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我县把发展蚕桑生产作为效益生态型农业建设和振兴县级经济的重要骨干项目,并制定和落实了扶持蚕桑发展的配套措施,蚕桑生产得到较快发展。1988年开始,我们在海拔800米以下的19个镇乡狠抓育苗栽桑基础,大搞蚕茧商品基地建设,88至94年的七年间,全县共播杂交桑种2950公斤,累计新发展相对集中成片的桑园66526亩,桑树  相似文献   

2.
<正> 南充市高坪区采取多种措施,加大蚕桑基地建设,把蚕桑发展重点放在由零星分散向集中成片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仅占全区总乡镇40%的11个蚕桑基地乡镇产春茧32.64万公斤,占该区春茧总量的85%。夏蚕饲养量占全区总量的90%。 近年来,该区相继建立了青居、江陵、会龙等11个蚕桑基地乡镇,由于多种原因,这些乡镇的蚕桑生产曾一度出现滑坡的情况。去年初,高坪区从振兴全区丝绸业大局出发,下决心狠抓蚕桑基地建设。区上把基地建设发展规化、目标和任务与重点扶持及资金投入有机结合起来,拿出30多万元资金悬赏,在11个基地乡镇中大搞河滩及山地成片开发种植桑树。一年来,11个基地乡镇共育桑笛2335.5亩,栽桑1500多万株,同时,11基  相似文献   

3.
蚕桑生产是海安县农业支柱产业。优质桑园示范基地的建设可以引导、辐射、带动一个区域、地区蚕桑生产标准化、产业化的发展和提升。该示范基地以提高单产、提高茧质、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加大蚕桑品种、知识、技术更新力度,加速推进蚕桑生产标准化进程为建设总任务;以建设外向型优质蚕茧生产基地为建设目标;以《江苏省蚕桑地方标准》为桑园建设标准。通过基地建设,带动了全县的蚕桑生产,把基地建设成为了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蚕桑标准化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4.
建设蚕桑生产基地,是我市发展蚕桑生产的必经之路,是我市蚕桑生产发展历史的经验总结,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此,市政府从去年起,把建设蚕桑生产基地镇(乡)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并作为我市今后发展蚕桑生产的主要任务.市政府同意在去年建设六个蚕桑生产基地镇(乡),并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决定今年新增加六个蚕桑生产基地镇(乡),扩大基地建设规模.  相似文献   

5.
蚕桑是浙江省的十一个特色优势农产品之一,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随着2003年浙江省实施"蚕桑西进"和"优化改造"工程以来,蚕桑生产又呈现恢复性增长的态势.提高蚕茧质量,提高蚕桑效益,努力实现从蚕桑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建立优质蚕茧基地,已成为浙江省茧丝绸业内人士的共识.如何进一步提高蚕茧质量,建立优质蚕茧基地,过去多从蚕桑生产技术层面分析.笔者以淳安在建设优质茧基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例,认为建立优质蚕茧基地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整个茧丝绸行业和有关政府部门的配合支持等多个层面,蚕桑生产技术层面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优质蚕茧基地(是由许多个蚕茧质量优良的规模农户组成的)的建立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农民的技术培训等多个层面进行较大的投入,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6.
正东兴区位于四川中南部,成渝经济带中心点,全区幅员面积1180.6km~2,耕地37149hm~2,辖29个乡镇,428个行政村,是典型的农业大区。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抓住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战略机遇,科学定位蚕桑产业,狠抓现代蚕业发展,全区蚕桑布局进一步优化,科学技术快速普及,基础设施极大改善,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助农增收成效显著。全区现有蚕桑乡镇23个,蚕桑村100  相似文献   

7.
<正> 大竹县高穴区从实际出发,以“三高”为导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狠抓蚕桑基地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到1993年底,全区已建成蚕桑基地社27个,密植桑园8360亩,四边桑27万株,产茧达3800担。蚕桑生产连续三年居全县领先地位。今年初,该区又根据发展蚕桑生产的总体思路,制定了今年的“一三六六”工程计划,即新栽密植桑5300亩,使密植桑面积达到1.3万亩;新栽大行桑6000亩,产茧达到6000担。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8.
<正> 德阳市寿丰区是蚕桑基地之一。全区共5个乡52个村472个社,有农户17051户,66815人,人平耕地1.5亩左右。属丘陵地区,适合栽桑养蚕。近几年来,区委号召农民充分利用非耕地,开垦空隙地,鸡啄地和“四边”栽桑发展蚕桑生产脱贫致富,进度快,质量好,全区现有  相似文献   

9.
<正> 蓬安县是我省南充地区蚕茧生产重点县之一。1982年的养蚕量、产茧量、单产和人平蚕茧收入已跨入全区前列。县委、县政府根据全县具有发展蚕桑的自然优势,加上农村经济水平不高和多种经营门路少的特点,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蚕桑。他们为了建设蚕桑基地,继续狠抓育苗、栽桑,计划在几年内把蓬安建设成一个蚕茧生产基地县。同时,提高加工深度,改变产品结构,使蚕桑生产向商品化发展,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措施狠抓基础,巩固提高“四边桑”,积极发展“小桑园”。今年计划育苗万亩,利用鸡啄地  相似文献   

10.
全区根据自身的优势资源,抓着重点项目,适当增加投入,和“四个一”基础建设紧密结合,已建成一批具一定规模的商品生产基地,诸如用材林、水果、茶叶,香料、烤烟、蚕桑、名优酒和畜禽生产基地。从而促进了全区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 四川省蚕学会养蚕专业委员会于1991年8月26日至28日,在乐山市召开了蚕桑基地建设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专家、教授、学者及蚕桑生产第一线的领导和科技人员共40多人。会议以如何“贯彻执行巩固提高,积极发展蚕桑生产”方针,加强蚕桑基地建设为主要内容,现场考查了乐山市中区童家乡“万担茧基地建设”的成就。交流了各地基地建设的经验。与会同志各抒已见,开展了学术研讨;考察了乐山市中区童家乡的蚕桑基地建设,这个乡人均耕地面积1.22亩,  相似文献   

12.
浙江蚕桑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建设蚕桑生产基地和提高生产效益。通过集约化经营和基地化生产,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生产效益。今后继续稳步发展浙江蚕桑,需要继续贯彻发展蚕桑的政策;改革茧丝绸体制,增加蚕桑生产的投入;全面推广高产技术,通过提高亩产茧保持蚕茧产量的持续增长;进一步加强基地建设;努力提高蚕茧质量。  相似文献   

13.
同志们:为了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及全区经济、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的精神,推动我区蚕桑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我厅决定召开这次全区蚕业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2004年度蚕桑生产情况,讨论蚕种及鲜茧产销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今年蚕桑生产形势,制定今年蚕种生产计划和部署当前蚕桑生产工作重点,同时通过总结交流各地成功经验,采取各种强有力的措施,做大、做强、做优我区的蚕桑产业,为把我区打造为全国最重要的蚕桑生产基地而努力奋斗。12004年全区蚕桑生产情况去年全国整个蚕茧市场价格比较稳定,我区的市场行情也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15个蚕桑生产省(市、区)的107个蚕桑基地县的蚕桑生产状况、成本收益和生产资料费用的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认为,我国蚕桑生产县域集中度较高,蚕茧供求市场化程度提高;蚕桑生产规模小而粗放,生产效率较低;蚕桑生产成本上升快,比较效益不显著。为此,应该实行蚕桑区域专业化战略,巩固和深化主要蚕桑基地县的发展;加快技术进步,提高蚕桑生产效率;努力降低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提高蚕桑生产效益;拓展蚕桑多种经营,增加蚕桑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黄兴美 《四川蚕业》2002,30(4):43-44
我县是全省优质蚕茧基地县之一 ,蚕桑收入已成为多数农户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从 1 994年到 1 999年 ,蚕茧产量一直在5万担左右 ,如何使高县蚕桑生产实现新的突破 ,已成为一个客观而现实的问题。“一步成园”正是顺应我县蚕桑生产发展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集约化要求的一种较好栽桑形式 ,也是我县快速壮大和稳定发展蚕桑生产基础的有效途径。1 “一步成园”实施情况1 1 基本情况2 0 0 0年公司先后组织技术人员外出参观考察 ,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 ,最后决定在罗场、庆符等 7个镇乡的 1 5个村进行试点 ,集中成片发展一步成园 2 0 0 0亩 …  相似文献   

16.
<正> 在蚕桑基地建设中,苍溪县根据地处山区,气候环境、经济条件、农民素质等差异大的特点,从1989年冬开始集中精力进行蚕桑基地村建设,通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进展,对加快全县蚕业生产向集中、优质、高效方向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基地村占全县蚕桑的比重大:1989年秋在全县741个村中,规划出基地村123个,占总村数的17%,当年  相似文献   

17.
<正> 在蚕桑基地建设中,苍溪县根据地处山区,气候环境、经济条件、农民素质等差异大的特点,从1989年冬开始集中精力进行蚕桑基地村建设,通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进展,对加快全县蚕业生产向集中、优质、高效方向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基地村占全县蚕桑的比重大:1989年秋在全县741个村中,规划出基地村123个,占总村效的17%,当年  相似文献   

18.
《北方蚕业》2011,(4):5
<正>2011年10月20-21日,全国蚕桑生产座谈会在浙江省湖州市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紧紧围绕产业发展、生产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线,以建设现代蚕桑生产基地、优质蚕茧基地、蚕业标准化基地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抓手,全面推进蚕桑产业标准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正> 一、“七五”期间蚕桑基地乡建设情况我区1986年开始,在汉中、南郑、城固、西乡、勉县、略阳、镇巴、洋县等八县(市)确定了40个乡作为发展蚕桑生产基地乡,要求在1990年以前,每个基地乡桑园面积达到400亩,蚕茧产量达到0.5万公斤。几年来,在各级党政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蚕桑基地乡建设已取  相似文献   

20.
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是现代蚕桑产业的发展方向.重庆市涪陵区尝试建设适度规模的蚕桑生产基地,培育新型蚕桑生产经营主体,促进蚕桑产业稳定发展.针对蚕桑生产基地建设存在的具体问题,就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改善建设条件和探索建设模式等,给出了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