选留个体相同率为68.75%~81.82%,秩相关系数范围为0.19~0.81,两种选择方式显示出较大差异,且差异大小与性状遗传力成反比例。本研究为草鱼生长性状选择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应用重复力模型估计虹鳟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和育种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单性状重复观测值动物模型(重复力模型)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渤海冷水性鱼类试验站5个品系后代的4026尾虹鳟 (Onchorynchus mykiss) 的生长性状(体重、体长和肥满度)进行了遗传参数和育种值的估计,并对各个性状的表型和遗传趋势进行预测。在此模型中考虑了年份-季节固定效应、父本固定效应和母本固定效应;随机效应有个体的加性效应和个体永久环境效应。结果表明:该5个品系虹鳟及后代体重的遗传力为0.35,体长为0.10、肥满度为0.34。个体间的育种值差异较大,仅排名前20位相差近10倍;从不同评定方法的秩相关来看,用综合育种值法与单个性状方法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其相关度分别为0.998, 0.877, 0.85. -0.071, -0.064和-0.13。用综合育种值对虹鳟个体的选择价值的评定和名次排列, 以及与单个性状的评定名次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别。体重、体长和肥满度性状,其表型趋势与遗传趋势基本一致的品系,均可通过表型值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20.
吕纪增 《畜禽业》2006,(9):14-15
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规模化猪场大多实行早期断奶.即在仔猪21-28日龄时断奶,同时给仔猪提供营养全面及经过强化的日粮。临城种猪公司饲养的法系大白、长白猪,早期断奶后经1周的强化饲养,平均体重均可达到9kg以上,除了法系猪本身优良的遗传潜力外,与科学全面的营养措施是分不开的。本文拟结合我公司的生产实践,讨论与早期断奶有关的营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