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艳君  刘丹 《新农业》2023,(11):28-29
生猪的规模化养殖有利于保障养殖的环境,减少生猪病害,增加养殖户的收入,同时,规模化养殖对周围的环境影响较小,有利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贯彻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但是,目前,我国的生猪规模化养殖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就会对我国的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四川省渠县地区生猪规模化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对策,希望对我国各地区进行生猪规模化养殖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有的地方凶生猪养殖带来的污染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大力推进生猪生态养殖,建设循环型养猪业已刻不容缓。为了有效地解决生猪养殖产生的废水、废渣和恶臭等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必须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各种生猪生态养殖模式,切实提高生猪生态养殖技术水平,促进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生猪养殖行业中,信息化技术凭借着其精确、高效能、智能化方面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作为衡量畜牧业整体发展现代化与否的重要标志,生猪养殖信息化的实现标志着养殖理念的全新改革,新的养殖技术必定使国内生猪养殖经济大大增长。智能化养猪设备不仅是未来大规模生猪养殖场不可或缺的工具,更是未来生猪养殖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针对生猪养殖信息化现状及问题进行相关阐释及分析。  相似文献   

4.
猪肉是我国居民食用的主要肉食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猪肉的需求量及质量逐年提高。生猪养殖技术的发展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猪场建设、生猪引种、饲养条件、疾病防疫、饲养管理等方面介绍生猪养殖技术,为广大生猪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事件不断爆发,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关注.猪肉是中国居民的主要肉食品,其安全生产问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此,本文从无公害猪肉生产入手.在国内外有关安全食品供给动机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对生猪养殖户选择无公害生产意愿及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本文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福建省生猪养殖户的相关数据,然后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生猪养殖户进行无公害生猪养殖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并作为其他省份发展无公害生猪养殖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一)养猪场主要疫病种类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居民对猪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影响了我国养猪场的发展。为了适应消费者需要,我国很多的养猪场都开始养殖瘦肉型生猪。由于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也促进我国生猪养殖技术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很多的养猪场还是面临着生猪疫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条件的提高,居民对于猪肉以及相关制品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就使得生猪养殖行业有了蓬勃的发展。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经常会面临生猪的各种疾病问题,这些疾病会影响生猪的健康和生长,严重的还会造成生猪死亡,对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其中,生猪腹泻病就是常见的一种疾病。本文对生猪腹泻病的诱发病因、产生途径以及防控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一、引言(一)养猪场主要疫病种类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居民对猪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影响了我国养猪场的发展。为了适应消费者需要,我国很多的养猪场都开始养殖瘦肉型生猪。由于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也促进我国生猪养殖技术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很多的养猪场还是面临着生猪疫病的难题。各种生猪疫病不仅危及到生猪的安全,更影响了养猪场经济效益的提高。目前,我国养猪场面临的生猪疫病  相似文献   

9.
钱文江 《中国畜禽种业》2007,3(10):60-61,63
宝应是个农业大县.生猪生产在农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生猪生产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而且,猪肉是人民消费的主要副食品.猪肉的供应直接关系居民的日常生活,近几年来,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加快,劳动力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从事生猪养殖的人员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是当前全球信息化发展的显著特征,这些技术在生猪养殖中的引入推动了生猪智能养殖的发展。智能养殖已成为了生猪养殖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其基础是生猪养殖产业链中信息数据的规模化动态收集。生猪养殖过程是联系产业链各个链条的中枢环节,对其智能控制是生猪养殖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关键。作为生猪养殖过程中最具丰富信息的载体,生猪行为的动态监测数据,可作为生猪运动功能、健康状态和精神状态的重要评估依据。本文全面梳理了生猪行为的细化分类;分析了遗传、营养状态和日粮组成、养殖环境、养殖管理、健康状况等因素对生猪行为的影响;探讨了基于射频识别(RFID)和加速度等传感器、机器视觉、声音等生猪行为监测方式;提出了生猪行为监测技术规模化应用所面临的挑战。研究表明,生猪行为的监测将为生猪智能养殖提供又一有力数据抓手,可借此实时监控养殖过程中的生猪健康和福利状态,助推生猪养殖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经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者对高质量肉质产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对生猪的需求量不断提升,这就极大的促进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尽管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养殖技术也大大得到提升,但是生猪养殖过程中一些具体的养殖技术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改进。本文主要结合作者自身的工作经验,就生猪养殖技术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和进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农家顾问》2010,(5):9-9
针对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养殖亏损面扩大、农民养殖积极性受到冲击等问题,农业部决定从四方面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市场对猪肉产品的需求持续增加,带动了生猪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但在规模化管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对行业可持续发展形成制约.本文主要针对生猪规模化养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希望给予相关行业人士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发展现状和省际差异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规模化是我国未来生猪养殖发展的方向,但并不意味着养殖规模越大越好。各地区生猪养殖规模化的合理性、科学性、适度性,很大程度上决定生猪养殖规模效益的有效性。本文分析表明,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我国生猪中等规模养殖方式盈利能力最强。具体到各生猪主产省,盈利能力最强的养殖方式在省际之间存在差异;当前生猪规模养殖存在疫病防控现状不佳、养殖生产成本和出售价格不具优势、标准化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文章最后结合当前全国及省际生猪规模化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生猪规模养殖健康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我国社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健康养殖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越来越多健康养殖方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特别是生猪养殖,因为我国居民长久以来肉食以猪肉为主,生猪健康程度直接影响人们用餐卫生和安全。而健康养猪业也是目前这一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需要综合各个方面的情况,提供健康的生猪养殖途径,以此保证生猪健康,同时也满足人们对于生猪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作为生猪养殖大省的河北省,小规模养殖还占大多数,制约着生猪产业的发展。通过对河北省生猪产业市场结构的分析,提出生猪养殖业进一步规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猪肉是我国居民“菜篮子”特别是肉食品的重要部分,保障优质安全猪肉产品市场供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事宜。2019年非洲猪瘟疫情的发生致使北海市生猪产业遭受重创,北海市一手抓非洲猪瘟疫情防控,一手抓恢复生猪生产,生猪复产态势良好。本文阐述目前北海市生猪养殖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作为我国生猪主要产区之一,生猪养殖不断向着规模化方向发展。研究生猪养殖规模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对于指导江苏省生猪养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江苏省生猪养殖四种不同规模,利用2002~2016年的相关数据对其养殖成本、成本利润率进行分析得出中规模生猪养殖经济效益最佳。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局势决策法进一步测度了江苏省不同生猪养殖规模的综合效益。结果表明:中规模生猪养殖在江苏省经济效益更高。进而从建立健全金融体系、推动"公司+农户+合作社"的经营发展模式、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强疫情防治工作角度,为有序促进生猪养殖中规模化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生猪养殖技术有助于促进生猪优质高产,减少生猪养殖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危害,推动生猪养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而目前生猪养殖技术在实践应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整体技术水平相对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猪养殖规模化发展,不利于养殖经济效益的提升。本文着重探究生猪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为相关养殖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传统的"散小乱"型生猪养殖模式因为存在污染环境、威胁食品安全、影响居民健康等弊端,需要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但要淘汰这些养猪场绝非易事,需要综合运用行政、法律、财政等多种政府工具,同时要设法引进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现代化、环保型生猪养殖企业,使生猪养殖业走上规范化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