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应用稳定性同位素~(15)N进行花生氮素化肥经济施用技术的研究,经过两年预备试验,五年正式试验,采用盆栽、微区、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相结合,取得了大量的数据,现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以下技术规范。 一、花生氮素化肥的经济施用量。 花生氮素化肥的经济施用量,要从充分发挥根瘤的供氮能力,提高花生植株对  相似文献   

2.
文中采用6种施肥处理,有机无机肥配施采用3个比例。通过田间试验,结合室内分析测定,研究了黑龙江地区商品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对大豆氮含量和氮素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植株的氮素积累量在整个生育期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商品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表现出较高的氮素积累量,但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处理间差异不明显。商品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处理的NTE均高于化肥处理,分别提高了17.72%,23.14%和16.06%。商品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的各处理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也均高于纯化肥处理。  相似文献   

3.
碳酸氢铵(以下简称碳铵)是我国主体化肥,其产量约占全国氮素化肥50%以上,目前各茶区都有广泛施用。但由于它的理化性质差,从而影响施用效果。因此,了解碳铵在茶园中的农化特性,做到合理施用,对于提高施肥效果和经济效益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引言 花生是需要氮素较多的作物之一。近几年来,山东省花生产区。施用氮素化肥面积逐年增加,一般亩施40—60斤(硫铵),高者达百斤以上。由于施用比较盲目,造成肥害而减产的现象不断发生,浪费十分严重,全省每年因施肥不当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温室花生试验的二个处理,1.测定施用氮肥对缺氮土壤中接种根瘤菌对花生生长的效果。2.是应用同位素N~(15)方法,研究花生根部区域存有不同的氮素水平,通过花生子房柄对氮素的吸收。在播种时施用氮肥对花生幼苗的根瘤数目大量减少,但其含氮量增加。由于施用氮肥的结果,花生蔓和荚果的综合产量增加,但在播种后5周施用少量氮肥的除外。6和12P.P.M氮素的任何一种,在播种或播后5周施用的结果,收获时其成熟荚果百分率较高,但是施用过多的氮素化肥,则延迟其成熟。应用同位素N~(25)确定了花生通过子房柄吸收氮素。明确通过子房柄吸收氮素的数量和根部区域内供给有效氮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当花生根部区域接种根瘤菌或施用化合氮肥为氮素来源,供给充足的氮素,则花生通过子房柄吸收氮素是不重要的。但是当根部存在的氮素接近贫乏状态,花生通过子房柄产生吸收氮素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控释肥对夏玉米的应用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试验研究了控释肥和普通化肥对夏玉米产量、子粒品质、土壤性状以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控释肥有助于夏玉米干物质积累,提高夏玉米的穗粒数、容重和千粒重,比对照增产22.2%,比普通化肥增产4.3%;与施用普通化肥相比,施用等养分量控释肥更有助于提高子粒粗蛋白、可溶性糖的含量,显著提高肥料中的氮素表观利用效率、生理效率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7.
过去研究报导,花生根部根瘤菌能固定氮素,施用氮素肥料不适量,就会影响根瘤菌固氮能力,影响土壤供氮最佳水平。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发展,氮素作为花生主要的养分已由许多研究材料报导指出了氮在花生生理中的重要性。为了摸清高产花生各生育期土壤供氮最佳水平和整株组织液中硝态氮最佳浓度,并从中寻找出美宜指标,以便更好的为花生高产的时候施用氮素化肥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  相似文献   

8.
针对江苏省规模养殖废弃物超排,引起环境污染严重且资源大量浪费的突出问题,研究了施用高量猪粪有机肥对水稻剑叶光合作用与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灌浆期施用150%猪粪有机肥较化肥处理增加了剑叶净光合速率、SPAD值和净光合量,但降低了剑叶叶面积;另外,施用150%猪粪有机肥较化肥处理提高了剑叶净光合速率对其净光合量的贡献率6.8个百分点;水稻收获期施用150%猪粪有机肥,较化肥处理提高了水稻产量和经济系数,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可见,本试验条件下,施用猪粪有机肥氮素达到化肥的1.5倍,能够实现水稻高产。  相似文献   

9.
采用大田试验,以旱优8号为试验材料,比较评价了节水灌溉条件下不同氮肥类型和施用方式对节水抗旱稻产量、经济效益、氮素吸收和田面水不同形态氮素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氮肥用量条件下,不同氮肥类型和施用方式的氮素吸收与产量高低无明显相关关系。在等氮量投入下,缓释肥配施无机化肥处理(SCU1)总吸氮量最高,氮收获指数(NHI)最低,造成了水稻对氮素的奢侈吸收,不利于高产群体的构建,产量相对较低;缓释肥一次性基施处理(SCU2)的NHI最高,且灌浆结实期作物生长率和比叶重较高,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产量最高,显著高于纯化肥处理(增产18.28%);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处理(OCN)的作物群体质量、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与单施无机化肥处理相比无明显差异。SCU1处理降低了基肥和分蘖肥期田面水总氮和铵态氮浓度,但增加了穗肥期的田面水氮浓度,而SCU2处理和OCN处理在3个施肥期内田面水总氮和氨态氮浓度均明显低于纯化肥处理,SCU2处理氮素浓度最低。综合成本效益分析,缓释肥一次性基施技术能够满足节水抗旱稻生长对氮素的需求,提高作物产量、经济效益和氮素利用效率,降低径流损失风险,是值得在太湖流域推广的一种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0.
沼肥与化肥配施对盐渍土棉花产量、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沼肥与化肥配施对盐渍土棉花产量、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新疆盐渍化土壤中,无论壤土还是砂壤土,氮素总量投入相同时,沼肥提供25%的氮素,尿素提供75%氮素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壤土生产性能、氮素利用效率、表观利用率、氮素对产量的贡献率比砂壤土更高;生产中投入氮素总量为138 kg·hm-2的沼肥与尿素配合施用就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1.
磷素在植物体中除作为核酸、核蛋白和磷酯等有机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外,还参与作物体内的多种代谢作用,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都有密切的关系。近年来,随着生产水平和化肥工业的发展,棉田氮素化肥用量日趋增加,氮磷比例失调,因而磷肥的施用受到极大重施。  相似文献   

12.
刘强  孟凡玺  刘树堂 《玉米科学》2012,20(1):112-114
基于连续进行33年的长期定位试验,利用15 N示踪,研究长期施用化肥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氮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氮磷肥配施氮素利用率最高,为55.63%,与对照相比较提高了13.2%;其次为氮磷钾肥配施,氮素利用率为55.21%;氮磷钾肥配施处理氮素损失率最低,为8.71%。长期单施氮肥和氮钾肥配施的处理氮素利用率最低,分别为36.21%、34.53%,损失率高达38.63%、38.31%。  相似文献   

13.
桂中连作蔗区不同钾肥施用量对甘蔗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连作蔗区钾肥施用效应,2012/2013年榨季选择在连作甘蔗20年的耕地进行不同钾肥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相同氮素、磷素化肥的基础上,施用钾肥比不施用(对照)甘蔗产量有非常明显的增产效果。施用15~40公斤/亩钾肥分别比不施用钾肥增产12.33%、20.14%、27.26%和28.92%,以亩施30公斤钾肥经济效益最好;亩施40公斤钾仍有增产效果,但甘蔗糖分、经济效益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对玉米养分吸收规律及优化配方施肥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中,处理N2P2K2在籽粒养分吸收量上综合来看最为理想。玉米籽粒中氮素的累积量受氮、磷、钾化肥的施用的影响相对较大。磷素的累积受氮、钾肥施用的影响较大,而钾的累积受施肥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连作花生土壤养分变化及对施肥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盆栽试验,探讨了连作花生土壤养分的变化及对施用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反应。结果表明,中等肥力砂壤土多年不施肥连作花生,土壤中的速效钾含量每年以近10%的量递减,速效磷含量以连作第3年减少最多,达52.99%。连年施用有机肥料,可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氮素含量。多量施用N、P、K化肥,土壤中的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较施用有机肥料分别增加77.05%,23.53%。连作花生施用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增产效果均低于轮作花生。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施肥条件下冬小麦氮素吸收、转运及累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给陕西关中地区冬小麦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基础,以小偃22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条件下冬小麦产量、氮素吸收、转运和累积特点.结果表明,氮磷钾和有机肥配合施用可明显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其中在基施有机氮150 kg·hm-2的基础上,施氮量为150~225 kg·hm-2时小麦籽粒产量接近或达到9 000 kg·hm-2的超高产水平,显著高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基施纯氮300 kg·hm-2和P2O5 75 kg·hm-2);在不施有机肥、施氮量为270~300 kg·hm-2时,小麦籽粒产量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差异不明显,说明有机肥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施肥处理时小麦氮素累积有显著影响,氮磷钾配施可显著提高小麦氮素累积量,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氮素累积量最高,达到249.3~283.0 kg·hm-2.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相比,氮磷钾配施条件下小麦生育中期和后期氮素累积量增加,开花后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也随着增加,但施肥处理间氮素转运效率差异不明显.综合来看,陕西关中地区冬小麦在氮磷钾和有机肥配合施用的情况下,氮肥用量应控制在150~225 kg·hm-2.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主要棉区棉花经济施用氮肥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棉区生产条件的改善,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广大棉农为了追求棉花高产,棉田氮素化肥投入量显著加大,施肥次数明显增多。由于肥料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加之氮肥施用技术不当和用量过大,致使棉花迟熟减产,纤维品质下降,投资高,效益低,而低产棉田却因氮肥供应不足或施用不当,得不到应有的增产效益。因此,如何经济合理施用氮肥,充分发挥氮肥的经济效益,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协作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氮素化肥在茶园土壤中的吸附率、淋失率、硝化速率、发率及对土壤性状的影响等5个方面介绍了常用氮素化肥之间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氮素化肥土壤农化特性的合理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9.
近四十多年来,世界各甜菜种植国单位面积产量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都是应用综合农业技术措施(优质高产多倍体杂种,增施无机化肥,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病虫害防治等)的结果。但其中一项重要的原因是甜菜施用无机化肥的数量提高了,并且在施肥中又主要增加了氮素化肥,结果提高了块根产量,但降低了含糖量,有时甚至出现块根产量增加的经济收益不能补偿糖分损失的情况。于是,甜菜含糖率的下降,引起了世界各生产国的普遍重视。从大量的研究报道来看,甜菜块根含糖率及其品质与氮素供应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甜菜生育中心是积累蔗糖,实现该过程必需庞大的光合器官—叶丛  相似文献   

20.
碳酸氢铵(简称碳铵)是我国氮素化肥的重要品种,在各地茶区均有广泛的使用,但该肥的缺点是在常温下容易挥发出氨,这不仅降低了肥效,也有害于茶树。因此,该肥在密植茶园中尤其难以施用,它不象别的肥料那样可采用撒施在茶丛上并抖动茶丛而使肥落入土壤的施用方法,而是需要先将茶丛分开,再行边施、边复土的施用方法,这样就需要3人共同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