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组织和机构在毒理学研究中推荐的实验鱼品种,强调用鱼类作实验动物时所必需的实验控制条件和要求.对急性毒性试验、蓄积毒性试验、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试验的药物浓度设置、试验结果的观察和评价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浙江省慈溪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承担实施了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资助项目"青蟹与斑节对虾咸淡水池塘高效生态混养技术试验与推广"课题,试验总面积为386×667 m2,进行了青蟹和斑节对虾的不同放养密度、放养时间和不同搭配比例的试验,整个试验过程运用生态、健康的养殖方法,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果,完成了项目试验的主要内容和经济指标。现将一年来的项目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试验条件  相似文献   

3.
鲤鱼对二溴海因的耐受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二溴海因为消毒剂 ,设置了四个浓度梯度 ,对鲤鱼进行了耐受性研究 ,得出了鲤鱼对二溴海因的安全用量范围。试验采用静水试验法 ,分为预备试验和正式试验两部分 ,每组试验周期 4 8h,试验鱼尾数 10尾。在试验过程中记录每组浓度梯度在 12h、2 4h、36h和 4 8h试验鱼的中毒症状和死亡尾数 ,根据试验鱼的死亡率及死亡时间 ,利用半对数坐标用直线内插法求出二溴海因对鲤鱼的半致死浓度 12hTLM ,2 4hTLM ,36hTLM和 4 8hTLM分别为 88.5mg/L ,80mg/L ,77.4mg/L和 76 .2mg/L ,通过公式求得安全浓度为 7.6 2mg/L。通过本次试验验证了二溴海因是一种健康的、安全的、环保型的消毒剂 ,可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中  相似文献   

4.
复合芽孢杆菌对青虾生产性能及养殖水质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们使用生物净水剂进行了青虾的养殖效果试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试验结果。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池塘及养殖准备试验选择在吴江市同里镇水产养殖总场,共4个青虾养殖池,面积分别为0.80  相似文献   

5.
凤眼莲和水蕹菜净化养鱼池塘水质效果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主养草鱼池塘中进行水培凤眼莲、水蕹菜削减养殖污染(N、P)的试验,经150d后,与试验初始比较,凤眼莲吸收了TN、TP的50.23%、47.69%,水蕹菜吸收了48.92%、30.91%;与对照池试验结束时比较,则凤眼莲吸收了TN、TP的129.38%、110.40%,水蕹菜吸收了118.07%、93.62%;试验池养殖产量分别增加11.70%、10.95%,666.7m2利税分别增加551、454元。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鲤鱼饵料中不同蛋氨酸水平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束后,检测鲤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等生长性能指标.结果显示:试验0.85%组和试验0.95%组鲤鱼的增重率比0.75%组显著提高了16.71%、18.94%(P<0.05);试验0.85%组和试验0.95%组鲤鱼的特定生长率比0.75%组显著提高了16....  相似文献   

7.
从2004年开始,在东港市进行了文蛤滩涂大面积围网养殖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试验采用双层网防逃、设置隔断绳、旱播和控制投苗密度等方法,养殖试验面积6.7 hm2,取得了11 250 kg/hm2的结果,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细鳞鱼俗称梅花鱼、小红鱼等。临朐县为研究、保护和推广这一名贵鱼类,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先后分两次引进了细鳞鱼,进行了流水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试验,证明临朐冷水水域环境非常适宜养殖细鳞鱼。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流水池结构使用长方形水泥流水池3个,总  相似文献   

9.
<正>2009年我们在山东省微山县傅村水产苗种繁育场进行了草鱼亲鱼的催熟与繁殖试验,使本地的草鱼繁殖生产提前了十余天,催产率、受精率、出苗率均有较大提高,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探索黄河鲤池塘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的健康养殖关键技术,提高黄河鲤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0年3月至12月,我们进行了黄河鲤池塘节能、节水、环保、增效、健康养殖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池塘试验池塘位于郑州市中牟县万滩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对鳖的“红底板病”致病菌的研究,确认其致病菌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sp),并进行了药敏试验,提出了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2.
中华鳖白底板病和红底板病病毒及细菌的致病性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利用含类呼肠孤病毒和类腺病毒 的患白底板病和红底板病 病鳖组织匀浆过滤液及从病鳖中分离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 进行病毒和细菌的相继 人工感染试验, 复制出典型的鳖红底板病和白底板病病症。研究发现, 细菌是红底板病的主要病原, 病毒是白底板病的主要病原,而病毒的感染不致死鳖, 细菌的继发感染是鳖最终死亡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大连地区裙带菜斑点烂病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裙带菜斑点烂病典型病藻上分离出多株细菌,其中三株经感染健康藻得到与病藻相同的症状,证明所分离菌是裙带菜斑点烂病的病原菌,经系统分类鉴定定名为优美德利菌(Deleyavenusta)。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中国对虾糠虾幼体的一种病原菌———非01群霍乱弧菌作了研究报道。这种病的症状是病虾运动能力差、趋光性弱、镜检发现肠道肿胀。从垂死病虾中分离到5株细菌,经感染健康糠虾幼体得到与病虾相同症状。5株细菌的47项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与霍乱弧菌相同,但不被01群霍乱弧菌多价血清凝集。血清学分型结果均为不同的VBO血清型VBO5,14,26,47,56。用DNA霍乱CT基因探针菌落原位杂交及小鼠肠结扎法测肠毒素,表明菌株有强毒力。分离菌株对小鼠的LD50为158×108个/只。  相似文献   

15.
沙市地区暴发性传染病病原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1991年6—9月,从湖北省沙市市及江陵县患暴发性传染病的鲢鱼、鳙鱼、团头鲂、白鲫和鲤鱼体内分离到10多株病原菌;这类细菌能够使多种淡水鱼致病,20℃—28℃时,LD_(50)为10~(4.2)—10~(5.0),能够产生溶血毒素和细胞毒素。经鉴定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亦是沙市地区暴发性传染病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16.
关于海带“叶片点烂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界中,无论野生的或栽培的植物,都可能发生病害。海带(Laminaria japonicaAresch)也不例外。自开展人工养殖以来,几乎每年都有病害发生。1958年以前,大面积养殖生产还局限于水质肥沃的海区时,常常发生叶片绿烂病。1959年海带养殖在全国沿海推广以后,在水质瘠贫的海区,则常常发生各种白烂病。1959年5月和1960年4月,辽宁金县大  相似文献   

17.
中华鳖腐皮病的病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具有典型腐皮病症状的中华鳖体中分离到P—1、P—2两株细菌,经人工感染试验对健康鳖均产生了较强的致病力,出现与自然病鳖相同的症状,从而证实这两株菌株是中华鳖腐皮病的病原菌。经对菌体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反应进行鉴定,证明致病菌为嗜水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18.
从患病甲鱼的肝脏中分离到9株细菌,其中7株为温和气单胞菌,2株为豚鼠气单胞菌。两种菌JA—1和JA—2对鲫鱼的半数致死量(LD_(50))各为4.3×10~5和5.5×10~7,在两种菌培养的上清液中均有一种具有溶血活性的毒素。研究表明:甲鱼的爆发性传染病是由温和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引起,用两种菌为菌种做成菌苗,结合免疫增效剂免疫家兔制得血清,效价可达1:512,治愈率达100%。  相似文献   

19.
用酶免疫测定法检测鱼害粘球菌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不标记抗体酶免疫测定法检测鱼害粘球菌烂鳃病的试验结果。试验表明,鱼害粘球菌不同菌株的菌体都能与其各特异抗血清交叉反应,用酶标记显示棕色,获得阳性反应,其细长弯曲的菌体形态在光学显微镜下清晰可见。 用正常兔血清或含吐温20O.1M,pH7.4的磷酸缓冲液或吸收血清,或用Cg25和Cg27菌株代替鱼害粘球菌的对照组,酶标记都呈阴性反应,菌体不呈棕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有明显差别。以健康草鱼鳃上的粘液作对照试验,粘液本身呈淡黄色,只有红血球呈深棕色。这种检测法对粘细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或用于诊断鱼病有一定实际意义。这一检测技术对其他鱼类的病毒病的病原定位、传染源、传染途径的探索,以及对细菌性鱼病或寄生虫鱼病的研究也可能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20.
鱼虾类暴发性疾病的中医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鸿泰 《淡水渔业》1995,25(6):29-30
鱼虾类暴发性疾病的中医学探讨王鸿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近年来鱼虾类暴发性流行病越来越严重,呈上升趋势,不少学者都认识到这些流行病与生态环境变化有密切相关,特别是多种细菌和病毒都在同一水环境中,如淡水中的呼肠孤病毒(Reovir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