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山市三叶斑潜蝇寄主种类及危害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山市5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大田蔬菜种植期间,三叶斑潜蝇主要嗜食危害6科14种寄主植物,包括菊科的茼蒿、非洲菊和莴苣,伞形科的西芹和香芹,豆科的豆角、四季豆,茄科的番茄和枸杞,葫芦科的冬瓜、西葫芦、黄瓜,以及十字花科的芥菜和白菜等蔬菜品种,对其他蔬菜种类没有发现危害。  相似文献   

2.
美洲斑潜蝇寄主选择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系统研究了美洲斑潜蝇对豆科、葫芦科、茄科、十字花科和菊科作物的选择性差异,对同科不同种作物的选择性差异,以及对豇豆不同品种的选择性差异。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能够在所有供试作物上取食和产卵;美洲斑潜蝇寄主选择性不仅可能存在科、属、种问差异,也可能存在变种和品种差异;美洲斑潜蝇对不同科作物的选择顺序为:豆科、葫芦科、茄科、十字花科和菊科。  相似文献   

3.
美洲斑潜蝇原产于巴西,上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很快在国内传播蔓延,目前在不少地方已成为蔬菜生产中的重要害虫。1寄主范围和为害特点美洲斑潜蝇寄主广泛,国内调查发现该虫能危害茄科、葫芦科、豆科、十字花科、菊科、伞形科等13个科的80多种蔬菜及其他观赏性植物。主要以幼虫取  相似文献   

4.
<正>美洲斑潜蝇俗称蔬菜斑潜蝇。主要危害葫芦科的黄瓜、丝瓜、西葫芦等。茄科的番茄、辣椒、马铃薯。豆科的豇豆、菜豆、豌豆、蚕豆、大豆等。菊科的生菜、莴苣、茼蒿等。十字花科的芥菜、菜心、白菜、萝卜等。伞形科的芹菜和苋科的苋菜等,嗜食瓜类、豆类、番茄、莴苣,是高杂食害虫。美洲斑潜蝇虽然虫体较小,但是对蔬菜危害不小,如防治不当,将严重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一、危害特点成、幼虫均可危害。幼虫潜入  相似文献   

5.
对杭州地区三叶草斑潜蝇的发生为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三叶草斑潜蝇寄主植物主要有伞形花科西芹、香芹,豆科豆角,葫芦科冬瓜,茄科番茄等.近几年杭州地区三叶草斑潜蝇的发生呈扩散蔓延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戴莹 《农家致富》2009,(22):36-36
蔬菜烟粉虱近年来已逐渐成为江苏省蔬菜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危害豆科、葫芦科、茄科、伞形花科和十字花科的豇豆、架豆、花菜、黄瓜、丝瓜、西瓜、南瓜、茄子、番茄、白菜、甘蓝等十多种蔬菜,危害造成蔬菜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7.
戴莹 《当代农业》2009,(22):36-36
蔬菜烟粉虱近年来已逐渐成为江苏省蔬菜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危害豆科、葫芦科、茄科、伞形花科和十字花科的豇豆、架豆、花菜、黄瓜、丝瓜、西瓜、南瓜、茄子、番茄、白菜、甘蓝等十多种蔬菜,危害造成蔬菜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8.
南美斑潜蝇,又名拉美斑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斑潜蝇属.源于南北美洲,9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并相继传入我省,1998年列入四川省植物检疫对象.该虫虫体小,生命力强,繁殖速度快,可危害豆科、葫芦科、菊科、十字花科、茄科等19科84种蔬菜和花卉,一般减产20%~40%,严重的毁种绝收.该虫1998年5月在汶川发现确认后,现已在汶、理、茂三县蔬菜产区普遍发生,九寨沟、马尔康县零星发生,给我州蔬菜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9.
<正>温室白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南方部分地区发生,北方地区广泛分布。为害葫芦科、豆科、茄科、菊科、伞形花科、十字花科、锦葵科等100多种蔬菜和花卉。以葫芦科、豆科、茄科、菊科作物受害严重。一、为害特点:成虫和若虫吸食寄主植物的汁液,致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死。同时,分泌大量密露诱发煤污病,影响叶片光合作用,污染叶片和果实,严重时使蔬菜失去商品价值。此外,还传播多种病害。二、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1.5 mm,淡黄色。翅面覆盖  相似文献   

10.
温室白粉虱     
<正>温室白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南方部分地区发生,北方地区广泛分布。为害葫芦科、豆科、茄科、菊科、伞形花科、十字花科、锦葵科等100多种蔬菜和花卉。以葫芦科、豆科、茄科、菊科作物受害严重。一、为害特点:成虫和若虫吸食寄主植物的汁液,致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死。同时,分泌大量密露诱发煤污病,影响叶片光合作用,污染叶片和果实,严重时使蔬菜失去商品价值。此外,还传播多种病害。二、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1.5 mm,淡黄色。翅面覆盖  相似文献   

11.
以单位叶面积取食点数、虫道数等为选择性指标,在室内和田间就美洲斑潜蝇对3种作物15个品种的选择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对同种作物不同品种的选择性差异显著,其中对黄瓜品种夏丰1号,番茄品种L-402和菜豆品种地豆王2号选择性较强,对黄瓜品种西农58,番茄品种毛粉802和茸粉的多毛株型以及菜豆品种95-33架豆王选择性较弱;对不同作物的选择性差异亦显著,在苗期选择性由强到弱依次为菜豆>番茄(除多毛株型外)>黄瓜>番茄多毛株型,在成株期由强到弱依次为菜豆>黄瓜>番茄。  相似文献   

12.
南美斑潜蝇对不同茄子品种的选择性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自由选择法测定了南美斑潜蝇对茄子不同品种的选择性.结果表明,南美斑潜蝇选择性最强的茄子品种为星技紫龙,其对星技紫龙的选择性与对短把黑圆茄、蒙茄4号、湘早茄、黑又亮808等品种的选择性存在显著差异,而与万吨早茄、快圆茄、呼茄2号、茄杂之号、紫红茄等品种差异不显著.测定结果表明,茄子不同品种间的叶毛数、可溶性蛋白质及糖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南美斑潜蝇对茄子品种的寄主选择性与其叶毛数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712(p=0.0054),而与叶片的蛋白质及可溶性糖含量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侵染我国主要蔬菜作物的病毒种类、分布与发生趋势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对我国茄科、葫芦科、豆科和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毒病开展调查、诊断,明确当前我国主要蔬菜作物病毒病的病原物、优势病毒及其分布,并对其中一些重要病毒引起的病毒病在我国的发生危害趋势进行分析。【方法】 2013—2017年,对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开展茄科、葫芦科、豆科和十字花科等蔬菜作物主要病毒病发生情况的普查,利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主要蔬菜病毒病的病原进行鉴定。【结果】 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共采集茄科、葫芦科、豆科和十字花科蔬菜作物疑似病毒病样品41 653份,共检出病毒63种,其中茄科蔬菜检出病毒达40种,葫芦科蔬菜检出病毒26种,豆科蔬菜检出病毒19种,十字花科蔬菜检出病毒14种。茄科的辣椒检出病毒33种,番茄检出病毒25种;葫芦科的南瓜检出病毒22种,黄瓜检出病毒19种;豆科的豇豆检出病毒14种,菜豆检出病毒12种;十字花科的萝卜检出12种病毒,大白菜检出7种病毒。蔬菜作物中普遍存在多种病毒复合侵染现象,已发现2—6种病毒复合侵染,以2种病毒复合侵染类型居多,其中辣椒、番茄和茄子上存在6种病毒复合侵染。本研究首次在国内发现番茄斑驳花叶病毒(Tomato mottle mosaic virus,ToMMV)、西葫芦虎纹花叶病毒(Zucchini tigre mosaic virus,ZTMV)、辣椒脉黄化病毒(Pepper vein yellows virus,PeVYV)、辣椒隐潜病毒1号(Pepper cryptic virus 1,PCV-1)和辣椒隐潜病毒2号(Pepper cryptic virus 2,PCV-2)的侵染;首次发现ToMMV、甜瓜蚜传黄化病毒(Melon aphid-borne yellows virus,MABYV)、南瓜蚜传黄化病毒(Cucurbit aphid-borne yellows virus,CABYV)对辣椒的侵染,首次发现ZTMV对黄瓜、烟草轻绿花叶病毒(Tobacco mild green mosaic virus,TMGMV)对南瓜的侵染,首次发现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tospovirus,TSWV)可以侵染芹菜、曼陀罗、豇豆、豌豆、党参、大丽花、旱金莲、刺天茄等,首次发现红辣椒脉斑驳病毒(Chilli veinal mottle virus,ChiVMV)可以侵染红茄,另外还首次发现辣椒和番茄为烟草丛顶病毒(Tobacco bushy top virus,TBTV)的新自然寄主。【结论】 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和蚕豆萎蔫病毒2号(Broad bean wilt virus 2,BBWV2)为当前危害我国蔬菜作物的优势病毒,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分布且发生严重,特别是CMV发生最为普遍,在31个省(市、自治区)均有分布,且均为这些地区的优势病毒。茄科蔬菜的优势病毒为CMV和TMV,葫芦科蔬菜的优势病毒依次为CMV、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和TMV,豆科蔬菜的优势病毒为CMV和BBWV2,十字花科蔬菜的优势病毒依次为TuMV、CMV和TMV。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TSWV、CGMMV和ToMMV等病毒在部分省区发生严重,扩展蔓延速度极快,具有在全国范围内流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美洲斑潜蝇对豆科与葫芦科主要蔬菜品种(系)的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取食痕/cm^2,着卵数/cm^2等指标,采用自由选择法与非自由选择法了美洲斑潜蝇对菜豆属,豇豆属,甜瓜属,丝瓜属,苦瓜属,葫芦属中16个蔬菜品种(系)的选择性差异,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对黄瓜津杂4号,菜豆特长架豆,豇豆之豇28-2品种的取食、产卵选择性较差,表现为非嗜好;而对黄瓜津春4号,菜豆玉豆35、豇豆无架豆的取食产卵选择性较强,表现为嗜好性;对不同属植物的选择从以弱依次为菜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氮水平对水培小白菜生长及其体内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乌鲁木齐市生产培育出高产优质、低硝酸盐含量的小白菜品种提供理论性指导依据。[方法]对乌鲁木齐市主要种植的4种小白菜在不同氮水平下生长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对其产量及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分析不同水平供氮量对叶菜的硝酸盐累积量影响,比较不同品种间差异,得出硝酸盐在4种小白菜体内的累积规律。从中挑选出品质好、产量高、硝酸盐含量低的品种。[结果]4种小白菜在不同氮处理条件下的生物量表现为四月慢>五月慢>上海青>黑油白菜;硝酸盐含量表现为:上海青>四月慢>黑油白菜>五月慢;五月慢是硝酸盐含量最低,且生物量较高的一种小白菜,含氮量为10 mmol/L为最佳处理浓度。[结论]采取选择硝酸盐累积量较低的蔬菜品种、合理施肥、改良栽培方式、科学采收方法和适当延迟收获及食用前处理等措施是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光照强度和氮肥对水稻品种抗褐稻虱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12个水稻品种的抗虫性质及其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9个抗级品种有较强的抗生性和非嗜好性,表现于飞虱栖息数量少、生存率低、发育缓慢、分泌蜜露量少和刺探频率高。中抗品种辐包矮21和包选2虽然耐害性很强,但前者的抗生性较后者的稍强,且对取食存有非嗜好性。不同品种的非嗜好性受光照强度的影响程度有显著差异。光照强度减弱和偏施氮肥都会加速水稻植株的死亡,引起抗性减弱甚至消失。但光照强度和拖氮水平对不同品种的抗性表现及植株死亡速度的影响程度并不完全一样,存在着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7.
在室内和田间研究了美洲斑潜蝇对10个黄瓜品种的寄主选择性,结果表明该虫对黄瓜品种的选择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叶片单位面积上取食点和产卵数的不同,而孵化率、化蛹率和羽化率在各品种间无差异。美洲斑潜蝇对津春4号黄瓜品种的选择性最强,对津杂4号的选择性最弱。经显微测量和电镜扫描可知,黄瓜叶片表皮毛的密度和长度与美洲斑潜蝇对其选择性强弱呈负相关,津杂4号叶片表皮毛的密度和平均长度分别是津春4号的2倍和3倍,表明黄瓜叶片表面物理性状特别是表皮毛的密度和长度在美洲斑潜蝇对各品种的选择性方面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B型烟粉虱对不同豇豆品种的选择及适生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B型烟粉虱对豇豆不同品种的选择性及适生性,可为豇豆抗虫性品种的选育应用和该虫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温度(29±1)℃、湿度为80%±5%的实验条件下,研究了B型烟粉虱对不同豇豆品种的选择性以及这些品种对其生长发育、繁殖、存活和生命表参数的影响。【结果】B型烟粉虱对12个豇豆品种的选择性有明显差异,其中对宁豇3号和扬豇40有很强的选择性,而对帮达1号的选择性最弱;此外,B型烟粉虱在不同豇豆品种上的适生性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在宁豇3号和扬豇40上的生存和繁殖适合性最高,即抗虫性最弱,而在之豇特早30和帮达1号上的生存和繁殖适合性最低,即抗虫性最强。  相似文献   

19.
2009年在福建省福州、漳州地区首次发现检疫性害虫三叶斑潜蝇。经调查和样品采集鉴定,初步明确其危害寄主及为害情况。该虫在这两个地区主要为害白菜、芥菜、莴苣芹菜和番茄、毛豆等多种蔬菜叶片。该虫对蔬菜生产造成重大威胁,为阻止其蔓延扩散及为害,有必要对其开展生物学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