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采用经典生药学方法对菊科民间草药麻花头的全草进行性状和显微鉴定研究,分别建立其性状鉴别特征,根、茎、叶的组织构造以及全草的粉末特征,发现冠毛、导管、石细胞、分泌细胞为主要显微特征。研究结果为麻花头药材的鉴定、药材质量标准的制订及其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太白七药拐枣七的生药学鉴别标准,利用性状鉴定和数码显微鉴定的方法对该药材的根茎、茎、叶进行了系统的鉴别研究。结果表明,拐枣七的显微特征明显:根茎粉末中存在成片的不规则星状细胞和成束的具有密集斜纹孔的木纤维;茎粉末中纤维胞腔内有大型草酸钙方晶块;叶粉末中单细胞非腺毛具有先端弯曲成钩状的特征。通过实验研究完善了拐枣七药材的生药学鉴别方法,所建立的药材粉末显微鉴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可靠,根茎、茎及叶的上述显微特征可作为鉴别该药材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乌腺金丝桃(Hypericum attenuatum Choisy)的显微特征,采用显微鉴定方法对乌腺金丝桃茎、叶横切面及全草粉末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表明,乌腺金丝桃茎横切面维管束为外韧型;叶为异面叶,栅栏细胞一列;全草粉末石细胞众多;导管为螺纹、具缘纹孔,少为网纹;花粉粒长球形;气孔为不定式或不等式。  相似文献   

4.
张可锋  高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412-1414
[目的]研究火炭母的生药学特征。[方法]分别对火炭母药材进行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然后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火炭母进行生药鉴别研究。[结果]火炭母根横切面皮层狭窄,韧皮部成环;茎中柱鞘纤维波浪状排列成带状;叶主脉维管束2~6个排列成环,2侧均有木化纤维束;叶上表皮具类圆形分泌细胞与多细胞腺毛;下表皮具多细胞腺毛,不等式或不定式气孔多见;粉末中腺毛、分泌细胞、花粉粒、晶鞘纤维、棕色条块和淀粉粒各异;紫外-可见光谱在200~800 nm扫描,发现5种不同的提取液都有吸收峰。[结论]试验研究了火炭母生药学特征,为鉴定、开发利用和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广西民间壮药狮子尾的生药学特征。[方法]对狮子尾茎、叶横切面及药材粉末进行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定。[结果]狮子尾具明显单子叶植物横切面特征,其茎表皮下方有大型分泌腔,皮层及中心均散在有限外韧型维管束,韧皮部外方有帽状纤维束,茎中央的维管束木质部导管大型;内皮层明显;叶横切面主脉散在多数有限外韧型维管束,海绵组织中散在较多分泌腔。全株粉末可见大型星状毛;多见簇晶单个散在或聚集于薄壁细胞中;草酸钙针晶较多;显色反应及薄层色谱反应均可见甾体化合物阳性反应。[结论]试验研究了壮药狮子尾的生药学特征,为药材鉴别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鸡树条荚蓬药用部位茎、叶的生药学特性,为其鉴别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性状和显微鉴别.[结果]较为系统的描述了鸡树条蒾荚茎和叶的性状特征、横切面和粉末显微特征.[结论]实验结果可为鸡树条莲荚茎、叶的生药鉴别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南海江  周浓  白志川  韩晶  侯双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512-8513
为建立玄参的生药学鉴定提供依据。从玄参的药材性状、根横切面和粉末的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鉴别各方面进行生药鉴定特征的研究。对玄参的显微特性鉴定表明,该玄参根横切面近圆形,后生皮层细胞微木栓化,最外层呈棕黄色,石细胞多角形、类圆形或类方形,韧皮部较窄,形成层呈环状。不同产地的同种药材色谱图基本一致,均在对照品相应位置显同样斑点,但斑点大小和色泽深浅不一。薄层色谱法结果比较直观,斑点清晰,色谱分离好,无背景干扰。其方法简便、快速,可作为玄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鸡树条荚蒾药用部位茎、叶的生药学特性,为其鉴别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性状和显微鉴别。[结果]较为系统的描述了鸡树条蒾荚茎和叶的性状特征、横切面和粉末显微特征。[结论]实验结果可为鸡树条蒾荚茎、叶的生药鉴别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密花石斛的生药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密花石斛进行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原植物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对密花石斛进行生药学鉴定。[结果]密花石斛在原植物、性状、显微等具有专属性的特征。[结论]该方法简便易操作,可作为该药材定性鉴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毛菊苣不同部位显微鉴定,将毛菊苣药材的根、茎及种子进行粉碎,粉末分别在显微镜下鉴别。结果表明,毛菊苣显微特征中油细胞、石细胞、表皮细胞等都可以作为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刺柏茎枝粉末的显微特征。[方法]将刺柏茎枝粉末用浓度1%番红花红T染色,装片,树胶封片,用显微镜多次观察并拍摄,对刺柏茎枝粉末进行显微鉴别,并选用Image-Pro Plus 6软件对其显微组织进行测量。[结果]刺柏茎枝粉末的纤维纹孔明显,有交错的纹理,直径22~55μm,少有分隔纤维;晶纤维易见,含晶细胞2~5个,沿纤维方向排列,方晶长22~30μm;韧皮纤维两端狭长,胞腔明显,直径42~54μm;木纤维直径48~72μm,壁连珠状加厚,纹孔不明显;有的木栓细胞胞腔内含棕色物;孔纹管胞相邻细胞的具缘孔纹成对出现,纹孔明显,直径13~32μm;网纹管胞破裂,多个相连,纹孔排列整齐,孔径23~34μm。[结论]该方法研究了刺柏茎枝粉末的显微特征,可为刺柏的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西洋参茎叶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成分的理化鉴别及HPCL鉴别等方法,对五加科植物西洋参茎、叶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结果表明:西洋参茎叶主要化学成分为人参皂苷,人参皂苷Rb3含量为1.2%。西洋参茎叶粉末中具有草酸钙簇晶、非腺毛、导管旁伴有长方形薄壁细胞、气孔不定式、不等式等鉴别特征。本研究可以为西洋参茎、叶的鉴别,质量标准的制定及开发利用、扩大药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欧丽兰  余昕  张椿  朱烨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204-5206,5290
[目的]对土牛膝进行生药学鉴定。[方法]采用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土牛膝进行定性和定量鉴定。[结果]土牛膝的性状特征和组织构造特征明显;并且,测得土牛膝中齐墩果酸的平均含量为0.445 3%,蜕皮甾酮的平均含量为0.103 3%。[结论]该方法对土牛膝的生药学性状进行了鉴定,其结果可为土牛膝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鉴定的方法对藏药大叶小檗、锡金报春进行系统的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通过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图研究能够很好的鉴定原植物。  相似文献   

15.
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鉴定的方法对藏药大叶小檗、锡金报春进行系统的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通过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图研究能够很好的鉴定原植物.  相似文献   

16.
刘娟  马克意 《特产研究》2010,32(1):38-40
针对关苍术根和根茎混用的现象,从性状、显微、理化性质方面,对关苍术根和根茎进行生药学鉴定,从而区分关苍术的根和根茎。用生药学显微鉴定的方法观察关苍术根与根茎在组织特征方面的差别,再利用紫外图谱扫描法和薄层色谱对照法比较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关苍术根和根茎在组织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化学成分上没有明显差别。所以可以通过生药学显微鉴定的方法对两者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苗药烟管头草的性状及显微特征。[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对烟管头草的组织特征进行观察。[结果]烟管头草主根不明显,侧根多分支;茎圆柱形,有明显纵条纹,密被白柔毛,断面外层表皮容易脱落,髓部为白色,质地松脆;叶互生,两面均被白色或淡黄色柔毛和腺点,多皱缩,易碎;花黄棕色。根横切面皮层宽广,近韧皮部有分泌腔断续排列成环;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与木质部间有断续成环的裂隙。茎表皮上有非腺毛及少量腺毛,皮层窄,外侧有2~3列厚角组织;维管束外韧型,约20~30束,韧皮部外侧有纤维束;髓部发达。叶上、下表皮均被腺毛和非腺毛,叶肉组织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主脉上、下表皮内为数列厚角组织,维管束双韧型;气孔不定式。粉末呈黄绿色至灰绿色,导管多数,以螺纹、网纹为主,可见多数破碎的非腺毛。腺毛少见。以上描述可作为烟管头草药材性状鉴别的依据。[结论]烟管头草性状、显微特征稳定、可靠,可以作为其药材鉴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黄丹  赵雪  蒋谦  胡成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078-12080
[目的]研究光叶海桐、狭叶海桐、海金子的生药学特征.[方法]采用药材性状和显微鉴定的方法对光叶海桐、狭叶海桐及海金子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山栀茶3个种在显微鉴别上存在相同点及明显差别.在组织鉴别上,光叶海桐主要含草酸钙簇晶,木纤维单个或数个相聚;狭叶海桐皮层含石细胞,木栓层与皮层分离不完全,偶见草酸钙方晶;海金子不合草酸钙簇晶,草酸钙方晶易见,呈单个散在,木质部与韧皮部相间排列.在粉末鉴别上,光叶海桐粉末木栓组织细胞较薄,木纤维呈梭形、较短,可见破碎的油室及黄色挥发油;狭叶海桐粉末可见螺纹与少数孔纹导管并列存在,木纤维较长,挥发油颜色为淡黄色;海金子粉末中偶见梯纹导管,木栓细胞排列较厚、颜色较深,挥发油颜色较深,并可见少量石细胞.[结论]该研究为山栀茶药材的鉴别和质量评价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向日葵叶进行系统的生药学鉴定。[方法]对向日葵叶进行性状、显微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和HPLC法对所含绿原酸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建立小鼠耳肿胀、足肿胀炎症模型,检测向日葵叶醇提物对其耳、足肿胀度及抑制率的影响。[结果]获得向日葵叶的基源、性状、横切面及粉末显微特征,薄层鉴别特性及含量测定结果;向日葵叶醇提物高、中、低剂量组能显著地抑制小鼠耳肿胀及足肿胀,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该研究初步建立了向日葵叶的生药学标准,可为其鉴别及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小平  邱俊铭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5):158-159,162
[目的]通过对荔枝草的生药学研究,为荔枝草的开发利用、质量标准的制定和生药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对其主要成分黄酮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荔枝草茎的横切面和叶的横切面显微特征较为明显,可作为荔枝草鉴别特征。方法学考察表明,芦丁在0.005~0.105 mg/m L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3.38%(RSD=2.8%)。[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荔枝草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