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18年5月6日,金昌市金川区宁远堡镇某养殖场30余头50日龄左右的肥育仔猪发病并死亡,诊断为仔猪猪瘟与圆环病毒Ⅱ型的混合感染,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病情得到了迅速控制。1发病情况2018年4月20日,金昌市金川区宁远堡镇某养殖场共饲养肥育猪600头。陆续从周围乡镇购入35~50日龄仔猪380头,10余天后,即5月6日起购入仔猪发病,后每  相似文献   

2.
2013年11月2日,武威凉州区九墩乡某养殖场60余头2月龄左右的肥育仔猪出现发病死亡,诊断为仔猪猪瘟%猪网环病毒Ⅱ型的混合感染,采用通过综合防治措施后,病情得到了迅速控制。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猪弓形虫和链球菌混合感染一般多发生于仔猪,此病特点是发病急、发病率高达100%、死亡率可达70%,从发病到死亡约为3~5天。1发病情况某饲养户韦某饲养的2窝8头25日龄、10头30日龄的仔猪,于2007年4月10~11日两天陆续死亡4头,据畜主介绍仔猪4月8日那天开始就不愿进食、喜打堆睡。1  相似文献   

4.
王瑞 《北方牧业》2006,(23):16-16
<正>2005年10月,我市某个体养猪场的哺乳仔猪不断发生死亡,后经临床观察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弓形虫和链球菌混合感染所致。1发病情况该饲养户饲养15头母猪、50余头生长肥育猪和7日龄仔猪2窝(共19头)。此次发病仅限于哺乳仔猪,母猪和生长肥育猪均无临床症状。仔猪发病特点是发病急、死亡率高,从开始发病到出现死亡仅4天时间。19头仔猪全部发病,死亡13头,病死率68.4%。  相似文献   

5.
<正>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属的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胃肠道疾病,以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为特征。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猪均可发病。一般日龄越小的仔猪死亡率越高,断奶后的仔猪发病率较高,但死亡率较低,成年猪几乎不死亡。2014年2月共和县龙羊镇邦富养殖场发生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笔者现将本病的防治情况报告如下,供同仁们参考:1发病情况2014年2月8日,共和县龙羊镇邦富养殖场饲  相似文献   

6.
<正>我县某猪场由本地寅兴猪场购入210头猪,发病的是2015年9月初新购入的36头猪,死亡3头,控制率为91.7%,发生急性猪瘟的原因是:出现了猪瘟免疫空挡期。1发病情况该猪场是新建的小型规模化养殖场,使用的是发酵床养殖方式。存栏230头,大部分是5月份到7月份由我县的寅兴猪场购入,9月份又从该厂购入36头80日龄的仔猪,9月17日清晨突然死亡一头,18日又突然死亡两头,急忙到我处就诊,临床见不到猪群症状异常,只是在背部及前胸可见到豆粒大的红  相似文献   

7.
1999年 4月 ,武威某猪场发生猪瘟 ,病期延绵 2月余 ,共发病大小猪 96头 ,发病率2 2 5 % (96 /4 2 6 ) ,先后死亡 74头 ,病死率77.1 %。发病以断奶前后仔猪为多数 ,共发病仔猪 79头 ,占同龄仔猪总数的 75 2 %(79/1 0 5 ) ,占全部发病猪的 82 3% ;70日龄以上肥育猪发病 1 7头 ,占同期肥育猪的7 2 % (1 7/2 35 ) ,占全部发病猪的 1 7 7%。经过紧急免疫接种、隔离、扑杀、消毒、治疗等一系列防治措施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症状病程 30~ 6 9d ,体温 40~ 41 5℃ ,病情时轻时重 ,表现精神沉郁 ,伏卧嗜睡 ;拱背 ,四肢无力 ,…  相似文献   

8.
<正> 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仔猪的肠毒血症,俗称仔猪"摇摆病"。猪水肿病是断乳仔猪常见、多发病,断乳后1~2周龄多发,发病率低,死亡率高。1 发病情况2009年8月,我县某养猪户从外地购入32头30日龄的仔猪,饲养8天,有1头突然发病,到第3天共有6头发病,死亡2头。发病仔猪多为体格健壮、生产快的仔猪,瘦弱的仔猪较少发病。该批猪是在某种畜场购入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按程序都进行了免疫,购回后一直没有补硒,仔猪发病后曾用青霉素治疗2天,没有效果,仔猪继续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9.
孙建华 《动物保健》2010,(12):59-59
2009年,某猪场从外地购入50头3月龄左右的仔猪与本场300头未经副伤寒免疫的仔猪混养,第五天开始见发病猪,第8天发病高达200头,到第10天死亡50头,至第12天这两栋猪舍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病猪。  相似文献   

10.
2007年,某猪场从外地购入350头3月龄左右的仔猪与本场200头未经副伤寒免疫的仔猪混养,第5天开始见发病猪,第8天发病高达200头,到第10天死亡70头,至第12天这两栋猪舍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病猪。  相似文献   

11.
2009年,某猪场从外地购入50头3月龄左右的仔猪与本场300头未经副伤寒免疫的仔猪混养,第五天开始见发病猪,第8天发病高达200头,到第10天死亡50头,至第12天这两栋猪舍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病猪.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某猪场从外地购入50头3月龄左右的仔猪与本场300头未经副伤寒免疫的仔猪混养,第5d开始见发病猪,第8d发病高达200头,到第10d死亡50头,至第12d这  相似文献   

13.
2001年,某猪场从外地购入50头3月龄左右的仔猪并与本场300头未经副伤寒免疫的仔猪混养,第5天开始见发病猪,第8天发病数高达200头,到第10大死亡50头,至第12天这两栋猪舍都有数量不等的发病猪.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东阳市某养猪专业户饲养的2月龄仔猪中的23头仔猪于2002年4月7日发病,发病率达15.3%,经剖检和实验检查确诊为猪水肿病。虽经治疗,但因确诊较晚,至4月10日止,共死亡21头仔猪,死亡率达91.3%。  相似文献   

15.
1发病情况2011年4月4日.河南省偃师市王七村一养猪场从省内购回2月龄仔猪100头.仔猪到场后的第3天开始零星发病.4月8日发病猪只数量达40头.至4月19日死亡仔猪5头。据了解仔猪购回前用药及免疫程序为:出生3天注射1ml“富铁力”.7~15日龄注射仔猪副伤寒,30日龄注射猪瘟疫苗.37日龄注射链球菌活疫苗  相似文献   

16.
魏氏梭菌(亦称产气荚膜梭菌)C 型菌株引起的仔猪肠毒血症.又称仔猪红痢。据我区历年发病情况调查,本病不仅发生于生后7日龄内的乳猪,同时也发生于2~4月龄的断奶仔猪.现将有关流行病学调查和诊断结果报道如下.一、流行病学调查:以原始病历及主管兽医人员的记载为依据,对近三年来猪魏氏梭菌病发病情况与发病年龄的调查结果为:1.本病有两个发病高峰期。第一高峰期为1~7日龄,三年内死亡286头;第二高峰期为断奶至4月龄,死亡542头;5月龄以上者,仅死亡6头;10~50日龄未见发病。2.1~7日龄仔猪发病率极高,一窝仔  相似文献   

17.
1发病情况南平市延平区某猪场存栏母猪200余头,育肥猪近2000头,养殖环境尚好。2005年4月,出现部分母猪早产、流产,哺乳期内陆续有3~10日龄和2月龄内仔猪发病、死亡。据统计共发生流产、死胎、产弱胎15胎,哺乳及断奶仔猪共死亡150头,死亡率48%。主要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41~42℃)  相似文献   

18.
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雅尔赛镇雅尔赛村一养猪专业户共养猪46头,1986年5月初突然发病,陆继死亡。至5月11日发病18头,占养猪总数的39.0%;死亡12头,占病猪总数的66.7%。现将发病、诊断和防治情况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该专业户于3月初至4月中旬先后从本村及邻近村屯分别购入1头成母猪和45头不同日龄的仔猪(体重在10~15千克),分三群饲养,半个月后进行1次猪瘟、猪丹毒疫苗注射和补硒。5月2日中午发病2头,4日死亡1头;5月5日病猪已达10头,死亡2头;5月7日发病和死亡均  相似文献   

19.
正(一)发病情况2016年4月15日三江县斗江镇某小型生猪养殖场报称:该猪场存栏猪351头,母猪15头,断奶仔猪60头。2016年4月10日发现转入保育阶段的部分断奶仔猪突然发病。首日开始发病5头,至当月15日止共发病28头,发病率为46.67%。病猪主要表现为:食欲减少,精神不震,眼脸水肿,体温一般不高,个别体温微高,体温为39.5℃左右。  相似文献   

20.
仔猪副伤寒的诊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4月上旬,我所养殖场购回仔猪70头,70日龄左右.分5个圈饲喂.至5月上旬,猪群突然发病,几天之内,发病率达50%,前后死亡8头,死亡率为22.8%,治愈率为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