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为探析燕麦种子萌发时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及其相关蛋白的生理功能,采用室内生测法比较了不同温度下种子萌发力和幼苗的生长能力,同时采用双向电泳(2-DE)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的方法,比较低温条件下(5℃)吸胀25 h和128 h(萌发)与正常温度下吸胀25 h(萌发)时种子蛋白质组的差异表达.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燕麦种子的萌发活力降低.燕麦种子蛋白质组在低温胁迫下萌发时,有7个蛋白质点发生了变化,其中5℃低温吸胀25h时,有3个蛋白质点的表达量降低;5℃低温吸胀萌发128h时,有5个蛋白质点表达发生了改变,其中3个蛋白质点的表达量增加.经MALDI-TOF质谱鉴定分析和Mascot搜索NCBI非冗余数据库,确定了4个蛋白质,分别为燕麦蛋白、燕麦蛋白N9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等.这些蛋白质的质量变化与燕麦种子萌发时的低温胁迫可能有关联.  相似文献   

2.
盐胁迫下小麦叶片蛋白的双向电泳及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以河南省主导小麦品种周麦18为实验材料,利用氯化钠(NaCl)溶液模拟盐分胁迫,考察了NaCl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对NaCl 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和生理学相关指标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小麦幼苗双向电泳技术和图像分析体系,对NaCl胁迫下的小麦幼苗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初步分析。结果表明:72小时1.0%氯化钠溶液胁迫下,小麦幼苗蛋白表达组发生了变化;其中共有332个点得到匹配,获得61个差异表达的蛋白点,29个表达量显著上调,32个显著下调。本研究探讨了有关双向电泳和蛋白图谱软件分析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钙离子胁迫下越南槐种子萌发的分子响应机制,以越南槐种子为材料,在0、50、100 mmol/L CaCl2溶液处理下直至萌发,利用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结合质谱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越南槐种子萌发响应钙离子胁迫的差异表达蛋白。结果表明,50 mmol/L CaCl2 vs 0 mmol/L CaCl2比较组中,表达上调的蛋白有43个,表达下调的蛋白有42个;100 mmol/L CaCl2 vs 0 mmol/L CaCl2比较组中,表达上调的蛋白有44个,表达下调的蛋白有37个;100 mmol/L CaCl2 vs 50 mmol/L CaCl2比较组中,表达上调的蛋白有32个,表达下调的蛋白有21个。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信号转导,DNA复制和转录,蛋白质合成、加工和降解,糖与能量代谢,脂代谢,次生代谢,细胞骨架及细胞壁代谢,抗氧化及防御等过程。通过高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初步揭示了参与越南槐种子萌发应答钙离子胁迫的关键蛋白质...  相似文献   

4.
盐胁迫对燕麦叶片生理指标和差异蛋白组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盐胁迫对燕麦叶片生理指标及蛋白组的影响,对燕麦进行6d盐胁迫(摩尔浓度NaCl∶Na_2SO_4=1∶1)处理,测定CK与盐胁迫燕麦叶片MDA含量,SOD、POD活性与游离脯氨酸含量,并运用Label-Free技术分析叶片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燕麦叶片MDA含量、SOD、POD活性分别较对照降低了16.7%、23.4%和21.2%,游离脯氨酸较对照升高1.12%;满足P-value≤0.05, ratio2的差异蛋白76个(51个蛋白上调表达, 25个蛋白下调表达);通过GO注释得到27个差异蛋白显著富集16个代谢路径,其中氧化还原过程为33.9%,level3统计富集的生物学过程有氧气结合和氧化还原酶活性;运用KEGG注释得到22个差异蛋白显著富集10个生化代谢途径,主要表现在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长寿调节途径、抗原处理和呈现、雌激素信号通路4个过程;STRING蛋白质互作网络显示21个差异蛋白中涉及翻译后修饰、蛋白质周转、分子伴侣功能的有10个,且HSP70(F2DYT5)和HSP90(F4Y589)可能在盐胁迫燕麦幼苗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水杨酸浸种对盐胁迫下燕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艳华 《种子》2020,(1):159-162
为研究水杨酸浸种对盐胁迫下燕麦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晋燕1号燕麦种子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水杨酸浸种对NaCl胁迫下燕麦种子萌发率、种子α-淀粉酶活性、幼芽含水量和根部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2.3 g·L^-1 NaCl致使燕麦种子的萌发率、种子α-淀粉酶活性、幼芽含水量和根部指标均有下降,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水杨酸浸种后,低浓度的水杨酸可缓解盐胁迫对燕麦的伤害,促进燕麦种子的萌发及其幼苗的生长,高浓度的水杨酸则抑制燕麦种子的萌发及其幼苗的生长,最佳的水杨酸处理浓度为0.05 mmol·L^-1。  相似文献   

6.
用粳稻日本晴(Oryza sativa L. cv.Nipponbare),研究了盐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和赤霉酸(GA3)对盐胁迫的缓解作用;分别以H2O (对照),5 g L-1 NaCl (处理I),5 g L-1 NaCl + 100 μmol L-1 GA3(处理II)培养水稻种苗48 h,提取芽中的蛋白质,利用双向电泳(2-DE)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分析了水稻蛋白质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日本晴种子的萌发显著受到抑制,而GA3能显著缓解这种抑制作用;用ImageMaster软件分析2-DE凝胶,发现有4个蛋白质斑点表现出显著的变化,在盐胁迫下斑点S1、S2和S3表达下调而斑点S4消失,在GA3与盐共处理时,这4个蛋白质点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经MALDI-TOF MS分析,其中2个蛋白质斑点(S1,S3)分别被鉴定为isoflavone reductase-like蛋白与葡萄糖磷酸变位酶,这些蛋白可能与GA3提高水稻耐盐性途径相关。  相似文献   

7.
白榆(Ulmus pumila)耐盐性强,是盐碱地上的重要生态经济树种,但盐胁迫抑制种子萌发已成为盐碱地白榆天然更新的首要障碍因子。小分子代谢物在非生物胁迫下种子萌发期发挥重要作用,但盐胁迫下白榆种子萌发期代谢组学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对盐胁迫下白榆种子萌发期代谢组学进行了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及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白榆种子萌发期与对照相比,代谢物呈明显分离状态。利用超几何检验方法,筛选出45个差异代谢物富集KEGG Pathway,包含44个差异代谢物,在KEGG Pathway一级分类环境信息处理中盐胁迫促进了信号转导,抑制了膜转运;在一级分类新陈代谢中盐胁迫促进了脂质代谢,抑制了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能量代谢和其他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综上所述,盐胁迫下白榆种子萌发期可能通过促进信号转导加速生长,以及提升脂质代谢水平增强抗逆性,从而适应外界盐胁迫,其中油菜素内酯和精胺可能是白榆种子萌发期适应盐胁迫的关键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8.
不同抗冷级别的棉苗低温诱导蛋白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锐  李生泉  范月仙 《棉花学报》2010,22(3):254-259
通过蛋白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对低温前后不同抗冷级别的棉花品种锦3047和410的蛋白质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⑴不同品种的棉苗蛋白质组有明显差异,锦3047在pH4~7条件下的棉苗子叶蛋白表达图谱中发现50个蛋白点在低温胁迫前后的表达量有明显差异。⑵其中30个点在低温前后均有表达,低温处理后,有19个蛋白点的丰度值变大,且抗冷性较强的锦3047绝对丰度明显高于抗冷性较弱的410;11个蛋白点的丰度值变小,锦3047的绝对丰度低于410。⑶锦3047特有8个蛋白点表达量上升,而在410中几乎不表达。⑷对入选的锦3047的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并通过数据库检索进行蛋白质鉴定,得到了其中30个蛋白的完整肽指纹图谱。其中逆境蛋白占20%,这些蛋白的表达可能对锦3047的抗冷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不同药剂浸种对燕麦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不同化学药剂处理燕麦种子对提高燕麦的出苗率、燕麦产量具有显著效果。本试验采用生化黄腐酸、氯化钙、赤霉素、乙酰水杨酸对燕麦种子进行浸种处理24h,然后在15%PEG渗透胁迫液(模拟干旱)中进行萌发试验,探讨化学药剂处理对燕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物质转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生化黄腐酸和氯化钙溶液浸种可提高燕麦种子在干旱条件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和物质转换率;而乙酰水杨酸溶液浸种对燕麦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综合效果来看,0.025%的赤霉素处理燕麦种子效果最佳,0.10%~0.15%生化黄腐酸和0.15%~0.20%氯化钙处理燕麦种子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10.
以西藏浪卡子县的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为研究对象,利用NaCl和PEG-6000溶液室内模拟盐胁迫和水分胁迫,探讨牧草种子萌发对水、盐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PEG-6000和NaCl溶液对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具有极显著的影响;0~10%的PEG-6000处理下,种子均能正常萌发,且胚根在5%PEG浓度处理下略高于对照;种子在0~0.4%的NaCl溶液浓度范围内均能正常萌发,且在0.2%的NaCl溶液浓度培养下发芽率高于对照处理。5%的PEG溶液浓度和0.2%NaCl溶液浓度有利于西藏浪卡子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11.
喻志东  胡金林 《种子科技》2001,19(5):261-262
(一 )自从这个世界有了农业 ,就有了农业种子。但早期的种子是纯自然繁殖物 ,其主要作用是维持农业的延续。但其产量、品质以及社会化水平却相当有限。自从种子被赋予人类的智慧 ,从科学试验中走出来以后 ,种子的产量和品质都大大得到了提高和改善 ,相应地种子也就具有了社会属性 ,商品化市场化水平也逐步得到了提高。到现代 ,种子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价值也就越来越重 ,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同时也推动了种子公司的产生和发展。我国水稻的二次绿色革命 ,特别是 70年代中后期三系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和大规模投入生产 ,使我国的粮…  相似文献   

12.
甜瓜种子老化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人工老化处理的方法对当年采收的甜瓜种子进行48h~216h中8个时间段的处理,加对照、1993和1986年种子,经恒温发芽、低温发芽、TTC测定和田间出苗试验,结果显示:甜瓜种子活力随人工和自然老化的时间延长而降低,其中短期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出苗率下降不太明显,而反映发芽速度、幼芽生长状况的相应指标出现变化提前。长期处理的种子上述几种指标均有明显下降。种子活力越低,种子的适应性越差。POD、CAT活性随种子老化程度的加重而降低;MAD含量则随种子的活力降低而升高。认为室内选用发芽率与发芽速率或幼芽生长指标相结合的方法能够较为实际的反映出种子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种子安全贮藏及延长寿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种子入库 1.1分等贮放 种子入库前虽然经干燥、清选等加工处理,由于种子产地不同,收获季节不同,含水量与纯净度等均有差异,因此入库前不但要将不同品种的种子严格分开,必须分别堆放,做到"五分开",即品种好坏、干湿、新陈、有虫和无虫分开,入库的种子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4.
1 存在的问题 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实施,对种子管理人员的要求更高、更严,专业性、技术性更强。种子管理部门必须更新观念,要求种子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种子专业技术知识,而且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也能熟练掌握。过去在“三位一体”的体制下,大都忙于经营,重视经营管理,而忽视了种子行政管理,对管理的这篇“文章”没有做好。种子管理部门对《种子法》学习不透彻,理解不够深入,  相似文献   

15.
袁双孝 《种子科技》2009,27(9):37-37
杂交水稻是我国南方地区的第一大粮食作物,把握好杂交水稻种子贮藏关,对提高种子生产企业经济效益,解决制种丰产和歉收年矛盾,确保大田生产用种安全显得尤为重要.现根据我地实际情况,浅谈杂交水稻种子贮藏阶段应掌握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搞好种子认证提高种子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丽 《种子科技》2002,20(6):321-322
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 ,质量制胜战略将是新世纪的必然抉择。同其他产品一样 ,种子的竞争已从单纯的价格竞争发展为以质量竞争为主要手段的全方位的竞争。因此 ,提高种子质量总体水平已成当务之急。为了满足新世纪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应对加入 WTO的挑战 ,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种子质量管理体系的成功经验 ,推行种子认证制度。1 种子认证概述种子认证是控制种子质量的一种制度 ,是“依据种子认证方案 ,由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识来证明某一种子批符合相应的规定要求的活动”。种子认证主要是通过三方面的一系列活动来确认种…  相似文献   

17.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科学有效地调控种子市场,保障农作物种子供应对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我国种子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种子市场主题及企业的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原国有种子公司实行了事企分离和政企脱钩,一大批具备资质的集体和个人股份制种子公司相继成立,种子市场形成了国有、集体和个人共存的多元结构,  相似文献   

18.
为维护广大农民消费者的权益不受侵害,提高种子企业的信誉度,种子企业应订立种子购销制度,把好种子准入和退出关.首先,所调的种子应是通过国家或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品种.其次,应根据种子品种的特征特性、栽培要点、适宜种植区域和公司及农户的需要,参照各种子的产地和各公司的调拨价,择优选择正规渠道的良种场或公司.  相似文献   

19.
陈银华 《种子》2008,27(4):109-110
种子管理是规范种子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与农业部相关种子管理规定,上海市种子管理总站受上海市农委的委托承担了种子生产、流通领域的质量管理与行政执法职能。近年来,市、区(县)种子管理部门通过加强对种子市场的管理和对生产、流通领域质量监督,在规范种子市场秩序、保证农业用种安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夯实种子管理基础强化种子市场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国办发[2006]40号,以下简称《意见》),具体部署了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种子管理体系和强化种子市场监管等相关工作。探索建立和完善管理科学、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种子管理体制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