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刚竹属植物地下茎的比较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茎是竹类植物的主要营养器官和无性繁殖器官,也是竹类植物主要的分类依据 。通过对国产刚竹36种、2变种及16变型的地下茎的比较解剖观察,对刚竹属的系统分类作了初步探讨,并根据解剖特征将本属划分为3个群体;刚竹类、紫竹类和水竹类。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竹亚科植物共有8属20种1变种,其中,慈竹属1种,镰序竹属1种,箭竹属9种,玉山竹属1种,刚竹属4种1变种,箬竹属1种,寒竹属1种,巴山木竹属2种。主要分布在陇南山地、白龙江流域和天水小陇山林区。根据竹类植物营养器官形态特征编制了甘肃省竹亚科分属、分种检索表,并简述其分布和用途。  相似文献   

3.
观察了国产竹类10属45种,根据地下茎中柱边缘维管束的结构形式,将这些竹类分为四型。Ⅰ型,维管束各个分离;刚竹属(Phyllostachys)的大部份竹种表现此型。Ⅱ型,维管束各个分离,间以条形、块形、园形或无定形的纤维群,但互不连接;箬竹属(Indocal-amus)、苦竹属(Pleioblastus)、茶秆竹属(Pseudosasa)、唐竹属(Sinobambusa)等的竹种表现此型。Ⅲ型,维管束及纤维群相接成环,有时相邻维管束接触不紧密而出现薄壁细胞群组成的缝隙;刚竹属的少数竹种表现此型。Ⅵ型,纤维群连续成环包围中心柱;青篱竹属(Arundinaria)、方竹属(Chimonobambusa)、筇竹属(Qionzhuea)、赤竹属(Sasa)和箭竹属(Sinarundinaria)的竹种表现此型。  相似文献   

4.
ACGM标记在竹子中的通用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39对ACGM引物对竹亚科5个属13个种进行PCR扩增,结果共有34对引物可以在至少一个竹种中获得特异性PCR产物。利用PHILIP软件,得到13个供试竹种材料的聚类图,总体上刚竹属是聚在一起的,而大明竹属的华丝竹和箭竹属的箭竹分别各自成类。其中有差别的是赤竹属的菲白竹和箬竹属的阔叶箬竹与刚竹属发生聚类在一起的情况。从刚竹属内部的聚类结果看,9个种可以大致分为4类,毛环竹、黄槽石绿竹、迟竹和刚竹为一类;毛芽竹和早园竹为一类;花竹和乌哺鸡为一类;红壳竹自成一类。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可以简单表示为:(((毛环竹 黄槽石绿竹 迟竹 刚竹) (毛芽竹 早园竹)) (花竹 乌哺鸡)) 红壳竹。本研究结果表明ACGM遗传标记可以有效地用于竹子的遗传分类及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一、前言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丰富,又境内多山,地形复杂,生态环境多样,适宜各种类型竹类植物的生长,所以福建竹类物种资源为我国最丰富的省份之一,作者于近几年在有关同志的协助下,对省内竹类资源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采集竹类标本数百号,现将刚竹属植物整理报导,新种拉丁文描述待另文发表。  相似文献   

6.
对刚竹属的5种竹类植物(紫竹、绿槽毛竹、毛金竹、早竹和淡竹)成熟叶和衰老叶的N、P含量及内吸收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刚竹属的5种竹类植物成熟叶具有较高的N含量[(18.46±0.40)-(25.84±0.86)mg.g-1)],成熟叶的P含量在(1.08±0.02)-(1.26±0.02)mg.g-1之间;从成熟叶到衰老叶,N、P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5种竹类植物叶片N、P的内吸收率均在50%以上;N的内吸收率与成熟叶片的N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不存在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7.
竹斑蛾是危害紫竹、淡竹、刚竹、毛竹、青皮竹等竹类植物的重要害虫,主要分布于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云南等江南各省.近几年来,随着北方地区园林绿地竹类栽植的日趋增多.该虫在山东等地区有逐年加重之辫。  相似文献   

8.
从水稻中选取相关的候选基因,对毛竹和4种新测序的竹类植物以及水稻、谷子和二穗短柄草的分蘖数相关基因和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对粗型和细型2种地下茎类型的竹类植物中分蘖基因的同源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10、DLT、Gn1a、HTD1、LAX1、MOC1、OsAAP3、OsCYP19-4、 OsEATB、 OsIAGLU、 OsPIN1、 OsPIN5b、 OsSPL14、 OsSUT2、 OsTB1、 RFL、THIS1等17个基因序列在不同地下茎类型的竹子中存在较明显的结构差异,在基因的进化树中,2种草本竹和禾草类植物关系较近,而与木本竹区分开,这或许为木本竹独特的地下茎系统提供一些分子依据;17个基因中调控分蘖增加或抑制分蘖生长的基因存在结构域的缺失,这种差异可能抑制毛竹(即细型地下茎竹类)的合轴生长,并使其进行地下茎延伸,从而形成真鞭,某些分蘖基因参与到各植物激素的信号通路中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分蘖的产生。通过以上结果可推测,粗型地下茎与细型地下茎的形成可能与调控分蘖数目的基因,以及各类激素的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9.
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对江苏省南京市区及城郊紫金山、南京林业大学竹种园、南理工竹种园、浙江省林科院竹种园等地栽培竹种的竹黑痣病发生程度、危害竹种、与环境的关系进行调查,并采集感病的竹叶作为样品分离病原菌。调查结果发现:竹黑痣病主要危害2个属11种竹子,即刚竹属10种、矢竹属1种。在刚竹属中,乌哺鸡竹和县红竹发病较重,尤其是黎子竹和刚竹发病最为严重;竹黑痣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在竹林较密、环境阴湿、人工经营管理差的竹林竹黑痣病发病率明显较高。病原菌的研究方法包括病组织分离、病原保湿培养、室内接种试验,得到4种菌。  相似文献   

10.
山竹为刚竹,属浅根性单轴散生型小竹,如红壳竹、黑皮竹、水竹、麻竹、淡竹等小型野生竹类,适应性强,海拔300~1300m的肥、瘠土壤均能生长。  相似文献   

11.
以湖北省崇阳县雷竹林为研究对象,对集约经营雷竹林分结构及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集约经营雷竹笋用林立竹在林地上分布均匀,调查的雷竹林分平均胸径为2.55cm,通过胸径计算得到的适宜经营密度约为15 000株/hm2(1 000株/667 m2);林分中立竹处于年青状态,1年生、2年生、3年生及4年生、5年生立竹数依次为3 000、4 660、3 880、460、20株/hm2,所占的百分率依次为24.59%、38.20%、31.80%、3.77%及1.60%;钩梢有利于雷竹林分抗雪压,虽然钩梢后立竹留盘数减少,冠幅减小,但平均每枝叶面积指数增大;生产中每年通过在林地上均匀保留健壮的笋体而形成新立竹,因而林木株数按径阶的分布不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出现向右偏态;农事活动使枝下高也发生变异;雷竹林各器官生物量大小依次为杆>竹蔸>竹鞭>叶>枝,钩梢使各器官生物量大小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毛竹成竹期大量及微量元素的变化规律。[方法]以2008年当年生毛竹为试材,结合其生长速度确定取样时间,对毛竹成竹期各器官大量元素N、P、K和微量元素Cu、Zn、Fe、Mn的含量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毛竹春笋期对N、P、K营养元素的需求均很大,笋体中N、P、K随笋生长而呈下降趋势。毛竹春笋期微量元素含量大小为Fe〉Zn〉Mn〉Cu。幼竹生长期根、枝、秆、叶各器官中大量元素N、P、K和微量元素Cu、Zn、Fe、Mn的含量均处于下降趋势,但在6月和7月不同器官中的部分元素出现吸收高峰。相关分析表明,毛竹春笋期各个元素间存在显著性和极显著性相关性的有24对,其中N和K与多个元素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结论]大量元素N和K以及微量元素均是毛竹生长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早竹竹叶为研究对象,p H7.8的磷酸缓冲溶液为提取剂,采用微波提取法,并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在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微波功率等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微波提取早竹竹叶蛋白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早竹竹叶蛋白质的提取率的影响顺序依次为:微波时间微波温度微波功率料液比。微波提取早竹竹叶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25,微波时间为8min,微波温度为54℃,微波功率为500W,在此最佳条件下,提取率为8.07%。  相似文献   

14.
不同经营类型毛竹林经营效益及固碳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农户地块水平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投入产出数据, 比较分析了不同经营类型毛竹林经营效益及相应的固碳能力。结果表明:①在当前经营技术与市场环境下, 如果考虑经营者自身劳动投入成本, 材用毛竹林与笋竹两用毛竹林的经营效益没有明显差异, 两者成林后年均净收益分别为5 500和5 800元·hm-2。②以60 a经营周期计算, 材用毛竹林与笋竹两用毛竹林年均固碳量为6.51和5.26 t·hm-2·a-1, 分别为同等立地适生条件下速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的1.87倍和1.51倍。今后需要加强毛竹伐后固碳效率研究, 以便对毛竹综合固碳能力做出更为全面准确的评估; 随着森林碳汇价值上升, 经营材用林的比较效益会进一步提高, 有利于提高竹林固碳。  相似文献   

15.
集约经营毛竹林平衡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南方毛竹林采取平衡施肥等集约培育措施的结果表明:平衡施肥能显著提高毛竹的胸径和竹笋的营养品质,对其纯收入分析表明,N2P1K2是经济效益最高的施肥配比.平衡施肥不仅能减少肥料浪费和环境污染,还能显著增加毛竹林经营的经济效益及产值.  相似文献   

16.
王成阳  王传贵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0):35-37,116
利用马尾松、杉木木材加工余料和南方多产的小径杂竹淡竹、五月季竹为试验原材料,经碾压加工为纵向不断裂、横向松散而交错相连的木束、竹束,然后干燥、施胶、组坯、热压成竹木重组材,研究木束、竹束的性能及混合比对竹木重组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竹束采用淡竹比采用五月季竹的重组材力学性能要高;竹束、木束混合比达到1:1时重组材的力学性能最高。  相似文献   

17.
观赏竹引种价值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观赏竹更好地推广和应用,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豫南地区引进的22个竹类进行了综合价值评定。结果表明:观赏价值和生态适应性是观赏竹评价的重要标准,孝顺竹、金镶玉竹、黄杆乌哺鸡竹和矢竹等观赏性高、易于驯化利用,值得在河南省南部地区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采后竹笋木质化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采后竹笋贮藏期间的木质化机理,探讨采后竹笋内源激素对木质化进程的调控作用。【方法】以采收后雷竹笋和毛竹笋为材料,分析了两个品种竹笋在2±1 C下贮藏期间内源激素(IAA、GA3、ABA)含量和木质素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雷竹笋和毛竹笋贮藏期间,GA3和IAA含量都逐渐减少,而ABA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其中雷竹笋的GA3、IAA和ABA含量高于毛竹笋的。两个品种竹笋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都先增加后减少,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逐渐增加,导致竹笋组织硬度增加。经相关分析发现,两个品种竹笋的PAL、4CL和POD活性与ABA/GA3的比值都呈显著正相关。【结论】ABA/GA3比值的变化对竹笋木质化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推测通过降低ABA/GA3比值可抑制PAL、4CL和POD活性而延缓竹笋的木质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竹笋形态发育构建过程中解剖结构及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竹笋生长点具有典型的原套原体结构,原套原体向外突起产生箨原基和腋芽原基,并逐渐发育为箨和腋芽。亚顶端分生组织区的髓分生组织区发育成髓腔;周围分生组织分化出表皮、皮层、内皮层以及分布在基本组织中的维管束,最后发育成秆壁;周围分生组织的形成层向髓层弯曲,分化出节隔维管束,并进一步发育成节隔。在竹笋发育成竹的过程中,居间分生组织仍保留旺盛的分生能力,通过持续的横向分裂,促进植株的高生长,直至嫩竹形成。毛竹笋期的纤维素、木素和多戊糖的相对含量均较低,在竹笋发育过程中,纤维素增长最快,多戊糖次之,木素增加最慢;笋期的苯醇抽提物含量较高,但随着笋龄的增长,其含量呈现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20.
瑞昌市淡竹产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竹是一种非常优良的中型笋材两用竹种。瑞昌市是江西省淡竹重点产区,发展淡竹产业在瑞昌市林业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该文简述了淡竹的优良特性及经济价值,分析了瑞昌市的淡竹资源特色、产业发展优势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瑞昌市淡竹产业发展的建议,旨在为有效利用这一特色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