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了探讨浸种温度及化学诱变剂对芝麻种子发芽的影响,在不同浸种温度下,研究了甲基磺酸乙酯(EMS)和叠氮化钠(NaN3)不同(质量)浓度处理不同时间对芝麻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4℃浸种后,EMS处理时间超过4h或者EMS质量浓度大于10g/L时,3个芝麻品种均不能正常发芽,而25℃浸种后,10g/L EMS处理6h或15g/L EMS处理4h,3个品种仍能正常发芽。4℃和25℃浸种后,不同浓度NaN3处理下,3个品种均能正常发芽,但当6mmol/L NaN3处理12h时,4℃下浸种,3个品种的发芽率均低于50.0%,而25℃下浸种,3个品种的发芽率最低为69.3%。相同(质量)浓度、相同处理时间下,4℃浸种能更好地发挥EMS和NaN3的诱变作用。不同芝麻品种对EMS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对NaN3的敏感性差异较小。从诱变育种创造有益变异角度,建议4℃浸种24h后,以5g/L EMS诱变处理8h或4mmol/L NaN3诱变处理12h。  相似文献   

2.
以11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浸种时间,研究浸种时间对水稻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浸种时间对发芽势的影响不明显,但对发芽率有显著影响;浸种时间过短或过长均不利于种子发芽,本试验中浸种5d发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以紫葳科梓属植物黄金树、梓、楸为试材,研究3个种种子的千粒重、长度、宽度、长宽比等表型性状及不同贮藏条件、不同浸种时间、不同发芽温度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金树种子的平均长度(37.340 mm)、宽度(2.680 mm)、千粒重(15.263 g)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2个种。不同贮藏条件、发芽温度、浸种时间对黄金树、梓树种子发芽率影响极显著,按种子发芽率高低排序为冷藏贮藏>室温贮藏>冷冻贮藏,25 ℃>30 ℃>20 ℃,浸种48 h>24 h>12 h;楸树种子冷藏和冷冻贮藏种子发芽率差异不显著,常温贮藏发芽率最低,浸种时间对种子发芽率影响差异也不显著,30 ℃种子发芽率显著优于20 ℃、25 ℃。黄金树、梓树和楸树种子性状存在显著性差异,梓树和黄金树种子最佳发芽条件为冷藏贮藏,浸种48 h,25 ℃下培养,楸树种子最佳发芽条件为冷冻或冷藏贮藏,浸种12 h,30 ℃下培养。  相似文献   

4.
以2个优质食味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浸种时间,研究不同浸种时间对水稻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浸种时间对水稻种子发芽有显著影响,浸种时间过短或过长均不利于种子发芽,试验中以浸种24-48 h发芽效果最好,不同优质食味水稻品种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不同浸种时间对优质食味水稻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个优质食味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浸种时间,研究不同浸种时间对水稻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浸种时间对水稻种子发芽有显著影响,浸种时间过短或过长均不利于种子发芽,试验中以浸种24-48 h发芽效果最好,不同优质食味水稻品种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温度及浸种时间对山韭和青甘韭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山韭和青甘韭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分别为20~22.5、17.5~22.5℃;在20℃下浸种没有显著提高山韭和青甘韭种子的发芽率,山韭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指数均在浸种72 h后达到最高,青甘韭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指数均在浸种12 h后达到最高;综合考虑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山韭种子的最适浸种时间为72 h,青甘韭种子的最适浸种时间为12 h。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研究了暴马丁香和红丁香种子在20℃、30℃4、0℃、50℃温水中浸种的吸水规律,以及在恒温25℃无光条件下,浸种温度对暴马丁香和红丁香种子萌发的影响,并采用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始发芽天数、发芽天数等指标对种子发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暴马丁香和红丁香种子的吸水量在20℃~50℃浸种水温范围内,随浸种水温的升高和浸种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并分别在浸种12h和24h后吸水量基本不变;在25℃无光照条件下,20℃、30℃、40℃浸种水温处理下的两种丁香种子,随温度的升高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发芽率均呈上升趋势,始发芽天数和发芽天数缩短,出芽整齐,并以40℃浸种水温的种子萌发最好;50℃浸种水温处理下的两种丁香种子萌发质量降低。对不同浸种水温下两种丁香种子萌发情况进行综合分析,40℃浸种水温条件下,12h和24h分别为暴马丁香和红丁香种子的最适宜浸种时间。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温度及浸种时间对山韭和青甘韭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山韭和青甘韭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分别为2022.5、17.522.5、17.522.5℃;在20℃下浸种没有显著提高山韭和青甘韭种子的发芽率,山韭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指数均在浸种72 h后达到最高,青甘韭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指数均在浸种12 h后达到最高;综合考虑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山韭种子的最适浸种时间为72 h,青甘韭种子的最适浸种时间为12 h。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今后的蓖麻播种育苗提供参考。[方法]设4个浸种温度15、25、35、45℃和5个发芽温度15、20、25、30、35℃,研究不同发芽温度和浸种温度对蓖麻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3项重要指标的影响。[结果]当发芽温度为15、20、25、30、35℃时,蓖麻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21%、43%、95%、91%、36%;发芽势分别为8%、26%、91%、88%、31%;发芽指数分别为1.31、2.48、5.35、5.43、2.37。发芽温度对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浸种温度影响均不显著,但发芽温度与浸种温度互作对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影响显著。[结论]浸种温度与发芽温度相互作用显著,其最佳组合为25℃的发芽温度和35℃的浸种温度。  相似文献   

10.
浅析水稻不同品种对浸种温度和时间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浸种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浸种效果取决于浸种温度和浸种时间,若浸种温度过低,浸种时间不够长,种子没有吸足正常发芽所需水分,就会影响发芽率;浸种温度偏高,浸种时间过长,则种子养分外释,出现异味,导致发芽不齐,发芽率降低,甚至发生高温烧芽现象.针对近年来水稻浸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对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进行了室内浸种试验,以期明确不同品种在不同温度下吸足发芽所需水分的时间,为指导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不同浸种方法对丝瓜种子萌发的影响,得到种子发芽率高、出芽一致性好的丝瓜种子浸种方法。【方法】以丝瓜品种‘圆帅’为试验材料,设置纯净水浸泡(T1)、人工破壳后200mg/L GA_3浸泡(T2)、人工破壳后纯净水浸泡(T3)、200mg/L GA_3浸泡(T4)4种浸种方法,28℃浸种12h后30℃恒温催芽,测定各处理丝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壮苗指数、酶活性、内源激素含量等指标,并观察各处理丝瓜种子萌发第2天胚轴横切面的解剖结构。【结果】各处理丝瓜种子发芽势与发芽率高低顺序均为T2T3T4T1,T2比T1发芽势提高了38%,发芽率提高了59%,壮苗指数增加了0.007。与其他处理相比,T2处理在种子萌发初期会提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生长素(IAA)、玉米素(TZ)含量;降低脱落酸(ABA)含量;茉莉酸(JA)、水杨酸(SA)含量在种子萌发时较低,随后其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其主要在种子萌发第3天后开始发挥调控作用。从丝瓜种子胚轴横切面可以看出,T2处理维管束横切面面积最大,表明该处理可促进胚轴维管束细胞的发育,使维管束更加发达。【结论】在丝瓜种子育苗过程中,破壳并采用200mg/L GA_3浸泡是获得种子发芽率高、出芽一致性好的浸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表高油菜素内酯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表高油菜素内酯浸种能增强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提高种子活力,促进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3.
水稻沼液浸种时间与浸种方法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间隔法及沼液浸后再用清水浸24 h连续浸种的方法,在室内条件下设计了48 h、60 h7、2 h和84 h 4个时间段水稻沼液浸种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处理的发芽率均比清水对照低,并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其中沼液浸24 h和36 h后再用清水浸24 h的处理与对照最接近,发芽率为84%和82.5%,比对照(86.5%)低2.5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但秧苗素质明显高于对照。对种子吸水量进行测定和分析后认为,影响水稻发芽率的主要因子是沼液,与吸水量无关。结合种子发芽率与秧苗素质及生长综合表现,建议采用沼液浸24~36 h后再用清水浸24 h的方法比较适合。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毛马齿苋种子播种出苗率,分析不同时间浸种以及采用GA3、NAA和6-BA 3种外源激素处理对其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处理没有提高毛马齿苋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的效果;GA3、NAA和6-BA三种激素浸种处理均能提高毛马齿苋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适宜的浸种浓度分别为GA330 mg/L、10~20 mg/L NAA或6-BA 30 mg/L。其中GA3有效浓度范围较宽泛,建议采用,但GA3处理不能解除该种子发芽的需光性。  相似文献   

15.
荧光假单孢杆菌防治小麦全蚀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从小麦根部分离到的荧光假单孢杆菌株hw-5,以不同的浓度采用种子包衣、菌悬液浸种和土壤浇灌3种方法处理种子,研究该菌株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这3种方法处理过的小麦种子,在苗期均对小麦全蚀病表现出一定的抗性。  相似文献   

16.
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抗生素在种子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吲哚乙酸、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萘乙酸、乙烯利、三十烷醇和多种抗生素如青霉素等在种子浸种处理和包衣处理中的应用效果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不同浓度沼液浸种对红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浓度沼液浸红蒜种试验表明:沼液浸红蒜种出苗快且整齐,蒜苗长得粗壮,不徒长,对红蒜生殖生长基本没有影响;蒜苔增粗增长、蒜头增大、蒜瓣数增多,提高了大蒜的商品性。沼液浸种浓度在40%以上的处理产量均比对照高,浓度为40%和100%的2个处理产量与清水浸种的差异达显著水平,浓度为60%和80%的处理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用有机生物菌肥“激抗菌肥1号”浸水稻种子,水稻秧苗素质好,分蘖早,分蘖成穗多,穗大、粒多、粒重,增产49.5kg/667m^2,增加产值94.5元/667m^2。  相似文献   

19.
硫酸锌浸种对马铃薯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盆栽条件下,以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尤金为材料,以浸种方式施用不同浓度硫酸锌,通过比较马铃薯根系生长的变化,研究硫酸锌对马铃薯生育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硫酸锌溶液能够促进根系生育,其中以浓度为0.06%的硫酸锌溶液对提高根数、根系长度、体积及干物质积累的效果最好.而浓度过高(0....  相似文献   

20.
ABA浸种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0.1mg/kg和O.3mg/kg ABA浸种24h和36h,以清水浸种作对照,研究了ABA浸种对水稻秧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BA浸种处理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均优于对照,其中浸种36h、ABA浓度为0.1mg/kg和0.3mg/kg的处理分别比对照产量提高9.5%和19.5%,ABA浸种处理的水稻平均产量比对照高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