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五、矿物质鱼类对矿物质需要量,实际上比较复杂。鱼类不仅能利用饲料中矿物质作为来源,而且能从周围水体中吸取。过去关于矿物质对鱼类代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渗透调节方面,仅仅最近开始研究与营养方面发生了密切的关系。淡水鱼类中无机离子渗出,主要取决于饲料中足够的矿物质。鱼类对饲料中矿物质营养需要量,已由Nose和Arai(1976)、Cowey和Sargent(1972、  相似文献   

2.
游文章  黄忠志 《淡水渔业》1987,(5):43-46,20
<正> 无机盐是鱼类的营养物。关于无机元素大多数早期研究仅限于无机盐在鱼类渗透压调节中的作用和毒性,而对其营养作用研究不多,且往往被忽视。50年代以后由于鱼类缺乏无机盐引起了种种营养缺乏症,人们才开始逐渐重视无机盐的营养作用。具有生物功能的无机元素有十多种。鱼类对这些元素的需要,大体同哺乳动物一样。相对来说,对钙、磷的需要量比对其他元素大得多。因此,鱼类对钙、磷的需要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商品饲料需要量越来越大,因此,从鱼类营养需求入手,根据本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开发蛋白源,广辟饲料来源研制鱼配合饲料,对解决目前饲料短缺的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鱼类维生素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维华 《淡水渔业》1994,24(6):30-33
鱼类维生素营养研究进展沈维华(武汉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武汉430070)鱼类维生素营养研究可追溯至本世纪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由于半纯化试验日粮(维生素需要量研究实验日粮),在实验室条件下的成功应用,鱼类维生素营养研究步伐明显加快,至八十年代初期,...  相似文献   

5.
<正> 鱼类饲料的配制主要是依据鱼类的食性特点及其营养要求量而进行配制的,然而鱼类的营养需求量的研究大都是利用一些营养成分可知纯净物,例如酪蛋白和淀粉等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试验测得的。试验时条件不同,所得的结果亦有所区别。如草鱼的蛋白质需要量,Dabrouski(1977)在水温22—23℃时利用酪蛋白对体重0.15—0.2克的草鱼进行试验,测得其蛋白质为52.6±1.93  相似文献   

6.
海水鱼类必需脂肪酸营养与需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综述了牙Ping、大菱Ping、鲷和鲈等海水主要养殖鱼类的必需脂肪酸营养及其需要量;讨论了为海水养殖鱼类提供必需脂肪酸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鱼类精氨酸需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罗智 《水产学报》2004,28(4):450-459
精氨酸是迄今研究的所有鱼类的必需氨基酸。近年来,在确定鱼类精氨酸需要量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然而,仍然有许多养殖鱼类对精氨酸的需求有待研究。在已有的报道中,鱼类精氨酸需求存在种内和种间差异,而且这种差异较大。这篇论文综述了鱼类精氨酸需求的研究进展,包括五方面的内容,即鱼类对精氨酸的需要量,饲料中精氨酸含量对鱼类的影响,影响鱼类精氨酸需要量的因素,评价鱼类精氨酸需要量所采用的指标以及精氨酸和赖氨酸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
氨基酸在鱼类养殖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满龙  邓理 《水利渔业》2002,22(6):25-26
论述了在鱼类养殖中使用氨基酸的特点如种类、氨基酸的平衡、互补作用、限制性氨基酸的应用、鱼类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 ,氨基酸在鱼类养殖业的作用以及鱼用氨基酸的生产、使用  相似文献   

9.
陈思行 《海洋渔业》1982,(5):239-239
<正> 人们并不认为铝是鱼体内必须的痕量金属。然而,在研究鲑鳟鱼的饲料时,在这些饲料的痕量金属中总是含有铝,通常约占饲料的10%。据认为野生鱼类群体中含有痕量金属,说明这些金属对鱼类的良好营养极其必要。美国海洋渔业署西北和阿拉斯加渔业中心利用研究室在开展鲑科鱼类生活周期痕量金属的生物利用和需要量的初步研究中,  相似文献   

10.
所谓鱼用配合饲料,是通过对鱼类营养科学的研究,根据鱼类不同种类、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将三种或三种以上的原料按照科学的比例配制成颗粒或块状,或者再粉碎成碎粒和粉末。  相似文献   

11.
配合饲料是根据养殖鱼类的不同品类、不同生长阶段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和饲料资源、价格情况,编制出营养完善,价格便宜的科学配方,将多种饲料按一定比例加工而成的饲料。在当前的养鱼生产能获得高产、高效益,应用配合饲料是一个重要因素。配合饲料所以能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鱼类蛋白质需要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20年鱼类蛋白需要量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鱼类维持,生长,供能和总的蛋白质需要量以及影响需要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广西水产科技》1988,(2):50-50
在鱼类无机盐需要量的研究中,已查明鱼类对钙、磷的需要量。较多的研究结果指出:鱼类饲料中有效磷的需要量大约在0.5~0.8%之间,饲料中钙的含量对鱼类生长和饲料分数影响不大。但迄今为止,研究较多的是鲑、鳟鱼类、鲤鱼和真鲷等。关于草鱼,黄耀桐等采用正交试验,对草鱼鱼种以酩蛋白为蛋白源的饲料中钙、磷、铁、镁等13种无,机元素的添加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科研人员近期研究发现,蛙科鱼类的大麻哈鱼、银大麻哈鱼、红大麻哈鱼和大鳞大麻哈鱼对18:3必需脂肪酸的需要量为1%。9.5%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可满足其最佳生长所需。鳟鱼的脂肪酸需要量研究表明,加利福尼亚蹲鱼对20:5ω_3和22:6ω_3的需要量高于其他鱼类。白鲑科鱼类的白鲑鱼、高白鲑、齐尔白鲑最佳生长,需要1%的18:3ω_3脂肪酸,将20:5ω_3(0.25%)和22:6ω_3(0.25%)混合使用亦可产生同样的效果。欧洲鳗鲡和日本鳗鲡、鲤、斑点叉尾鲴均需1~2%的18:2ω_3脂肪酸,0.5~1%的HUFA亦能满足其营养需要。尼罗…  相似文献   

15.
海水养殖主要鲆类营养需要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养殖的关键技术之一是饲料的合理使用, 目前,我国海水鲆类养殖所用的饲料主要是采用粉料与鲜杂鱼混合加工成不同粒度的湿性颗粒饲料, 其营养配比不合理,尤其是养殖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并时常导致病害发生(张梅兰,2002)。使用干颗粒配合饲料,营养全面而均衡,能减轻水质污染,减少病害发生,是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针对我国鲆类鱼的实际营养需要特点,开发专用干颗粒环保饲料成为当务之急。文章对国内外牙鲆、大菱鲆的营养需要研究现状及趋势进行综述,为全面而深入地探寻其营养需要量与研制专用配合饲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鱼类养殖的关键技术之一是饲料的合理使用.目前,我国海水鲆类养殖所用的饲料,主要是采用粉料与鲜杂鱼混合加工成不同粒度的湿性颗粒饲料,其营养配比不合理,尤其是养殖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并时常导致病害发生。而使用干颗粒配合饲料,营养全面而均衡,能减轻水质污染,减少病害发生,可谓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针对我国鲆类的实际营养需要特点,开发专用干颗粒配合饲料或环保饲料成为当务之急。对鲆类营养需要量的研究主要涉及蛋白质和氨基酸、脂肪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以及一些非营养性添加物。  相似文献   

17.
幼鳜对蛋白质日需要量及投饵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婷婷  徐跑 《水产学报》1988,12(1):63-66
蛋白质和脂肪等是鱼类生长和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尤其蛋白质极为重要。研究鱼类对蛋白质的需要量,不仅可满足鱼类的需要、加速鱼类的生长,而且可提高鱼类对蛋白质的利用率。国内外通常采用蛋白质梯度法测定鱼类的蛋白质需要量,但该法仅适用于摄食人工饵料的鱼类。鳜鱼终身以活鱼虾为饵料,所以蛋白质梯度法不适于测定鳜鱼对蛋白质的需要量。为此,我们采用分阶段饲养法,即在幼鳜不同生长阶段定量地投喂其适口饵料,以幼鳜个体增重、饵料系数和蛋白质利用率计算出幼鳜对蛋白质的日需要量及投饵率。  相似文献   

18.
刘崇新  杨斌 《科学养鱼》2005,(12):67-68
一、淡水鱼营养特点概述研究淡水鱼的消化系统生理结构,寻找出淡水鱼的营养需求特点,为淡水鱼饲料的配制提供合理依据。1.大多数鱼类无胃,称无胃鱼。少数鱼类有单胃,但结构简单;肠道短小,是鱼类主要的消化吸收器官;2.鱼类具有高蛋白质需求(CP20%~45%)和不能有效利用游离氨基酸  相似文献   

19.
李振 《水利渔业》2006,26(5):92-93
脂溶性维生素是一类维持动物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在体内主要以辅酶和催化剂的形式广泛参与体内营养素的合成与降解,从而保证机体组织器官的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正常,以维持动物正常的健康和各种生产活动。就各种脂溶性维生素生理营养作用、饵料中含量异常对鱼类健康的危害及常见鱼类的需要量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鱼类脂肪需要量及必需脂肪酸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