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酵香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以嗜酸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为发酵剂发酵香肠,对工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单一菌森发酵最佳工艺为30℃,10^8cfu/g,24-48h嗜酸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以1:1组合时最佳工艺为30℃10^7cfu/g,18-24h。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特定功能的直投式发酵剂,利用6种自制的发酵剂发酵制备酸乳,评价其酸度、保水力、感官及质构特性。结果表明,1号发酵剂的发酵性能最优,其包含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双歧杆菌共8种菌株,可用于特定保健功能酸乳及其制品的生产,具有工业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3.
植物乳杆菌发酵对酸奶中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酸奶中胆固醇的含量,以植物乳杆菌为发酵菌种,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植物乳杆菌对酸奶中胆固醇含量的影响,并确定了植物乳杆菌参与下酸奶的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41℃、发酵时间4 h、接种量为3%、菌种比例1∶1∶2(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植物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参与下的发酵工艺可使酸奶中胆...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发酵菌糠在饲料中的应用价值,试验选取6株乳酸菌菌株(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进行了菌糠的发酵试验,测定了发酵菌糠的总酸、酸溶蛋白含量、乳酸菌总数及感官品质,并分析了菌糠发酵前后营养成分和抑菌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6株乳酸菌中,植物乳杆菌的发酵效果最佳,总酸...  相似文献   

5.
益生南瓜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进行多菌株混合发酵,辅料为南瓜粉,生产具有保健功能的凝固型益生酸奶。确定了最佳发酵温度为42℃,南瓜粉用量为1%,在配料工序加入。接菌量为3%,接菌比例为1∶1∶1。产品各项指标符合酸牛乳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6.
刘丽  张钟  郭亮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6):31-35
选择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菌种,研究仙人掌汁对酸乳发酵过程中滴定酸度、pH值、黏度及感官性状等发酵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仙人掌汁的添加对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生长影响不大:添加在乳中,引起了初始pH值的降低,对发酵过程中的酸度影响不大,但导致30%以上组的发酵终点的pH值逐渐升高;对发酵过程中的黏度影响不大,但发酵终点及后熟24h后的黏度有减小趋势;通过感官评定确定仙人掌汁的最佳添加量为10%.  相似文献   

7.
为了降低发酵奶油中胆固醇的含量,以植物乳杆菌为发酵菌种,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植物乳杆菌对发酵奶油中胆固醇含量的影响,并确定了植物乳杆菌参与下奶油的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发酵温度为41℃、发酵时间为6 h、接种量为9%,菌种(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植物乳杆菌)比例为1∶1∶1时,植物乳杆菌参与下的发酵工艺可使奶油中胆固醇含量由0.531 mg·g-1降至0.384 mg·g-1,胆固醇降解率为31%。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新疆传统酸马奶以及市售酸奶中分离鉴定出嗜酸乳杆菌,从中筛选出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菌株进行发酵特性研究,寻找具有优良发酵特性的嗜酸乳杆菌菌株.[方法]利用MRS培养基活化嗜酸乳杆菌,并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发酵乳中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同时利用pH计和NaOH标准溶液滴定酸度以测定发酵乳在发酵过程以及冷藏期间的酸度变化.[结果]发酵24h,嗜酸乳杆菌G14、S22和G13先后到达发酵终点的顺序依次为G14> S22> G13,其中嗜酸乳杆菌G14的产酸能力最强,发酵乳的滴定酸度为94.83°T,pH值为4.30.4℃冷藏期间,嗜酸乳杆菌G14和S22发酵乳的后酸化程度较菌株G13低.冷藏16d时,各菌株仍具有较高的对数存活率,且菌株G13、S22和G14的对数存活率分别为79.18;、80.12;和85.57;,存活能力的顺序依次为G14> S22> G13.[结论]嗜酸乳杆菌G14产酸能力最强,最先到达发酵终点.冷藏过程中,嗜酸乳杆菌G14和S22的发酵乳后酸化程度较低,且嗜酸乳杆菌G14的对数存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班图酒香酵母(酵)、枯草芽孢杆菌(枯)、绿色木霉(木)、嗜酸乳杆菌(乳)发酵白酒糟的最佳条件及组合,通过十字交叉法进行拮抗试验,采用厌氧和有氧两种方式发酵,辅以单因子对比试验观察绿色木霉生长情况。结果表明,4种菌之间不存在拮抗效应。有氧发酵比厌氧发酵活菌数含量高,嗜酸乳杆菌和班图酒香酵母发酵第9 d的活菌数最高。嗜酸乳杆菌为有氧发酵的乳+酵+木组最高,比厌氧发酵高一个数量级。班图酒香酵母为有氧发酵的乳+酵组最高,比厌氧发酵提高47.95%。各组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到第6 d活菌数最高,有氧发酵的乳+枯组最高,比厌氧发酵高11.73%。绿色木霉活菌数均为0。经过单因子对比试验发现绿色木霉不适合发酵白酒糟。  相似文献   

10.
张强  徐升运  任平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1):225-226
采用复合乳杆菌及酿酒酵母菌青贮沙棘鲜叶,确定复合乳杆菌中植物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和嗜酸乳杆菌的配比比例以及复合乳杆菌与酿酒酵母菌的配比.结果表明,当植物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和嗜酸乳杆菌的配比为4∶2∶4,复合乳杆菌与酿酒酵母的配比为3∶2时,粗蛋白含量为21.58%,发酵剂用量为2.0%,青贮沙棘叶的总体评价为优级,青贮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正交试验,对比得到制作玉米乳的最佳加工工艺,分析试验结果得出一系列最佳参数:(1)玉米打浆的最佳条件:料液比1∶4、温度60℃、打浆1分钟;(2)淀粉酶最佳条件:温度90℃、时间60分钟、加酶量0.10毫升/100克;(3)稳定剂:通过玉米乳发酵之后的口感以及稳定性的实验结果得到最佳的复合稳定剂为0.20%PgA+0.10%单甘酯。(4)玉米乳的最佳均质条件:均质压力范围是25~30兆帕;(5)玉米发酵酸乳的最佳工艺条件:发酵温度确定为43℃、菌种配比(乳酸杆菌∶嗜热链球菌)确定为1∶1、加糖量确定为3%、接种量确定为4%。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正交试验,对比得到制作玉米乳的最佳加工工艺,分析试验结果得出一系列最佳参数:(1)玉米打浆的最佳条件:料液比1∶4、温度60℃、打浆1分钟;(2)淀粉酶最佳条件:温度90℃、时间60分钟、加酶量0.10毫升/100克;(3)稳定剂:通过玉米乳发酵之后的口感以及稳定性的实验结果得到最佳的复合稳定剂为0.20%PgA+0.10%单甘酯。(4)玉米乳的最佳均质条件:均质压力范围是25~30兆帕;(5)玉米发酵酸乳的最佳工艺条件:发酵温度确定为43℃、菌种配比(乳酸杆菌∶嗜热链球菌)确定为1∶1、加糖量确定为3%、接种量确定为4%。  相似文献   

13.
以鲜牛奶、白砂糖为主要原料,以青春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剂,制成营养保健的青春双歧杆菌凝固型酸奶.通过试验确定了青春双歧杆菌凝固型酸奶最佳工艺为:白砂糖8%,接种量3%,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青春双歧杆菌=1:1:4,发酵4h.结合MRS培养基和LM-MRS培养基可以对青春双歧杆菌凝固型酸奶中...  相似文献   

14.
干发酵香肠中乳酸菌发酵剂的选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5种乳酸菌 (植物乳杆菌 6 0 0 3、嗜酸乳杆菌 6 0 0 5、弯曲乳杆菌 6 0 31、干酪乳杆菌 6 0 33和戊糖片球菌10 196 )分别与葡萄球菌 10 14 5混合作为干发酵香肠的发酵剂 ,测定并比较不同发酵剂的干发酵香肠的产品质量 ,结果表明 :5种乳酸菌中 ,植物乳杆菌 6 0 0 3和干酪乳杆菌 6 0 33是较适合制作干发酵香肠的乳酸菌发酵剂 ,而且植物乳杆菌 6 0 0 3具有最强的生长及产酸能力  相似文献   

15.
嗜酸乳杆菌生产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以质量浓度 10 0 g/ L 脱脂乳为培养基 ,对嗜酸乳杆菌在乳中的生长能力、产酸能力、产香能力以及蛋白质分解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 37℃条件下 ,嗜酸乳杆菌可在乳中生长、繁殖 ,对数期细菌数达 10 9m L- 1 以上。在 10 %接种量条件下 ,36 h嗜酸乳杆菌可在乳中产生 10 3.2 5~ 10 8.5 6°T的酸度 ,p H值达 3.83~3.91,2 4~ 30 h产生 1.8716~ 2 .14 4 0 m mol/ m L双乙酰 ,3.2 32 2~ 3.6 84 4 m mol/ m L乙醛 ,使发酵乳具有良好的风味。同时 ,嗜酸乳杆菌具有较强的蛋白质分解能力 ,4 8h可以产生 171.6 7~ 182 .5 5μg/ m L的氨基酸 ,使发酵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6.
饲用复合微生物制剂中乳杆菌计数培养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便于准确计数乳酸菌产品中的活菌数,保障微生物活菌制剂产品的质量,根据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对不同碳水化合物的选择性利用,设计了几种乳酸菌的选择性计数培养基,并对其计数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利用MRS培养基能够检测嗜酸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2种菌的混合制品总菌数,而使用山梨醇-MRs培养基能够选择性地计数嗜酸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混合制品中的植物乳杆菌数,这样可以分别得到2类乳酸细菌的数量,为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提供了合适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益生菌发酵花生乳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生是资源丰富、价格低廉、营养价值高的植物蛋白资源之一,将益生菌作为食品的功能性成分,应用有疗效的菌株发酵花生乳,研制开发微生态活性植物蛋白饮料。经试验确定,制备花生乳的最佳条件为:花生仁用1%碳酸氢钠溶液浸泡12h,沥干后用水洗至pH 7.0,再加水(1 kg/6 L)研磨、过滤,然后添加0.1%CMC、0.1%黄原胶、0.1%蔗糖酯后均质、灭菌、冷却。采用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lus)、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等益生菌单独或混合发酵,测定发酵过程中pH、滴定酸度及活菌数的变化,并对发酵产品进行感官品尝及稳定性试验,以对比选择菌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制备微生态发酵花生乳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花生乳中添加5%蔗糖、1%乳糖、适量的促生长因子,采用混合菌种,37℃发酵至pn 4.0~4.2,成品中活菌数可达10~8cfu/mL,风味也达到最佳;在4~10℃温度下贮存,保质期可达4周。  相似文献   

18.
花生是资源丰富、价格低廉、营养价值高的植物蛋白资源之一,将益生菌作为食品的功能性成分,应用有疗效的菌株发酵花生乳,研制开发微生态活性植物蛋白饮料。经试验确定,制备花生乳的最佳条件为:花生仁用1%碳酸氢钠溶液浸泡12h,沥干后用水洗至pH 7.0,再加水(1 kg/6 L)研磨、过滤,然后添加0.1%CMC、0.1%黄原胶、0.1%蔗糖酯后均质、灭菌、冷却。采用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lus)、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等益生菌单独或混合发酵,测定发酵过程中pH、滴定酸度及活菌数的变化,并对发酵产品进行感官品尝及稳定性试验,以对比选择菌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制备微生态发酵花生乳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花生乳中添加5%蔗糖、1%乳糖、适量的促生长因子,采用混合菌种,37℃发酵至pn 4.0~4.2,成品中活菌数可达10~8cfu/mL,风味也达到最佳;在4~10℃温度下贮存,保质期可达4周。  相似文献   

19.
利用马铃薯渣生产能量饲料菌种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平板培养和混菌发酵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发酵马铃薯渣生产能量饲料的最佳菌种.以筛选的单菌株为基础,采用平板点种刺激圈法选育共生良好的配伍菌株,并将已证明共生良好的菌株分别与嗜酸乳杆菌进行共生发酵试验,通过测定发酵产物的蛋白质含量,以确定嗜酸乳酸菌与其他菌种的共生发酵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白地霉、啤酒酵母和热带假丝酵母为发酵马铃薯渣生产能量饲料的最佳菌株.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混合发酵生产凝固型无糖酸乳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分步发酵法生产酸奶的最佳工艺为双歧杆菌发酵剂接种量5%、木糖醇6%、39℃条件下发酵8h后,二次接入4%混合发酵剂(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比例为1:1),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3h。采用该工艺生产的酸奶凝乳状态良好、口感细腻、酸甜适中,具天然酸奶香味,产品酸度95oT,双歧杆菌活菌数可达3.8×108cfu/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