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奶牛5岁第三胎次日产奶牛30千克,该牛于2012年8月11日下午3时分娩,产1公犊,畜主于12日晨求诊。1主诉其奶牛自产后舔犊,吃食无异常。晚9时挤完第二次奶(两次共挤初乳30千克)见其后脚频踏,交替负重,至半夜,母牛不停呼叫,以为是唤犊吃乳,未引起注意。至第二天晨5时挤奶时,奶牛已倒卧于圈内如死状。2临床检查患牛精神差,体温37.2℃,心跳47次/分钟,呼吸12次/分钟,伴有呼噜声,四肢开展卧于圈内,头左侧弯,用力牵  相似文献   

2.
<正>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是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体温下降、四肢麻痹、卧地不起、知觉丧失并伴有咽、舌及肠道麻痹等为特征症状的代谢疾病。1病例及治疗1.1病例奶牛,5岁,第三胎次,日产奶30千克,该牛于3月18日下午3时分娩,产1公犊,畜主于19日晨求诊。其奶牛自产后舔犊,吃食无异常。晚9点钟挤完第二次奶(两次共挤初乳30千克)见其后脚频踏,交替负重,至半夜,母牛不停哞叫,以为是唤犊吃乳,未引起注意。至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胎次、犊牛性别和初生重以及产犊季节对繁殖性能的影响,为奶牛的科学配种与产后护理提供参考,本研究测定了120头荷斯坦奶牛产后第一次发情、配种时间、胎衣排出时间、子宫粘液评分及直肠检查评分等繁殖性能指标,并与奶牛的胎次、犊牛性别和初生重以及产犊季节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4胎及以上奶牛的产后第一次发情时间比前3胎要迟10~18d,其产后子宫粘液评分低0.59~0.79分,直肠检查评分低0.53~0.85分(P0.05);产母犊的奶牛第一次发情时间比产公犊的早3.15d,当犊牛初生重大于45kg时奶牛胎衣排出时间最长(17h);冬季奶牛产后第一次发情时间比其它季节早10~12d(P0.05)。研究认为,不同胎次、犊牛性别和初生重以及产犊季节对奶牛产后的第一次发情时间、胎衣排出时间、子宫粘液和直肠检查评分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规模化万头牧场全面兴起,单产不断提升,然而奶牛胎衣不下常有发生,本文旨在查明分娩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及规律,为防治奶牛胎衣不下制定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提供数据参考。本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对2022年11月—2023年10月一年间分娩的2 936头荷斯坦奶牛从分娩胎次、胎儿性别、单双胎、胎儿出生体重、产犊难易度等生产实际状况进行调查与统计,分析其与分娩母牛胎衣不下的关系。结果显示,二胎次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最低,初次分娩的奶牛产后胎衣不下发病率高达24.41%,发病率最高;产公犊的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显著高于产母犊的奶牛(P<0.05);产双胞胎的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显著高于产单胎的奶牛(P<0.05);犊牛初生重<30kg时,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高于其他体重群体;在胎天数<260d的分娩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分娩奶牛(P<0.05);自然分娩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显著低于助产奶牛(P<0.05)。综上,分娩胎次为二胎时,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最低,头胎发病率最高;产公牛犊,母畜怀有双胎,胎儿出生体重<30 kg、>36 kg,早产...  相似文献   

5.
2004年9月1日晚上,贵州省荔菠县某奶牛场02号黑白花奶牛(7岁)产双犊,均为母犊,第一犊顺利产下,重38kg,第二天早上,饲养员发现母牛还在努责,检查后发现为双胎,而第二犊为倒生(后腿跗部前置)性难产,经人工助产40min后取出已死亡胎儿,重40kg,因胎儿过大且胎势异常难产,助产时肌注25%尼可刹米20ml,并由多人强力牵引拉出,产后18h母牛仍不能站立。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我国南京地区荷斯坦牛围产后期日产奶量的群体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收集南京地区某规模化牧场2014年6月—2019年5月产犊的512头荷斯坦牛产后第1~7天的产奶量记录,利用SAS软件GLM过程分析胎次、泌乳天数、产犊年份、产犊季节产犊难易等因素对产后前7 d日产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荷斯坦牛产后第1~7天产奶量分别为7.23、16.8、22.26、25.72、28.30、29.83、31.50 kg;产后第1~2天的日产奶量递增率最高,为132.4%,第6~7天的递增率最低,为5.6%;胎次、泌乳天数、产犊季节和产犊难易对产后前7 d的日产奶量均有极显著影响;6胎的奶牛产后前7 d日产奶量最高;夏季产犊的奶牛产后前7 d日产奶量极显著低于其他季节;难产奶牛产后前7 d日产奶量极显著低于其他奶牛;产后前7 d的日产奶量对奶牛自身生理状态和所处环境因素的变化较为敏感。本研究为建模分析荷斯坦牛产后前7 d日产奶量的遗传规律奠定了基础,为规模化牧场利用日产奶量数据对围产后期奶牛进行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羊盖板村赵某饲养的1头27月龄黑白花奶牛,2007年4月25日正常产1头母犊,胎衣排出正常。该牛在产犊过程中,阴道有4处撕裂伤,深约1~2cm,长约5~8cm,产后第2天食欲减少,至第6天只能采食平时日粮的1/6,日产奶量降至8kg。  相似文献   

8.
发病奶牛5岁,日产牛奶30千克,该牛于2004年4月11日下午分娩,产1公犊,是第3胎次。该奶牛白产后舔犊,吃食无异常。晚9时其后脚频踏,交替负重,至半夜,母牛不停呼叫,以为是唤犊吃乳,未引起注意。至第2天5时挤奶时,奶牛已倒卧于圈内。  相似文献   

9.
奶牛产后期是指从奶牛胎衣排出后开始到生殖器恢复到正常状态为止.在此期间,奶牛没有明显的发情表现、卵巢无周期性机能活动,称为产后乏情.为了能够及时给产后的奶牛进行配种,缩短产犊间隔,要特别注意奶牛产后的第一次发情.奶牛产犊后,需要经过卵巢功能、子宫形态、子宫和内分泌机能等恢复过程,才会出现发情.奶牛产犊后第一次发情时间,通常在产后20~60 d.如果产后90 d还没有出现发情,就视为产后乏情.在奶牛生产实践中,其经济效益主要受奶牛产犊和产奶量的影响,要提高奶牛生产的经济效益,就是缩短产犊间隔.为了能达到奶牛1年1胎的目的,就要在产后75~85 d范围内受胎,不能超过90 d.一般认为在产后40~60 d发情配种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云南省弥渡县金润良种奶牛场1~6胎荷斯坦牛的产奶量、产犊间隔以及依据DHI报告测定的乳成分。结果显示,该牛场奶牛的总平均产奶量超过6 200kg;各胎次泌乳高峰出现在产后25~40天,终生产奶量高峰出现在第3胎;全年生乳成分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1.
奶牛产犊间隔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奶牛的产犊间隔是指奶牛两次分娩之间的间隔天数,又称为胎间距。它能够科学、准确地反映奶牛的繁殖力,与奶牛业的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是奶牛繁殖力的一个重要生物学及经济学综合指标。奶牛的产犊间隔决定其终生的产犊数及终生产奶量。1奶牛适宜的产犊间隔母牛产犊间隔的延长,意味着产后至配种受胎间隔时间的延长也意味着空怀或不孕时间的延长。因此增加了母牛的饲养管理及配种费用,减少了奶牛场的产奶量。而产后母牛过早妊娠,对恢复母牛健康会产生不利影响,也会影响奶牛该泌乳期的产奶量。从母牛的生理学及经济学考虑奶牛的…  相似文献   

12.
应用激素处理产后母牛对产犊间隔及卵巢状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确定LRH-A2和PGF2α对缩短奶牛产犊间隔的效果,选择产后适宜的激素处理时间,选用51头年产奶量在5 000~6 000kg的经产荷斯坦奶牛根据产后的时间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产后2周)、试验Ⅱ组(产后20~40d)、试验Ⅲ组(产后40~60d),分别用LRH-A2或LRH-A2+PGF2α进行处理,每组随机选择3头,用B-超观测处理前后奶牛的卵巢状态变化.结果表明,奶牛产后2周用LRH-A2处理,有利于缩短产犊间隔.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定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LRH-A2)和氯前列烯醇对缩短奶牛产犊间隔的影响,选择产后适宜的激素处理时间,选用51头年产奶量在5 000 kg~6 000 kg的经产荷斯坦奶牛,根据产后的时间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产后2周)、试验Ⅱ组(产后20 d~40 d)、试验Ⅲ组(产后40 d~60 d),分别用LRH-A2、氯前列烯醇或LRH-A2 氯前列烯醇进行处理。并在每组随机选择3头,用B超观测处理前后奶牛的卵巢状态变化。结果表明,奶牛产后2周用LRH-A2处理,有利于缩短产犊间隔。  相似文献   

14.
<正>母牛产出胎犊后超过12h胎衣还未全部排除时即为胎衣不下。本病是奶牛常见的产科疾病,国外资料表明,其发病率为9%~25%;我国发病率为21%~38%。胎衣不下能引起奶牛产后恶露不尽,继发乳房炎,产奶量下降。同时能使子宫体感染引起内膜炎,严重者引起脓毒败血症。因胎衣不下易导致产后发情期延迟  相似文献   

15.
<正>爬卧母牛综合症是奶牛产犊时发生的一种疾病,还常发生于低钙血性产后瘫痪之后。其临床特点是长期卧地,甚至在连续2次使用钙剂之后仍不能站起。剖检时可  相似文献   

16.
影响农区散养奶牛产犊间隔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的产犊间隔是指奶牛两次分娩之间的间隔天数,它是衡量奶牛繁殖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奶牛的产奶量,与散养户的经济效益有密切关系.产犊间隔是由产后空怀期和妊娠期组成,而牛的妊娠期相对稳定,所以奶牛产犊间隔的长短由产后空怀斯的长短所决定[1].  相似文献   

17.
产乳热是高产奶牛的一种疾病,亦称为分娩低血钙症或分娩麻痹。此病常发生于健壮、自由取食和少运动的奶牛。早期曾患过此病的奶牛第二次产犊时亦容易再感染。此病多发生于5至10年龄的奶牛。血液中钙的含量突然减少是发生此病的主要原因。奶牛产犊48小时后,感染产乳热的奶牛血液中的钙,可  相似文献   

18.
<正>奶牛酮病是由于奶牛产犊后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全身性功能失调的代谢病性疾病。其特征性表现为酮血、酮尿、酮乳、低血糖,伴随着消化机能紊乱,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偶尔出现神经症状。各种年龄的奶牛都可以发生此病,一般3~6胎的母牛发生最多初产母牛也常见发生。本病一般发生在母牛产犊后的第一个泌乳月内,大多数病牛出现在产后3周内,第二个月后发病减少。高产的奶牛发生此病  相似文献   

19.
饲养奶牛的目的是为了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做好及时配种。奶牛产后第一次排卵在13~15d,这次发情为隐性发情,之后间隔21d又出现第二次发情,即产后第30~35d。针对这一情况,建议可尝试在第一个发情期配种,改变过去产后两个月配种的习惯,从而缩短产犊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20.
付畅 《中国乳业》2023,(9):41-46+53
随着奶牛行业发展,牧场走规模化、集约化道路,追求高产量同时,都关注奶牛产后是否能尽快配种并受孕,从而缩短产犊间隔,减少饲养成本。新产牛护理中子宫保健是指奶牛产后子宫恢复到未孕时形态和功能的生理过程。产后子宫保健的过程和子宫恢复的状态决定奶牛产后第1次发情的受胎率,即首配受胎率。奶牛产后如果子宫复旧不全,会多发繁殖疾病,严重影响奶牛首配受胎率。由于产后发情配种未怀孕则导致受孕时间推迟,产犊间隔增加,意味着空怀饲养天数增加和牧场经济效益降低,所以牧场应时刻关注奶牛产后子宫护理工作及常见繁殖疾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