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提高旱作麦区集蓄雨水的转化利用,设计安装了深层防堵渗灌系统,以旱地小麦运旱618为试验材料,于2012-2017年5个小麦生长季,研究了限量补水渗灌对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补水渗灌处理比对照增产47.5%~47.8%,水分利用率较对照提高2.6~8.1 kg/(hm~2·mm),提高了15.0%~24.5%,灌溉效率5.7~9.4 kg/(hm~2·mm)。深层防堵渗灌系统在旱地小麦上节水增产增效效果显著。本文作者提供了深层防堵渗灌系统的安装与技术参数,介绍了研究形成的渗灌综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寻求节水节肥增产增效的水肥配置模式,在河南省通许县进行测墒灌溉[亏缺灌溉(田间持水量的50%~60%)、限量灌溉(田间持水量的65%~75%)、充分灌溉(田间持水量的75%~85%)]条件下不同养分配置[底施专用肥750 kg/hm~2+追施N 75 kg/hm~2、底施控释肥600 kg/hm~2、底施控释肥600 kg/hm~2+追施N 75 kg/hm~2、底施控释肥750 kg/hm~2、底施控释肥750 kg/hm~2+追施N 75 kg/hm~2]对小麦-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限量灌溉处理可促进作物生长发育,与亏缺灌溉处理相比,小麦株高、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总体均增加,不孕穗数下降,玉米有效穗长和千粒质量增加;与充分灌溉处理相比,小麦小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和玉米双行粒数、千粒质量总体均增加。对于小麦来说,限量灌溉处理较亏缺灌溉处理增产6.73%~11.61%,较充分灌溉处理增产0.71%~4.11%;水分利用效率较亏缺灌溉处理提高0.51~1.29 kg/(mm·hm~2),较充分灌溉处理提高0.63~1.12 kg/(mm·hm~2),以底施控释肥750 kg/hm~2处理效果最好,其次为底施控释肥750 kg/hm~2+追施N 75 kg/hm~2处理。对于玉米来说,限量灌溉处理较亏缺灌溉处理增产17.44%~21.45%,较充分灌溉处理增产1.20%~9.04%;水分利用效率较亏缺灌溉处理提高2.06~3.42 kg/(mm·hm~2),较充分灌溉处理提高1.28~3.09 kg/(mm·hm~2),以控释肥750 kg/hm~2+追施N 75 kg/hm~2处理效果最好。对于小麦-玉米来说,限量灌溉处理周年产量较亏缺灌溉处理增产11.99%~15.33%,较充分灌溉处理增产0.96%~4.99%;周年水分利用效率较亏缺灌溉处理提高1.51~1.81 kg/(mm·hm~2),较充分灌溉处理提高0.88~1.67 kg/(mm·hm~2),以底施控释肥750 kg/hm~2+追施N 75 kg/hm~2处理效果最好。根据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分析结果,在该降水年型条件下,采用限量灌溉、底施控释肥750 kg/hm~2+追施N 75 kg/hm~2处理,既能提高小麦-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同时实现了节水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膜上灌对春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2004年到2005年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二十里堡乡七号村进行了膜上灌春小麦调亏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膜上灌水的方式下覆膜处理的耗水量为460.1 mm,比对照减少了310.3 mm,但比对照增产1 363.69 kg/hm2,增收1 817.1元/hm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6.0 kg/(mm.hm2);在同一水分条件下,覆膜处理比露地处理增产54.22%,增收3 400.6元/hm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4.67 kg/(mm.hm2).覆膜处理具有明显的节水增产效应,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茎、叶、穗等器官营养物质的分配、转换均高于露地处理,且产量达最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几种农艺节水措施对榆林北部风沙滩井灌区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处理玉米比对照增产8.16%,黄腐酸处理减产12.17%,秸秆覆盖处理减产1.74%,保水剂处理减产9.10%;地膜覆盖、旱地龙、秸秆覆盖、保水剂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是15.33kg/(mm.hm2)、12.63kg/(mm.hm2)、14.18kg/(mm.hm2)、13.29kg/(mm.hm2),分别比对照增加8.43%、-12.80%、-2.10%、-8.30%。地膜覆盖不但增产,且能提高土壤的水分利用效率,在榆林风沙滩井灌区抗旱栽培中应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区冬小麦渗灌技术节水高产综合效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 1997- 0 9— 2 0 0 0 - 0 6在北京市昌平县北郊农场进行的冬小麦渗灌技术试验资料及调查资料 ,研究了渗灌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及最终产量的影响、渗灌技术的节水效益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 ,渗灌比喷灌平均增产 9.5 % ,比旱地增产 62 .3% ,产量结构中以渗灌千粒重表现最高。小麦生长期内农田总耗水量喷灌最大 ,渗灌次之 ,旱地最小。渗灌可明显提高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 ,渗灌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平均为 13.2 5 kg.hm-2 .mm-1,是喷灌处理的 1.35倍。 3年平均渗灌比喷灌节水 4 3.9%。渗灌年净效益比喷灌多 976.6元 .hm-2 ,增加 2 0 .91%。渗灌具有节省开支 ,产投比提高的特点 ,作为一种新型的灌溉方式 ,在小麦上应用具有节水增产和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栽培方式对旱地冬小麦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庄浪县试验观测了栽培方式对旱地冬小麦及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地膜能增加单株分蘖数、穗粒数、千粒重,提高冬小麦越冬率、经济产量。黑色全膜垄作穴播栽培时,冬小麦折合产量达5 559.1 kg/hm~2,较对照露地条播增产14.51%;降水利用率比对照提高2.26百分点,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提高11.62%;纯收益为5 370.34元/hm~2,较对照减少415.26元/hm~2。采用宽幅精播栽培时,能显著提高冬小麦有效分蘖率和成穗数,折合产量为5 150.0 kg/hm~2,比对照增产6.09%;降水利用率比对照提高2.67百分点,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提高2.93%;纯收益可达6 731.20元/hm~2,较对照增加945.60元/hm~2。  相似文献   

7.
覆膜时期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庄浪县旱地梯田条件下,试验观察了不同覆膜时期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秋覆膜栽培效果最佳,其折合产量最高,达12723.0 kg/hm2,较对照增产48.65%;降水利用率最高,为68.00%,比对照增加5.26百分点;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39.0 kg/(mm·hm2),较对照提高10.5 kg/(mm...  相似文献   

8.
水肥互作对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小麦—玉米周年水肥利用效率,在通许县壤质潮土区开展了小麦—玉米周年水肥一体化研究,氮(N)肥设置0、180、90+90、135+45、270、135+135、360、180+180、180+90+90kg/hm28种运筹模式,灌水(W)量设置225、450、675 m3/(hm2·次)3个水平,以期为粮食高产和水肥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对小麦、玉米的生长发育具有积极效果,与不施肥的相应对照相比,小麦株高、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以及玉米穗行数、行粒数、穗粗、穗长、5穗籽粒质量和百粒质量均有所增加,其中小麦各生育性状以N180+90+90-W675处理表现最好,玉米各生育性状总体以N180+180-W675处理表现最好。在同等氮肥用量的情况下,分期施肥处理的产量和灌水利用率均高于一次性施肥处理。其中,小麦产量和小麦—玉米综合产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均以N180+90+90-W675处理最高,分别较相应对照增产25.42%和28.43%;玉米产量则以N180+180-W675处理最高,较相应对照增产33.21%。在不考虑土壤水和降水的情况下,小麦、玉米和小麦—玉米综合的灌水利用率均以小灌水量最高,其中小麦和小麦—玉米综合的灌水利用率分别较对照提高0.75~3.40 kg/m3和1.13~6.14 kg/m3;玉米灌水利用率除N180+180-W450处理较对照有所减少外,其他处理较对照提高1.72~11.14 kg/m3。  相似文献   

9.
3年试验表明 ,干旱严重时对覆膜穴播旱地冬小麦进行一次性应急补水 ,可明显地缓解干旱对小麦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 ,覆膜穴播补水比覆膜穴播不补水 3年平均增产 6 90 .5kg/hm2 ,增产率为 19.5% ,差异极显著。其增产机理表现为 ,小麦水分利用率高 ,幼穗分化进程快 ,地上地下部发育好 ,光合性能及生理活性强 ,灌浆速度快 ,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提高 ,土壤含水量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不同覆膜方式对旱地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覆膜穴播及膜际条播均能有效地促进大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使地膜大豆的株高、分枝数及主茎节数显著地高于露地条播对照,各项产量性状也明显优于对照,从而使覆膜穴播大豆比对照增产31.1%,增收18.9%,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16kg/(mm·hm2);膜际条播大豆比对照增产23.3%,增收15.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92kg/(mm·hm2).  相似文献   

11.
限量灌溉对冬小麦农艺性状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进行水分控制,研究灌水量、灌水时间对冬小麦农艺性状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灌水处理的冬小麦农艺性状得到有效改善,其中拔节期灌水能提高冬小麦的穗数和水分利用效率,孕穗期灌水能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灌浆期灌水能增加千粒重,拔节期是限量灌溉的最佳生育期。与对照相比,不同灌水时间和灌水量处理分别增产9.49%~29.64%,并以拔节期灌600m3/hm2水和灌浆期灌300m3/hm2的处理增产效果最好;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7.8%~22.7%,并以拔节期灌300m3/hm2+孕穗期灌300m3/hm2的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15.7kg/(hm2.mm)。  相似文献   

12.
水肥一体化技术对冬暖大棚黄瓜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冬冠3号黄瓜为材料,在田间其他管理相同的条件下,通过对滴灌施肥和漫灌冲肥2种不同的灌溉施肥方式比较,研究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对冬暖大棚黄瓜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滴灌施肥对冬暖大棚黄瓜生产中节肥节水、产量、品质、水分生产效率、土壤环境、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均有显著的效果。可节肥130.95~1 733.55 kg/hm2,节肥率3.7%~49.5%;节水705.0~910.5 m3/hm2,节水率21.0%~27.1%;增产13 215~23 475 kg/hm2,增产率达9.9%~17.6%;Vc含量提高10.8~12.8 g/kg,提高率8.65%~10.2%;水分生产效益提高6.33~10.18元/m3;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1.1%~32.9%、3.0%~3.7%和8.8%~26.8%;增加收益38 650.5~59 158.5元/hm2,增收率达20.2%~30.9%。  相似文献   

13.
覆膜方式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研究了不同覆膜方式对旱作区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育期降水量200.0mm下,全膜小垄沟穴播处理冬小麦平均折合产量4 615.4 kg/hm2,较露地条播增产42.9%,总产值、纯收入较露地条播分别增加3 599.9、1 998.1元/hm2;降水利用率64.5%,较露地条播降低0.9百分点;土壤水分利用率15.0 kg(/mm.hm)2,较露地条播增加5.0 kg(/mm.hm)2。  相似文献   

14.
旱塬区集雨旱井补水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 ,提高旱地农业生产力 ,利用地头旱井收集径流雨水 ,在小麦和玉米生育期使用现代化软管滴灌技术补灌 ,在原来只种一茬小麦的雨养田 ,回茬夏玉米 ,不仅可以增加小麦产量 ,而且可以提高复种指数 ,增加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据 1998年试验 ,小麦、玉米总产达11149.5kg/hm2 ,比对照增产 38.0 % ;1999年试验 ,小麦、玉米总产达 6 6 10 .5kg/hm2 ,比对照增产76 .8%。  相似文献   

15.
玉米滴灌技术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滴灌技术在玉米种植上的应用效果,对玉米滴灌技术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技术较露地滴灌种植增产12.9%,增收1917元/hm^2,水分利用效率增加13.9kg/(mm·hm^2),提高25.6%;比常规灌溉种植增产21.5%-27.5%,水分利用效率增加50.45-50.98kg/(mm·hm^2)。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定超高产麦田(9750 kg/hm2)适宜的灌水时期和数量,深入挖掘超高产麦田的产量潜力,通过在金海种业有限公司小麦超高产实验田设置不同的灌水处理,研究灌水量和灌水期对超高产小麦花后旗叶衰老生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对旗叶各衰老指标均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灌水通过改善旗叶的结构完整性和功能持续性,能够明显延缓超高产小麦花后旗叶衰老。与CK处理相比,灌水提高了超高产小麦灌浆期旗叶SPAD值、叶面积指数(LAI)、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减少了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生成,在保证水分利用率的同时显著增加了籽粒产量。在本实验条件下,灌冬水、拔节水和灌浆水各60 mm的T5处理花后旗叶衰老明显延缓,产量达到超高产水平(9923.58 kg/hm2),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继续增加灌水量,处理T7和T8旗叶SPAD值和LAI降低,POD、SOD和CAT活性增幅不大,在灌浆后期甚至出现下降,穗粒数、千粒重和水分利用率下降显著,籽粒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7.
黑龙港地区为河北省重要粮食产区,但水资源严重匮乏,其中粮食灌溉是第一用水大户,已造成地下水严重超采。2008年10月~2009年10月在大田条件下,以常规灌溉施肥为对照,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进行灌溉而只靠自然降水进行小麦和玉米生产时的水分生产潜力及其受肥力影响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自然降雨条件下,旱地小麦、玉米及周年的平均产量分别为1719.8kg/hm^2、6404.3kg/hm^2和8124.1kg/hm^2。分别是补灌2水处理的22.45%、65.12%和46.44%;平均WUE分别为0.728kg/m^3、1.161kg/m^2和1.031kg/m^3,分别较补灌2水处理低66.44%、26.66%和42.56%。在旱地小麦和玉米生产中,水分是主要限制因素,仅靠自然降雨时肥料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对缺水的黑龙港地区来说,没有水就没有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出黑龙港地区不同类型冬小麦品种适宜的施氮方式,以该生态区大面积推广的3个不同类型冬小麦品种邯6172(粒重侧重型)、河农6049(粒数侧重型)和衡4399(穗数侧重型)为试材,在氮肥施用量均为270 kg/hm~2条件下,试验设氮肥底施与追施比例(底追比)3∶7、5∶5和7∶3计3个水平,研究了3种施氮方式对不同类型冬小麦的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使用比例以及品种类型均与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率高度相关,穗数侧重型品种衡4399宜采用底追比3∶7的施氮方式,平均产量为7 181.54 kg/hm~2,水分利用率为22.26 kg/(hm~2·mm);粒重侧重型品种邯6172和粒数侧重型品种河农6049宜采用底追比5∶5的施氮方式,平均产量分别为7 176.23和7 166.05 kg/hm~2,水分利用率分别为22.05和22.00 kg/(hm~2·mm)。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播量与水肥(N、P、K)耦合效应对秋闲田饲用谷子水分利用率的影响,以冀谷18为材料,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水分、磷肥等对水分利用率有重要影响,其中水分对水分利用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磷肥,氮肥、钾肥、播量等没有明显影响;播量与水肥耦合的显著项及其强弱顺序为:钾肥+播量>氮肥+磷肥>水分+磷肥>水分+播量>水分+钾肥,其它各项没明显影响。构建了数学模型Y=44.26-1.311x1-2.298x2-3.682x3-6.401x4-34.540x5+0.273x1x3+0.118x1x4+0.843x1x5-1.948x2x3+6.631x4x5,明确了以经济效益为考核指标的最优方案:土壤含水量保持10%、饲用谷子播量15 kg/hm2。该方案水分利用率为26.24 g/kg,干草产量折合13980.90 kg/hm2,经济效益为13830.90元/hm2,较产草量最高的优化组合增收3063.73元/hm2,增幅22.15%,较水分利用率最高的优化组合增收6215.15元/hm2,增幅44.94%,为秋闲田饲用谷子生产实践提了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