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栽桑养蚕是武胜传统资源型优势骨干产业,鼎盛时养蚕曾发种达24万张,产茧500万公斤,蚕桑生产曾名列全省前茅,其四边桑栽桑模式在全省推广。近年来,为了做大做强蚕桑产业,抓住国家西部开发、东桑西移政策  相似文献   

2.
德清新市吉祥蚕桑专业合作社初见成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永泉 《蚕桑通报》2011,42(1):21-22
德清县是杭嘉湖平原的重点蚕桑老区,是全省蚕茧生产的主产区。全县中东部重点蚕区7个镇1个开发区和零星产区2个乡镇,有蚕桑生产村118个,养蚕农户44983户,现有桑园面积4342.7hm2,全年饲养蚕种近10万张,蚕桑产业是我县一项传统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3.
1 全南县蚕桑的简要回顾全南县地处江西省最南端 ,是个边远山区小县 ,全省重点蚕桑基地县。 80年代末以来 ,蚕桑已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 1984年 ,全县蚕桑生产以 8户农户 ,8亩桑园起家 ,经过 17年风风雨雨 ,蚕桑生产几经起伏。 1992~ 1994年是全南县蚕桑业鼎盛时期 ;1992年全县种桑养蚕发展到 18个乡 (镇 )场 ,99个村 ,10 2 4 3户 ,桑园面积 175 4 2亩 ,养蚕 4 130 2张 ,产鲜茧 966吨 ,产值 92 7 36万元 ;1994年 ,蚕桑呈现产量和效益同步增长的良好态势 ,投产桑园 82 10亩 ,养蚕 38374张 ,产鲜茧 110 1吨 ,全县 5 987户蚕农 ,户平蚕茧收入 2 75 9元 ;县缫丝厂生产白厂丝 93 2吨 ,实现工业产值 1675 5 0万元 ,创税利 199 2万元。但是由于前几年茧丝绸行情滑坡 ,我县蚕种饲养量 ,鲜茧产量也逐年下降 ,蚕桑生产面临着种种问题。1996年全县投产桑园 5 188亩 ,养蚕 175 81张 ,产鲜茧 65 6吨 ;1997~ 2 0 0 0年 ,蚕桑生产步入低谷 ,每年在养蚕 85 0 0张、...  相似文献   

4.
如东县现有桑园面积约7万亩,全年发放蚕种18万多张,发种量居全省第4位,是江苏省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全年两春两秋养蚕布局,大蚕漏空透气育和斜面条桑育等省力化养蚕技术,以及健全的镇、村、室服务网络和小蚕共育体系,都是如东蚕桑生产的特色,推动了如东蚕桑生产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朱德高 《四川蚕业》2020,48(1):17-19
蚕桑是富顺县传统特色优势产业。截止2019年底,全县有桑园面积2.4万亩(1600hm2),其中果叶兼用桑0.3万亩(200hm2),栽桑养蚕镇乡14个。年养蚕1.5万张,蚕茧单产达到39kg/张,蚕茧综合均价为41元/kg,张种养蚕收入1600元,蚕农售茧收入2400万。我县自贡裕民蚕种场年生产蚕种10万张,居全省普种生产第三位,蚕种产值550万元。  相似文献   

6.
介绍五种新蚕药黄可威(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我国是蚕业大国,目前全国28个省(区)、1100余县有蚕桑生产,全国有养蚕农户2000多万户,桑田面积90万公顷,产茧量、产丝量和丝绸产品年出口量占世界首位,生丝和丝绸产品出口额高达30多亿美元。养蚕生...  相似文献   

7.
1995年受国际丝绸市场的影响,如东县的蚕桑生产受到很大冲击,1997年全县养蚕仅8万张.1999年抓住茧丝市场复苏的机遇,及时调整全年养蚕生产布局,通过推广"两春两秋"的全年养蚕生产布局,提高蚕桑生产效益,使全县的蚕桑生产得到了恢复性发展.2000~2002年三年三大步,年发种量从原来的8万多张猛增到18万张,恢复到1990年的生产规模.目前,全县新老桑园达到5000hm2,2003年全年养蚕17.9万张,生产蚕茧7300t,农民茧款收入达到1.2亿元,蚕茧产量名列全省前茅.  相似文献   

8.
如东是江苏省蚕桑重点县,蚕桑生产水平一直处在全省前列。1994年全县桑园面积10万亩、养蚕24.6万张。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我县的蚕桑产业经历了1996年和2008年两次下滑、萎缩,到2018年,全县桑园面积只剩0.8万亩亩、养蚕1.768万张,作为传统副业生产的蚕桑业在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的今天,急需寻求一条产业转型升级之路。为此,我们利用如东得天独厚的小蚕集中共育优势,组织推广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通过推广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来积累人工饲料养蚕经验,逐步构建人工饲料养蚕实用技术标准体系,从而改变人们对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的认识,推动人工饲料养蚕实用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种桑养蚕,取茧制丝织绸,是我国一项传统的生产.纵观全国,凡种桑养蚕茧丝生产发达的省(区),其经济都较富裕.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也是丝绸之乡的浙江、江苏、广东,农村经济都较富裕.如浙江省,1981年全省蚕桑总产值为30282万元.蚕桑产值占农、林、牧、副、渔五业总产值3.3%,占农业产值的6.16%,其中七个年产茧五万担以上的县,1981年蚕桑产值为农业产值的23.34%,高的可达31.32%,仅养蚕一项平均每个农户收入268.18元,每个农业人口平均收入62.5元.我区平南县是种桑养蚕的老区,特别是城厢公社河口大队,更是家家种桑育蚕.1982年全大队养蚕5819张,产茧2036担,收入34万多元,平均每户养蚕收入382元,人均收入64元.全大队养蚕收入超  相似文献   

10.
<正>蚕桑生产是我市农村传统的支柱产业,养蚕农户最多时可谓家家栽桑、户户养蚕;目前全市有农业户口14万户,养蚕农户近6万户。2014年全市有桑园7453 hm2,饲养蚕种21.61万张,总产蚕茧1.05万t,蚕茧产值3.61亿元,占全市农业总收入的7.9%,蚕种饲养量和蚕茧产值居全省各县市的首位,蚕桑对稳定农村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桐乡桑苗饮誉全国,长期以来每年为蚕桑发展地区提供了数亿株优质良种桑苗。目前,嫁接桑苗  相似文献   

11.
蚕桑产业是淳安县农业产业中对外宣传的一张金名片.2000~2014年间,蚕桑给淳安县蚕农带来的经济收入达30个亿.同时桑树具有强大的生态效应,对千岛湖青山绿水的维护是其他农业产业难以替代的. 淳安县2014年有个22乡镇276个村1.44万户养蚕,桑园面积5133 hm2,其中投产桑园4753 hm2.全年发放蚕种98324张,生产蚕茧4192 t,蚕茧产值17857万元,蚕桑总产值21083万元.养蚕农户户均蚕桑收入1.46万元,全县年产茧500 kg以上的规模户有9995户,占总饲养户的71%,在民生改善和新农村建设中作出了重要贡献.2014年,淳安县蚕茧总量位列浙江省第三,蚕茧统一收购量位列第一,蚕茧质量连续多年位全省之冠.该县蚕茧产量仅占全国总量的1%,优质蚕茧却占全国总量的15%左右,是国家级优质蚕茧基地.但自2015年以来,蚕桑生产的规模下滑速度较快,蚕桑形势不容乐观,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培育养蚕大户,发展养蚕家庭农场,以推进整个蚕业生产规模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蚕桑生产是我市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蚕桑产值占农业产值的第二位,年产茧量占全国的10%,占全省的40%,是全国的蚕茧重点产区。丝绸是我市出口创汇的骨干商品,1986年出口创汇额5873万美元,占全省丝绸出口额的24.7%。发展蚕桑生产对振兴嘉兴经济起着积极作用。一、蚕桑生产的历史与发展据史料记载,我市栽桑、养蚕、缫丝、织绸距今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1925年~  相似文献   

13.
<正> 丝绸是我省传统的出口创汇商品,桑蚕茧丝是我省的一大资源优势,蚕桑丝绸在我省国民经济中是一个发展快、创汇高、效益好的行业。1987年全省养蚕430多万张,生产蚕茧10.45万吨,农民养蚕现金收入5.2亿元;拥有丝绸企业274个,工业总产值10亿元,丝产量1.3万吨(其中厂丝1.02万吨),绸缎产量0.9亿米,出口创汇1.5亿美元(占全省出口创汇近四分之一),上缴利税1.2亿元;有缫丝设备45万绪,绢纺2.1万锭,丝织机1.3万台;全省  相似文献   

14.
蚕桑的实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桑的实用价值南周怀,王芳玲(陕西省宝鸡市蚕桑果树工作站)我国栽桑养蚕和丝绸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我国蚕桑生产随着经贸出口的大幅度提高,桑园面积也得到迅猛发展。1992年全国产茧67.8万吨,1993年全国丝绸出口创汇30亿美元,蚕桑成为利国利...  相似文献   

15.
四川南充蚕业存在的严峻问题及巩固发展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充曾是全国四大蚕区和21个丝绸工业重点城市之一,产茧量名列湖州、嘉兴之后,居四川省第一位。20世纪90年代初,蚕茧、丝绸产量分别占全省的1/3,1990~1994年全市丝绸工业总产值分别超过12亿元,上缴利税最高年达8000万元,出口创汇最高年超过5000万美元。1995年全市养蚕100万张,产茧2000万kg。2003年全市有良桑5亿多株,54万农户养蚕,年养蚕30.8万张,产茧1000万kg。全市60个蚕桑基地乡发种、产茧分别占全市的45.3%和40.5%。产茧10万kg以上的乡20个,年养蚕1000张以上的村5个,产茧1000kg以上户60个,现有桑园0.67hm2以上的大户1000余户,栽桑0.26万hm2。蓬安县程贤能承包河滩栽桑近58hm2,2003年养蚕850张,产茧3.2万kg,收入达30余万元,成为全省第一养蚕大户。近十年来,蚕桑生产逐年下滑。目前发种、产茧量已降到1971年的水平,2003年全市发种、产茧分别比1995年下降了69.3%和44.4%,营山、高坪、仪陇、蓬安、嘉陵等5个县区比1995年下降了70%以上。仪陇县1995年有桑1.29亿株,养蚕户为18.1万户,年养蚕11.46...  相似文献   

16.
7月 2~ 3日 ,省蚕桑办、省经作局组织全省主产蚕桑市、县蚕桑办 (茧丝绸公司、蚕桑公司 )主任 (经理 ) ,共 30余人 ,对龙南、崇义两县的蚕桑生产暨综合效益开发开展了一次观摩活动。期间 ,参观了龙南、崇义两县推广省力化养蚕新技术暨综合效益开发现场 ,了解了全省蚕桑生产情况 ,分析了当前茧丝产销形势 ,商议了新形势下稳定我省蚕桑生产发展的具体对策。据观摩活动期间统计 :全省现有桑园面积 2 0万亩左右 ,比上年新增 5万亩上下 ,由于 2 0 0 2年茧价下滑的信息传播较快 ,导致了今年春期发种量较上年下降 1 0 %。虽然 2 0 0 2年的茧价下跌…  相似文献   

17.
东台市注重蚕桑规模经营,形成蚕茧资源优势,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经济效益。1994年,桑园面积达到1.42万hm2(公顷),年产茧1.625万t,1/5hm2(亩)桑收入达到1850元。该市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蚕桑生产,抓蚕桑基础建设,优化养蚕布局,加强产、加、销衔接,搞好配套服务等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 1987年10月,我们赴四川省的井研县、南部县、阆中县等地学习考察蚕桑生产的经验。根据考察所得,他们发展蚕桑生产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各级领导重视促进蚕桑发展据介绍四川省有156个县5000多个乡养蚕,共有四边桑15亿株,小桑园40多万亩,1987年养蚕400多万张,产茧10万多吨,比1986年增产近1万吨。为稳步发展蚕桑生产,省委、省政府从1987年起确定15个县为蚕桑基地县,每县每年支持经费5万元。对这些基地县的大、中、小的乡,要求年产茧分别达250  相似文献   

19.
一、蚕桑生产是我市一大优势我市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气候适宜,经济技术条件好,并且具有发展蚕桑生产得天独厚的优势。建国以来,在党的领导下,蚕桑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全市现有桑树四亿多株,养蚕农户一百五十多万户,占总农户数的50%以上,全市发种九十多万张,产茧四十一万多担,占全省蚕茧产量五分之一,名列全国第五位。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促进了丝绸工业的发展。丝绸是我市外贸出口商品中的拳头商品,八六年占市创汇总额的  相似文献   

20.
<正> 目前我省的桑田面积已达到150万亩,1985年蚕茧产量7.214万吨,栽桑养蚕已遍及全省的71个县、市(郊区),尤其是以江淮沿海平原为主体的苏北蚕区的突起,已彻底改变了历史上蚕桑生产偏于太湖平原一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