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蒜素是从大蒜中提取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总称,具有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本试验利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其对标准株和临床分离株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大蒜素对标准株和临床分离株鸡大肠杆菌的MIC值分别为25μg/m L和50μg/m L,MBC值均为50μg/m L。说明大蒜素对鸡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16,(10):102-104
为了评价金英汤对临床分离的1株猪源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对分离菌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16S r DNA鉴定及致病性观察,并采用试管法和平板法测定金英汤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分离获得1株致病性大肠杆菌,金英汤对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31.25 mg/m L和62.5 mg/m L。结果提示,该猪场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存在,应该对该场进行彻底消毒,金英汤对大肠杆菌分离株具有抑制作用,可为临床预防和治疗仔猪腹泻大肠杆菌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草药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常用6味中草药煎剂及中药复方制剂,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对所分离的3种致病菌进行抑菌试验,并测定了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 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鱼腥草对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MIC为62.5 g/L.野菊花、连翘、金银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MIC分别为15.7、31.3和31.3 g/L.金银花、连翘对无乳链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MIC为15.7和31.3 g/L.而复方中金银花+野菊花+连翘相对其它4个组方对3种致病菌都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提法和乙醇回流加热法分别提取功劳叶,应用牛津杯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检测功劳叶提取物对试验菌的抑菌圈直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Inhibitory Consistency,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sistency,MBC)。结果显示,功劳叶醇提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0.69 mm、15.40 mE;MIC值分别是31.3 mg/mL、125 mg/mL;MBC值分别是62.5 mg/mL、500 mg/mL。功劳叶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13.54mm,其MIC值、MBC值分别是62.5 mg/mL、500 mg/mL,对大肠杆菌抗菌活性较弱,其MIC值为500 mg/mL,MBC500 mg/mL。功劳叶不同提取物对细菌的抗菌活性有所差异,功劳叶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由不同程度的抑菌或杀菌能力。  相似文献   

5.
大蒜提取液具有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本研究通过牛津杯法抑菌试验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大蒜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蒜提取物均为高度敏感,大蒜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分别为50mg/mL和25mg/mL,MBC值也分别为50mg/mL和25mg/mL。试验结果表明大蒜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6.
选用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8味中药分别采用乙醇回流法进行提取,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来自奶牛乳房炎的3种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以金银花和连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强,MIC值均为15.63mg/mL,其MBC值为31.25mg/mL和62.5mg/mL;芙蓉花对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的效果最强,MIC值为31.25mg/mL和15.63mg/mL,MBC值为62.5mg/mL。本试验结果,对临床用药选取合适的中药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同时为体内用药的浓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15种中药对猪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黄连等15种中草药对猪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试验采用琼脂扩散法和微量二倍稀释法应用15种中草药水提取物对猪大肠杆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测定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黄连、大黄均对大肠杆菌O101呈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0.8,20.3 mm,其MIC值为7.813 mg/m L,抑菌效果最好;黄芩、黄柏、金银花呈中度敏感,其MIC值为31.25 mg/m L;而苦参、马齿苋、败酱草等不敏感,其MIC值为500 mg/m L,抑菌效果差。  相似文献   

8.
地锦草不同组方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制以地锦草为主药,组方治疗临床大肠杆菌病,提供理论依据,自拟中药处方6个,经水煮处理制成浓度为1g/mL的受试溶液,采用试管倍比稀释法和平板打孔法,对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O20、O48和O161进行体外抑菌试验。试验结果:组方Ⅲ抑菌作用最强,对O48和O161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均为62.5mg/mL,对O20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62.5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为125mg/mL。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黄连、黄芩、五倍子、黄柏和鱼腥草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采用超声波处理,乙醇回流,水浴加热的方法提取5种中药的有效成分,采用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采用肉汤稀释棋盘法,测定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联合抑菌效果。结果显示,鱼腥草和五倍子单独抑菌时的MIC值较其他中药的MIC值低,且鱼腥草与黄芩和五倍子联合用药时MIC值由15.63 mg/m L降到3.91 mg/m L,同时五倍子与黄芩和鱼腥草联合用药时MIC值也由15.63 mg/m L降到3.91 mg/m L。黄芩与黄连、黄柏、五倍子、鱼腥草联合用药时MIC值均降低。结果表明:鱼腥草、黄芩、五倍子对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鱼腥草、黄芩、五倍子联用时,抑菌效果为协同或相加作用;黄连与其他4种中药联用时抑菌效果为无关作用;黄柏与黄芩、五倍子及鱼腥草联用时抑菌效果为无关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贵州地区优质牧草黔中金荞麦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并探究提取物抑菌活性,试验通过回流法、超声法、水煮法及鲜样榨汁法对黔中金荞麦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进行提取,通过打孔法检测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确定提取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提取物中的有效物质含量,对溶液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进行优化,设置正交试验确定最优提取工艺。以微量肉汤二倍稀释法检测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提取的黔中金荞麦提取物对3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黔中金荞麦地下部分的70%乙醇超声提取物对3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为24.2 mm。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0%,提取温度60℃,料液比1∶40。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MIC介于31.25~62.5 mg/mL之间,MBC介于为62.5~500 mg/mL之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较好,MIC和MBC分别为31.25 mg/mL和62.5 mg/mL。说明黔中金荞麦地下部分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均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管碟法、微量稀释法和琼脂平板计数法,测定抑菌圈直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分析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株的耐药性,并观察苗药白接骨醇提物对标准大肠杆菌菌株和临床分离的具有耐药性的猪源大肠杆菌菌株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均无抑菌圈产生,表现多重耐药。而白接骨醇提物对两株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33.20±0.82 mm和33.78±0.38 mm;MIC均为0.78 mg/m L;MBC均为1.56 mg/m L。苗药白接骨醇提物对具有耐药性的猪源大肠杆菌在体外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中药中的有效成分,通过测定骆驼蓬子、黄连和没食子等11种中药对致犊牛腹泻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值,比较各中药对致犊牛腹泻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11种中药提取物中骆驼蓬子、没食子、黄连和小檗实对致犊牛腹泻大肠杆菌抑菌效果最明显,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5.63 mm、21.89 mm、21.82 mm、19.32 mm,MIC值分别为3.91 mg/mL、31.25 mg/mL、62.5 mg/mL、62.5 mg/mL,而石榴花、红花、阿魏、柽柳实和甘草提取物对致犊牛腹泻大肠杆菌没有显示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中草药对3种不同血清型禽源沙门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水煎法制备黄连、黄柏、白头翁、金银花、女贞子、乌梅6种单味中草药水提液,然后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进一步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鼠伤寒沙门菌LLCL-8株对黄连、金银花和白头翁较为敏感,MIC分别为(62.50±0) mg/mL、(83.33±29.46) mg/mL、(125.00±0) mg/mL,MBC分别为250.00 mg/mL、250.00 mg/mL、大于500.00 mg/mL;鸡白痢沙门菌LLC-51株对黄连敏感,MIC为(31.25±0) mg/mL,MBC为125.00 mg/mL;肠炎沙门菌S株对黄连、白头翁敏感,MIC分别为(62.50±0) mg/mL、(104.16±29.46) mg/mL,MBC均为250.00 mg/mL。说明黄连对3种血清型禽源沙门菌具有广谱抑菌作用,且抑菌效果相对明显;白头翁、金银花对某些血清型菌株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观察中草药对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本试验采用水煎煮法提取大黄、黄连和黄芩等20种中草药活性成分,利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中草药提取物对4种常见病原菌(猪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巴氏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大黄、黄连、黄芩、地锦草、石榴皮和白头翁等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较好,其中大黄和黄连的效果最好;大黄对巴氏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较好,MIC为62.5 mg/ml;黄连、黄柏和白头翁对猪链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较好,其中黄连的MIC1.95 mg/ml,MBC为31.25 mg/ml;黄连、黄柏、大黄和柴胡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较好,其中黄连和黄柏的MIC分别为3.91和15.6 mg/ml。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苦参生物碱提取物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试验采用浓度系列稀释法,应用苦参生物碱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进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苦参生物碱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2.50,3.13,1.56,0.78 mg/m L,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2.50,6.25,1.56,1.56 mg/m L。说明苦参生物碱提取物对引起奶牛乳房炎常见的4种致病菌均有良好的抑菌和杀菌效果,为防治奶牛乳房炎中药有效成分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应用微量稀释法和E-test,测定磷霉素对不同耐药类型的犬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同时测定磷霉素对大肠杆菌的时间杀菌曲线。结果表明,磷霉素对大肠杆菌,包括对其他类抗菌药物耐药的多重耐药菌(MDR)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其MIC和MBC分别为0.25~4.00 mg/L和0.50~32.00 mg/L。时间-杀菌曲线法试验结果显示,随着磷霉素浓度的增加,杀菌效应也明显增加,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的特性。本研究为磷霉素临床控制动物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及防控耐药性的产生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探讨38种中药醇提物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体外抗菌作用。通过纸片法检测标准菌株Z13和临床分离株N23的耐药谱,微量稀释法测定中药醇提物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18种中药醇提物对Z13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其中牡丹皮和连翘的抑菌效果最好,MIC均为31.25 mg/m L;10种中药醇提物对N23均有抗菌效果,其中牡丹皮、丁香、连翘、鸦胆子和厚朴的MIC及MBC均为250 mg/m L。该结果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犊牛健康对奶牛养殖业发展和经济效益提升至关重要。植物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具有促生长、抑菌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改善动物的健康。试验探究了黄酮类、生物碱类、精油、苷类、有机酸植物提取物对犊牛腹泻分离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1)茶多酚对牛大肠杆菌、牛大肠杆菌K99、牛沙门氏菌和CVCC215、肠炎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1 mg/mL;盐酸小檗碱对牛大肠杆菌、牛大肠杆菌K99和CVCC215的MIC分别为16、16 mg/mL和1 mg/mL;绿原酸对牛大肠杆菌、牛大肠杆菌K99和CVCC215的MIC均为16 mg/mL,对牛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的MIC均为32 mg/mL;(2)茶多酚对牛大肠杆菌、牛大肠杆菌K99、牛沙门氏菌和CVCC215、肠炎沙门氏菌的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1、2 mg/mL和2、2 mg/mL;盐酸小檗碱对牛大肠杆菌、牛大肠杆菌K99和CVCC215的MBC分别为16、16 mg/mL和2 mg/mL;绿原酸对牛大肠杆菌、牛大肠杆菌K99、牛沙门氏菌和CVCC215、肠炎沙门氏菌的MBC均为32 mg/mL;(3)茶多酚和盐酸小檗碱联...  相似文献   

19.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头孢拉定对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 ,并进行了高、中、低剂量的临床疗效试验 ,结果表明 :头孢拉定对鸡大肠杆菌标准株、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 2~4mg/L、0 5~ 32mg/L ;质量分数为 30 0× 1 0 - 6的头孢拉定饮水时 ,可完全控制鸡大肠杆菌病发生 ,质量分数为 1 0 0~ 2 0 0× 1 0 - 6时 ,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充分利用现有中草药资源,避免畜产品中化学抗生素的药物残留,试验选取葎草等4种中草药,利用水煎法和75%乙醇超声波辅助浸提法制备中草药的水煎提取液和75%乙醇提取液,并用提取液对猪源大肠杆菌进行体外抗菌试验。结果表明:4种中草药的75%乙醇提取液的抑菌效果和抗菌活性均比水煎提取液好,马齿苋、蒲公英及紫花地丁75%乙醇提取液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62.5~125 mg/m L,最小杀菌浓度(MBC)为125~500 mg/m L。说明这4种中草药可用于防治猪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