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王淑敏  时君友 《林产工业》2012,39(5):27-28,31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不同固化体系下的低毒脲醛(UF)树脂的固化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固化体系下,低毒UF树脂的固化反应起止温度和所需的活化能是不同的。在固化体系C下,低毒UF树脂的固化反应的起始温度低,放出的热量多,固化反应所需活化能最低,说明固化体系C对低毒UF树脂的固化反应促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固体核磁共振法对低甲醛释放脲醛树脂化学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采用液体核磁对3种低甲醛释放脲醛树脂化学构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13CCP/MASNMR对脲醛树脂固化产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固化体系下,3种低甲醛释放脲醛树脂胶黏剂的固化历程不同,固化后树脂的结构有所差别.不添加固化剂时,脲醛树脂的固化交联反应程度低,固化产物中羟甲基含量高,甲醛释放量也随之增加.加入固化剂后,促进了羟甲基的固化交联反应,脲醛树脂固化产物中羟甲基含量普遍降低.3种固化体系下,UF-3羟甲基含量最高;在氯化铵为固化剂的条件下,UF-2羟甲基含量最低,为0.0582;不添加固化剂和复合固化体系条件下,UF-1羟甲基含量最低,分别为0.0784和0.0713.不同固化体系对不同种类脲醛树脂的固化效果不同,固化后树脂的结构不同,其力学性能和甲醛释放能力也不同.  相似文献   

3.
低甲醛释放脲醛树脂固化反应历程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在采用^13C NMR对3种典型脲醛(UF)树脂化学构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利用扭辫分析法(TBA)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不同固化体系、不同种类UF树脂固化反应过程中的动态粘弹性和固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树脂合成配方不同,其化学结构明显不同。不添加固化剂时,树脂相对刚性率在升温过程中几乎不增长,当温度达到128℃时其相对刚性率急剧下降,几乎不发生缩聚交联反应,表现出热塑性树脂的特性,在温度超过135℃时才开始固化交联反应。树脂相同而固化体系不同时,UF树脂的固化反应历程不同。相同升温速率下,不加任何改性剂的UF树脂固化起始温度稍低一些,固化反应比较剧烈,放出热量最多。加入三聚氰胺和改性剂M的2种树脂固化反应进行得比较平稳,放出的热量较少。  相似文献   

4.
将聚酰胺-胺作为改性剂添加至低摩尔比脲醛树脂(UF树脂)中,以提高低摩尔比UF树脂的固化速度,增强树脂的胶合强度。通过在UF树脂合成过程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聚酰胺-胺,考察聚酰胺-胺对不同摩尔比UF树脂的影响,包括树脂性能和所制备板材的力学强度。结果表明:聚酰胺-胺添加比例为2%~3%时,UF树脂的固体含量增加、固化时间缩短、固化温度降低,并且这种优势在低摩尔比UF树脂中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改性后的UF树脂制备板材的内结合强度增大,即使是摩尔比为1.1的UF树脂,所制板材的内结合强度也远大于国标要求。聚酰胺-胺改性UF树脂在固化特性和所制板材性能上的优异表现可以在保证板材力学性能的前提下明显提高板材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能耗,这种改性是非常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加入改性剂合成超低甲醛释放的脲醛树脂(UF),利用红外和核磁共振研究UF的结构和在不同固化体系下固化后的结构。结果表明,所合成UF树脂中游离甲醛含量低于0.1%;所压制的胶合板甲醛释放量低于0.5mg/L,符合GB/T 9846.3—2004中E_0级要求;胶合板的胶合强度满足Ⅱ类板的要求。红外(FT-IR)分析UF树脂有多种官能团特征吸收峰的存在。核磁分析表明,在不同固化体系下,固化后UF树脂的各种结构含量有所不同。对UF树脂及其固化后的结构分析,为日后开发结构合理,性能更优良的超低甲醛释放UF树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浸渍胶膜纸生产中,要经常测定UF树脂的固化时间。在生产中应用铁丝制做的搅拌棒测定固化时间时发现,铁丝的使用次数不同,会使UF树脂的固化时间产生波动。由于固化时间的差异,直接影响了生产中的调胶工艺、浸胶工艺及浸渍胶膜纸的压贴工艺,直至影响到饰面效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经过大量对比试验,选用玻璃棒替代铁丝做搅拌棒,经测定,UF树脂的固化时间稳定,保证了生产线的正常运行,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7.
甲醛捕捉剂在胶合板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普通UF树脂胶中添加甲醛捕捉剂H300或H800后,其固化时间明显延长.采用H300或H800改性的UF醛树脂胶黏剂生产胶合板,在保证胶合强度的前提下,板材的甲醛释放量达到国标E2或E1级要求.  相似文献   

8.
利用时域核磁共振(TD-NMR),测试加入氯化锌(ZnCl2)固化剂时,脲醛树脂(UF)的固化过程,旨为胶黏剂固化研究提供新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简单操作TD-NMR,可以快速地得到UF树脂固化过程的弛豫时间分布谱图;在100~120℃范围内,ZnCl2水解生成盐酸,UF树脂分子间发生缩聚反应;当温度高于140℃时,固化反应基本结束。  相似文献   

9.
采用"碱-酸-碱"合成工艺,在树脂合成反应末期加入不同比例的尿素及改性超支化聚合物,合成了2种脲醛树脂(UF0和UF1),测试了2种脲醛树脂的基本性能及其所制胶合板的力学性能,并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分析仪(TG)对树脂的固化性能及耐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加入改性超支化聚合物的UF1树脂具有较低的固化温度,有利于提升树脂的固化速度,且树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胶合板的2h耐冷水胶合强度可以提升近50%,树脂中游离甲醛含量明显下降,而对树脂的固体含量及黏度影响不大。~(13)C NMR结构分析表明,改性超支化聚合物的加入可以有效提升树脂中亚甲基桥键(—CH_2—)和尤戎环(Uron)的比例,对树脂耐冷水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红外光谱、动态热机械分析和氢核磁共振波谱法对"120"和"140"这2种大豆蛋白胶的化学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40"胶中羟基、氨基和羰基含量高于"120"胶,"120"胶中羧基含量高于"140"胶;"120"胶的储存模量和固化温度分别为3 500 MPa和120℃左右,"140"胶的储存模量和固化温度分别为2 600 MPa和150℃左右;"120"胶黏剂中含—NH2、—CH2—COOH、—CH2—COO—CH2—、—R—CH2—OH和Ph—OH等基团,可与竹材表面形成具有高键能的醚键,具有良好的胶合性能。  相似文献   

11.
低毒脲醛树脂固化物的甲醛释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不同固化体系下三种低毒脲醛树脂固化物随环境变化的甲醛释放量进行了具体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固化体系不同,脲醛树脂的甲醛释放量有很大差别。随着温度的升高,甲醛释放量明显增加;随着时间的变化,脲醛树脂固化物的甲醛释放量逐渐减少,第5天以后逐渐趋于稳定。用三聚氰胺进行改性的脲醛树脂的甲醛释放量明显低于未加任何改性剂的脲醛树脂。  相似文献   

12.
三聚氰胺改性低毒脲醛树脂耐水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摩尔比的两类低毒脲醛树脂(JQ21未改性,JQ22与5%三聚氰胺共聚),分别与不同质量比的三聚氰胺树脂混合,并在不同的固化体系中固化,用于胶合板的压制.对胶合板的胶合性能及甲醛释放量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固化体系不同,胶接强度也不相同;随着摩尔比的增加,胶接强度提高,甲醛释放量亦相应提高;同时采用共聚和共混两种方法进行改性的脲醛树脂,其胶接强度和甲醛释放量均优于单一的采用共混改性的脲醛树脂;并且混合胶液中三聚氰胺的比例越低,胶接性能越筹,甲醛释放量变化逐渐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13.
For manufacturing low-formaldehyde emission particleboard from wheat straw and urea-formaldehyde (UF) resins using urea treatment for indoor environments, we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urea treatment on the formaldehyde emission,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nufactured particleboard. Wheat straws were treated at three levels of urea concentration (5%, 10%, 15%) and 95℃as holding temperature. Wheat straw particleboards were manufactured using hotpress at 180℃and 3 MPa with two types of UF adhesive (UF-45,UF-91). Then the formaldehyde emission values,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conside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rmaldehyde emission value was decreased by increasing urea concentration. Furthermor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pecimens under urea treatment have better mechan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compared with control specimens. Also specimens under urea treatment at 10% concentration and UF-91 type adhesive have the most optimum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strength.  相似文献   

14.
为了降低木材胶黏剂中的甲醛含量,减小胶合板甲醛释放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采用乙二醛与单羟甲基脲(MMU)反应,合成了MMU与乙二醛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0.7∶1.0,0.9∶1.0,1.1∶1.0和1.3∶1.0的乙二醛?尿素?甲醛(GUF)共缩聚树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对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树脂的基本性能、固化性能、润湿性能及胶合性能进行测定,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合成制备的GUF树脂稳定性较好,均超过了10 d;外观均为酒红色均一液体。MMU与乙二醛的物质的量之比对树脂固体含量和黏度有较大影响,固体含量随着物质的量之比增大而增大,当MMU与乙二醛物质的量之比为1.3∶1.0时,树脂的固体含量为63.12%;当MMU与乙二醛物质的量之比为0.9∶1.0时,树脂黏度的最小值为23.91 mPa·s。树脂的主要官能团(N—H、O—H、C??O、C—O—C和C—N)的红外吸收峰基本不受物质的量之比的影响。树脂对杨木单板的润湿性能良好,接触角为50.8°~57.3°;MMU与乙二醛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1.0时合成的GUF树脂性能较优,胶合板干状胶合强度和湿强度分别为1.81和1.47 MPa;低物质的量之比的GUF树脂固化后会出现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study, different properties of experimental particleboard produced using a sealed press were determined and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for particleboard produced using a conventional press. Three types of binder, namely urea formaldehyde (UF), melamine formaldehyde (MUF), and polymethylene diphenyl diisocyanate (PMDI), were used for board production. For the UF-bonded boards produced using the sealed press, the modulus of rupture and the internal bond strength (IB) decreased due to the high temperature and steam pressure used in comparison to the conditions in a conventional press. However, MUF- and PMDI-bonded boards had improved IB and thickness swelling (TS). For the PMDI-bonded boards, especially, the TS was further improved and IB was increased by using a sealed press. PMDI is known to possess superior properties and was confirmed to achieve good properties when used as a binder for particleboards produced using a sealed press.  相似文献   

16.
以香草酸、间二苯酚和表氯醇为原料,采用简单两步法合成了环氧单体1,3,3'-三环氧乙烷-2'-甲氧基-二苯甲酮(DEBP),并进一步和4,4-二氨基二苯砜(DDS)加热混合固化制得对应的环氧树脂DEBP/DDS,与常用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DGEBA)的DDS固化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DEBP单体具有比DGEBA单体更...  相似文献   

17.
浅析木材酸性及其对MDF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宏晞 《林产工业》2001,28(3):16-18
本文对福州人造板厂生产用木片的pH值、缓冲性能及其对UF胶固化时间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片的pH值与缓冲性能是影响UF胶固化的重要因素,煮沸回流后的木片pH值与UF胶的固化时间相关性最大;在pH值相近的情况下,木粉与胶的混合物固化时间随木材缓冲性能的增加而缩短;树皮对胶固化的阻碍大大超过相同pH值的木材;作为主要原料的马尾松,其地域不同、pH值不同而呈现出对UF胶固化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18.
芳香型纤维板制造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中密度纤维板的芳香功能,开展了将香精加入至胶黏剂中与木材纤维共混压制中密度纤维板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檀香香精还是茉莉香精,加入脲醛树脂后,虽对胶黏剂的pH值、黏度及固化时间略有影响,但在纤维板的热压过程中,可作为固化剂使用,对中密度纤维板的物理力学性能并无明显影响,而芳香型纤维板所具有的芳香性能广泛受到好评。  相似文献   

19.
低毒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应用胶体理论,在树脂合成过程中期加入改性剂,改性剂添加量为3%,合成了性能良好的低毒改性脲醛树脂 胶。使原料成本降低8%,且树脂胶贮存稳定性好。压制的中密度纤维板,甲醛释放量达到了E1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