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8 毫秒
1.
灌水对滴灌红枣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南疆沙区红枣适宜的滴灌灌溉制度,以新疆第一师沙区骏枣为试验材料,考虑灌水量(W1:900 mm,W2:1 050 mm,W3:1 200 mm)和灌水次数(F1:10次、F2:14次、F3:18次)2个因素,设置9个滴灌处理和一个漫灌(CK:1 500 mm)处理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灌水量和灌水次数对沙区红枣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土壤水分分布和土壤贮水量均具有一定的影响.灌水量对土层深度100 cm以下土壤贮水量相对100 cm以上影响更加显著,灌水次数主要影响土层深度100 cm以上的土壤贮水量,土壤贮水量垂直变化整体上随着灌水量、灌水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红枣耗水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受灌水量和灌水次数影响均呈规律性变化,1 050mm灌水量各处理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其他滴灌处理;相似产量和品质条件下,滴灌比漫灌节约灌水量30%,有效提高水分利用效率43%.  相似文献   

2.
以白皮洋葱为试材,利用称量式蒸渗仪灌水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及土壤含盐量对洋葱的耗水规律、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供试土壤分别为低盐土和高盐土,低盐土在鳞茎膨大期设置3种灌水处理,其对应的灌水下限分别为0~3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达到田持的80%、70%和60%,其他生长期和高盐土的全生育期灌水下限均为田持的80%。研究结果表明,鳞茎膨大期是洋葱的关键需水期;洋葱作物系数立苗期为0.50,发叶期为1.00,鳞茎膨大期为1.50,成熟期为1.25。低盐土的中水处理洋葱可获得最大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较大的灌溉水利用效率;水分和盐分胁迫对洋葱的产量和耗水具有明显的影响。在石羊河流域洋葱鳞茎膨大期,0~30 cm土层土壤灌水下限为田持的70%左右是较适宜的灌水方案。  相似文献   

3.
通过大田喷灌试验,研究了苜蓿生长适宜的灌水量。结果表明,喷灌条件下不同灌水处理苜蓿的生长、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耗水量有极高的相关性(R20.97);随着灌水量增加,苜蓿生长越好,产量越高,当灌水量大于140mm时,苜蓿产量不再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苜蓿的水分利用效率随着耗水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灌水利用效率随耗水量的增加降低,差异均显著(P0.05)。该研究揭示喷灌条件下140mm的灌水量不仅可以使石羊河流域苜蓿增产还可以节约水资源。  相似文献   

4.
为合理利用盐化土壤,发展节水灌溉,通过设置3种水量水平(510、340、255mm)和2种灌水矿化度(0.7和3g/L),研究盐化土壤种植春玉米时,节水灌溉对春玉米产量及耗水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水量和灌水矿化度对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显著,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春玉米耗水量随灌溉水量的增大而增大,微咸水处理的耗水量低于淡水处理的耗水量。灌溉水量越少,土壤水分越能得到充分利用,50~100cm土层的水分利用程度越高。灌溉水量为340mm时,产量与充分灌溉相比减少不超过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5%左右,节约用水170mm。  相似文献   

5.
非充分灌溉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冬小麦在不同生育期缺水以及不同程度的缺水对其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半干旱区冬小麦建立优化灌溉制度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试验观测:枯水年份,冬小麦各生育期耗水比例相差较大,0~80cm土层的耗水量占总耗水量的绝大部分,总耗水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非充分灌溉对冬小麦叶面积、产量和水分利用率均会产生显著影响,灌水可显著提高植株叶面积,不灌水会显著降低作物产量与耗水量;灌1水的灌溉水利用效率明显高于灌2水和灌3水的灌溉水利用效率,其中以T2处理的灌溉水利用效率最高,边际效益最大;灌冬浇水与拔节水可获得较理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半干旱区水资源不足时,可作为冬小麦最佳灌水模式。  相似文献   

6.
以红花大金元为试验对象,在盆栽条件下,研究5种水分处理对烤烟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烤烟全生育期的耗水呈现前期少、中期多、后期又少的规律,伸根期耗水量约占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22%~25%,旺长期约为40%~42%,成熟期约占34%~35%。灌水量的增加对烤烟株高、叶片尺寸等生理指标存在显著影响,盆栽烤烟的适宜灌水量约为每株40.36 kg,且灌水量的减少会使叶比重逐渐减少,而茎比重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黄淮地区冬小麦适宜水氮管理模式。【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量(90 mm (W1)、60 mm (W2)、0 mm (W3))和施氮量(300 kg/hm2(N1)、225 kg/hm2(N2)、150 kg/hm2(N3))对冬小麦耗水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灌水量从0增加到90 mm,冬小麦耗水量增加了67~106 mm,降水和土壤供水量占耗水量的比例降低;随施氮量增加,冬小麦耗水量和土壤供水占耗水量的比例增加,降水所占比例降低。相同灌水条件下,灌水量和降水量占总耗水量比例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施氮量从150 kg/hm2增加到300 kg/hm2,土壤贮水量消耗占总耗水量的比例从1.6%~4.9%增加到8.3%~9.9%。拔节期灌水、追施氮肥提高了拔节—开花期、开花—成熟期阶段耗水量和平均日耗水强度;与W3N3处理相比,随灌水和施氮量的增加,拔节—成熟期的耗水量增加了7.4%~63.5%;增加灌水量降低了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土壤水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了降水利用效率。在W1条件下,N1、N2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降水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比N3提高了18.18%~22.98%、24.66%~26.32%和24.68%~26.32%;在W2、W3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降水利用效率、灌溉水利用效率随施氮量的增加逐渐增加,土壤水利用效率随着施氮量增加逐渐减小。【结论】在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拔节期灌水90 mm、施氮225 kg/hm2和拔节期灌水60 mm、施氮300 kg/hm2为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兼优的灌溉施肥组合。  相似文献   

8.
秸秆覆盖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豫西半旱地区冬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利用农田秸秆覆盖试验技术,研究了3种灌水模式下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作物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对千粒重、穗粒数和产量的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公顷穗数的增长具有抑制作用。灌3水处理与灌4水处理相比较,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随覆盖量增加明显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0%和1.6%,耗水量减少4%,实现了节水与高产的统一。灌2水处理下不同覆盖量的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都有所提高,但对产量影响不显著。试验最佳分配方案为灌3水处理与4 500 kg/hm2覆盖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冬小麦、夏玉米周年连作种植试验,观测不同灌水方式根层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揭示了不同灌水方式和土层深度土壤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建立不同时期、不同土层的土壤水含量变化曲线,进而研究出冬小麦、夏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耗水规律。结果表明:夏玉米生育期土壤含水量波动较冬小麦频繁,周年内,水分处理越高,土壤含水量波动越大,0~20cm土层内土壤含水率波动频率大,且波动幅度也较大,随着土层加深,土壤含水量波动减小;两种作物都是拔节期到灌浆期耗水量最大,约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45%~50%;与传统畦灌模式相比,沟灌各水分处理的耗水量减少38.15~44.13mm,水分利用效率提高9.17%~22.73%。其中L-70处理的产量较高,耗水量适度,水分生产效率最高,小麦、玉米分别平均达到1.84、1.81kg/m3,满足节水高产的宗旨。  相似文献   

10.
灌水模式对油葵耗水量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5种灌水处理模式和对照旱地油葵田间试验,探讨了灌水模式对油葵耗水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以及经济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葵出盘前和灌浆后耗水量比其他时段多50%以上。在油葵不同生育阶段耗水量随着灌水量增加而增加;灌水定额120mm,灌两次水的灌水模式的产量最高,为2268kg/hm^2,而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值出现在灌水定额66mm的灌水模式,灌水量增加反而使水分利用效率下降。经济分析结果表明,纯收入最高值出现在灌水模式93mm灌二水的处理,为2871元/hm^2,灌水定额增加或减少均导致经济收入下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干旱年份(全生育期有效降水量123mm)灌二水时,为了兼顾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以及经济收入,油葵最佳总灌水量以208-218mm为宜。全生育期有效降水量超过350mm的丰水年份不应该再灌水。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实现水资源水质水量的优化配置,通过对水资源水质水量优化配置的生态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指出水资源水质水量优化配置的概念,在内涵分析基础上确定了水资源水质水量优化配置的具体阈值原理和模型体系框架.同时对青海水资源水质水量的优化配置进行分析,指出不同区域的水资源水质水量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2.
农田水利建设一直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最初的农田一般仅依靠自然河水和雨水进行灌溉,而后由兴修的水利工程进行灌溉,农水建设发展到今天开始重视环境水生态.传统农田水利向环境水生态转变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这种形式的转变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用水需求,而且不会对生态环境带来危害.本文主要分析农田水利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并概述了传统农业水利向环境水生态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清河水库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工业供水、养鱼、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肩负起辽河生态补水、高效农业供水等多项供水任务.清河水库水电站属清河水库水资源综合利用开发项目,该水电站的引用流量受清河水库水量调度的控制.为了充分利用当地水能资源,提高电站的利用率,对电站尾水的特征水位进行分析,有利于在保证水库补水任务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供水时段和放流量,以增加电站出力,提高电站发电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对白石水库水源富营养化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对水库供水可靠性进行了分析.从现状水质评价结果看,白石水库的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Ⅲ类用水水质要求,可以作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和工业用水水源地.经过水量调节计算,可知白石水库供水水质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在水利建设项目立项、取水许可证申请和审批过程中,水资源论证是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区域水资源管理制度进行深化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提高河流水资源的管理水平,更好地对水资源进行保护和利用,需要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确保水资源可以持续地开发和利用.基于此,本文对水利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框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以杭州市清泰水厂进水泵房给水泵为对象,通过对千岛湖作为第二供应水源后水质变化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以及水源变化后水泵实际流量扬程等性能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在千岛湖、钱塘江等多水源下给水泵的选型设计。通过给水泵叶轮切削的方式,使给水泵新的工况点处于高效区域内,确保给水泵安全顺利生产运行,提高进水泵房给水泵的效率,满足日供水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Given current demographic trends and future growth projections, as much as 60% of the global population may suffer water scarcity by the year 2025. The water-use efficiency techniques used with conventional resources have been improved. However, water-scarce countries will have to rely more on the use of non-conventional water resources to partly alleviate water scarcity. Non-conventional water resources are either generated as a product of specialized processes such as desalination or need suitable pre-use treatment and/or appropriate soil–water–crop management strategies when used for irrigation. In water-scarce environments, such water resources are accessed through the desalination of seawater and highly brackish groundwater, the harvesting of rainwater, and the use of marginal-quality water resources for irrigation. The marginal-quality waters used for irrigation consist of wastewater, agricultural drainage water, and groundwater containing different types of salts. In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a major part of the wastewater generated by domestic, commercial, and industrial sectors is used for crop production in an untreated or partly treated form. The protection of public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are the main concerns associated with uncontrolled wastewater irrigation. The use of saline and/or sodic drainage water and groundwater for agriculture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This warrants modifications in the existing soil, irrigation, and crop management practices used,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increases in salinity and sodicity that will occur.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中水利用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学广 《湖南农机》2007,(7):109-111
随着城市建设和工业的发展,我国水危机问题日益严重,中水利用成为解决我国水危机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对中水利用的概述,分析了我国中水利用现状,论述了我国中水利用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几点加快推广我国中水利用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9.
节约用水的最大潜力是节约工业冷却用水,而循环冷却水是节约水源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循环冷却水结垢、腐蚀现象严重,容易滋生菌藻,以致影响设备的传热效率,降低工效,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对循环冷却水进行水质稳定性处理是必不可少的,并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应用,起到了节约用水、降低成本的作用,保证了长期安全可靠的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何敬悦 《湖南农机》2012,39(1):211-212
恒压供水比以往的供水方式节能环保了很多,笔者对几十个村进行调查,存在未能实现二十四小时供水和老百姓因用容器储水不当而出现水质最终被污染危险的安全问题,解决方法设备、先进技术这两部分是节能和更好利用水源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