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omputer-aided drug design,CADD)是生命科学与计算机、药学、化学、物理、数学等学科全方位交叉的学科,该门课也是生物工程专业专业课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应用实践课程。该文以淮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为例,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授课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形象多样化、加强实际操作应用3个方面阐述本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教学改革与探索。  相似文献   

2.
有机磷农药残留快速定量光电检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现有农药残留检测方法,融合化学发光法和光电检测技术,提出一种新颖的有机磷农药残留快速定量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农药残留光电检测系统,设计了一种针对微弱光信号检测的实现方案。以敌百虫农药为对象进行农药残留检测试验,并进行了系统性能分析和可行性分析。研究表明,所研发的农药残留快速定量检测系统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农药残留浓度,性价比较高。可有效解决传统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为农产品质量监督提供一种方便有效的技术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与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3.
窦秦川  杨珺  罗嵘  傅杨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421-6425
[目的]在昆明市开展高毒农药非药物替代技术的应用推广工作,并对其效益进行分析。[方法]通过频振式杀虫灯、粘虫板诱杀技术、田间废弃菜叶处理池建设、标准化(精确)栽培技术,抗病品种栽培技术,多样化栽培技术等的应用推广,对非药物替代技术应用推广效益进行了综合调查评估。[结果]2006~2010年昆明市非药物替代技术应用推广面积达94 667 hm2,对防治效果的调查及成本/效益定量分析显示:各种非药物替代技术推广应用效益高于传统药物替代技术推广应用直接效益;改进创新了高毒农药替代工作中传统的农药替代方法,降低了昆明市农药使用量。[结论]各种非药物替代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高毒农药替代工作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嗜铁素(Siderophore)是微生物为适应自然界高氧低铁环境,产生的一类能特异性螯合三价铁离子的小分子化合物。绝大多数细菌和真菌都能通过非核糖体肽合成酶途径(NRPS)或非依赖NRPS途径(NIS)合成一种或几种嗜铁素。芽孢杆菌是目前研究与生产上应用最多的一类生防细菌,但芽孢杆菌嗜铁素的生防贡献国内外鲜有报道。本文对芽孢杆菌嗜铁素的种类、合成与调控机制、功能与应用(包括竞争作用、抗生作用、毒力作用、环境污染修复作用以及在医药研发上的应用等)进行了系统概述,为解析自然界中芽孢杆菌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生防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研发嗜铁素和药物偶联的新型靶向农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农药残留检测领域,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农药残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基于不同维度碳基材料修饰电极在农残检测中应用的最新研究和进展,重点介绍了碳基材料对修饰电极性能的影响,包括结构优势、灵敏度和稳定性,为电化学电极的设计在农药残留检测的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正为切实解决我国化学肥料和农药过量施用的问题,国家启动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以下简称"两减专项")。两减专项主要通过化学肥料和农药高效利用机理与限量标准、肥料农药技术创新与装备研发、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研究,构建化肥农药减施增效与高效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力争到2020年,项目区  相似文献   

7.
为了指导油气管道调节阀的国产化研发工作,以较低的成本在短期内开发出高质量的产品,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作为辅助手段对调节阀进行优化设计。基于某国产化调节阀的几何结构,建立不同开度下的内部流道,再通过Fluent流场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分析调节阀的流通能力、流量特性曲线、斜率偏差以及阀门内部压力和速度的分布情况,以此对调节阀的几何结构进行改进和优化。研究表明:通过CFD方法的优化设计,调节阀在流通能力、流量特性曲线以及斜率偏差等方面都很好地满足了国产化设计需求,达到了节省研发时间及制造和试验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单宁酸(Tannic acid,TA)的多元酚羟基结构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其价格低廉、来源广泛、生物相容性好.本文对近年来TA在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这些材料在药物递送、肿瘤诊断和治疗、新型农药制剂及典型疾病治疗等方面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正为切实解决我国化学肥料和农药过量施用的问题,国家启动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以下简称"两减专项")。两减专项主要通过化学肥料和农药高效利用机理与限量标准、肥料农药技术创新与装备研发、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研究,构建化肥农药减施增效与高效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力争到2020年,项目区氮肥利用率由33%提高到43%,  相似文献   

10.
农药残留免疫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基于抗原与抗体特异性反应的免疫分析技术(IA)具有灵敏度高、快速、方便简捷的特点,尤其适宜现场筛选和大量样品的快速分析。本文简要介绍了农药残留免疫分析方法建立中半抗原合成设计、人工免疫抗原合成、样品前处理等技术的关键环节和免疫分析技术在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生长调节剂等农药残留快速监测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农药残留免疫分析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农药喷洒是进行病虫防治,提高农业产量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施药技术落后,农药浪费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为了提高农药使用效率,农药在线混合均匀性值得研究。由于水和含有荧光物质的农药亮度差异比较明显,利用图像处理方法研究农药的在线混合均匀性。搭建农药在线混合图像采集系统,通过差值预处理并选择出面积百分比最大的图像,使用了轴向和径向像素分析方法和均方根误差分析方法对混合均匀性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Matlab编写了数据分析软件,并对三种不同性质农药的混合均匀性进行分析,其中水溶性农药均方根误差百分比(β)为13. 389%,高于乳化性农药(9. 280%)和脂溶性农药(9.996%),说明相对于乳化性和脂溶性农药,水溶性农药在线混合均匀性较好。且通过对浓度一定但流量不同的7组试验利用该方法对脂溶性农药流体图像进行了数据处理,发现当流量从1 390 m L/min减小到880m L/min时,均方根误差百分比(β)从11.029%减小到8.737%,均匀性逐渐变差。结果表明,利用图像处理方法研究农药在线混合均匀性是可行的,可以方便、直观地分析混药器结构及性能参数对混合效果的影响,为农药在线混合的图像处理方法及混合效果定量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申建梅  胡黎明  宾淑英  林进添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427-2428,2445
随着生命科学、数学、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相互交叉,生物信息学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尤其是在新药的研究和开发中。综述了生物信息学在药物靶点识别和药物分子设计中的应用,并探讨了生物信息学在农药分子设计中的重要作用。生物信息学的应用无疑将进一步推动农药的开发进程。  相似文献   

13.
生物药剂分类系统(BCS)是基于药物溶解性和渗透性测定的药物分类预测系统,目前被FDA、WHO、EMA等权威机构认可并应用于人用药物豁免其体内生物等效性研究。鉴于兽药研发成本及利润等问题,将BCS概念应用于兽药制剂研发领域,势在必行。但是人与动物在解剖、生理学等方面以及在临床使用的药物种类上均存在较大差异,故不能进行直接的种间外推,尚待深入研究以解决局限性和方法问题,才能付诸应用。尽管如此,美国药典专家委员会的特别委员会已经建议将BCS应用于犬,此举无疑具有典范作用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目前常见的农药进行分类,并对各类农药的理化性质、毒理学研究及农药残留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新农药的研发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随着纳米技术的兴起和发展,纳米材料尺度效应、智能表面和界面效应及其优异的药物传输与控释性能等特性提供了设计不同于传统农药剂型的具有独特物理、化学特性的纳米农药新理念。综述了4类纳米材料在农药缓控释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介孔二氧化硅、介孔碳材料、壳聚糖、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等材料在农药缓控释领域的应用,并对纳米缓控释农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使用Visual Basic进行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统计分析的设计过程。[方法]介绍了应用Visual Basic进行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统计分析的计算程序,并以实例说明了该程序的使用方法和应用技巧。[结果]使用该方法,用户只需输入试验的原始数据,即可快速进行药效试验的统计分析,并可对各因素间的差异显著性进行比较,其计算结果与专业统计软件DPS相比,二者计算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该方法快捷方便,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可大大提高药物配方优化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王文杰  安莉娜  蔡新明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0):154-156,163
介绍了基于可视化编程VB研发箱涵结构AutoCAD系统设计的方法,阐述了以VB6.0为开发环境、运用ActiveX Automation提供的接口进行AutoCAD的箱涵结构专用软件的二次开发过程,分析了该专用软件的流程及关键步骤,并给出了部分程序代码和例证,实践应用效果良好,避免了大量的重复劳动,提高了箱涵结构设计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茶叶农药残留检测的必要性以及茶叶农药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对固相萃取(SPE)、加速溶剂萃取(ASE)、微波辅助萃取(MAE)、超临界流体萃取(SFE)等萃取方法的原理、应用以及与传统前处理方法相比较的优点进行了概括。也对茶叶农残分析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包括色谱法、酶联免疫法和生物传感器。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为混合接枝单体,采用自由基共聚方法制备羧甲基纤维素钠接枝聚丙烯酸酯共聚物(CMC-g-PAE),采用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简称DSC)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以CMC-g-PAE为载体,以毒死蜱(chlorpyrifos,简称CH)为模型农药,利用CH在载体大分子自组装形成的胶束中的增溶作用,制备CH/CMC-g-PAE纳米粒子水分散剂;采用扫描电镜、粒度分析仪、DSC对其形态结构、粒径大小及分布、农药的相态进行研究,探讨载体浓度和药物浓度对其粒径及载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呈现规则的球形,其平均粒径为200~240 nm,粒径分布较窄;毒死蜱以非晶体相存在于纳米粒子中;纳米粒子的粒径及其对药物的载药率可以通过改变CH和CMC-g-PAE溶液的浓度进行有效调控。  相似文献   

20.
针对设施蔬菜生产中病虫害严重,缺乏有效智能化绿色防控装备的现状,研发团队设计了设施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设备——机器人化植保系统,采用高压放电法制取臭氧,基于臭氧消毒浓度与释放时间、设施温室环境温湿度的关系模型,根据应用实际需求进行动态调整,为设施蔬菜物理防控提供最佳的杀菌除虫方法,大幅降低农药使用量,有效保证农产品安全,降低了农业生产投入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