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海蜇育苗基础设施1.1育苗室和育苗池育苗室要求通风,光线偏暗,避免阳光直射入室。育苗池的大小和形状等无严格要求,深浅一般要有效水位1m以上,现有鱼、虾、贝类育苗池均可兼作海蜇育苗池。池内严禁有裸露金属管道,池子上方要有塑料薄膜遮挡,严禁重金属落入池内。  相似文献   

2.
1.1育苗室和育苗池 育苗室要求通风,光线偏暗,避免阳光直射人室。育苗池的大小和形状等无严格要求,深浅一般要求有效水位1m以上。现有鱼、虾、贝类育苗池均可兼作海蜇育苗池,池内严禁有裸露金属管道。  相似文献   

3.
南美白对虾健康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育苗设施本试验在电白县新科养殖有限公司种苗场进行,水泥育苗池10个,育苗池规格2.8米×3.8米×1.5米,采用罗茨鼓风机由塑料软管连接供气管道充气增氧,育苗池面上用农用白色薄膜遮盖保温,育苗用的海水直接从海中引入,经沉淀、过滤,配有锅炉、发电机组、沉淀池、藻类培育池、丰年虫孵化桶及饵料生物培养池等辅助设施。2.育苗池消毒育苗池先用漂白粉全池浸泡消毒,再用高锰酸钾泼洒消毒,育苗期间所有的工具都用高锰酸钾浸泡消毒。3.育苗用水(1)育苗用水来源育苗用水引自大潮平潮后的新鲜海水,并在15公顷的露天沉淀池沉淀5…  相似文献   

4.
一、工厂化育苗主要设施1.育苗室:可利用鱼、虾、贝类育苗室空闲季节进行育苗,也可与其同步进行育苗。若新建成的育苗室,要考虑多功能综合利用。80%以上的原色玻璃钢波形瓦覆盖顶,室内房顶设置遮光布,门窗挂棉帘,以便调光、保温和通风。2.一级培育池(蚤状幼体~大眼幼体培育阶段):指室内育苗池,有效水体10~60米3之间,水深1.2~1.6米,池底、池壁要求光滑。要安装供热、供水、供气管道系统。池内升温的蒸汽管道宜选用不锈钢管,有关这些管道安装要求坚固安全,便于日常管理操作、维修。3.二级培育池(大眼幼…  相似文献   

5.
贝苗海上中间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海水养殖业的发展,贝类人工育苗技术也得到了不断提高,现已有多个贝类品种(如马氏珠母贝、海湾扇贝等)的人工育苗已完全能满足生产上的需要。但在广东、广西的附着性贝类育苗中,一般幼苗在室内培育到壳长2mm以上方出池,存在着后期饵料难以供应、育苗室周转慢、  相似文献   

6.
仲雷 《齐鲁渔业》2008,25(11):29-30
目前,国内很少建设专用的海胆育苗室,海胆人工育苗大都借用普通贝类或鲍育苗室的培育设施和水处理系统。现将海胆人工育苗的设施和器材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重点介绍罗氏绍虾育苗简易设施工程的设计技术,主要包括育苗温室、育苗池、供热设备、增氧设施、供排水设施的设计等,供设计得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前北方有许多大型贝类育苗场,利用率较低,这些贝类育苗车间主要在春季进行虾夷扇贝、海湾扇贝育苗。由于贝类育苗行业竞争激烈,各育苗单位为了追求效益、降低成本,逐渐开始综合利用贝类育苗车间,由单一扇贝育苗转为牡蛎、魁蚶、海参等育苗加以综合利用,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目前还没有鲍育苗的效益高。2004—2005年,笔者利用贝类车间4月底以后的闲置时间,进行了杂交鲍的人工育苗及中间培育,取得了较好的效益。1贝类育苗车间的特点及调整1.1贝类育苗车间的特点贝类育苗车间具有池子水深、池子大,光线弱的特点,其他如供水、供气、供暖等系…  相似文献   

9.
威海市羊亭水产养殖总公司1998和1999两年进行了锯缘青蟹的工厂化育苗,均取得成功,现将其育苗技术介绍如下:1方法1.1亲蟹亲蟹均来自当年南方越冬蟹,1998年8只,1999年15只,平均体重270 g,最大个体550 g。1.2育苗设施育苗用 40 m3水泥池 5个,水深1.5m,池内设有盘管式加温设施,并有充气设施。同时配有单胞藻、卤虫和轮虫培养池。1.3亲蟹暂养促熟亲蟹从南方运回后,首先放入池中暂养,使其恢复体力,促使性腺进一步发育。暂养池底部,除留出投饵台外,其它地方均铺设 10 cm厚的砂…  相似文献   

10.
鲍育苗设施的设计原则与技术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聚  施宝 《齐鲁渔业》1996,13(3):15-17
研究了鲍工厂化育苗设施设备的场址选择,平面立体配置,沉淀贮水池容量,亲鲍培育室、鲍育臻育苗池的技术参数以及育苗用水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1.
许红  梁鹏 《河北渔业》2014,(7):56-56
<正>单细胞藻类与水产养殖息息相关,单细胞是鱼、虾、蟹、贝类等幼体的直接饵料,在水产养殖以及育苗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本人多年从事贝类育苗、海参育苗工作,下面对贝类育苗、海参育苗中单细胞藻类常用种类和培养方法做如下介绍。1常用种类贝类育苗中常用种类较多,有小球藻、塔胞藻、扁藻、金藻(等鞭金藻和叉变金藻)、硅藻(新月菱形藻);海参育苗中常用种类有盐藻、角毛藻和新月菱形藻。以上几种藻类对温度、盐度、光照有  相似文献   

12.
河蟹育苗成活率和溶氧关系的试验材料与方法五个圆形水泥池,面积7.3平方米,水深1.3米,水体9.5立方米。每池安放5个气泡石,连续充气。育苗水经三种处理:1、2号池对虾育苗过滤设施过滤海水入育苗池,育苗时透明度大于130厘米,水中藻类极少,水中溶氧水...  相似文献   

13.
饵料藻类对贝类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藻类是贝类育苗的关键因素之一。作为贝类育苗的饵料藻类有多种,不同的藻类对贝类幼虫的食用效果不一样,单独投喂藻类和混合投喂也会产生不同的生长状态。饵料藻类从多方面影响着贝类幼虫的生长、成活、附着变态。  相似文献   

14.
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1)基本设施:砂滤井8个,为完全封闭的,每天可供水500米3。可供贝类育苗的育苗池10个,育苗水体共260米3;无沉淀池和砂滤池,只有1个小型的砂滤罐,锅炉为海水直接升温炉。(2)育苗其他器材:和常规育苗所用方法相同以及水质分析仪器等。(3)育苗种类:2~5月进行海湾扇贝育苗,亲贝为5000个,大小5厘米。5~9月进行太平洋牡蛎升温和常温育苗,太平洋牡蛎种1000个,大小10~15厘米。2.方法(1)育苗方法:和常规方法相同,亲贝入池水温是12℃,海区水温为4℃,经过35…  相似文献   

15.
菲律宾蛤仔生产性人工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俗称花蛤、沙蚬子,是我国主要的滩涂贝类养殖品种和大宗出口品种。南方地区土池育苗技术已趋于成熟,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由于气候等条件的限制,土池育苗效果不好,生产所需苗种大部分依赖从南方购进,极大地限制了菲律宾蛤仔增养殖业的发展。为探索其生产性人工育苗技术,我们利用600 m^3对虾育苗池,在常温条件下进行试验,获得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香鱼反季繁育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设施与方法(一)设施1.育苗室。由塑料棚改建而成,500米3水体,黑色遮光网调节光照强度,控制光照强度5000勒克斯以下。2.亲鱼培育池。水泥池,长方形(3米×2.65米),池深1米,兼作饵料池及育苗池。3.供水设施。采用地下水,用泵通过主、支管路供水。4.充气设备。普通气泵2台,育苗  相似文献   

17.
青蛤(Cylinasinensis)俗称黑蛤、蛤蜊等,是我国沿海常见底栖贝类,栖息在沿海滩涂泥滩地带。为了推广青蛤育苗技术,笔者把几年来的育苗经验写出来供大家参考。一、育苗池的选择青蛤工厂化育苗过程中,幼体发育经过担轮幼虫、面盘幼虫、匍匐幼虫期,然后发育变态成稚贝而进入附着期  相似文献   

18.
我们于2005年12月至2006年4月,在大连长山岛金海育苗室进行虾夷扇贝的人工育苗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益。现将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育苗设施的准备2005年12月至2006年4月,在大连长山岛金海育苗室进行虾夷扇贝的人工育苗生产。亲贝培育池150米3,幼体培育池550米3,饵料培育池300米3。锅炉1台,18千瓦罗茨鼓风机3台,发电机1台。沉淀池1个,沙滤池1个。育苗用水符合育苗标准。2.亲贝的选择亲贝可采用底播增殖或筏式养殖贝,选用2龄以上、壳高10~15厘米、体重200克以上的较大个体。壳表干净,附着物较少,色泽较深,壳面完整无损,外套膜伸…  相似文献   

19.
泥蚶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蚶Tetillarca granosa(Linnaen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贝类,具有悠久的养殖历史。曾是我省四大养殖贝类之一。它具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群众喜爱的滋补佳品。泥蚶养殖曾经是同安县传统养殖对象,蓄水养蚶有着丰富的经验,过去仅赵厝村年产量约50-100吨,1963年后,由于苗种缺乏而养殖中断。苗种是养殖的基础,目前我国泥蚶养殖同样因苗种供不应求,致使养蚶业发展不快。为解决苗种问题,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温州分所、广东省海丰水产养殖场、汕头市水产养殖场、山东省乳山县贝类实验场等单位相继开展泥蚶人工育苗,并获得初步成功。1977年福建省水产研究所与云霄县水产局共同获得泥蚶人工育苗成功,于1979年又获得了循环池育苗成功。在此基础上,我们于1984—1986年在同安县赵厝泥蚶育苗场开展泥蚶室内人工育苗实验,并着重于育苗工艺和提高成活率的研究。1984年育出蚶沙39万粒,继1984年后,1985年育出蚶沙2257万粒,1986年又培育出蚶沙719.6万粒,连续2年平均每平方米产蚶沙分别达34万粒和22万粒。本文报告了1984—1986年同安县赵厝泥蚶人工育苗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菲律宾蛤仔苗种规模化繁育与高效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进行了菲律宾蛤仔苗种规模化繁育与高效养殖技术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1)育苗设施:改造利用通州市新中海水育苗场原1500米^2的河蟹育苗温室1座,室内建有育苗池、产卵池、孵化池,改造了单胞藻培育池500米^2。利用面积为50亩的蓄水池1个,7.5千瓦罗茨鼓风机4台,2.2千瓦充气泵18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