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广东省惠阳市某集约化养猪场1999年~2000年度的繁殖母猪(长白×大约克)窝产仔数进行调查分析,着重讨论不同繁殖季节对母猪窝产仔数的影响。924窝不同季节配种的母猪平均窝产仔数10.04头,第四季度配种的母猪(n=265)平均窝产仔数最高,为10.38头,第二季度配种的母猪(n=181)平均窝产仔数最低,为9.68头,两者差异显著(P<0.05)。510窝不同季节分娩的母猪平均窝产仔数为10.13头,第二季度分娩母猪(n=141)平均窝产仔数最高,为10.44头:第一季度分娩的母猪(n=109)最低,为9.72头,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母猪不同分娩季节对初生仔猪24小时成活率的影响明显,第四季度初生仔猪成活率最高,为95.45%;第二季度最低,为85.88%,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不同繁殖季节对母猪窝产仔数、初生仔猪成活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
胎次和配种季节对PIC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胎次和配种季节对PIC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根据陕西省某PIC父母代良种猪繁育场2007~2009年繁殖母猪生产资料,分别选取607头和692头繁殖母猪生产资料(剔除有寄养仔猪的繁殖母猪),统计其不同胎次和配种季节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仔猪初生窝重、初生个体均重和断奶率等繁殖性能。结果表明:胎次和配种季节对PIC母猪繁殖性能均有显著影响(P<0.05);母猪1~3胎繁殖性能随胎次呈增加趋势,第3胎达到高峰,第6胎后繁殖性能逐渐下降;同时,PIC母猪的繁殖性能以秋季配种时最好,冬季次之,夏季最差。PIC母猪的最佳繁殖胎次为第2~6胎次,适宜配种季节为秋季和冬季。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了解美系大白猪的繁殖性能,收集北京某核心育种场美系大白猪1703头的生产记录,统计分析不同胎次及配种时间对大白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胎的总产仔数和活仔数最少,5胎最多,其他胎次对产仔数影响不显著;死胎数随着胎次增长而递增;木乃伊数受胎次影响无明显规律;3胎仔猪初生重最大,1胎仔猪初生重最小,且与其他胎次差异显著;胎次对断奶成活率影响较大,2跆仔猪成活率最高,7胎仔猪成活率最低;春季配种活仔数明显高于冬季,且死胎数较低;春季配种仔猪初生重较高,且成活率高于其他季节。可以得出结论:3、4、5胎可以作为母猪繁殖性能评定的依据,春季配种的生产成绩较好。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配种季节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浙江某种猪有限公司2010-2013年的母猪繁殖记录,统计分析不同配种季节对大约克、长白、杜洛克和金华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结果表明:配种季节对大约克、长白和杜洛克母猪的繁殖性能有极显著影响(P0.01),春、夏季节配种的母猪,其总产仔数极显著低于秋、冬季节配种的母猪(P0.01),夏季配种的母猪产活仔数极显著低于春、秋、冬季配种的母猪(P0.01)。冬季配种的母猪其仔猪初生窝重极显著高于春、夏、秋三季配种的母猪(P0.01)。配种季节对金华猪的繁殖性能未见明显影响(P0.05)。但秋、冬季节配种的母猪其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似有高于夏季配种母猪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根据不同季节配种,对1532头大约克母猪断奶后第一次配种的繁殖记录进行受胎率、产仔数、仔猪断奶育成率分析。结果表明,夏季配种对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影响较大,表现为配种分娩率最低(70.81%)、初生重较小(1.22 kg)、育成率较低(87.11%);秋季配种的母猪,其产仔期集中在寒冷的冬季,对仔猪的育成率影响较大,配种分娩率为74.27%,初生重较大(1.33 kg),育成率最低(84.29%);冬季配种则对大约克母猪和仔猪来说,影响相对较小,配种分娩率(81.42%)、活仔率(97.09%)最高,育成率较高(88.11%)。故采用季节性产仔的规模猪场,大约克母猪的配种期最适宜集中在冬季。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配种季节对法系獭兔繁殖性能的影响,对四川省獭兔原种场法系獭兔不同季节繁殖性能测定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配种季节,法系獭兔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21日龄窝重、断奶仔兔数、断奶窝重等差异极显著(P<0. 01),断奶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 05),繁殖性能秋季最高,夏季最低。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胎次和季节对青峪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以优化猪群胎次结构和配种时间。根据四川省青峪猪保种场2017—2019年的729头青峪母猪1 773窝繁殖数据分析不同胎次、不同季节母猪繁殖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青峪母猪第1~10胎的总产仔数、健仔数、出生窝重、断奶窝重以及断奶仔猪数等性状总体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各胎次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弱仔数差异不显著,其中,第4胎的繁殖性能最好(9.63头);青峪猪总产仔数、健仔数、出生窝重、断奶窝重以及断奶仔猪数等性状存在显著的季节效应,其中,夏季分娩的总产仔数极显著高于春季和冬季,夏季分娩的平均初生窝重显著高于春季、秋季、冬季。综上,青峪猪的繁殖性状受到季节和胎次效应的综合影响,生产中需要加强初产和第6胎次以上高胎龄母猪的饲养管理,并及时淘汰高胎龄母猪,以维持最佳胎次结构。  相似文献   

8.
胎次与配种季节对丹系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彭兴  赵云翔  江科  朱琳  江威 《猪业科学》2018,(6):109-111
通过对广西扬翔某猪场1 314头丹系大白母猪的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并从不同配种胎次和不同配种季节对繁殖性能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丹系大白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随着胎次的增加逐渐增加到一个最大值后减小。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在第4胎达到高峰,总仔为17.98头,活仔为16.06头,之后随着胎次增加繁殖性能逐步下降。初生窝重和初生个体重在第3胎达到高峰,初生窝重为20.95 kg,初生个体重为1.37 kg。冬季配种的母猪产活仔数最多,初生窝重最重;夏季配种的母猪产活仔数最少,初生窝重最轻。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不同胎次、配种季节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笔者对江西省赣州市某猪场2015年长白母猪、大白母猪的繁殖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并按胎次及配种季节进行分组,分析其在不同胎次、配种季节条件下的繁殖性能差异。结果表明:长白母猪和大白母猪3~5胎繁殖性能较好,第1胎的初生均重、断奶均重最低;长白母猪第3胎窝产活仔数最高,显著高于1,2,6,7,8胎(P0.05);大白母猪第4胎窝产活仔数最高,显著高于第1,2胎(P0.05);长白母猪夏季配种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最高,初生均重、断奶均重春季配种最高;大白母猪不同季节配种窝产仔数差异不显著(P0.05),夏季、秋季配种产活仔数显著高于冬季(P0.05)。说明不同胎次、配种季节对长白、大白母猪繁殖性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7,(2):18-21
为了研究不同季节对深县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选用辛集市正农牧业有限公司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的深县母猪的繁殖记录,统计分析不同产仔季节对深县母猪的各个繁殖性状。结果显示:深县母猪在春季的总产仔数最高,显著高于夏、冬两季(P0.05);春季产仔母猪数最多,显著高于夏季(P0.05);深县仔猪的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断奶个体重在秋季最佳;断奶窝重在春季达到最佳;春、夏、秋季的断奶成活率显著(P0.05)高于冬季。结果表明:深县母猪在春、秋两季的繁殖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