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新友  李天芝 《养猪》2019,(1):126-128
猪小袋纤毛虫病是由结肠小袋纤毛虫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原虫病,小袋纤毛虫主要寄生于猪大肠中,尤其结肠中,破坏肠黏膜,引起猪腹泻,因常被忽视,治疗不及时,给养猪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文章主要从猪小袋纤毛虫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控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诊断及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是由结肠小袋纤毛虫寄生于猪结肠所引起的一类人畜共患原虫病。该病主要引起断奶仔猪表现出腹泻、脱水、消瘦及贫血等特征性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为了有效的防治以腹泻、脱水和消瘦为特征的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根据临床症状、剖解所见的病理变化作出初步诊断。此外,采取分子生物学(PCR技术)方法对该病作出确诊,确诊该病病原为猪结肠小袋纤毛虫。针对该病原体的特性,我们采用甲硝唑+驱虫净配伍方式对病猪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大部分病猪痊愈,治愈率为99.2%。  相似文献   

3.
猪小袋纤毛虫病是由纤毛虫纲小袋虫科的结肠小袋纤毛虫寄生于猪大肠(主要是结肠)内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原虫病。2011年3月上旬,河北省保定市某小型养猪场外购仔猪发生以水样腹泻、粪中带血为临床特征的疾病,综合诊断为猪小袋纤毛虫病。经复方中药治疗,疫情得到控制。现将诊治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是由猪的结肠小袋纤维虫(又名猪结肠小袋纤毛虫或猪小袋虫)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不仅会引起并发症,传染源进入人体后还会导致人体感染,引发相关症状,例如顽固性腹泻的出现。该病分布较广,不仅阻碍养猪业的蓬勃发展,对人类的健康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就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发病原理、临床症状、病原学等几个方面阐述该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为相关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结肠小袋纤毛虫是猪场常见寄生原虫。对屠宰猪结肠黏膜调查发现,结肠小袋纤毛虫在猪群中的感染率近乎100%。本文将结肠小袋纤毛虫在猪体内的致病过程结合不同规模猪场的特点来分析其发病率不同的原因,以期对广大散养户正确防控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猪结肠小袋虫病也称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是袋形科结肠小袋纤毛虫寄生于猪肠道内所引起的原虫病。主要危害仔猪,导致下痢,逐渐消瘦、衰弱、严重者陷于虚脱,造成死亡。为了解结肠小袋虫病的流行情况,我们对3个县6个猪场的调查结果简介如  相似文献   

7.
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是生猪养殖常发病和高发病,多呈散发流行,是引起仔猪出现严重腹泻症状的常见寄生虫病之一,也是造成部分养殖场经济损失的常发病。当猪群发生应激反应或者消化道功能紊乱,特别是并发肠道感染时,结肠小袋纤毛虫就会趁机侵入肠黏膜组织,破坏粘膜组织的完整性,最终形成溃疡性肠炎。防范该类疾病的发生流行,需养殖户掌握具体的发病特点,并结合实验室诊断明确具体的寄生虫种类,然后采取针对有效措施进行治疗,缩短发病周期,提高治疗效果。该文主要论述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猪小袋纤毛虫病是由小袋纤毛虫寄生于猪的大肠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主要引起仔猪的下痢、衰弱、消瘦等,严重时可导致病猪死亡。小袋纤毛虫还可感染人、牛、羊等动物,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原虫,对家畜养殖和公共卫生安全可造成严重的危害。本文对猪小袋纤毛虫病的病原特征、生活史、流行病学、诊断和防治等方面进行论述,为猪小袋纤毛虫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猪小袋纤毛虫病主要是由结肠小袋纤毛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其是一种人兽共患病,主要寄生在猪大肠内,导致肠黏膜损伤,从而引发猪腹泻,如果治疗不及时,会给养殖户和养殖场将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1病原学小袋纤毛虫是一种寄生原虫,形态为梨形或卵圆形,无色透明或者是呈现浅灰略带绿色。小袋纤毛虫全身被纤毛覆  相似文献   

10.
<正>结肠小袋虫病是中小型规模猪场的常见病,饲养环境为半密闭猪舍,以20~40千克的培育猪为主。经对9个发病猪场调查,有2个猪场是从外地引进仔猪,发病猪经诊断是猪结肠小袋虫病和猪沙门氏菌病混合感染而导致大批发病,死亡率较高。其他几个发病猪场均是自繁自养,经诊断为单纯断奶仔猪结肠小袋虫病。1病原猪结肠小袋虫属纤毛虫门、动片纲、毛口目、小袋科、小袋属。虫体较大,在发育过  相似文献   

11.
正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 coli)首先由Malmsten(1857)从瑞典两例急性痢疾病人的粪便中发现,定名为结肠草履虫(Paramecium coli)。之后,Leukart(1861)在猪的大肠中也有发现。Stein(1863)认为前两人所见为同一种,更名为Balantidium coli~([1-2])。已知有30多种动物能感染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之后可引起宿主腹泻,其中猪的感染率可达60%~70%,是最主要的传染源~([3])。1病原1.1形态结肠小袋纤毛虫属于纤毛虫纲、毛口目、小袋  相似文献   

12.
猪小袋纤毛虫病是由袋形科结肠小袋纤毛虫寄生于猪肠道内所引起的原虫病。1病原结肠小袋纤毛虫,在其发育过程中又分滋养体和包组。滋养体呈椭圆形,一般长30-120pm,宽20-120pm,体表有许多斜形、排列成行的纤毛,显微镜下放大到400倍清晰可见。虫体的前端有口缘,后端有脑胆,虫体中央有大小核各一个。包囊体近圆形,不活动(在猪体内新形成的虽活动,但时间短)。直径50-60pm,内含小袋纤毛虫。2传播途径小袋纤毛虫包囊如随被污染的饲料、饮水进人猪的体内,即会被消化,选出纤毛虫,虫体在肠内摄食。包鲢在外界抵抗力较强,据资料介…  相似文献   

13.
张贻传 《养猪》2021,(1):126-128
结肠小袋纤毛虫广泛存在于全球各地,多种动物可感染.在宿主免疫力正常的情况下不表现出症状,当宿主免疫力下降时表现出腹泻、血痢甚至是死亡.猪是结肠小袋纤毛虫的主要寄生宿主,腹泻猪粪中结肠小袋纤毛虫的检出率为81.20%.通过镜检猪大肠黏膜刮取物发现,结肠小袋纤毛虫在猪的感染率达95%,比通过镜检猪粪得出的感染高很多.饲料禁...  相似文献   

14.
洛阳地区规模化猪场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情况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肠小袋纤毛虫病(Balantidiosis)是由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coli)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目前已知包括人在内的33种  相似文献   

15.
为了防控以腹泻、脱水和消瘦为特征的一例群发性羊结肠小袋纤毛虫病,试验采用临床检查、细菌学检查、粪便饱和硫酸锌溶液漂浮法检查、粪便水洗沉淀物染色镜检和血常规检测等方法进行诊断。结果表明:羊群所患疾病为羊结肠小袋纤毛虫,采用甲硝唑驱虫和对症治疗,病羊痊愈,治愈率为100%。  相似文献   

16.
<正>结肠小袋纤毛虫主要感染猪,轻度感染时不显症状,严重感染时表现为肠炎症状,有的甚至导致发病动物死亡。在临床上,猪为常见发病动物,人发病的较少,非人灵长类动物发病亦有报道,但临床尚未有长臂猿感染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报道。2012年5—7月,笔者在临床上遇到1起长臂猿发生结肠小袋纤毛  相似文献   

17.
奶牛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肠小袋纤毛虫 (Balantidiumcoli )属纤毛虫纲 ,毛口目 ,小袋科 ,小袋属。自 185 7年Masten发现结肠小袋纤毛虫以来 ,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相继发现了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结肠小袋纤毛虫主要感染猪和人 ,有时也感染牛和羊 ,轻度感染时不显症状 ,严重感染时有肠炎症状。在临床上 ,猪常见发病 ,牛发病的较少。最近 ,我们在临床上遇到一起奶牛严重发病的案例 ,经过治疗 ,全部恢复。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某养殖户饲养 2 4头奶牛 ,于 2 0 0 2年 1月份用左旋咪唑或丙硫咪唑进行驱虫 ,3月份又用某研究所的牛津 1…  相似文献   

18.
<正>结肠小袋纤毛虫是呈世界性分布的人畜共患原虫,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区域。目前已有30多种动物可感染本病,出现以腹泻为主的病症,其中猪是最主要的易感动物,它通过摄食含小袋纤毛虫包囊的食物、饮水而感染,感染率可高达60%以上。2016年11月,曲靖某家庭式小规模猪场的16头保育仔猪发生顽固性痢疾,笔者依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确诊其为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对症治疗后取得良好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郴州感染猪小袋纤毛虫的情况,对郴州六个县的猪场采集的猪粪便进行直接涂片和水洗沉淀镜检鉴定,统计感染率。结果显示,郴州六个县采样中结肠小袋纤毛虫的感染率为21.5%~35.0%。其中,桂东县的结肠小袋纤毛虫的感染率最高为35.0%,永兴县的结肠小袋纤毛虫的感染率最低为21.5%。通过ITS基因对小袋纤毛虫进行PCR鉴定,与NCBI网站上的结肠小袋纤毛虫ITS序列(AM982727和AM982726)同源性很高,为98%。  相似文献   

20.
近年我省各地养猪场普遍发生断奶仔猪拉稀病,先后用氯霉素、黄连素、庆大霉素等药物治疗无效,经实验室镜检诊断为猪感染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 coli)引起的拉稀,据我们最近又调查11窝断奶仔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