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不同转基因作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敏  关潇 《山西农业科学》2015,(2):229-232,243
转基因作物大面积种植在农业生产上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随之而来的环境释放风险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种植转基因作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综述了近年来转基因棉花、玉米和水稻等大宗农作物的种植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种类以及群落结构的影响,以期为转基因作物环境释放安全评估提供指导,同时使人们能正确认识转基因生物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
土壤酶能够催化土壤中复杂的有机物转化为简单的无机化合物,参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可以有效地反映土壤肥力,然而其活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综述了不同转基因作物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对土壤酶活性没有显著性影响,作物生育期是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本文还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转基因作物环境安全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山西农业科学》2017,(10):1702-1705
转基因技术在提高作物抗逆性、增加粮食产量方面贡献卓越的同时,对包括土壤微生物群落在内的土壤生态系统的风险评估一直存在争议。大多数研究表明,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会引起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但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程度、持续作用时间等都没有定论。综述了外源基因及其表达产物进入作物根际的方式与不同类型外源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并对转基因作物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研究手段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全球转基因作物发展迅速,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益显著,其争议性也随之浮现,本文作者针对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现状、常用的转基因技术、转基因作物性状改良和生物安全性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转Bt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人们对转基因作物释放后潜在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关注。转Bt基因作物可以通过根系分泌或植株残体的形式将Bt蛋白释放到土壤中,残留的Bt蛋白在富集的过程中有可能对土壤生态环境中的土壤酶活性及土壤肥力等造成影响,但这些影响作用因不同的Bt作物和不同的土壤环境而不尽相同。商业化转Bt基因作物的大规模环境释放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的可能影响仍需要在不同生态区开展长期定位检测和评价。本文对转Bt基因作物的发展及其种植和秸秆降解过程中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述评,为转Bt基因作物对土壤环境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作物与土壤生态系统环境要素紧密相关。土壤微生物作为土壤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转基因作物大面积种植是否会给土壤微生物带来影响已成为其生态风险评价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繁多,因此在研究时有必要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微生物进行分析。丛枝菌根真菌作为一类重要的土壤环境指示微生物,在改善土壤质量与健康状况、提高生物多样性、促进植物生长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就主要转基因作物对丛枝菌根真菌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认为可将丛枝菌根真菌作为评价转基因作物对土壤生态系统影响的指示生物。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作物对于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大环境下,随着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上的不断发展,转基因作物的推广和应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风险评估也受到高度重视。转基因作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被认为是转基因作物对环境影响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被纳入风险评估的范围。本文将以近十年国内外已经发表相关研究为理论依据,概述了转基因作物对于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为系统评价转基因作物释放对于土壤微生物影响研究提供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转基因技术越发成熟,越来越多的转基因作物走上人们的餐桌,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介绍了转基因技术的基础上,归纳了全球转基因作物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我国批准进口和生产的转基因作物,阐述了转基因作物对环境安全和转基因食品对人身健康的影响,并对转基因作物的未来发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植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农业系统的稳定。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转基因作物商品化应用的增多,转基因植物对土壤生物存在的潜在危害及可能造成的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成为研究热点,但至今并没有确切证据证实当前释放的转基因植物(包括抗除草剂和抗虫作物)对土壤生态系统具有重大的直接影响。文章综述了转基因植物表达产物在土壤中的残留特性及其对土壤微生物、土壤其他生物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全球转基因作物发展迅速。针对第一大转基因作物种植国美国的转基因作物种植现状、研发状况以及转基因安全法规和管理机构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转基因作物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商业化转Bt基因作物的大规模种植,研究Bt毒蛋白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对评价转基因作物的生态风险具有重大意义。文章综述了转Bt基因作物对根际土壤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包括毒蛋白在根际土壤中的存活特性,微生物利用与降解,以及毒蛋白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影响。并对以后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探讨了转菜豆几丁质酶基因和烟草葡聚糖酶基因的抗病棉花株系7p、28p(双价载体)以及受体高代材料97185、79701的种植对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蛋白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时期抗病转基因棉花根际土壤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其受体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根际土壤的蛋白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在同一生育期内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不同的生育时期差异显著(P<0.05)。说明抗病转基因棉花的种植对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蛋白酶几乎无影响,而根际土壤纤维素酶、脲酶、蔗糖酶活性的变化转基因抗病棉花与受体种植之间几乎没有影响,而在不同棉花株系和生育期之间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可能与不同基因类型以及生育期植株根部分泌物有关。研究初步表明转基因抗病棉花的种植对土壤微生态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 transgenic cotton is the unique Bt transgenic crop planted on a large scale in China, and its commercialized varieties and hectareage had increased rapidly in China during the past decade (1997–2006) with broad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for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health benefits. In 2004, the planting area of Bt transgenic cotton in China ranked first worldwide with up to 370 × 106 hm2. In addition, Bt transgenic rice varieties in field tests have been close to approval for commercialization. However, ecological risks, a complex issue of Bt transgenic crops on soil ecosystem is urgently faced in China due to more than 60 varieties transferred single or bivalent Bt genes grown under diverse geographic regions. Two main pathways, biomass incorporation and root exudates, are involved in the effects of Bt transgenic crops on soil ecosystems.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results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 involved in the effects of Bt transgenic crops (Bt transgenic cottons and rice) on soil ecosystems were summarized with special attentions paid to the release and persistence of Bt toxins, and the toxicology to microorganisms, as well as the change of soil biochemical properties in soils where Bt transgenic crops were planted or incubated with their biomass. In addition, the complexity and current research defaults of ecological risk evaluation of Bt transgenic crops in China were highlighted.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转基因棉花种植对土壤中AM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以转基因棉花013011(抗旱)、SGK321(抗虫)和非转基因棉花TH2(抗旱受体)、石远321(抗虫受体)为材料,研究不同生育期转基因棉花土壤中AM真菌的群落结构。采用PCR-DGGE技术对土壤中AM真菌的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转基因棉花与非转基因棉花在花铃期和吐絮期土壤中AM真菌群落的最小相似度均大于0.6,这说明了转基因棉花的种植在花铃期和吐絮期均未对土壤中AM真菌的群落结构产生影响。另外转基因棉花和非转基因棉花的种植在花铃期和吐絮期均未对土壤AM真菌的丰富度(S)造成影响;土壤AM真菌香农-维纳指数(H)仅在吐絮期石远321显著低于SGK321,其余品种和时期均未出现显著性差异;土壤AM真菌的均匀度(EH)仅在吐絮期发现TH2显著高于013011,其余品种和时期均未出现显著性差异。DGGE指纹图谱结果表明转基因棉花与非转基因棉花同一生长时期多为共有条带,且同一时期土壤AM真菌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AM真菌的群落结构无明显变化。两个不同生育期优势属均为Glomus(球囊霉属)。研究表明:土壤AM真菌的群落结构变化只随着棉花生育期的不同会有短暂的变化,与是否为转基因棉花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国内外转Bt基因作物在土壤中降解特性的研究结果,讨论了土壤有机、无机组分与毒素蛋白的关系,阐明了转基因毒素蛋白在土壤中的降解与影响因素,揭示了转Bt基因作物在土壤中降解的生态环境效应,并提出了今后应深入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芦倩  闫秀婧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219-7219,7223
该研究利用当前先进的3S技术对天水市麦积区经济林种植区土壤环境因子进行空间分布研究,直观体现出不同的土壤环境对经济林种植的适宜性影响。得到如下结论:海拔、土壤温度和紧实度适宜苹果、花椒、核桃、葡萄的生长。土壤水分由于受到当地降雨量、坡度、坡向的影响,在经济林种植中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地区偏小。综合来看,麦积区经济林种植区土壤环境空间分布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主要农作物适宜性评价与区划研究——以宁夏中宁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和先进的GIS技术相结合,对中宁县几种优势作物进行综合评价,将一级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判断作物与土壤之间适宜种性的标志,最后根据二级综合评价结果对中宁县优势作物进行区划,得出主要农作物区划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