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研究从武都区2012—2015年油橄榄全生育期气象和植物学特性的系统观测资料入手,通过统计对比分析,寻找出作物生长关键时段以及对作物生长影响相关性最大的1月平均气温作为主导指标,年平均气温、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年日照时数作为辅助指标,建立了武都山区油橄榄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体系,并基于GIS技术制作出精细化油橄榄种植适宜性气候区划图。结果表明:武都南部及白龙江流域海拔1300 m以下的河谷、平地、浅山地带为油橄榄最适宜种植区,中部、东部及白龙江流域海拔1300~1400 m的河谷、盆地、浅山区为油橄榄适宜种植区,中部海拔1400~1500 m的谷地和半山区为油橄榄较适宜种植区,其他区域,主要分布在武都西北部等地1500 m以上的高半山区为油橄榄不适宜种植区。研究结果为指导武都山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发展油橄榄产业,预防和减轻气象灾害损失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武都山区油橄榄生长气象条件分析及气候适宜性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从武都区2012—2015年油橄榄全生育期气象和植物学特性的系统观测资料入手,通过统计对比分析,寻找出作物生长关键时段以及对作物生长影响相关性最大的1月平均气温作为主导指标,年平均气温、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年日照时数作为辅助指标,建立了武都山区油橄榄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体系,并基于GIS技术制作出精细化油橄榄种植适宜性气候区划图。结果表明:武都南部及白龙江流域海拔1300 m以下的河谷、平地、浅山地带为油橄榄最适宜种植区,中部、东部及白龙江流域海拔1300~1400 m的河谷、浅山区为油橄榄适宜种植区,中部海拔1400~1500 m的谷地和半山区为油橄榄较适宜种植区,其他区域主要分布在武都西北部等地1500 m以上的高半山区为油橄榄不适宜种植区。研究结果为指导武都山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发展油橄榄产业,预防和减轻气象灾害损失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甘肃陇南茶叶产地与龙井茶原产地气候要素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陇南产茶区与中国名茶产区生态环境的异同程度,运用著名龙井茶原产地杭州及陇南主要产茶区康县、武都、文县等地1961—2010年月平均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资料,对其农业气候相似程度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表明:陇南茶区与杭州的主要气象因子相似程度较高,可通过信度较高的假设检验。农业气象相似距离分析表明,陇南茶区与杭州间的相似距离较小,可以进行同品种的茶叶移植。南部的文县可以作为扩大种植龙井茶的首选地区,北部的康县及中部的武都可以积极引种。陇南茶区名茶移植、引种空间较大。  相似文献   

4.
甘肃武都花椒生长气象条件分析及气候适应性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丽  张燕  孙畅  蒲静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19):126-132
武都地形气候条件特殊,为了精细化研究花椒生长适应性气候条件,确定出适宜花椒生长气象指标及适宜生长范围,为全市花椒产业科学规划,充分利用气象资源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立足于甘肃武都花椒的全生育期及植物学生长特性,在选取花椒典型品种的基础上,进行了为期2年连续植物学生长特性及农田气候站数据平行对比观测,确定了武都花椒生长关键时期和对其生长影响最大的主导气象指标、辅助气象指标等要素,在确定适宜性区划指标的基础之上,按最适宜种植、较适宜种植、适宜种植和不适宜种植等对武都山区花椒进行了种植区域分析,最后,利用GIS技术,绘制出甘肃武都花椒气候适宜性区划种植图。结果表明:武都南部及白龙江流域等地海拔在900~1200 m河谷、平川、浅山缓坡地带是花椒种植最适应气候带,武都西北部等海拔2000 m以上的高寒阴湿山区和海拔700 m以下干热区为最不适宜种植区。研究结果符合花椒本身生长需求条件,因此为武都花椒产业布局提供很好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油用牡丹种植气候适应性,对洛阳市种植区域进行合理布局,结合洛阳市及周围台站气象资料,选取气候、海拔、灌浆期资料作为气候适宜区划指标,在1∶25万地理信息数据的基础上,通过GIS软件绘制油用牡丹不适宜种植区、次适宜种植区和适宜种植区。结果表明,洛阳市油用牡丹不适宜区分布在洛阳市中东部、偃师市大部、新安县东南部、孟津县东部、洛河两边的宜阳县和洛宁县部分地区以及海拔超过1 500 m的深山区;次适宜种植区分布在孟津县西北、伊川县东部、宜阳县和新安县部分地区;适宜种植区分布在栾川县东北部、汝阳县和宜阳县南部、洛宁县大部、嵩县南部、新安县西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6.
根据四川省145个气象站点1981—2010年气象数据,结合全省晚熟柑橘主产区气候特点及生长情况调研结果,分析影响晚熟柑橘生长的关键气象因子,确定年平均气温、≥10℃年积温、无霜期、7月平均气温、1月平均气温、日照、降水量、海拔8个变量作为划分四川晚熟柑橘气候适宜区域的主要环境变量。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推算各气候要素值并采用特尔斐法确定区划指标权重,结合冬季冻害和春季高温2种主要气象灾害的风险区划,得到四川晚熟柑橘气候适宜性精细区划图。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晚熟柑橘最适宜栽培区分布在海拔400~700 m、地势平缓的区域;晚熟柑橘可栽培区域海拔低至150~250 m,高至900~1200 m;海拔高于1200 m的高原、山地等地不适宜晚熟柑橘种植。  相似文献   

7.
武都山区农业连阴雨灾害时空演变气候特征及风险区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指导武都山区农民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工作,提高应对连阴雨灾害能力,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之目的,从武都区1971—2010年连阴雨资料入手,分析得出:武都区连阴雨主要集中出现在5—10月。其中,5—7月夏收期和9—10月秋收期连阴雨危害最大,出现频率最高,造成的农业灾损最为严重。结合人口、GDP、耕地比等资料,利用ArcGIS软件,得到连阴雨灾害危险性图层,再与承灾体易损性评价、灾害的孕灾背景进行叠加、合并以及等级划分操作,最后得到连阴雨灾害的风险评估及其区划。结果表明:武都区连阴雨危险性等级由高到低、由东南到西北递减,海拔1600 m以上高山区和东南部连阴雨危险性等级最高,为连阴雨高风险区,白龙江流域海拔1300 m以下区域连阴雨危险性等级最低,为连阴雨低风险区。研究结果为指导武都山区巧用天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周密安排夏收秋收农业生产工作,预防和减轻连阴雨灾害损失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石河子垦区棉花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选用≥10℃积温、7月平均气温以及无霜冻期作为该地区棉花种植的农业气候区划指标,进行种植区气候区划,该地区最适宜棉区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低于400 m的西北部平原地带,包括一三六团、一三五团、炮台、一三二团、一三三团、一三四团、一四一团、一二二团、一二一团以及莫索湾北部地区;适宜棉区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低于500 m的中部平原和北部平原地带,包括莫索湾、一五团、一四九团、一四八团、一四七团、石河子、一四四团等团场;次宜棉区位于海拔500~620 m的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地带,包括乌兰乌苏、一四三团以南部分区域;风险棉区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620~830 m的山麓地带;不适宜棉区在南部海拔830 m以上的山区,该区域≥10℃积温不足3 175℃·d,7月平均气温在23℃以下,无霜期少于150 d,棉花经济产量很低或根本无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朔州地区藜麦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利用朔州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91—2020年的气象数据,对朔州地区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平均最高气温进行分析,利用Excel和ArcGIS技术从空间上进行分析,通过数理统计、滑动平均及反距离权重法对各项指标进行插值,根据各因子适宜等级进行重分类及矢量叠加,得到精细化的的气象指标分布图层和藜麦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图层。结果表明,朔州藜麦种植最适宜区域为平鲁区大部、朔城区西北部山区与平鲁相邻部分、山阴县中部较小的片区;次适宜区为山阴县和怀仁市的大部分区域,此区域有一项气象条件不利于藜麦产量的形成;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右玉县、朔城区大部、应县,该区域有2个或2个以上的气象条件不符合藜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形成。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必须有人工调节措施改善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才能推广种植藜麦,否则藜麦产量相比适宜区会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铜川市处于关中平原向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属典型的陕西渭北旱原生态类型地貌,海拨高度700~1700m,地貌类型主要分为:南部川原区、中南部山区、中部残垣沟壑区、北部原梁丘陵区。2011年小麦种植面积逾3.7万hm^2。  相似文献   

11.
豫北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系统研究——以辉县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确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对气象灾害进行风险区划,根据豫北辉县市1961-2009年的气象资料和1961-2009年地质灾害资料,利用气象材料、方法及评价指标,从暴雨、冰雹、大风和地质灾害4方面对致灾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豫北山区的暴雨、冰雹、地质灾害发生概率大于平原地带,大风发生概率相反,平原地带大风发生概率高于丘陵山区,这就为当地防御气象灾害提供了科技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陕晋黄河两岸32 个县1985—2014 年气象观测资料和地理信息数据,基于GIS技术对该区的中阳木枣进行气候适宜性区划,可为气候变化背景下黄土高原丘陵区中阳木枣产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在综合分析黄土高原丘陵区中阳木枣气候适宜性、气候变化对陕晋两地红枣生产影响实地调查结果,以及陕晋两地红枣典型丰产年和受灾年关键生育期气象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黄土高原丘陵区中阳木枣气候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GIS 技术完成研究区域各区划指标的精细化空间小网格模拟推算,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结合坡向地形因子对黄土高原丘陵区中阳木枣气候适宜性进行区划与评价。研究表明:适宜区主要分布在陕晋黄河及其支流沿岸,海拔高度730~1100 m的阳坡滩地、河谷和丘陵坡地;建议北部适宜区适当扩大中阳木枣种植面积,中南部适宜区和次适宜区应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改良种植抗裂品种,同时加大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促进黄土高原丘陵区红枣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丽  蔡迪花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16):100-105
为提高武都的核桃产量与品质,分析不同气象条件下核桃不同品种的物候期、产量构成要素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情况。本研究以甘肃陇南市武都山区“万亩核桃园”为试验地点,在2012—2013 年开展核桃‘温185’、‘强特勒’2 个品种的物候期及产量构成要素的连续性观测,分析不同年份2个品种物候期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变化特征,并结合同期气象资料,研究核桃产量构成要素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不同年份的核桃物候期存在较大的差异;(2)尽管2013 年核桃‘温185’的枝条生长量明显长于2012年,但由于2013年前期气温异常偏高,加之降水量偏少,造成后期果实生长量小于2012 年。然而,由于‘强特勒’的物候期较‘温185’晚了20 天左右,其2013 年枝条、果实生长量均较2012 年大,前期的高温并未影响其生长发育;(3)2012、2013 年核桃‘温185’枝条、果实生长量与温度、降水呈正相关,而与日照时数呈不显著负相关,其中与最低温度的相关性最显著。就温度而言,2013年的相关性明显弱于2012年,表明气温异常偏高不利于核桃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玉米初霜冻致灾临界气象条件风险区划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开展黑龙江省玉米初霜冻致灾临界气象条件风险区划技术研究,以期指导生产者合理安排作物品种布局,减轻初霜冻灾害造成的损失,以晚熟玉米为例,从确定初霜冻致灾临界气象条件出发,计算玉米初霜冻致灾临界气象条件在安全成熟前发生的概率,作为风险指数进行风险区划,基于GIS理论绘制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玉米初霜冻的风险区的分布具有2个明显特征:一是呈维向分布,自北向南随着维度的降低风险变小;二是随着地势的增高风险增大。大兴安岭、黑河在高纬度和高海拔的双重影响下,成为初霜冻风险最高的区域;而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的大部不仅海拔低,且处于维度相对较低的区域,因此是初霜冻的低风险区。通过对气候变暖前后风险区划图的分析发现,气候变暖使得玉米适宜种植区的面积扩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玉米初霜冻灾害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县级精细化气候适宜性区划及灾害风险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大宗作物、特色作物、设施作物的气候适宜性及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布,本研究以永宁县为例,利用自动气象站资料,基于自然区划理论,采用定性判断法、聚类分析法,空间分析法等相结合,完成了:水稻精细化气候适宜性区划、设施农业精细化气候适宜性区划、水稻低温冷害风险区划及酿酒葡萄霜冻风险区划,划出永宁县各地优势农业、特色农业及设施农业的适宜种植区、次适宜种植区、可种植区和不适宜种植区。结果表明:永宁县大部地区为水稻和设施农业生产的适宜区和次适宜区;水稻低温冷害和酿酒葡萄霜冻灾害低风险区在贺兰山沿山,高风险区为高风险区为闽宁镇大部、李俊镇中西部、望洪镇西部。本研究对永宁县农业生产发挥区域气候优势、趋利避害、减轻气象灾害损失、提高各类产业整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其成果将为永宁县各级政府分类指导农业结构调整和防灾减灾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对农作物生长发育期及产量的影响,通过采用对不同海拔高度的冬小麦对比种植试验方法,2012—2013年通过在海拔1600 m(半山区)和1000 m(川区)的冬小麦种植试验,对冬小麦生长发育期以及产量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半山区冬小麦比川区早播种10天左右。冬前生长期山、川地各个生育期相差不大,翌年返青生长的拔节期以后川区冬小麦生育期比半山区明显提前。半山区比川区冬小麦全生育期长30天。分蘖—越冬开始、越冬开始—返青期、拔节—孕穗期、孕穗—抽穗期、抽穗—开花期各生育期阶段山、川积温相差较大。半山区冬小麦分蘖数及大蘖数均高于川区,半山区有小穗数大于川区,干物质累积量半山区高于川区。半山区冬小麦理论、实际产量均高于川区。由此得出,2012—2013年半山区冬小麦的产量因子高于川区,这与冬性冬小麦春化期的气温条件、乳熟—成熟期的天数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