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尽管闲置的长输管道始终采取防腐涂层和阴极保护来控制管道外壁的腐蚀,但管道内壁发生的腐蚀过程却是不可避免的。针对长输管道的特点,提出了三种封存技术,并进行了模拟长输管道封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气相封存技术,即在扫线水中添加适量的缓蚀剂,可有效地抑制管道钢材在封存期内的腐蚀。该缓蚀剂一方面可抑制水相腐蚀,同时亦可挥发进入气相,抑制气相腐蚀。电化学研究表明,添加了缓蚀剂的封存液能防止管道内表面的腐蚀。  相似文献   

2.
长输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唐恂  张琳  苏欣  张鹏  李辉 《油气储运》2007,26(7):11-14,29
回顾了国内外油气长输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发展的历史,介绍了热红外线成像、探地雷达、气体成像等18种管道泄漏检测技术方法,给出了泄漏检测方法的诊断性能指标和综合性能指标,预测了长输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一种成品油长输管道板式带压堵漏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卡箍堵漏技术存在的缺点,通过采用新的工艺和工具对传统的长输管道带压堵漏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成品油(汽、柴油)长输管道带压堵漏的新方法-链式紧固器快速压紧补强板方案.实践证明,该方法针对长输管道漏点和腐蚀裂缝进行带压堵漏,方便快捷、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对长输管道各类腐蚀检测技术进行了探讨,介绍了防腐层破损和电流保护系统检测的多频管中电流衰减法、密间距电位测量法、直流电压梯度测试技术、管道内检测漏磁检测技术和超声检测技术以及目前国内采用的管道翻转内衬修复技术、HDPE复合结构管道修复技术等国内外先进的修复技术。最后结合海拉尔油田及庆哈庆齐管线的具体管理经验方法,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基于压电超声管道腐蚀检测技术,研制了一套适用于油、水等液体长输高压管道的64通道压电超声腐蚀检测原型机,并开展原型机整机静态和动态测试工作。验证结果表明:由电子系统、机械载体、传感器支撑结构、里程信息采集单元、超低频发射及接收单元组成的跟踪定位系统能够满足设计指标和性能需求,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检测数据。64通道压电超声管道腐蚀检测原型机的研制与测试,对于提高中国压电超声管道腐蚀检测技术水平,促进管道检测技术手段的多样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油气长输管道腐蚀缺陷是导致管道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而腐蚀速率是监测管道腐蚀缺陷的重要参数,也是保证管道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依据之一。评述了现有的管道腐蚀速率计算方法,包括:试验法、线性预测法、基于多轮管道内检测计算法、数学预测方法、NACE推荐方法。根据各种计算方法的特点,综合考虑其准确性、适用性、易用性和合理性,可以寻获适合不同管道的计算方法。将精确计算的腐蚀速率应用于管道可靠性计算和内检测计划制订,有助于保障油气管道安全、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7.
长输管道内窥检测技术的推广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拉玛依油田的长输管道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出现了因腐蚀、材质缺陷等问题引起的强度降低、穿孔等现象。采用内窥镜检测技术对管道进行了检测,查清了部分管道的状况。介绍了内窥检测技术的原理、现场应用和在克拉玛依油田的推广情况,对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传感器支撑结构在检测过程中的稳定性决定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是压电超声管道腐蚀检测器结构设计的核心。针对长输管道对压电超声腐蚀检测技术的迫切需求,提出一种适用于在役管道腐蚀内检测的压电超声传感器支撑结构设计方案,并设计了三维虚拟样机。通过运动学仿真分析,该支撑结构在不同条件下均能与管壁保持良好的贴合效果。通过将传感器支撑结构在旋转试验平台的试验测试,进一步验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该结构设计对于压电超声管道腐蚀检测技术及装备国产化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图4,参21)  相似文献   

9.
长输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长输管道近年来国内外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的主要方法进行了总结与评述,从人工生物巡线法、基于硬件的方法和基于软件的方法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并首次对9个指标性能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和考核,指出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并对我国长输管道中泄漏检测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给出了泄漏检测技术在我国长输管道中进一步应用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0.
长输原油加热管道的减输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目前国内原油加热长输管道出现低输量运行的情况,对现有的管道减输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结合国内外原油长输管道的减输实例,对各种减输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原油长输管道的合理减输技术,旨在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和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11.
付亚荣 《油气储运》2000,19(4):30-32
在长输管道壁厚安全系数设计中,通常是将推荐的公式进行的,其腐蚀余量本身是一个模糊灰色量值,若壁厚安全系数过大,将造成较大的投资浪费,过小则会影响管道的安全运行,在分析影响长输管道安全系数的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确定长输管道最佳壁厚安全系数的评价模型及评价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2.
国外天然气管道内腐蚀直接评价案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管道内腐蚀直接评价(ICDA)的重要意义和实施步骤,分析了国外几条干气管道实施ICDA的典型案例,对其评价过程、评价结论以及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了探讨,可为国内开展长输天然气管道的内腐蚀直接评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杂散电流的特点及腐蚀原理,指出杂散电流是导致长输油气管道腐蚀泄漏的主要原因。介绍了杂散电流检测仪的基本操作及数据采集,研究了杂散电流干扰的检测方法。通过现场检验和后处理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分析,获得了管道周围杂散电流干扰数据。将检测数据与管道开挖数据进行了对照,结果验证了杂散电流的危害性和检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泄漏检测及定位方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油气长输管道泄漏检测手段是管道安全运营的重要保障。介绍了国内外发展起来的石油天然气长界管道泄漏检测和定位方法-直接检测法和间接检漏法。结合我国管道实际情况,对研制开发及选用长输管道检漏定位系统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陈德胜  龙媛媛  王遂平  刘瑾  尹春峰 《油气储运》2012,31(8):615-616,647
净化油长输管道不存在由输送介质引起的内腐蚀,其外防腐层及阴极保护状态是决定管道能否长期安全运行的关键。利用直流电位梯度法(DCVG)和密间距管地电位测试法(CIPS)对东营一黄岛输油管道外防腐完整性进行检测评价。结果表明:DCVG+CIPS综合测量技术可用于确定管道外防腐层的破损位置、大小、严重程度及腐蚀活性,同时可消除土壤IR降的影响,能够较好地评价管道阴极保护的真实水平。提出了管道外防腐层修复与阴极保护调整方案,为管道的维护、维修与监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干气管道内腐蚀直接评价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强  费雪松  罗鹏  关中原  张一玲 《油气储运》2011,30(12):913-916,5
干气管道内腐蚀直接评价(DG-ICDA)是国外常用的一种长输天然气管道完整性评价方法,但在国内尚未应用于工程实际.介绍了该方法的应用范围和实施步骤,分析了应用NACE SP 0206内腐蚀直接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通过实例分析,提出了内腐蚀直接评价方法在现场应用时的注意事项.指出内腐蚀直接评价应与管道风险评价相结合;计算管段临界倾角时尽量采用范德华方程,并根据管道每日工艺参数计算水汽积聚的每日临界倾角.建议加强对管道内腐蚀直接评价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提高管道内腐蚀的预防性管理和维护水平.  相似文献   

17.
针对长输管道线路紧急截断阀阀体外防腐涂层缺陷造成的阴极保护电流流失,以及与线路紧急截断阀临近管道处的加速腐蚀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指出管道干线未设置绝缘接头将线路紧急截断阀与干线进行电隔离是造成阴极保护电流流失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解决方法和管道线路紧急截断阀在设计方面需要重视的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8.
长输管道全自动焊技术具有高效率、高质量和稳定性好的特点,被业内视为可胜任高强度钢、大口径、宽壁厚、高压力条件下长输管道建设发展的主流技术,但在我国长输管道建设的应用过程中,全自动焊接技术并未实现预期的效益。立足于长输管道建设基本单元的施工机组,对全自动焊接机组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依据投入产出原理,提出全自动焊机组施工的经济焊接工程量;探讨了全自动焊检测的及时反馈对工程施工的影响。从工程经济学的角度对全自动焊接技术在长输管道建设中的应用前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19.
赵国辉 《油气储运》2020,(4):379-388
长输油气管道的自动化控制水平直接关系着其生产运行安全与效率,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通过创新实践开启了中国长输油气管道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新篇章。以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技术特点为主线,以具有代表性的油气长输管道控制系统为依托,回顾了中国长输油气管道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长输油气管道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现状,并结合智慧化管道建设,展望了长输油气管道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前景。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北段各项设计指标均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从SCADA系统组成、结构、功能等的创新成果来看,其自动化控制系统代表了目前中国长输油气管道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20.
长输管道的泄漏检测和定位对管道安全平稳运行意义极其重大,在以软件计算为主的检测方法里,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综合了模糊算法和神经网络模型的优点,能较好地适应长输管道的非线性特征。本文采用中亚地区某管道某相邻两站场的历史数据训练基于高木-关野(Takagi-Sugeno)模糊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使用STONER管道仿真软件产生实时数据,用一种较简单的软方法较好的实现管道泄漏定位,该种方法对中亚某长输管道这类没有专门硬件泄漏检测设备和系统的管线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