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对四川盆地嘉陵江组沉积背景认识的基础上,根据川东北通南巴构造河坝区块嘉二段钻井岩心的宏观和微观特征,结合孔隙度和渗透率资料对其储层特征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总结出河坝区块嘉二段储层的岩性特征、物性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及储层的纵横向展布。结果表明,河坝区块嘉二段储集岩主要为粉晶残余(藻)砂屑白云岩和细-粉晶白云岩2大类;孔隙类型主要以晶间孔、晶间溶孔、粒内溶孔为主,储层以低孔、低渗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以孔隙为主,且裂缝是储层的渗滤通道,组成裂缝-孔隙型储集空间类型;储层纵向上主要发育于嘉二^2亚段,横向上嘉二^2亚段储层以河坝1井最为发育。在储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从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3个方面综合分析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2.
在对最新的钻井、岩心及薄片等大量地质解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川东云安厂地区黄龙组储层特征及孔隙类型.在储集空间类型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时间序列及成岩作用改造因素,对储层成因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黄龙组储层岩石类型以各类颗粒白云岩、粉晶细晶白云岩及云质岩溶角砾岩为主;孔隙以晶间孔、晶间溶孔、粒内溶孔、粒间溶孔、角砾间溶孔等次生孔隙为主;按储层成因类型来看,可分为保持型储层、溶蚀型储层、云化型储层3大类,且识别出若干储层所组成的复合型储层;按照时间序列及成岩作用改造因素,进一步将溶蚀型储层划分为准同生期选择性溶蚀储层、表生期岩溶储层及埋藏期溶蚀储层.保持型储层与高能颗粒滩相息息相关,主要表现为颗粒间孔隙得以保存,未经大规模破坏及充填后期成岩矿物;溶蚀型储层表现为在经历多期次溶蚀作用改造后,以各类溶蚀孔隙为主要储集空间的碳酸盐岩储层;而云化型储层则为经过白云岩化作用改造后,以晶间孔为主要储集空间的碳酸盐岩储层;黄龙组优势储层的形成,往往表现为在"相控型"储层的基础上,在成岩阶段经过多期成岩流体的的叠加改造,从而形成有效的次生孔隙富集带.  相似文献   

3.
渝东彭水廖家槽上震旦统灯影组储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宜昌莲沱上震旦统灯影组的野外剖面踏勘观察描述,研究地层分布及沉积发育特征。渝东彭水廖家槽灯影组剖面主要为一套潮坪环境沉积的白云岩,共划分为3个岩性段、4个三级旋回层序;区内灯影组储集岩以晶粒白云岩、藻纹层云岩和残余砂屑、鲕粒云岩为主。并以野外踏勘观察为基础讨论了储层发育特征、有利储层类型,找出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预测储层发育的有利地带。得出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有:晶间溶孔、溶洞、裂缝等,属于白云岩储层和古岩溶型碳酸盐岩储层。以此为基础预测出该相带控制的研究区的物性特征较好,储层类型较好。  相似文献   

4.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克上组砂砾岩油藏储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储层岩性特征、孔隙特征及储层物性特征等方面分析了克拉玛依油田八区克上组砂砾岩油藏储层特征。研究表明,克拉玛依油田八区克上组砂砾岩油藏储层以砂质砾岩和砾质砂岩为主,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都不高;孔隙类型以粒间孔为主,其次为粒内孔和溶孔,溶蚀作用对孔隙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储层储集性能总体上是中低孔中低渗。  相似文献   

5.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和沉积相研究,阐述了笔架岭油田东三段和沙一段岩石学特征、孔喉特征和物性特征,分析了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该研究区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沙河街组沙一段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以原生粒间孔为主,东营组东三段孔隙类型以次生粒间溶孔为主;该研究区的储层属于中孔隙度、中渗透率储层;储层物性控制因素中,断裂是控制沉积微相及储层性能分布的主要因素,沉积微相控制砂体储层性质,成岩作用影响砂体储层性质。  相似文献   

6.
采用钻井、测井、地震等技术,综合化验分析等资料,对钱家店凹陷胡力海洼陷储层的岩性、储集物性及储集空间特征等进行了研究。胡力海洼陷储层的岩性为一套结构和成分成熟度均很低的陆源碎屑岩(主要为中暧性喷出掣、变质岩岩屑和长石),主要储集空间是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微孔,储集物性为低孔、低渗,储层物性主要受岩性、埋藏深度、沉积相、纵向分布层位的影响,且以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7.
长2油层组为下寺湾油田川道区块的主力产层之一。通过铸体薄片和压汞资料等对研究区长2油层组储层的岩石类型、孔隙类型和结构特征以及物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储层进行了分类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其中以长石砂岩为主,其次为岩屑长石砂岩;储集空间主要以粒间溶孔为主;储层物性具低孔、超低渗的特点;按孔隙结构类型将研究区储层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4种类型(Ⅰ类储层是好储层,Ⅱ类储层是较好储层),且主要以Ⅱ类储层为主。  相似文献   

8.
从岩石学特征、孔隙特征、喉道类型、孔喉关系4个方面对洛带气田蓬莱镇组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储层特征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研究区主要为岩屑石英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较高,粒度以细粒为主,分选中等;以粒间溶孔、原生粒间孔为主;储层孔隙度主要集中在3%~15%,渗透率大部分大于0.2mD;储层为孔隙型储层;研究区分布面积最广的为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华庆地区延长组长63储层岩心和铸体薄片等进行观察,结合测井数据分析,对其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储层孔渗特征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63油层组储层岩石以长石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主要为次生孔隙的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储层孔渗特征表现为中低孔特低渗;中-细粒长石砂岩物性相对较好;粘土矿物和千枚岩岩屑含量增高,碎屑组分稳定成分降低,基质含量增高,孔隙不发育,导致物性变差;各成岩作用中,溶解作用对储层物性起建设性作用,压实作用和碳酸盐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起破坏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综合物性分析,对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吉7井区二叠系梧桐沟组储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吉7井区梧桐沟组储层具有排驱压力和中值压力较高,中值半径和平均毛管半径较小,孔隙结构较差的特征;储集层的孔隙类型以剩余粒间孔为主,其次为粒间溶孔和原生粒间孔及粒内溶孔;吉7井区有利储层为中孔中细喉道的中等储层,梧二段为吉7井区主力油层。  相似文献   

11.
运用多种技术手段,从基质孔隙和裂缝两方面分析了新沟油田泥质白云岩类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结果表明:新沟嘴组下段Ⅱ油组泥质白云岩类储层岩性复杂,主要发育白云岩、泥质粉砂岩、硬石膏岩、泥岩以及少量岩屑砂岩等,白云岩多具泥晶结构;泥晶白云岩储集空间以白云石晶间孔为主,粉砂岩储集空间以粒间孔为主,具中、高孔特低渗特征。其含油量与孔隙度表现出线性增加和高值稳定的两段式特征,以10%为界,孔隙度高于10%的储层含油量较高,适合进行压裂。  相似文献   

12.
对辽河油田桃园一大平房地区火山岩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了该区火山岩岩石学特征和储层物性,分析了影响火山岩储集层孔隙发育的因素,探讨了研究区火山岩岩相类型,并对火山岩储层进行了综合评价。辽河油田桃园一大平房地区沙三段储层除碎屑岩外,还广泛分布着大量的火山岩岩体,分布面积约为55km^2,厚度100~200m,岩性以玄武岩、安山岩为主;储集空间可以分为原生、次生2类和7种基本成因类型,其中主要类型为溶蚀孔一缝型;成岩作用及构造运动为影响火山岩储集层孔隙发育的因素;火山岩岩相可以划分为爆发相、溢流相、火山沉积相3类,其中溢流相为主要的储集带。  相似文献   

13.
中上扬子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天然气产区,油气资源丰富,石炭-二叠纪的碳酸盐岩地层是其主要的储层发育段。综合运用岩石学、沉积学及地球化学等方法,结合区域沉积背景、地层岩石学特征分析、镜下薄片观察等多种手段,对区内灰岩类型及其储集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根据灰岩的颗粒类型及原始沉积特征,将其划分为生物碎屑灰岩、砂-砾屑灰岩、粉屑灰岩、球粒灰岩、鮞粒灰岩、藻粒灰岩等6种类型;灰岩储集空间组合类型以裂缝-孔隙型为主;储集性能以颗粒灰岩和粗晶灰岩最好,其次为细-粉晶灰岩。通过对区内不同储集岩物性参数的对比研究初步发现了有利油气勘探区分布。  相似文献   

14.
镰刀湾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二级构造单元伊陕斜坡的中部,开发时间长、剩余油面积大,但产量较低,究其原因,主要为储层特征研究不系统,评价体系不明确.以储层地质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利用镜下观察、物性分析、压汞等多种测试手段对镰刀湾油田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区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次之,具近物源沉积特征;区内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常见粒间孔、溶蚀孔、微裂隙等,其中粒间孔相对发育,为主要的储集空间,孔隙度平均为9.95%,渗透率平均为0.85mD,高孔渗区在研究区内呈土豆状零星分布;主要发育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结合主要类型参数将区内储层划分为3类,其中Ⅱ类储层储集性能介于Ⅰ类与Ⅲ类之间,为主要类型,主要分布于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中.  相似文献   

15.
通过观察分析川西地区浅中层储层岩心及铸体薄片,对该研究区岩石学特征:沉积相、储层物性、储集空间类型及其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为主,分选较好;储集空间类型包括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缝;该区浅中层气藏主要发育在三角洲沉积相带中,其次分布于湖泊-三角洲、河流三角洲、冲积扇相和滨浅湖沉积体系中;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的特征,物性主要受到沉积相、岩相和成岩作用3个方面的影响。研究成果对于川西地区勘探开发前景的预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昌德气田具有含气层系多、岩性复杂、岩性岩相变化快、构造发育复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气井产量低、开发难度大的特点,因而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开发。从储层岩性岩相特征、储集空间特征、物性特征和有效厚度发育特征等对昌德气田储层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昌德气田主要产层为登娄库组河流相沉积的砂岩、营城组营四段扇三角洲沉积的砂砾岩和营一段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岩;主要产层储集空间主要为砂岩和砂砾岩的粒间孔和粒间溶蚀孔以及火山岩的气孔、溶孔和微裂缝,储层整体上属于中-低孔、低-特低渗储层;影响碎屑岩储层形成的成岩作用主要包括机械压实和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和交代作用;影响火山岩储层形成的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冷凝收缩破裂作用、溶解作用和挥发份的逸散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储层沉积为基础,结合岩石学多种分析测试资料,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丰富川姚251区长6储层物性特征及影响因素。鄂尔多斯盆地丰富川姚251区长6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沉积,其中水下分流河道是主要的油气储集层。储集层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细砂岩为主,颗粒间多为线、点-线接触,孔隙-薄膜式胶结,具有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高的特征。粒间孔和溶孔是主要的储集空间,其中以小孔和微孔为主,渗透率平均0.54×10^-3μm^2,为特低渗储层。结论:较强的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储层形成低孔低渗的主要因素,而溶蚀作用对储层物性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根据薄片、岩心、扫描电镜、压汞和物性等资料分析,吐孜气田吉迪克组(N1j)储层岩性主要为褐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碎屑成分以岩屑为主,碎屑颗粒以粉砂级为主,分选中-好,成熟度较高;储集空间类型以粒间溶蚀孔为主,裂缝不发育,喉道类型以缩小型和缩颈型喉道为主。综合分析,沉积作用对储层控制作用最强,使得储层发育连续,但不同相带储层发育仍有不同;其次是成岩作用,使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孔隙结构复杂。综合考虑储层岩石类型、孔隙结构和物性特征,建立分类评价标准,对区内储层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环江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1亚段东西部储层储集性能差异明显,造成环江地区东西部油藏富集规律不同。通过岩心观察、测井曲线对比、岩石薄片鉴定以及压汞曲线分析等方法,厘清了环江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1亚段东西部储层基本特征,进而分析了研究区储层致密成因和东西部储层差异主控因素。结果显示:(1)环江地区长81亚段东西部储层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粒度西部粗于东部,储集空间类型以剩余原生粒间孔为主,次生长石溶孔次之,填隙物含量较高;(2)东西部物性差异明显,西部山城-罗山川地区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别为10.71%、6.44 mD,发育低孔-特低渗储层,有相当一部分地区能达到中孔低渗,东部大巴咀-涝池口至洪德以东地区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别为5.63%、0.13 mD,基本为特低孔-超低渗致密储层;(3)物源供给、沉积作用和古地形是研究区西部储层物性好于东部的先天地质因素,其中沉积作用和古地形控制着储层砂体厚度和空间展布等宏观特征,物源供给影响储层沉积岩石粒度大小分布和填隙物分布等微观特征。成岩作用是降低研究区东西部储层整体...  相似文献   

20.
蜀南鹿角场-李子坝地区茅口组(P1m)为区内的有效储集层,结合岩心观测、薄片鉴定、分析化验等资料,详细研究了该层位的储集空间类型及物性特征,深入剖析了储层发育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区内P1m沉积时期为台内滩沉积环境,岩性以颗粒灰岩为主,亮晶红藻灰岩、虫屑灰岩等次之;主要储集空间类型包括溶孔、溶洞、构造裂缝等;储层物性较差,为超低孔、超低渗储层;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包括岩石类型、古地貌以及构造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