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海安县章郭乡,只要提起供电所的老葛,广大的干部和村民们无不称赞:“他是个干事业的人,他时刻为我们村民们着想……”之所以这样夸奖他,是因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检验事业的成功,他的名字叫葛润国。2002年底,他被县供电公司表彰为农电先进个人,2003年“七一”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2.
“睡醒了吗?范师傅。”6月4日,天刚一亮,村民叫喊着正在睡梦中的“麦客”范加江。 “嗯、嗯……”听到有人叫他,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一咕噜从帐篷里爬了起来。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2006年6月,我村的村民林某在盖房挖地基时,发现一个罐子,里边装有3根金条、5个金元宝和20块银元,另外还有一张绸布:上写着:“为防止被盗丢失,暂埋在这里。王宏基,1938年6月18日。”王宏基是我村村民王志坚的爷爷,在1942年因突患在当地被叫做“低头黑”的病死亡。王志坚认为这是他爷爷的东西,应当由他取回,物归原主。  相似文献   

4.
《农村电工》2001,(5):29
最近,江苏省盐都不受欢迎中举镇一村民李某经医院诊断身患癌症,他不但没及时去医院治疗,反而疑神疑鬼,还专门请来了“风水先生”。  相似文献   

5.
瞎子只会摸象,哪能参加农网改造 ?然而,这是一个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世间少有的新闻。双目失明的川洞组组长陈强投身农网改造的事迹已在全县传为佳话。   10月 30日,笔者在贵州省务川自治县浞水镇鹿池管理区五七村农网改造的施工现场见到了这位盲人组长。他中等身材,腰板挺直,浓眉大眼,远看他是一个精明强干的棒小伙。“他是盲人吗” ?“是,那还有假”。村民们异口同声。是啊,他的手里拿着两件东西,一件是给村民们送水的水壶,一件是寸步不离的拐杖。近看,他的眼睛上下左右无目标地转着。   他今年 30岁,苗族, 1997年底,…  相似文献   

6.
今年3月份,山东省莱州市虎头崖镇冯家村顺凯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冯书君以全票当选为村主任.带着政府的重托,怀揣1 332名村民的信任和期盼,冯书君走上了带领全体村民奔小康的路子,这是他人生奋斗轨迹中的一次转折,也是他实现由农机合作社社长到村长的华丽“转身”与职业“升华”.  相似文献   

7.
沭阳县万匹乡18个村都建立了“用电议事会”,成员通过村民选举,由一些老党员、老干部组成。“议事会”不受任何单位管辖,目的是为村民们用电排忧解难,监督村组干部、乡村电工用电和群众电费公布工作。该乡万北村过去用电一直存在着“小马拉大车”的现象,村里无资金增容,曾想向村民筹款,但群众怕给了钱办不成事,一拖就是两年。1995年离休干部胡云沛回乡,看到村民用不上电,心里着急。1996年6月,他联合村里6名老党员,先找电管站,然后,家家户户做思想工作,两个月筹款12万元,乡站为村里争取2台50kVA的扶贫变压器,县供电局免去…  相似文献   

8.
《农电管理》2007,(11):F0002
“致富路信心百倍,感党恩送来光明”,横批“喜迎十七大”。这是江西省赣县大田乡高排村的村民们10月14日晚集体创作的一副对联。15日一大早,村民们就早早守侯在电视机前收看“十七大”的直播。  相似文献   

9.
人退休了和刊物的关系没‘退休’小月山西省陵川县平城镇农机管理员郭全顶,是享誉省内外的优秀农机报刊通讯员。他几10年如一日地热爱通讯报道工作,特别是近10余年来,他不遗余力地为镇领导。为村干部和村民们传递信息、代订报刊,真是“服务到了家”!报刊一到,他...  相似文献   

10.
“农机书记”的故事在苏北交通大动脉204国道旁,座落着一个颇有名气的小村庄——建湖县上冈镇榆西村。当我们来到这里采访时.干部、村民们向我们说得最多的莫过于他们的“领头雁”村党支部书记王开展同志,他为农机化事业倾注了炽热的爱,乡亲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农机...  相似文献   

11.
肖军 《农电管理》2009,(4):57-58
广西电网南宁供电局努力筹措资金,满足已经提出改造意愿的“城中村”居民要求,与村民共同出资对“城中村”电网进行“一户一表”改造,着力解决“城中村”的用电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孙勇 《农电管理》2007,(11):20-21
优质电力的支持,不仅使万亩紫菜变成村民们的“海上银行”,也为村民壮大了用电的“胆子”  相似文献   

13.
悠悠农机情     
彭天相世代居住在山村,祖祖辈辈以农为业,早在 21年前,他看到村民们仍然象祖辈一样过着“日出而作,日夕而憩,面向黄土背朝天”的贫穷落后生活。凭着对农机事业的执著和热情,硬是一门心思学习农机技术,经常缠住师傅不放,遇到不懂的地方“打破沙锅问到底”,直到弄明白才罢手。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晃几年,彭天相在严田镇农机同行中已成为行家里手,学会一身本领的他回到村里驾驶拖拉机,成为一名拖拉机驾驶员。 1982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他承包了 1.33hm2(公顷 )责任田,当时他上有老下有小,劳动力少,靠他夫妻 2人起早摸黑…  相似文献   

14.
最近,笔者到基层走访时,遇到这样一件事,有许多村民向笔者询问“千瓦时”是什么意思,“相线”、“中性线”是什么线?  相似文献   

15.
“村民们帮茅台酒厂种高粱签了两份协议,一是茅台酒厂按照市场中间价全部收购,二是如果市场价太低,茅台酒厂就按照每700元/0.067hm^2的标准对村民们进行补偿。两份协议解除了村民的后顾之忧,调动了村民种植高粱的积极性,目前全镇在谷嘴村共种植高粱30hm^2,最少能帮村民赚回3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6.
为让农民安心用家电,宿迁市供电公司提出甘当农民幸福生活“勤务兵”的亲情服务理念,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和村民家中,及时帮助村民解决用电难题,为“家电下乡”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太康县张村电工张云生自1983年担任电工以来,牢记“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刻苦钻研电工技术,努力提高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扎扎实实、勤勤恳恳地工作,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他管理的村1986年就被省、市、县评为“农电体改标准化村”、“文明用电村”,他本人 1990年被授予河南省农电系统“优秀农村电工”称号,并被当地群众誉为:“为农民无私奉献的好电工”。1 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 自从他当选电工后,就时刻感到:要当好电工管好电,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有技术、会管理。因此,他除了参加县局…  相似文献   

18.
村民说,蒋田旺最爱赶“新潮”,最爱“新东西”。2006年2月28日,蒋田旺在自家承包地的田埂旁,燃放了一大串鞭炮,噼噼啪啪声引来了无数乡亲。蒋田旺又在摆弄他的“新东西”——驾着外形像坦克车一样的履带式旋耕机在进行旋耕示范表演。不一会,一大丘就被翻耕平整,乡亲们看着这个“新东西”一个个露出了羡慕的眼神。  相似文献   

19.
暮色初上摩托骑士横遭“树祸” 2007年1月1日18时左右,在盱眙县王店乡化农村王郢组路段,当地村民听到“嘭”的一声后,循声而至,只见一名骑着摩托车的男青年撞上路边堆放的树木而摔成重伤。 伤者陈某,系王店乡村民。事故发生后,陈某被送往医院抢救治疗,前后共支付医疗费46490.79元。  相似文献   

20.
《江西农机》2008,(1):45-46
村前的桥上经常发生车辆翻车、坠桥等事故,很多村民专门在桥下“守株待兔”等到车辆倾覆后捡拾抛撒的货物居为己有,以至于该村部分村民围观事故现场成为了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