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球孢白僵菌和布氏白僵菌对甜菜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浸虫法测定球孢白僵菌(ACCC30111)和布氏白僵菌(ACCC30290)在不同浓度下对甜菜夜蛾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105~109个/ml孢子浓度的球孢白僵菌和布氏白僵菌孢子悬浮液对甜菜夜蛾均有杀伤作用,相同浓度下球孢白僵菌杀伤力强于布氏白僵菌,其中109个/ml孢子球孢白僵菌处理的甜菜夜蛾在第8 d校正死亡率就达到了100%,其LT50为1.70 d;球孢白僵菌和布氏白僵菌对甜菜夜蛾第3 d的LD50对数剂量分别为8.2955、14.0898,第5 d的LD90对数剂量分别为8.7598、14.6219;经LD比率测定,球孢白僵菌对甜菜夜蛾的毒力明显大于布氏白僵菌。  相似文献   

2.
亚洲玉米螟高致病力球孢白僵菌菌株的分离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是我国玉米生产上的重要害虫,目前以化学防治为主。为寻求一种可持续的防治方法,本文从14株白僵菌菌株中初步筛选出对亚洲玉米螟致病力较强的6株白僵菌YB15、YB8、TB1126、TB1358、YB32、TB7,其致死中时间分别为0.66、1.44、1.29、0.99、1.42、1.28 d。同时测定了这6株白僵菌对亚洲玉米螟的致病力,从中筛选出产孢量大、萌发率高及毒力较强的球孢白僵菌YB15,在26℃条件下,该菌株浓度为1×10~9孢子·m L~(-1)时,亚洲玉米螟老熟幼虫死亡率达到96.67%,感染僵死率达到73.33%。在亚洲玉米螟的生物防治中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准确评价4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在田间林木使用后其药效如何,特采用不同时间、不同药剂、不同浓度三因素五处理试验对防治美国白蛾进行最佳的药剂筛选。结果表明,4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防治美国白蛾效果最佳,用药7 d后防效达最高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玉米心叶末期喷洒孢子球孢白僵菌150亿个/g,验证其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的防治效果、最佳用药量,以及对后期玉米蚜虫的影响,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孢子150亿个/g乳粉剂防治玉米螟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对玉米生长安全,对有益生物安全,具有推广价值,推荐使用剂量为2 250~3 000 g/hm2,在玉米的心叶末期使用。  相似文献   

5.
球孢白僵菌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5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试验表明,生物农药15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药效显著,施药14d的防效达80%以上,持效期长,且对水稻和有益生物安全,值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2株高致病力菌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a菌株对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不同虫态的致病力及田间防控效果。【方法】球孢白僵菌和玫烟色棒束孢孢子稀释成1×104、1×105、1×106、1×107、1×108mL~(-1),室内喷施法研究其对木虱低龄、高龄若虫与成虫的侵染致死效果;在笼罩条件下研究其在半田间条件下对柑橘木虱成虫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2种真菌制剂对柑橘木虱低龄若虫的致病力高于高龄若虫。7 d后球孢白僵菌和玫烟色棒束孢对柑橘木虱高龄若虫的LC50值分别为3.6×104和5.2×104mL~(-1),对低龄若虫的LC50值分别为3.5×104和4.2×104mL~(-1),而对柑橘木虱成虫的LC50值分别为1.4×105和1.6×105mL~(-1)。在半田间条件下,球孢白僵菌和玫烟色棒束孢对柑橘木虱成虫的LC50值分别为3.7×105和1.2×106mL~(-1)。同一孢子浓度对柑橘木虱的致死率室内效果优于半田间。2种真菌制剂对柑橘木虱成虫的致死时间与孢子浓度有关,LT50随着真菌孢子悬浮液浓度的增加而递减,球孢白僵菌孢子浓度为1×105~1×108mL~(-1)时,柑橘木虱成虫的LT50值为5.2~4.4 d;玫烟色棒束孢孢子浓度为1×106~1×108mL~(-1)时,柑橘木虱成虫的LT50值为5.3~4.9 d。【结论】球孢白僵菌和玫烟色棒束孢菌株对柑橘木虱有良好的生物防治效果,柑橘木虱各虫态的死亡率与病原真菌的孢子浓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3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烟草上烟蚜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防治烟蚜的速效性较差,施药后第1天各处理的防效为2.43%~5.86%,对照药剂0.5%苦参碱水剂防效为6.13%,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该悬浮剂施药7d以后防效较好,3种处理的防效均高于77.84%,与对照药剂0.5%苦参碱水剂之间防效相当。3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烟株安全,可用于防治烟田蚜虫,建议用量为502.5g/hm2(制剂用量)。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不同地理来源的球孢白僵菌对甜菜夜蛾种群的控制效果,测试了3个地区4株球孢白僵菌菌株孢子悬浮液对甜菜夜蛾2龄幼虫的致死效应,并对其致死效果进行了时间-剂量-死亡率(TDM)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在处理后第4—7天球孢白僵菌菌株BD-038(河北保定)、2096N(上海)、菌株A(广东广州)、菌株B(广东广州)对甜菜夜蛾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_(50))(单位:孢子/mL)分别为5.46×10~5—3.41×10~7、1.32×10~7—2.31×10~8、1.76×10~7—5.47×10~8、2.94×10~8—6.63×10~9,其中菌株BD-038在1×10~6—1×10~8孢子/mL的致死中时间(LT_(50))分别为6.4854—3.6689 d,菌株2096N和菌株A在1×10~8孢子/mL的LT_(50)分别为4.7565 d和5.2085 d。由此表明菌株BD-038对上海地区甜菜夜蛾幼虫具有较高的毒力。  相似文献   

9.
为油菜害虫绿色防控提供参考,以绵油11号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研究5种生物农药(苦参碱、鱼藤酮、苏云金杆菌、苦皮藤素和球孢白僵菌)对油菜3种主要害虫(菜青虫、小菜蛾和蚜虫)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1 275 mL/hm~2苦参碱对菜青虫、小菜蛾和蚜虫的防效均较好,分别为87.79%、68.70%和80.40%;1 050g/hm~2鱼藤酮对蚜虫的防效最佳,达82.79%;球孢白僵菌对菜青虫的防效最佳,1 200~1 500g/hm~2浓度越高效果越好;防治蚜虫鱼藤酮宜选1 050g/hm~2,苏云金杆菌宜选750g/hm~2;防治小菜蛾苏云金杆菌宜选750g/hm~2,其他药剂可适当提高施药浓度。  相似文献   

10.
王迪  董振华 《农林科学实验》2014,(3):131-131,133
通过在玉米心叶末期喷洒孢子球孢白僵菌150亿个/g,验证其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的防治效果、最佳用药量.以及对后期玉米蚜虫的影响,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孢子150亿个/g乳粉剂防治玉米螟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对玉米生长安全,对有益生物安全,具有推广价值,推荐使用剂量为2250-300g/hm2,在玉米的心叶末期使用。  相似文献   

11.
球孢白僵菌与苦参碱混配对烟粉虱的毒力与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探讨球孢白僵菌与8种杀虫剂的相容性以及球孢白僵菌与苦参碱混配对温室烟粉虱的防治效果。首先进行8种杀虫剂与球孢白僵菌的相容性试验,然后选择相容性较高的苦参碱与球孢白僵菌的LC_(50)浓度以9∶1、4∶1、1∶1、1∶4和1∶9体积比进行混配,以共毒系数对其毒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苦参碱与球孢白僵菌的相容性最好,尤其在10倍稀释度下,苦参碱对球孢白僵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产孢抑制率分别为14.44%、10.17%和12.63%。苦参碱与球孢白僵菌体积比为4∶1时,共毒系数为293,增效作用最明显。综上所述,苦参碱与球孢白僵菌在LC_(50)浓度下以4∶1体积比混配具有极显著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辣椒自然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以32个辣椒品种为试材,研究基因型(CL-1~CL-32)、基本培养基(MS、Nitsch and Nitsch、NLN、B5)、激素配比(ZT 0.5 mg·L~(-1)+IAA 0.8 mg·L~(-1)、ZT 0.5 mg·L~(-1)+IAA 1.0 mg·L~(-1)、ZT 1.0 mg·L~(-1)+IAA 1.0 mg·L~(-1)、ZT 1.5 mg·L~(-1)+IAA 1.5 mg·L~(-1))、活性炭添加量(0.1,0.5,0.8,1.0 g·L~(-1))对辣椒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是辣椒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关键因素,供试的32个基因型中有18个诱导成功,诱导成功率56.25%,其中F1代诱导成功率达到66.67%,而自交系诱导成功率为0,各基因型中以CL-14诱导率最高,达到29.2%;不同基因型最适培养基不同,5个基因型(CL-4,CL-8,CL-10,CL-12,CL-14)中CL-4、CL-12、CL-14均以Nitsch and Nitsch为基本培养基添加适量激素诱导胚状体最佳;不同基因型的适宜激素浓度配比不同,3个基因型(CL-4、CL-8、CL-14)中CL-8、CL-14以添加0.5 mg·L~(-1) ZT和1.0 mg·L~(-1)IAA效果最好;适量添加活性炭可提高小孢子胚诱导率,CL-4、CL-8、CL-14分别以添加0.8,0.5,0.5 g·L~(-1)诱导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研究8种杀虫剂与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的相容性及混配后对烟粉虱若虫的毒力。以杀虫剂的田间推荐浓度为初始浓度,采用血球计数法和十字交叉法分别测定其对球孢白僵菌孢子萌发、产孢量和菌丝生长的影响;通过浸渍法测定杀虫剂与球孢白僵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8种杀虫剂对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产孢量均有抑制作用,且随杀虫剂浓度减小,抑制作用减弱。球孢白僵菌与印楝素、藜芦碱混用后协同增效作用最好,CTC最大值分别为393和251。因此,在烟粉虱的防治过程中,球孢白僵菌与低浓度杀虫剂混配使用可以起到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花椒试管苗叶片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激素浓度对花椒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影响,并以多次继代得到的疏松、活性高的愈伤组织建立花椒细胞悬浮系。结果表明:花椒愈伤组织最适继代培养基为MS+2,4-D 1.0mg·L~(-1)+6-BA 0.5mg·L~(-1)+蔗糖30g·L~(-1)+琼脂6g·L~(-1);花椒细胞悬浮培养的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MS+2,4-D 1.0mg·L~(-1)+6-BA 1.0mg·L~(-1)+葡萄糖30g·L~(-1),接种量0.05g·mL~(-1),摇床转速110r·min~(-1),25℃暗培养,该条件下悬浮细胞生长良好,最大生长量为4.52g;花椒悬浮细胞生长呈"S"型曲线,最适继代周期为16d。  相似文献   

15.
进行5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粉炮防治杨树食叶害虫药效研究,结果表明:5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粉炮防治杨树食叶害虫效果非常显著,药后14 d虫口减退率达92.3%,且对林间害虫的天敌不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血细胞系SYSU-Of He-C的影响,为促进球孢白僵菌在防治亚洲玉米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MTT和CCK-8法测定球孢白僵菌对亚洲玉米螟血细胞系SYSU-Of He-C的毒力,通过光学显微镜与扫描电镜观察球孢白僵菌生长及其对SYSU-Of He-C细胞的影响。【结果】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处理SYSU-Of He-C细胞24 h后,MTT法的IC_(50)值为2.8×10~5mL~(-1),CCK-8法的IC_(50)值为1.4×10~5mL~(-1)。光学显微镜实时监测发现,在SYSU-Of He-C细胞对数期接种球孢白僵菌浓度为3.5×10~4mL~(-1)时,球孢白僵菌具有明显竞争力,未发现囊胞化与吞噬等细胞免疫现象;处理10 h后,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开始萌发长出菌丝,而SYSU-Of He-C细胞减少且开始变形;处理24 h,球孢白僵菌几乎长满整个视野;SYSU-OfHe-C细胞从近似圆形变长或者变为不规则形状,出现聚集、破碎、胞内空泡、瘤状突起,以及被白僵菌菌丝穿透等现象。【结论】球孢白僵菌可改变亚洲玉米螟血细胞系SYSU-Of He-C的细胞形态,但不能使其发生细胞免疫现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生长素IAA诱导红萍结孢的可行性。【方法】在网室自然条件下进行,采用质量浓度为0(对照)、1、5、10、15、20μg·mL~(-1)的生长素(IAA)对生长期的红萍1001、3001和4018进行不同浓度喷施处理,每周喷施一次,至结孢出现停止喷施。止喷施。【结果】IAA处理5个月后,1、5和10μg·mL~(-1)的细绿萍1001开始结孢,质量浓度为5μg·mL~(-1)时,结孢率、孢子果数量、孢子果?雄比均优于其他处理及对照。在5μg·mL~(-1)时,结孢率为15.0%、孢子果数量为6.31个、孢子果?雄比为0.62∶1;在10μg·mL~(-1)时,结孢率为6.3%、孢子果数量为4.12个、孢子果?雄比为0.53∶1;在1μg·mL~(-1)时,结孢率为4.7%、孢子果数量为3.90个、孢子果?雄比为0.51∶1。其他品种、处理都未能诱导出孢子果。细绿萍1001经IAA处理后,在1、5和10μg·mL~(-1)时萍体的大小和C/N比有明显提高,其余处理和对照无显著差异;卡州萍3001和小叶萍4018处理萍体大小和C/N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生长素IAA能够诱导细绿萍1001结孢,其中IAA质量浓度为5μg·mL~(-1)时诱导效果最佳,可在生产上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利用杀虫微生物防治蔬菜害虫提供一些基础性资料。[方法]对11种白僵菌菌株的产孢量、萌发率、抗紫外线能力以及对甘蓝蚜虫致死率等方面进行了试验,并进行了优良菌株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下对甘蓝蚜虫的生物测定。[结果]11种不同菌株的产孢量、萌发率、抗紫外线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中,BD061-3菌株产孢量大,萌发率高,表现出较好的抗紫外线能力。该菌株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下对甘蓝蚜虫的生物测定表明,在温度为25℃左右、浓度为1×108孢子/ml时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平均校正死亡率高达93.87%。[结论]球孢白僵菌BD061-3对甘蓝蚜虫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9.
试验表明5%桉油精500-1500x、25%阿维灭幼脲500-1500x、球孢白僵菌油悬浮剂1000-1500x、1%噻虫啉微囊粉剂、40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粉剂均对云杉梢斑螟幼虫有明显杀虫效果.药剂喷烟防治仍然是当前防治天然林区云杉梢斑螟幼虫最佳技术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洋葱粗提取液对甘蓝枯萎病菌尖孢镰孢菌的抑制效果,本研究分析了在不同浓度的洋葱粗提取液下甘蓝枯萎病菌的生长速率,产孢量,孢子萌发率的变化以及菌丝显微结构的改变。结果表明:洋葱粗提取液对甘蓝枯萎病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当固体培养基中洋葱粗提取液浓度为0.6 g·mL~(-1)时,病原菌生长抑制率为45%,当液体培养基中洋葱粗提取液浓度为0.6g·mL~(-1)时,对病原菌产孢量抑制率达到98.6%,当浓度为0.4 g·mL~(-1)时,对甘蓝枯萎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92.0%;显微观察发现洋葱提取液处理下,病原物菌丝结构发生改变,当浓度为0.6 g·m L~(-1)时,菌丝裂解。由此可知,洋葱粗提取液对甘蓝枯萎病菌存在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