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高粱新品种红缨子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文平  陈琦 《农技服务》2010,27(4):427-427,442
"红缨子"是贵州省仁怀市丰源有机高粱育种中心选育的高产、优质高粱品种。为了实现该品种在澧县生产中大面积种植,发挥其高产、优质的特性,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笔者从品种特性、育苗技术、移栽技术、栽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割等方面介绍了"红缨子"高粱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选择酱香型白酒用红缨子高粱的适宜种植地区,对仁怀、习水、金沙和遵义种植的红缨子高粱籽粒进行水分含量、千粒重以及不完善率指标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以高粱籽粒千粒重及不完善粒为评定指标,仁怀市种植的红缨子高粱最佳;以高粱籽粒水分含量为指标,金沙县种植的高粱最佳。综合比较,红缨子高粱比较适宜在贵州省仁怀市和金沙县种植。  相似文献   

3.
红缨子高粱是仁怀市主要种植农作物,在仁怀市有机高粱种植过程中,随着高粱种植面积的不断拓展,高粱病虫害问题也频繁出现,对仁怀市有机高粱种植效益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以高粱高产种植技术为核心,从高粱种植地选择及处理、高粱种子处理、高粱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高粱高产种植技术应用方法,以期为高粱种植效益提升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4.
高粱作为我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不但可以食用和饲用,还可以用于工艺和酿造。红缨子有机高粱是采用贵州省仁怀市的传统高粱品种与特矮杆杂交选育出的有机高粱品种。是酿造茅台酒的优质原料。本文通过试验的方法,对不同种植密度对红缨子有机高粱生育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给生产中大面积种植红缨子有机高粱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粱作为我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不但可以食用和饲用,还可以用于工艺和酿造。红缨子有机高粱是采用贵州省仁怀市的传统高粱品种与特矮杆杂交选育出的有机高粱品种。是酿造茅台酒的优质原料。本文通过试验的方法,对不同种植密度对红缨子有机高粱生育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给生产中大面积种植红缨子有机高粱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欧防振 《河南农业》2014,(13):48-48
<正>高粱又名红粮,是我国旱地粮食作物之一,高粱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除用于酿酒、食用和做饲料以外,在制糖加工工业上也有广阔的用途。高粱帚可作扫把,高粱秆可制成胶合板作建筑材料,可谓浑身都是宝。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一、选用良种种植高粱应选择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粱糯1号和红缨子2个优质高产品种。二、适时播种当10cm土层温度稳定通过12℃以上时即可播种。播种期过早、土温  相似文献   

7.
世界三大著名蒸馏酒之一贵州茅台属于酱香型白酒,酿造酱香白酒主要原料的红缨子高粱种植面积正在逐年扩大,每年在收割高粱后,会产生巨量的高粱秸秆,其饲料化利用成为研究的热点。如何通过高粱量分析高粱秸秆的量,成为其饲料化遇到的首要问题,本文利用农作物秸秆系数和收获指数研究红缨子高粱籽与秸秆的关系,并结合饲料化对秸秆的要求,提出鲜秸秆系数的概念。研究发现:红缨子高粱的秸秆系数是0.99、收获指数是0.49、鲜秸秆系数是2.88,秸秆含水率为65.82%。结合鲜秸秆系数,推算仅贵州2019 年、2020 年、2021 年和2022 年新鲜秸秆量产生量达112.32 万吨、144 万吨、216 万吨和288 万吨之多,可见研究高粱秸秆饲料化任务之紧迫。  相似文献   

8.
红缨子高粱不同密度栽培对产量影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粱不同密度栽培对产量有很大影响,通过不同密度栽培对比试验,探索适合该品种栽培的最佳密度。经过试验,"红缨子"高粱品种在一定程度上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大产量有所提高,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产量上升幅度减少,本试验结果 :"红缨子"高粱的最佳栽培密度为1万株/667m2。  相似文献   

9.
探明习水县酒用高粱主产区600~1000m海拔地区适宜的高粱播种期,为当地酒用高粱高产种植提供理论依据,以高粱品种红缨子为材料,于2021年在习水县进行6个不同播种期(3月18日、3月25日、4月1日、4月8日、4月15日、4月22日)的高粱种植试验,比较不同播种期高粱的生育期、株高、穗重、千粒重、产量、抗性表现。结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酒用高粱"红缨子"品种不同密度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亩栽10000株的产量最高,其次是亩栽8000株,12000株与6000株增产不太显著,说明"红缨子"高粱品种在当地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8000—10000株/亩。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植密度对红缨子高粱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弄清不同种植密度度对"红缨子"高粱生育及产量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红缨子"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茎粗、株高、穗长、单穗粒重、千粒重及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种植密度为112 500株/hm2时,平均产量达4 075.2 kg/hm2,在各处理中最高。金沙县种植"红缨子"高粱品种的适合密度为112 500~120 000株/hm2。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习水县有机高粱红缨子在低海拔地区种植最佳播种时间,通过在3月5日,3月20日,4月4日,4月19日不同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在3月5日和3月20日播种产量较4月4日和4月19日高,表明有机高粱红缨子在习水低海拔地区种植应适当提早。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白酒产业的快速发展,酒用高粱原料严重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为增加酒用高粱原料供应,提高单产,在种植面积一定的前提下,提高单产是增加高粱总量的有效途径。为探索酒用高粱高产栽培技术,为我县高粱生产提供合理种植密度。根据铜仁市农委的安排,我县2014年开展了酒用高粱种植密度试验,现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品种及来源:红缨子,品种由贵州省农科院提供。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适宜关中西部地区种植的常规酒用高粱品种,对引进的7个酒用高粱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个常规酒用高粱品种在关中西部地区春播均能正常生长、成熟,生育期122~125.5 d。各品种的株高、穗长、千粒重、产量存在差异,茅高8号平均株高最高为264.58 cm,青壳洋平均穗长最长为37.83 cm,茅高9号平均千粒重最大为19.70 g,红缨子年均产量最高达到5 236.41 kg/hm2。各品种的品质也存在差异,其中国窖红1号蛋白质含量最高(12.12%),茅高9号淀粉含量和脂肪含量最高(71.50%和5.43%),红缨子单宁含量最高(1.44%)。主成分综合评价表明,茅高9号综合得分最高(1.24),其次为红缨子(1.03),最后为红珍珠(-2.68)。茅高9号和红缨子综合性状优异,适宜在关中西部地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为不断提高遵义酒用高粱品种红缨子的产量和质量,田间设置667m2底施(40kg、30kg、20kg)复合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与CK(对照,不施底肥和喷施磷酸二氢钾)4个处理,比较了红缨子农艺性状、产量、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在4个处理中,红缨子667m~2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42.11%、26.17%和4.18%;667m~2种植收入分别比对照增加36.95%、22.30%和1.60%。说明在一定范围内红缨子的产量、效益会随底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介绍了“红缨子”播种准备、播种与栽植、科学施肥、防治病虫害、适时收割和再生高粱田间管理等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云南省永胜县为应对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积极引进抗旱、耐旱作物种植,通过引进高粱新品种红缨子、红珍珠,并在品种布局、抗旱配套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试验研究,总结出了高粱新品种高效栽培技术,成为永胜县金沙江沿线比较有效的科技抗旱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1选用良种 红缨子系列——“红缨子”、“红珍珠”有机高粱种子是茅台酒唯一指定专用有机高粱种子,属糯性中秆中熟常规种,生育期春播130d左右,夏播120d左右。株高约2.4m,地上部伸长节8-9节,叶色浓绿,总叶数约13叶,叶宽7.2cm左右;散穗型,每穗长32-38cm,穗粒数2800粒左右,颖壳红色,籽粒红褐色,较易脱粒,千粒重约19g。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我县高粱种植最佳适宜品种,遵义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安排在习水县进行了7个高粱品种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红缨子今年在我县种植单产最高(377.96㎏/667m2);红矛糯今年在我县种植单产最低(238.64㎏/667m2)。  相似文献   

20.
贵州地方高粱资源炭疽病害田间抗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充分利用贵州省地方高粱资源,为选育具有抗炭疽病的高粱品种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田间自然接种方法,对贵州64个地方高粱资源进行了田间炭疽病害抗性鉴定。【结果】64个地方高粱资源中B14、B60、C31、D1和D8的抗性级别为2级,炭疽病害侵染程度轻,表现为中度抗病;37个资源和红缨子的抗性级别为3级,炭疽病害侵染程度重,表现为中度感病。21个资源的抗性级别为4级,炭疽病害侵染程度特重,表现为高度感病。产量B1、D39和D55的最高,分别为493.6,466.9和555.9 kg/667m~2,B14与红缨子产量持平,其余高粱资源产量都小于红缨子。【结论】B14,B60,C31,D1,D8对炭疽病的抗性较强,可用于抗病育种和抗病机理研究,B1,D39,D55虽然易感炭疽病,但产量高,也可作为有价值的育种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