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开封县是我省花生主要集中产区之一,但是产量一直很低,提高单产是沙区花生的主攻方向。从1975年开始,我们组织沙区社队科研组开展试验,研究花生高产规律,总结高产栽培经验,经五年试验结果,各点都出现了小面积高产地块和大面积丰产典型。据开封县万隆、范村、仇楼、朱仙镇、西姜寨公社,县农场等18个单位试验结果,试验田面积共167.6亩,平均亩产632.8斤。其中:荆科五队1.04亩试验田,最高亩产723  相似文献   

2.
新黑地珠蚧——俗称钢子虫,是近几年花生田发生的一种主要害虫。尤其是沙区花生田发生危害更为严重,并且由于栽培条件的改变和花生产量的提高,其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减产50%以上,甚至造成大面积绝收。  相似文献   

3.
甘草是传统的大宗中药材,近年来,由于过度开采,野生甘草面积减少,质量不断下降,甘草资源危机严重,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恶化.本试验在豫东黄泛沙区进行了甘草的引种栽培试验.应用植物化学等方法,研究在河南省黄泛沙区引种甘草的栽培技术,探索了在河南省黄泛沙区引种栽培甘草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黑龙江省花生产量低、栽培方式落后等现状,进行了花生栽培模式对比试验,选出适宜花生高产的栽培模式,并做出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5.
油莎豆作为高效经济作物,在甘肃省干旱沙区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甘肃省治沙研究所连续2年在民勤沙区进行了油莎豆栽培试验研究,总结出民勤沙区油莎豆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油莎豆的优质、丰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吕玉锋 《河南农业》2014,(13):49-49
<正>近年来,随着清丰县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在西部沙区地膜西瓜—花生套种模式面积逐年增加,种植效益十分可观,一般每667m2收入达3 000元左右。其中每667m2产西瓜4 000kg左右,产值2 000元左右,花生300kg左右,产值1 000元左右。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现将该模式高产栽培要点总结如下:一、套种模式西瓜和花生均为春播,1.5~1.8m宽做1畦,每畦靠畦背南面播种1行  相似文献   

7.
花生覆膜栽培产量优于露地栽培,但生产实践中,覆膜栽培简单化,管理粗放,制约增产.为了提高覆膜花生的增产潜力,生产中要严格规范花生覆膜高产高效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8.
山楂适应能力强,既能在平整肥沃土地上栽培,也能在瘠薄沙地等处栽培。通过对山楂的引种栽培,在建园技术、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总结出古浪沿沙区山楂栽培管理技术,为沙区栽培山楂实现早产丰产、高产稳产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丽美 《河南农业》2011,(18):52-53
本文通过对中牟县枣粮间作区的栽培管理、生态、经济效益进行系统探讨分析,结果表明,枣粮间作具有适应性强、高产稳产、综合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并具有防风固沙、调节田间气候、减轻干热风危害、促进作物增产等作用.是平原沙区旱作的优良栽培模式,是防沙治沙、实现沙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迁安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南麓,长城脚下,滦河、青龙河贯穿南北,属于半山半沙区,现有耕地面积63.6万亩,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水文条件以及气温和降水等自然条件对花生生长极为有利,且土地多平整,利于机械化生产,是冀东花生主产区及唐山市"东路花生"重点县市之一.  相似文献   

11.
双季花生连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内一年连续种植两季花生的栽培模式.红安县花生科研所于1993年试验成功,1995~1997年湖北省科委连续三年立项支持、由红安县花生科研所主持,进行大面积示范和推广,取得了圆满成功,累计推广3218亩,头季花生平均亩产321.5kg,二季花生平均亩产224.6kg,亩产值达1856.74元.该模式于1998年12月通过了湖北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近几年来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实践证明,双季花生连作栽培是一项高产高效的新的种植模式.填补了湖北省花生两季连作耕作制度的空白.双季花生连作栽培技术精炼,可操作性好,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现将双季花生连作栽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种植方式对花生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黑龙江省花生栽培技术落后,生产水平低等问题,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对花生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花生大垄双行栽培模式的适宜密度为40株·m-2,比密度32株·m-2的处理增产14.7%,两种密度处理的花生产量在1%水平上差异显著;花生小垄单行栽培模式的适宜密度为30株·m-2,比密度26株·m-2的处理增产8.4%,两种密度处理的花生产量没有显著差异;花生大垄双行栽培模式(密度为40株·m-2)的产量比花生小垄单行栽培模式(密度为30株·m-2)增产37.5%,两种模式处理的花生产量在1%水平上差异显著.应用本项研究取得的成果,集成组装了寒地花生大垄双行高产栽培模式,对推动黑龙江省花生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辽宁昌图冷凉风沙区采用双沟覆土压膜方式进行花生栽培试验,以传统覆膜方式作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双沟覆土压膜方式降低人工引苗率,对照的人工引苗率为88.5%,而双沟覆土压膜方式仅7.7%。双沟覆土压膜方式花生出苗率较对照提高19.4%;根际土壤含水量较对照高3.6~19.8个百分点。双沟覆土压膜方式花生单株分枝数、主茎高、第一侧枝长、根系干重和茎叶干重等植株长势指标明显高于对照;荚果产量、百仁重和出仁率等产量及产量性状,分别提高18.7%、5.8%和2.6%。冷凉风沙地区,花生采用双沟覆土压膜方式栽培,幼苗出苗率高,根际土壤水分含量增加,植株长势增强,产量提高,饱果率、百果重、百仁重增加。  相似文献   

14.
榆林沙地樟子松的引种和荒沙造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开发利用毛乌素沙区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本文总结研究了在榆林沙地引种育苗和栽培樟子松的造林方法及技术.  相似文献   

15.
1980年,我们在曲阳曹庄大队开始进行花生百亩方高产栽培中间试验,探讨大面积花生高产路子.1981年接受省、市(原徐州地区)科委下达的花生百亩高产栽培中间试验研究课题.通过1980~1983四年探索,基本掌握了大面积亩产800斤以上花生的生长规律及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春播花生高产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生是高产作物,增产潜力很大,国内外花生667米2产都有突破800千克的报道.由于栽培管理水平不当,我国春播花生产量一直停滞不前,单产在150千克上下徘徊.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春播花生高产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花生染色体较小,染色体细胞学标记少,细胞遗传研究相对滞后,染色体分类识别困难的问题,建立能够准确区分栽培花生(Arachis hypogaea L.,2n=4x=40,AABB)A、B染色体组的新核型,提高染色体识别准确率,以揭示栽培花生和野生供体亲本的染色体对应关系,鉴定栽培种花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体。【方法】以花生栽培种(Arachis hypogaea L.,2n=4x=40,AABB)的2个可能供体亲本即花生野生种Arachis duranensis(2n=2x=20,BB)和Arachis ipaënsis(2n=2x=20,AA)全基因组DNA及5S rDNA和45S rDNA为探针,利用顺序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GISH)和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cFISH)技术(简称顺序GISH-FISH)结合DAPI染色,在准确区分花生栽培种A、B染色体组的基础上,对花生栽培品种Z5163及其供体亲本染色体进行分析,建立花生栽培种新核型,并利用该核型对其他栽培品种的染色体进行分析,以探讨该核型的应用潜力和栽培花生染色体组成特点。【结果】以A. ipaënsisA.duranensis全基因组DNA为探针的GISH分析表明,以A. ipaënsis为探针在花生栽培种20条B组染色体上能够产生清晰稳定的杂交信号,在A组染色体上没有信号,而以A.duranensis为探针,只在18条A组染色体能产生信号,但1对A组的小染色体“A染色体”不易被区分,因此,以A. ipaënsis为探针可以准确区分花生栽培种A、B染色体组;综合5S rDNA和45S rDNA Mc-FISH和DAPI染色分析,发现花生栽培种A、B染色体组DAPI带纹、5S rDNA和45S rDNA的分布分别与A.duranensisA. ipaënsis一致,此结果支持A.duranensisA.ipaënsis是花生栽培种的供体亲本。DAPI染色结果显示,A. ipaënsis及花生栽培种的B组染色体均有14条染色体显示着丝粒带纹,明显多于前人报道,表明仅利用DAPI染色来区分花生栽培种A、B组染色体的方法具有局限性。综合DAPI染色、rDNA、A.duranensisA. ipaënsis基因组探针进行顺序GISH-FISH分析,建立了可以准确识别花生栽培种A、B染色体组新核型。然后利用该核型对3个栽培种品种的染色体组成进行了分析,首次发现一个自发的花生染色体代换系MS B1(A1),揭示了栽培花生染色体B1与A1之间存在部分同源关系。【结论】野生花生A. duranensisA. ipaënsis分别与栽培花生A和B基因组染色体间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研究建立的基于GISH-FISH和DAPI染色的栽培花生新核型,不但可以准确区分大部分A、B组染色体,而且还能识别栽培花生在多倍体化和人工进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自发的染色体变异,揭示A、B组染色体间的部分同源性。  相似文献   

18.
辽西北地区是辽宁省受风沙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辽宁省花生种植的主产区就分布在辽西北的阜新、法库、康平和铁岭地区,花生的种植大大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但是对沙地造成了严重的风蚀。文中就如何科学合理发展辽西北沙区花生产业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婷 《陕西农业科学》2012,58(3):107-108
榆林沙区沙土全钾较为丰富,氮磷肥极缺,氮磷是沙区水稻栽培的主要限制因子。本试验通过测土配方,主要进行了氮磷肥用量及配比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研究,确定了适合在沙区科学施肥管理的方法及水稻生产所需养分的平衡供应种类及数量。当沙地水稻产量8 248.3kg/hm2时,其氮肥最佳施用量为357.4kg/hm2,P2O5最佳施用量为180.1kg/hm2,为沙区水稻的栽培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彩色花生具有丰富的营养和保健价值,对彩色鲜食花生进行无公害栽培,其效益明显高于普通鲜食花生.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总结提出了彩色鲜食花生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