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油14号是新疆农科院经作所利用云南引进的芥菜型油菜胞质不育系欧新A系转育成的单低不育系880589,和经过杂交、自交选育的具有强恢复力、丰产性好、品质优良的恢复系R-4杂交育成的优质双低芥菜型油菜新品种.2000年12月1日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予推广.  相似文献   

2.
中油杂2号     
中油杂2号是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育成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1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油2001004),被国家农业部推荐为长江流域双低优质油菜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3.
中油杂2号     
中油杂2号是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育成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1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油2001004),被国家农业部推荐为长江流域双低优质油菜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4.
苏油4号是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低芥酸、低硫苷品系为主体亲本,与本地区育成双低(低芥酸、低硫苷)品系组配杂交,F2再用主体亲本进行回交而育成的高产、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于2004起参加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苏审油:  相似文献   

5.
迟熟中粳品种武育粳3号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育成,其食味品质优良,已在生产上应用20多年。该品种由于不抗条纹叶枯病以及产量潜力不如新育成的品种,进一步推广应用受到限制。此前,扬州大学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成功改良了武育粳3号的条纹叶枯病抗性,育成抗条武育粳3号。在此基础上,2009年开始以优质籼稻品种黄华占为非轮回亲本与抗条武育粳3号杂交和回交,以期通过籼粳杂交改良武育粳3号的丰产性,选育新品种。2013年对以上籼粳杂交、回交后代在扬州和武进两地进行系统鉴定。  相似文献   

6.
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华杂3号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胡虹文(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信阳464000)华杂3号系华中农业大学育成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1994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引入信阳地区以来,表现出较大的增产潜力,对信阳地区发展优质杂交油菜起...  相似文献   

7.
常杂油2号是用核不育两型系G212A与双低恢复系S15配组育成的甘蓝型双低黄籽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系杂交油菜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高含油量等特性,于2011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1品种来源 黔油12号系贵州省农科院油研所用蜀杂1号F2分离不育株与"双低"品种R8杂交选育的"双低"核不育系SAB3作母本,与"双低"品种的优系双168作父本组配育成的半冬性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组合.1999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常杂油2号是用核不育两型系G212A与双低恢复系S15配组育成的甘蓝型双低黄籽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系杂交油菜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高含油量等特性,于2011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秦优7号(原代号杂油86)油莱由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育成,组合为双低雄性不育系陕3A×双低恢复系K407。2001年通过陕西省审定,是陕西省和黄淮区第一个高油分双低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一、特征特性1.产量表现:2000年J001年参加国家黄淮海片区试,产量、品质和抗(耐)菌核病名列首  相似文献   

11.
“淮杂油3号”属甘蓝型、双低、半冬性三系杂交油菜品种,由淮安市农科所育成,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2004年我市开始引进,以移栽方式在宜城镇设小区品比试验,并在各镇小面积示范种植,每镇种植10亩左右,以当地推广品种“史力丰”作对照,综合性状表现优良。为进一步  相似文献   

12.
“双低”杂交油菜华协1号是我国著名油菜专家与瑞典SWAB合作育成的与“双低”春性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其特点是高产、稳产、优质、早熟。1999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并被农业部122号公告列为重点推广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华协1号油菜杂交制种在本省迅速发展,已形成新的产业,制种面积自2000年以来一直稳定在5000亩左右,制种亩产量达100~150kg,最高产量超过200kg,创造了全国杂交油菜制种产量之最。华协1号适宜的制种地区有天祝县、山丹县、民乐县、和政县等地。但天祝县是我国春油菜杂交制种的最佳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3.
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金农油1号恢复系5735R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789为母本和甘蓝型油菜黑籽双低品种6218进行有性人工杂交,经过7年8代的连续定向选择,育成了甘蓝型油菜双低常规优质品系(隐性核不育恢复系)5735R.其芥酸含量在1%以下,硫甙17.8~21.3μmol/(g·饼),含油量41.3%~43.6%.种子蛋白质21.3%~23.9%.以该品系作恢复系组配的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金农油1号于2007年12月通过贵州省新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4.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湘5A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品质育种中间材料70-4×Manoo与Pol细胞质雄性不育质源经多代测交、回交、育成了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湘5A。该不育系育性稳定,品质优良,不育率和不育度均在99%以上,芥酸含量稳定在1%以下,且经济性状优良,配合力高,利用湘5A配制杂交组合,易于获得强优质交杂组合,现已育成一个杂交组合湘杂油2号通过了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5.
高产、优质、大穗玉米新品种安玉13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安玉13号是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玉米研究室2000年以自选系420为母本、3566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新品种。母本420系采用国内优良杂交种与国外优良杂交种杂交,后经安阳市和海南岛两地连续8个世代交替选择育成的优良自交系;父本3566是运用相同雄亲交叉巢式遗传设计的选育技术导入亚热带玉米种质,然后经安阳市和海南岛两地连续回交2个世代,再连续自交选择6个世代选育而成。安玉13号于2004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玉2004013。2产量表现2.1河南省玉米预备区域试验2001年,安玉13号参加河南省玉…  相似文献   

16.
以甘蓝型双低常规油菜品种'沪油15'和'川油17'为亲本,通过回交、自交和测交,育成显性核不育恢复系HF08、临保系LB4155和纯合型两型系4166AB,并建立了无性系4166A;用无性系4166A与临保系LB4155按核不育油菜二系制种法生产全不育系4166CA,并与恢复系HF08配制杂交组合,育成显性核不育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核杂17号'。采用不同地域来源的亲本通过杂交和回交,分别转育成不育系和恢复系,有利于获得优势明显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17.
杂选1号是贵州省种子总站李厚英研究员用核不育两用系156A-3作母本,92-6品系作父本选配育成的优质双低甘兰型油菜新品种.1999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予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一)油研七号 油研七号系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以22A为母本,1536-119为父本育成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先后通过贵州、江西、四川、湖南、安徽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中油杂1号     
中油杂1号是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育成的三系杂交双低油菜新品种,已通过全国审定,是湖北省政府优质油菜工程确定的主推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20.
番茄新品种——金冠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生  唐宁 《新农业》2009,(8):29-29
金冠1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在2002年以优良自交系02-63为母本,抗叶霉病自交系02-26为父本,经人工杂交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番茄新品种;2004年通过专家鉴定,2005年通过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备案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