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乳房炎     
《动物保健》2006,(10):27-27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分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两种。临床型乳房炎造成产乳量的下降.炎症奶废弃。 隐性乳房炎流行面广.是临床型乳房炎的15~40倍。产乳量降低4%-10%。乳的品质大大下降.乳糖、乳脂、乳钙减少,乳蛋白升高.变性.钠和氯增多。隐性乳房炎是临床型乳房炎发生的基础.其发病率是健康牛的2—3倍。  相似文献   

2.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发生的一种炎症,本质上是乳腺炎(Mastistis)。奶牛乳房炎十分常见,影响因素复杂,并且给奶牛业经济带来严重损失。乳房炎造成的经济损失有生产性能的下降、替代品费用的增加、奶的丢弃、药费的开支、兽医和劳动力的费用等,而生产性能的下降是引起巨大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袁永隆等调查结果表明,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平均为33.41%,隐性乳房炎平均阳性率为73.91%,乳室患病率为44.74%。  相似文献   

3.
1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 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疾病,对奶牛业的发展影响很大。乳房炎的病原有细菌、霉形体、真菌、病毒等经乳腺管进入乳腺组织,而引发此病。奶牛乳房炎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将其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种,一般认为临床型占30%,隐性型占70%,我国奶牛养殖水平较高的上海、北京等地调查,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在60%左右。临床型乳房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相似文献   

4.
于文会 《兽医导刊》2014,(12):47-53
一.奶牛乳房炎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约1/3奶牛患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据报道,美国每年因奶牛乳房炎造成的损失达20亿美元,而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则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有资料报道:某牛场临床型乳房炎及阳性乳区分别为8.47%和3.32%;隐性乳房炎及阳性乳区分别为78.94%和50.34%;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的阳性乳区奶样和健康奶牛的奶样细菌检出率分别为86.67%、87.83%和73.00%;检出的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和链球菌。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1/3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数的21%~23%,其淘汰数占奶牛总淘汰数的9%~10%。因其造成产奶量明显下降,甚至乳区化脓、坏疽、失去泌乳能力,经济损失相当严重。而隐性乳房炎流行更广,为临床型乳房炎的15~40倍,不但引起奶产量降低4%~10%,  相似文献   

6.
乳房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分为临床型和隐性型两种。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是乳腺体或乳腺体周围结缔组织的炎症或是两者同时发炎,隐性型乳房炎是乳腺体的部分乳腺小叶的炎症。据报道,临床型乳房炎约占乳房炎的5-25%,隐性乳房炎约占75~95%。隐性乳房炎由于没有临床症状,易被忽视。实际上,由于其发病率高且患病牛产奶量下降15%左右.更易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高,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隐性乳房炎在奶牛群中更为普遍。乳房炎使治疗费用增高、牛奶产量和质量下降,乳腺组织萎缩、纤维化、泌乳能力丧失,导致奶牛过早淘汰.因乳房炎淘汰奶牛占奶牛总淘汰的9%~10%,更严重者导致奶牛死亡,给奶牛饲养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治疗乳房炎的方法有乳房内注入、肌肉或静脉注射抗生素、静脉注射普鲁卡因液、封闭疗法(常用的有乳房基底封闭、会阴神经封闭、腰间隙乳房神经干封闭)、中药疗法、激光疗法等。大部分治疗方法存在用药量大、费力、疗程长或治愈率低等缺点。阴部外动脉注射法治疗乳房炎由日本兽医师野村武等人于1977年试验成功,该治疗乳房炎方法的应用在中国未见报道。笔者自2005年5月开始至今采用阴部外动脉注射法治疗乳房炎104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阴部外动脉注射法治疗乳房炎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1什么是奶牛隐性乳房炎奶牛隐性乳房炎是一种发病率高,没有临床症状,也就是奶水是白色乳状,乳房组织有肿胀和痛疼,但是乳汁的生物化学、乳汁成份则发生变化,肉眼看不到乳汁和乳房变化,所以叫做隐性乳房炎。隐性乳房炎有什么危害呢?最大的危害是隐性乳房炎能由于病情发展,变成显性乳房炎,乳汁出现絮状物(豆腐脑样子);乳房组织肿胀,痛疼,甚至病牛发烧,不出奶。其次是奶牛得了隐性乳房炎产奶量下降,一般要减少乳量10%左右。奶牛隐性乳房炎是怎样得的呢?隐性乳房炎由于现在检查方法有了,人们都开始重视这方面的问题,关于…  相似文献   

9.
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性疾病,一般可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种类型。隐性乳房炎由于无明显临床症状,不易觉察,可在牛群中普遍流行,给奶牛业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隐性乳房炎致病菌的分析是防制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关键环节。1材料与方法1.1隐性乳房炎的检测从奶牛场选取无乳房炎临床症状的奶牛采集奶样,用SMT法(上海乳房炎检测法)检测奶牛隐性乳房炎。1.2样品收集对检测有隐性乳房炎的奶牛,常规挤奶消毒后,再用70%酒精棉球消毒乳头和挤奶人员手指。每乳头废弃头三把奶后,收集5ml奶于经…  相似文献   

10.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生产的严重疾病,一直困扰乳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1/3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一般造成产奶量下降,乳液废弃,严重时,患牛乳区肿胀硬化、化脓、坏疽甚至萎缩,失去泌乳能力,被迫淘汰。每年因乳房炎而最终淘汰的病牛约占总淘汰率的10%。相比而言,隐性乳房炎在奶牛群中更加普遍,占发病总数的75%~95%。即使在美国、日本这  相似文献   

11.
奶牛乳房炎防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奶牛乳房炎是乳腺受物理、化学、微生物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症变化。为奶牛常见病之一,也是对奶牛生产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疾病。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因其造成奶量的下降,病乳废弃,严重者,乳区化脓、坏疽、萎缩,致使永久失去泌乳能力,其淘汰率占奶牛淘汰率的9%~10%,在经济上造成一定损失。隐性乳房炎在奶牛群中更加普遍。据美国、  相似文献   

12.
奶牛乳房炎是一种常见的、复杂的疾病。在奶牛的饲养过程中是发病率最高、流行最快、造成损失最大的疾病之一。 奶牛乳房炎根据症状表现分为临床与隐性两种,隐性乳房炎没有明显的症状.在此重点说一下临床型乳房炎的症状。  相似文献   

13.
奶牛乳房炎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虽然取得较多的成绩。但是奶牛乳房炎仍是奶牛场的常发病和难以防治的疾病之一。特别是奶牛隐性乳房炎,由于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隐蔽性强。发病率高,目前仍是危害世界乳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就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危害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奶牛乳房炎是造成奶牛业损失的最主要疾病之一。据世界奶牛协会统计,全世界约有2.12亿头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在50%左右。据报道,我国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在46.4%~85.7%之间。乳房炎的损失不仅包括治疗的费用,而由此引起的奶产量的下降、奶品质的低劣更不可低估。在防治奶牛乳房炎的工作中,虽然许多学者和临床工作者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还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5.
奶牛乳房炎可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分为临床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其中临床性约占30%,隐性乳房炎约占70%:奶牛乳房炎不仅降低了牛奶的产量(下降10%~15%)和质量,而且会延长母牛产后发情和妊娠时间,甚至使病牛失去生产性能,同时也是造成牛奶抗生素残留的重要原因:本文就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分类、临床症状、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减少奶牛乳房炎的关键是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16.
蒋伟 《中国奶牛》2008,(9):65-66
乳腺炎是世界奶牛养殖业中发病率最高、流行最快、造成损失最大的疾病之一。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隐性乳房炎在奶牛群更普遍.发病率高达50%。奶牛乳房炎的发生对牛奶的产量(下降10%~15%)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能延长产后发情和妊娠时间,甚至使病牛失去生产性能.而且治疗时还要花费很多的药费.给养牛业的发展造成了及其严重的经济损失。引起乳房炎的因素主要是病原微生物感染.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其次是化学药物、冷热刺激、机械性损伤等.其中微生物侵入乳头管引起乳房炎是最主要的途径。我国牧场中的乳腺炎80%以上都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对此,建议采取如下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1发病情况隐性乳房炎是奶牛乳房炎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乳房炎,据报道,西欧部分经济发达国家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高达25%;美国平均因隐性乳房炎年经济损失达10亿万美元;德国乳牛业因隐性乳房炎年损失4.5亿马克。在我国乳房炎的发病率更高,一般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达到20%-40%以上,甚至高达50%。80%。近年来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房炎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房实质、问质和实质间质的炎症,多发生于泌乳期,奶牛发生乳房炎对生产的影响较严重。如:临床型乳房炎,乳产量明显下降,炎乳废弃,继而乳区化脓坏疽,失去泌乳能力,其经济损失严重,特别有的牛患隐性乳房炎流行面较广,是临床型乳房炎的15~40倍,乳产量降低4%~10%,牛奶品质下降,乳糖、脂肪、乳钙缺少;乳蛋白升高变性。钠和氯增多,为此防治乳房炎的发生是当前搞好奶牛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9.
对重庆部分地区6个奶牛场118头泌乳奶牛进行临床型乳房炎的病因及发病情况调查,并对其中76头泌4乳奶牛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查,同时对226份患乳房炎和健康奶牛奶样进行细菌学分离鉴定。结果表明:临床型乳房炎奶牛及阳性乳区分别为8.47%(10/118)和3.32%(15/452);隐性乳房炎奶牛及阳性乳区分别为78.94%(60/76)和50.34%(148/294);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奶牛的阳性乳区奶样和健康奶牛的奶样细菌检出率分别为86.67%(13/15)、87.83%(130/148)和73.00%(46/63);检出的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和链球菌。  相似文献   

20.
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很高,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更高、危害性更大。根据国际奶牛联合会的统计,20世纪70年代,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是2%,隐性乳房炎患病率为50%。在我国,同期几个大城市隐性乳房炎的检出率为20%-70%。20世纪80年代,有60%以上的乳牛都感染有隐性乳房炎,有30%-50%的乳区感染有隐性乳房炎。近年来奶牛隐性乳房炎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