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奶牛产前瘫痪是奶牛在妊娠末期,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如奶牛的腰部、臀部、后肢没有遭受损伤,又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但后肢不能站立的一种疾病。主要发生在初产、高产以及瘦弱、衰老的奶牛。青壮年体质好的奶牛很少发生此病。但由于此病的发生原因尚不清楚,所以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2.
1奶牛产前瘫痪的防治奶牛产前瘫痪是奶牛在妊娠末期,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如奶牛的腰部、臀部、后肢没有遭受损伤,又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但后肢不能站立的一种疾病。主要发生在初产、高产以及瘦弱、衰老的奶牛。  相似文献   

3.
奶牛产前瘫痪是奶牛在妊娠末期,一般距分娩10d左右.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下,如腰、臀部、后肢无损伤,又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但后肢无法站立的一种疾病。此病多见于老龄牛,近几年,随着奶牛饲养量的增加,成年牛也时有发生。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须仔细诊断鉴别,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4.
奶牛产前瘫痪是奶牛妊娠末期常发生的疾病。一般距分娩半月左右,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下,如腰、臀部、后肢无损伤,又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但后肢无法站立的一种疾病,此病多见于老龄牛。近几年.随着奶牛饲养量的增加,成年小牛也时有发生。该病如不能及时诊断治疗,可能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21例奶牛腐蹄病的诊治龚太祺南平市奶牛良种繁殖场奶牛腐蹄病,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现将我场21例奶牛腐蹄病的发生与防治总结报告如下:1.发生与症状:1.1发生:18例是由于运动场泞泥,牛舍潮湿,奶牛蹄部尤其是后肢蹄部长期浸泡在粪尿中与水泥牛床粗糙面摩擦...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奶牛体况、飞节损伤程度、后肢清洁度、年龄、胎次和泌乳时期等8个因素与跛行程度的关系,在2018年8月至11月调查了黑龙江省南部某奶牛养殖场的奶牛跛行情况,并进行跛行程度评分,同时对调查的奶牛进行体况评分、飞节损伤程度评分、后肢清洁度评分,并通过养殖场管理软件,收集泌乳牛的年龄、胎次、泌乳时期、日泌乳量和日步履数的数据,应用统计学分析8个因素与跛行程度的关系。结果发现,调查的奶牛养殖场奶牛跛行情况较为严重,奶牛体况、飞节损伤程度、年龄、胎次、泌乳时期与奶牛的跛行程度呈现正相关性,而奶牛日泌乳量和日步履数与奶牛跛行程度呈现负相关性,奶牛肥胖或者偏瘦都可能造成奶牛跛行程度增加,但不同后肢清洁度评分间的跛行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1发病情况2007年3月.即墨市王某饲养了20头荷斯坦奶牛.只有一头在产前10天突然出现后肢站立不稳,随即瘫痪,卧地不起,但体温正常。前肢及头部尚能活动自如,前肢、头部及胸部针刺有疼痛反应。后肢、腹壁、尾部知觉消失.针刺疼痛反应消失,大小便失禁。当地兽医诊断为低血钙症,大量补充葡萄糖酸钙2天.不见效果.后用乳房送风法也没有出现好的效果.发病后第3天来我站就诊.  相似文献   

8.
小尾寒羊产前瘫痪是母羊在妊娠末期,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如母羊的腰部、臀部、后肢没有遭受损伤,义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但后肢不能站立的一种疾病,主蔓发生在初产、怀多羔,以及瘦弱、衰老的母羊,青壮年、体质好的母羊很少发生此病。随着小尾寒羊饲养规模的不断扩大,并且大多采用舍饲的情况下,本病的发生呈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奶牛截瘫是怀孕中后期的奶牛无导致瘫痪的局部损伤,也无明显的全身症状而后肢无法站立的一种疾病。2004年4月我市一奶牛专业户家就出现了这种病例,该奶牛发病时距预产期尚有30多天。  相似文献   

10.
<正>奶牛产前瘫痪是奶牛在妊娠末期,一般距分娩10d左右,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下,如腰、臀部、后肢无损伤,又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但后肢无法站立的  相似文献   

11.
1 奶牛子宫炎的发生原因1.1 细菌感染:病原微生物感染是引起子宫炎的主要原因。奶牛场没有形成严格的消毒制度,尤其是产房、牛舍卫生管理差则更易造成感染。1.2 不严格执行卫生操作规程。1.2.1 兽医、饲养员在助产时消毒不严、助产不当,致使奶牛产道损伤感染;治疗胎衣不下、子宫脱、阴道脱、子宫颈炎时消毒不彻底。1.2.2 人工授精时,输精器械、外阴部消毒不严;输精操作不熟练损伤阴道、子宫颈、子宫颈黏膜;输精频率过高都可导致机械损伤和感染。1.2.3 饲养管理不当,部分奶牛饲喂过量的甜菜渣、啤酒糟、棉籽饼粕催奶,导致牛…  相似文献   

12.
奶牛产前瘫痪是由于奶牛产前血钙水平下降而发生的四肢尤其是后肢站立不起的疾病。临床上多见于产前10天左右的奶牛。笔者曾参加治疗过一起奶牛的产前瘫痪,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奶牛产前瘫痪是兽医临床上较难治疗的一种常见病,是怀孕母畜运动机能发生扰乱的一种疾病。此病多见于老龄奶牛,常在妊娠末期,一般距分娩半月左右,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下,如腰、臀部、后肢无损伤,又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但后肢无法站立。近年来,随着畜牧业大力发展,奶牛饲养量不断增加,成年小牛也时有发生。产前瘫痪的奶牛大多因营养不良而引起,体温、心跳、呼吸无大变化。有食欲、反刍,嗳气减少,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须仔细诊断鉴别。在配合药物治疗的  相似文献   

14.
该病例为6岁黑白花奶牛,前几胎顺产,无难产病史。怀孕后期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精神状态、体况正常.全身各系统没有明显异常变化。临产时,有正常的分娩预兆,接近分娩时出现中度不安和腹痛,前蹄刨地、回顾腹部.后肢踢腹。拱腰、频频努责,但看不到胎膜、胎水和胎儿排出。  相似文献   

15.
1血乳病奶牛分娩后,母牛乳房肿胀,乳房水肿严重,在运动或卧地时常会受后肢挤压,奶牛出入圈舍时相互拥挤,突然于硬地上滑倒,运动场上有碎砖、石子、瓦片及冷冻的粪块等,皆可引起乳房发生机械性损伤,使乳房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乳汁,外观呈淡红色或血红色,即为奶牛血乳病。  相似文献   

16.
羊产前瘫痪是母羊在妊娠末期,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如母羊的腰部、臀部、后肢没有遭受损伤,又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但后肢不能站立的一种疾病,主要发生在初产、怀多羔,以及瘦弱、衰老的母羊,青壮年、体质好的母羊很少发生此病。随着羊饲养规模的不断扩大,并且大多采用舍饲的情况下,本病的发生呈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奶牛怀孕浮肿是指怀孕后期母牛后肢、腹下及其附近发生的浮肿而言。一般的情况下 ,分娩后水肿自然消失 ,严重的水肿会影响后肢关节的活动 ;水肿部损伤和感染时 ,易发展成蜂窝织炎 ,甚至引起组织坏死。1 病因分析 奶牛于怀孕后期 ,胎儿过度发育或胎儿过大 ,导致奶牛母体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水肿 ;缺乏营养 ,运动不足和心脏或肾脏机能不全或变弱 ,以致静脉血液淤滞 ,渗出物积聚于腹下或附近的疏松皮下组织中。中兽医认为 ,胎气皆因妊娠太重 ,外感内伤 ,伤劳太甚 ,清气不升 ,浊气不降 ,清浊不分 ,以致胎胞中气不通 ,日久胎气流行经络 ,而成其…  相似文献   

18.
奶牛生产前后,由于机体处于一个特殊的生理状态,致使代谢过程极不稳定,而在围产期不仅常发生低血钙的生产瘫痪,而且还容易发生低血镁症、低钾血症、低磷血症等,尤其是奶牛生产诱发的代谢性低磷血症,在临床上极易被错误诊断,故笔者将在临床诊治中遇见的其中典型1例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1999年3月2日,我场89~82号奶牛于产后第四天发现后肢运动不灵,四肢肌肉僵直,左后肢尤为明显且病情呈加重趋势,约3小时后,该牛侧卧于牛床且常有回视后躯动作,不能自行站立。强迫站立,站立不稳,遂以产后缺钙进行治疗,每次静脉滴…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公司奶牛单产水平的提高,奶牛真胃变位的病例时有发生。由于没有治疗的有效方法.发病牛大多数淘汰,发生此病的奶牛大多数是高产奶牛,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最近有2头高产奶牛发生真胃变位.我们采用手术复位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奶牛妊娠浮肿是指怀孕末期母畜腹下、四肢、会阴等处发生的非炎性水肿.如水肿面积小,症状轻,一般在分娩后两周左右自行消散.严重的水肿会影响后肢关节的活动,若水肿部损伤或感染,易发展成蜂窝织炎,甚至引起组织坏死.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共诊治奶牛妊娠水肿18例,辅以饲料调配,水肿均明显减轻,有效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