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种土壤改良剂对陕北旱区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施用2种土壤改良剂,改善陕北旱区土壤物理结构和微生物活性,测定其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土壤改良剂均能显著提高玉米株高、茎粗、鲜重、子粒NPK含量、产量。施用微生物土壤改良剂,相对单纯改善土壤物理结构的高分子土壤改良剂,更有利于促进子粒N和P的吸收,提高子粒品质。  相似文献   

2.
在设施大棚中分别施用不同浓度的两种土壤改良剂——松壤与木霉菌剂,研究其对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松壤后,连作土壤细菌与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微生物总量增加,土壤真菌总数无显著变化;施用木霉菌剂后,连作土壤细菌、放线菌及真菌数量增加,微生物总量增加。两种土壤改良剂施用均提高了脲酶、中性磷酸酶、蔗糖酶、纤维素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此外,施用两种土壤改良剂均有利于青菜植株根系生长,设施青菜的长势和产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施用啤酒生产中的废弃物——麦糟、酒花糟对大棚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番茄施用麦糟、酒花糟,能促进番茄的生长、发育、早熟和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总产量与早期产量经方差分析,各处理与对照相比,均差异显著。施用麦糟、酒花糟对番茄品质的改善效果明显,果实中蔗糖和维生素C含量均有提高,而还原糖和有机酸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肥方式对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及蕹菜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缓解蔬菜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通过添加土壤改良剂(微生物菌肥和稻糠菌基质肥),并在土壤中选种蕹菜,探讨土壤改良剂对次生盐渍化土壤理化性质及蕹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稻糠菌基质肥处理与对照不施任何肥料和改良剂处理相比,土壤硝酸盐含量降幅高达26.68%,土壤容重降幅可达21.01%,孔隙度可增加38.38%;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有效磷等的含量分别增加20.68%、43.56%、22.17%、21.60%,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施用微生物菌肥和稻糠菌基质肥均能促进蕹菜植株生长,提升蕹菜产量与品质,施用稻糠菌基质肥处理收益增幅可达35.35%。由此可见,稻糠菌基质肥和微生物菌肥均能有效改良次生盐渍化土壤,稻糠菌基质肥效果更佳,可在设施蔬菜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腐殖酸肥对温室番茄土壤微生物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腐殖酸肥不同用量(300、600、1 200、1 800 kg·hm~(-2))对番茄土壤微生物数量、番茄植株形态指标和果实产量品质等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蔬菜专用复合肥)相比,施用腐殖酸肥对各处理均有增产作用;腐殖酸肥施用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产量品质的提高,适量腐殖酸肥的施用才能显著提高番茄经济效益;1 200 kg·hm~(-2)腐殖酸肥的追肥用量土壤微生物数量最多,植株生长状况最好,番茄产量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6.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番茄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筛选有效缓解宁夏设施土壤连作障碍的改良剂,以不添加改良剂为对照,以添加自制酸性改良剂(SM)、矿土改良剂(MS)、硅钙钾改良剂(SCP)、北京紫光酸性改良剂(BJ)、脱硫灰改良剂(DR)、微生物菌剂改良剂(M)为处理,研究不同改良剂对设施连作番茄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改良剂能显著提高番茄株高相对生长速率,显著降低土壤pH值(P0.05)。施用SCP能显著提高番茄的株高相对生长速率、果实品质、土壤肥力,显著增加番茄产量(5.10%,P0.05);施用BJ能促进番茄增产,显著提高根系活力和果实糖酸比(P0.05);施用MS能显著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及株高相对生长率,显著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和根系总表面积(P0.05)。综上,SCP处理能有效改善土壤肥力,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为最佳处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H值、磷酸酶活性越高越不利于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的提高,有机质、速效氮含量越高越有利于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黑汁缘微生物肥料在番茄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3个不同品种番茄为试材,采用灌根追施的方法,研究了黑汁缘微生物肥料对番茄生物学性状、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比例、田间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黑汁缘微生物肥料后能抑制番茄营养生长,提高番茄产量、品质,经济效益高于追施化肥,能促进作物根系吸收养分,土壤中碱解N、有机质、EC值明显高于对照传统种植,土壤微生物数量、速效P、p H值,明显低于对照传统种植(追施化肥)。  相似文献   

8.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番茄苗期土壤微生物及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盆栽试验,对连作5年的番茄土壤施用不同浓度的磷石膏、醋酸及禾康3种土壤改良剂,研究其对番茄苗期土壤微生物、土壤理化性状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磷石膏及禾康土壤改良剂后,土壤有效微生物菌群数量显著增加(P0.05),土壤有机质和营养物质含量也显著增加(P0.05),对番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施加醋酸处理后,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数量显著减少,土壤pH及其他营养物质显著降低,对番茄生长发育无明显促进作用。综合来看,禾康土壤改良剂的改良效果最好,磷石膏其次。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施用生物炭对酚酸胁迫下"番茄植株-土壤-微生物"体系的调控效应。【方法】通过盆栽试验比较添加生物炭处理对酚酸胁迫下番茄生长和生理指标、番茄产量与品质、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通过冗余分析解析各因素之间的互作机制。【结果】与外源酚酸胁迫处理相比,施用5%生物炭可有效缓解酚酸对番茄植株生长的胁迫作用,提高根系活力和根冠比,番茄单株产量和单果重分别提高15.2%和4.3%,糖酸比增加32.0%。施用生物炭处理与酚酸胁迫处理相比,收获期土壤pH提高0.59个单位,EC值降低21.9%,残余总酚酸质量分数降低25.3%。冗余分析结果表明,生物炭通过改变pH、碱解氮、总氮、总酚酸含量4个主要土壤环境因子,进而促进与番茄产量和品质呈正相关的微生物丰度的增加,抑制与番茄产量和品质呈负相关的微生物丰度。【结论】生物炭可通过改变土壤pH、氮素、总酚酸含量等理化性质,选择性促进或抑制与番茄产量和品质相关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通过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的改变,缓解酚酸类化感物质对番茄植株的胁迫作用,从而达到促生、增产、提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大棚番茄为供试作物,研究了多功能微生物制剂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使用微生物制剂可以增强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活性,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还可以提高土壤对纤维素的分解能力,促进番茄植株的生长,对改善番茄品质和增产均有利。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有机肥对大白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永发试验基地开展大棚试验,研究施用促生长型功能性有机肥对大白菜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和土壤微生物丰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功能性有机肥能显著促进大白菜的生长,且以添加高浓度促生菌效果最优。大白菜移栽后第20天,施用添加2%促生菌的功能性有机肥的大白菜株高比对照(CK)提高30.5%,叶片宽增加24.9%。与施用普通有机肥和CK相比,施用功能性有机肥后,大白菜收获期产量增加,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更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善。  相似文献   

12.
张丽丽  史庆华  巩彪 《中国农业科学》2020,53(17):3567-3575
【目的】碱性土壤降低植物对磷的吸收和利用,黄腐酸能活化土壤中的固定态磷。利用黄腐酸克服碱性土壤对磷的固定效应,提高磷肥利用率,为磷肥减施增效提供新途径。【方法】采用盆栽方式,以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罗拉’为供试品种,在土壤pH为6.5和8.0两种条件下,设置4个施磷(P2O5)水平(0、0.1325、0.265和0.53 g·kg-1,分别标记为0% P、25% P、50% P和100% P);在此基础上,设不添加和添加0.08 g·kg-1黄腐酸两种组合(分别标记为-FA和+FA),共计16个处理。研究黄腐酸与磷肥施用在中、碱性土壤条件下对番茄植株生长、产量、品质和磷素利用的影响。【结果】碱性土壤抑制番茄植株生长,降低产量、各组织磷含量和植株磷吸收量,但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磷肥减施造成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下降,降低植物各组织磷含量、植株磷吸收量和肥料产量贡献率,但对磷肥利用率有一定的提升作用。本研究的任一种土壤条件和磷水平下,施用黄腐酸均可提高番茄对磷的吸收量,增加各组织磷含量,促进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提升。在中性土壤条件下,施用黄腐酸与否对磷肥利用率影响不显著,且降低肥料产量贡献率;但在碱性土壤条件下,施用黄腐酸可显著提升磷肥利用率和肥料产量贡献率。此外,施用黄腐酸可使中性土壤减磷处理(50% P)下番茄的生长与产量达到全磷处理(100% P)水平,并提高番茄果实品质;这种现象在碱性土壤栽培条件下更为显著。且100% P处理下添加黄腐酸能显著提高碱性土栽培番茄的生长、产量,使其达到中性土0% P处理水平。【结论】黄腐酸有利于提高番茄的磷素利用率,促进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形成,达到磷肥减施增效目的;且黄腐酸配合磷肥施用能有效缓解碱性土壤对番茄生长和产量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复合微生物菌剂615对设施番茄的田间应用效果,试验以1750番茄品系为材料,研究了新型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番茄主要性状、产量、品质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的番茄果实横纵径比不施肥处理的均增加,单果重增加1.31倍,且成熟果肉颜色加深;平均产量增加26.59%,综合发病率减少20.30个百分点;施用菌剂处理使番茄糖酸比升高,为不施肥的1.15倍;对根际土壤中的细菌和放线菌在数量级上有一定影响,真菌数量是不施肥的3.5倍。综上所述,在设施栽培的番茄上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可以明显提高番茄产量,改善番茄的感官品质和风味品质,减少病害的发生,并能促进根际土壤中真菌的增殖。  相似文献   

14.
【目的】碱性土壤降低植物对磷的吸收和利用,黄腐酸能活化土壤中的固定态磷。利用黄腐酸克服碱性土壤对磷的固定效应,提高磷肥利用率,为磷肥减施增效提供新途径。【方法】采用盆栽方式,以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罗拉’为供试品种,在土壤pH为6.5和8.0两种条件下,设置4个施磷(P_2O_5)水平(0、0.1325、0.265和0.53 g·kg~(-1),分别标记为0%P、25%P、50%P和100%P);在此基础上,设不添加和添加0.08 g·kg~(-1)黄腐酸两种组合(分别标记为-FA和+FA),共计16个处理。研究黄腐酸与磷肥施用在中、碱性土壤条件下对番茄植株生长、产量、品质和磷素利用的影响。【结果】碱性土壤抑制番茄植株生长,降低产量、各组织磷含量和植株磷吸收量,但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磷肥减施造成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下降,降低植物各组织磷含量、植株磷吸收量和肥料产量贡献率,但对磷肥利用率有一定的提升作用。本研究的任一种土壤条件和磷水平下,施用黄腐酸均可提高番茄对磷的吸收量,增加各组织磷含量,促进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提升。在中性土壤条件下,施用黄腐酸与否对磷肥利用率影响不显著,且降低肥料产量贡献率;但在碱性土壤条件下,施用黄腐酸可显著提升磷肥利用率和肥料产量贡献率。此外,施用黄腐酸可使中性土壤减磷处理(50%P)下番茄的生长与产量达到全磷处理(100%P)水平,并提高番茄果实品质;这种现象在碱性土壤栽培条件下更为显著。且100%P处理下添加黄腐酸能显著提高碱性土栽培番茄的生长、产量,使其达到中性土0%P处理水平。【结论】黄腐酸有利于提高番茄的磷素利用率,促进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形成,达到磷肥减施增效目的;且黄腐酸配合磷肥施用能有效缓解碱性土壤对番茄生长和产量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验证迪尔乐液体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具体使用效果,在浦东新区进行了其对番茄地土壤理化性状和番茄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该复合微生物菌剂可改善番茄地土壤基本理化性状,土壤硝态氮含量可降低43.3%~49.7%,同时可提高土壤pH、降低土壤容重、改良土壤结构;施用该复合微生物菌剂可减轻番茄灰霉病的发生,比常规施肥发病率降低35.8%~54.7%;施用该复合微生物菌剂还具有促进番茄生长、增加产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研究生物有机肥与化肥的不同配比对盆栽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方法]设计了A不施入有机肥(CK),B 50 g/株有机肥加化肥,C 100 g/株有机肥加化肥,D 150 g/株有机肥加化肥,E 200 g/株有机肥加化肥,F 250g/株有机肥加化肥,G 300 g/株有机肥7个处理。[结果]生物有机肥的使用量并不是越多越好,只有生物有机肥与化肥的配比适宜才能促进番茄生长、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提高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的含量。[结论]每株番茄使用200 g有机肥和5.9 g尿素、5.6 g过磷酸钙、4.0 g硫酸钾能极大地促进番茄生长、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提高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的量。  相似文献   

17.
丛山  孙瑶  王志典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0):120-122
[目的]探讨微生物菌肥用于设施番茄生产的可能性,以确定在设施番茄栽培上的合理用量。[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研究酸化土壤施用微生物菌肥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设施番茄施用该菌肥后可增产,处理(3)(微生物菌肥用量为1 200 kg/hm2)的产量最高,较对照增加7.98%。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配施微生物菌肥可促进番茄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番茄单果质量和Vc、可溶固形物、番茄红素含量。另外,该菌肥能明显增加土壤p H和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结论]微生物菌肥用量在1 200 kg/hm2时设施番茄生长发育及土壤状况较优。  相似文献   

18.
陕北西北部耕地多为风沙土,土质松散,物理结构脆弱,土壤微生物含量和酶活性较低,作物养分利用率低,保水保肥性差,改良当地耕地生态结构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试验通过施用微生物土壤改良剂来增加土壤微生物活动量,研究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对耕地物理结构和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类土壤改良剂能改善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孔隙度等土壤物理结构。也能提高土壤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脲酶等含量。  相似文献   

19.
连续套作大蒜对大棚番茄的生物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连续套作大蒜或青蒜模式对大棚番茄生长和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的影响,在大棚土壤栽培测定连续套作大蒜或青蒜第4年的番茄植株生长指标、根系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和大棚番茄单位面积土地套蒜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连续套作大蒜或青蒜显著影响番茄的茎粗和最大叶长,提高大棚番茄土壤可培养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降低土壤中真菌的数量。因此,连续套作大蒜或青蒜可调节大棚连作番茄的生长,改善根系土壤中微生物的生态环境,提高大棚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保护地不同施氮量对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番茄产量提高。适量施氮可使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有机酸含量下降,糖酸比增大,从而改善番茄的品质。同时,适量施用氮肥可以提高土壤的细菌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