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常规PCR为对照,分析了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检测柑橘溃疡病菌DNA和柑橘溃疡病菌菌量的灵敏度,并对接种柑橘溃疡病菌后的冰糖橙样品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显示,q PCR检测柑橘溃疡病菌DNA和柑橘溃疡病菌菌量的灵敏度比常规PCR高1~3个数量级,且常规PCR对柑橘溃疡病菌DNA的检测会受到寄主植物DNA的干扰,q PCR不受寄主植物DNA影响;对接种后冰糖橙样品的分析,q PCR即时就能检测到柑橘溃疡病菌,并能实时观察到柑橘溃疡病菌在寄主叶片的增殖情况,而常规PCR要接种后2 d才能检测到柑橘溃疡病菌。  相似文献   

2.
柠檬自交后代抗柑橘溃疡病的离体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鉴定柠檬自交后代对柑橘溃疡病的抗性,以柠檬鲜叶为材料,通过注射法和针刺法接种不同浓度溃疡病菌菌液,对114株柠檬自交后代群体进行离体鉴定,并以感病材料冰糖橙、抗病材料枸橼C-05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柠檬自交后代对溃疡病抗性存在个体间差异;其中,注射接种法中表现为抗10~4和10~5 CFU/m L病原菌的植株有24株,针刺接种法中表现为抗108 CFU/m L病原菌的植株有11株;其中,有6株柠檬自交后代在2种鉴定方法中均被认定为抗病株。综合2种鉴定方法,114株柠檬自交后代中有29株对溃疡病表现出抗10~4 CFU/m L病原菌。  相似文献   

3.
【目的】前期转录组分析表明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li)两个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基因Vmpg7和Vmpg8在病菌侵染定殖过程中显著上调表达。论文旨在分析Vmpg7Vmpg8在病菌营养生长、致病力、果胶酶活性、对果胶的利用等方面的作用及基因双敲除对同家族内其他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明确Vmpg7Vmpg8在病菌致病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为进一步解析苹果树腐烂病菌致病分子机理提供基础。【方法】通过qRT-PCR检测基因在病菌侵染过程中的表达水平及基因双敲除后PG家族内其他PG基因的表达量;利用double-joint PCR构建基因敲除载体并通过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技术进行基因敲除,经4对引物PCR检测及Southern blot验证获得基因单敲除和双敲除突变体,并利用gap-repair技术对基因进行回复;利用PDA培养基常规培养法观察突变体营养生长状况;通过离体接种富士苹果叶片及枝条的方法检测基因缺失对病菌致病力的影响;通过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检测各突变体胞外果胶酶活性;利用Czapek培养基培养法分析突变体对果胶的利用情况。【结果】qRT-PCR分析表明,Vmpg7Vmpg8在病菌侵染3 d后分别上调表达27.73和8.19倍。通过基因敲除技术,分别获得3个Vmpg7基因单敲除突变体、1个Vmpg8基因单敲除突变体和3个Vmpg7/Vmpg8基因双敲除突变体,并获得了Vmpg7Vmpg8单敲除突变体的回复突变体。将突变体接种到PDA培养基上,菌落形态和生长速率均没有发生变化;接种到苹果叶片和枝条上,Vmpg7单敲除突变体及Vmpg7/Vmpg8双敲除突变体在叶片和枝条上的致病力显著降低,而Vmpg8单敲除突变体在叶片上的致病力显著降低;进一步对果胶酶活性及对果胶的利用分析,发现Vmpg8单敲除突变体及Vmpg7/Vmpg8双敲除突变体胞外果胶酶活性均显著降低,且所有突变体在果胶培养基上生长均明显减慢。此外,基因回复后突变体的致病力、果胶酶活性及在果胶上的生长速率均回复到野生型菌株03-8水平。重要的是,Vmpg7/Vmpg8双敲除后影响了PG家族中其他PG基因的表达水平,3个基因显著上调表达。【结论】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Vmpg7Vmpg8可能与同家族内其他基因协同作用,通过调节果胶酶活性参与苹果树腐烂病菌致病过程。  相似文献   

4.
比较了油菜茎基溃疡病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和油菜黑胫病菌(L.biglobosa)在不同培养温度和2种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动态。结果表明,在PDA和V8培养基平板上都生长良好,油菜茎基溃疡病菌培养温度在28℃时,油菜黑胫病菌培养温度在25℃或28℃时,在PDA平板上菌丝生长最好;油菜黑胫病菌与油菜茎基溃疡病菌菌落生长速度相比,在最适培养温度(25℃或28℃)和相同的培养时间(21 d)内,二者在PDA平板上的菌落生长速度分别为5~7 mm/d和2.0 mm/d,前者的菌落直径约90 mm,是后者的2倍。因此,在温度为25℃或28℃的条件下,PDA培养基最适合这2种病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促进甘蓝胚状体再生DH植株在有限时间内健壮生长,根系粗壮,有利于当年提早移栽,进而植株生长达到通过春化营养体。【方法】以甘蓝小孢子培养获得的胚状体不定芽为试验材料,分别在MS+Suc 30g/L+Agar 8g/L培养基上添加不同浓度褪黑素(MT)(0,1,2,5,8和10μmol/L),在MS+Suc 30g/L+Agar 8g/L+5μmol/L MT培养基上添加不同质量浓度萘乙酸(NAA)(0,0.01,0.05,0.1,0.2和0.5mg/L),研究再生植株生长势,筛选再生植株快速健壮生长的培养基;再研究分析DH-A、DH-B和DH-C 3种基因型胚状体不定芽在MS+Suc 30g/L+Agar 8g/L+5μmol/L MT+0.1mg/L NAA培养基上再生植株的生长势,比较MT和NAA对不同基因型DH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MS培养基添加MT有利再生植株生长,与对照相比,培养基添加5μmol/L MT处理再生植株净生长高度、茎粗、最大叶宽和叶片数分别增加1.33cm,0.17mm,0.67cm和2.60片,根系变长、侧根增多,翌年抽苔率提高20.0%;MS培养基添加5μmol/L MT和0.1mg/L NAA后再生植株健壮生长,与对照相比,再生植株净生长高度、茎粗、最大叶宽和叶片数分别增加1.90cm,0.52mm,0.88cm和3.00片,根系生长旺盛,翌年抽苔率提高26.6%;5μmol/L MT和0.1mg/L NAA对甘蓝DH植株的促进作用在3种不同基因型间无显著性差异,且DH-A、DH-B、DH-C翌年抽苔率分别较对照提高33.4%,20.0%和20.0%。【结论】在MS培养基中添加5μmol/L MT和0.1mg/L NAA,甘蓝胚状体DH植株生长势最好,当年炼苗移栽,冬前植株生长可达到一定的营养体。  相似文献   

6.
以安徽省合肥市长岗镇20份合欢枯萎病株样品为对象,采用组织分离法纯化枯萎病菌并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鉴定,进而考察不同培养条件如碳源、氮源、pH和温度对病菌生长的影响。研究获得7株致病镰刀菌(Fusarium),将菌株3和3-1鉴定为木贼镰刀菌(F. equiseti),4和10为尖孢镰刀菌(F. oxysporum),1-2和3-2为腐皮镰刀菌(F. solani),2-3为层出镰刀菌(F. proliferatum)。致病力测试结果表明,F. oxysporum对合欢枝条的致病力较强,而F. solaniF. equisetiF. proliferatum致病力弱。培养研究发现,病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8~32 ℃;F. proliferatum在pH=9时生长最快,其他菌株的最适pH为7.0;F. solaniF. proliferatumF. equiseti能较好地利用蔗糖和乳糖,F. oxysporum在葡萄糖、蔗糖和乳糖培养基上生长较好;各菌株在含硝酸铵的培养基中菌落直径最大,而草酸铵对病菌生长不利。结果可为合欢枯萎病害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li)引起的真菌病害严重制约着苹果经济产业的发展,深入研究其致病机制,对该病害的防控十分重要。初步鉴定了小G蛋白VmRab7的功能,为解析苹果树腐烂病菌的致病机理和病害防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对VmRAB7进行基因敲除,获得ΔVmrab7敲除突变体;通过菌落直径的测量,分析VmRab7对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通过离体枝条和叶片接种,分析VmRab7对致病力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分析ΔVmrab7突变体的自噬体及液泡形态。研究发现,VmRAB7基因的缺失使菌丝生长速率降低了约40%,致病力降低了约50%,突变体丧失了产孢能力;ΔVmrab7敲除突变体具有小且多的碎片化液泡,液泡中无球状的自噬体结构。因此,VmRab7调控着苹果树腐烂病菌的营养生长、产孢、致病力、液泡融合和细胞自噬过程。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相思树加工副产品的利用率,同时拓宽紫芝栽培原料,开展了马占相思树加工中产生的干叶片与木屑对紫芝生长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马占相思干叶片粉碎物对紫芝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PDA母种培养基中添加相思干叶片100150 g/L,可提高菌丝生长速度至79150 g/L,可提高菌丝生长速度至7985 mm/d;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中分别添加15085 mm/d;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中分别添加150250、200250、200300 g/kg的马占相思叶片,菌丝生长速度分别达到65、94 mm/d,明显高于对照;菌丝长满菌瓶的时间分别比对照缩短5300 g/kg的马占相思叶片,菌丝生长速度分别达到65、94 mm/d,明显高于对照;菌丝长满菌瓶的时间分别比对照缩短56 d;马占相思木屑与棉籽壳以45∶48(w/w)比例配比的出菇培养基中添加2006 d;马占相思木屑与棉籽壳以45∶48(w/w)比例配比的出菇培养基中添加200250 g/kg干叶片,可使生物学转化率达69%250 g/kg干叶片,可使生物学转化率达69%73%。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相思树加工副产品的利用率,同时拓宽紫芝栽培原料,开展了马占相思树加工中产生的干叶片与木屑对紫芝生长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马占相思干叶片粉碎物对紫芝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PDA母种培养基中添加相思干叶片100~150 g/L,可提高菌丝生长速度至79~85 mm/d;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中分别添加150~250、200~300 g/kg的马占相思叶片,菌丝生长速度分别达到65、94 mm/d,明显高于对照;菌丝长满菌瓶的时间分别比对照缩短5~6 d;马占相思木屑与棉籽壳以45∶48(w/w)比例配比的出菇培养基中添加200~250 g/kg干叶片,可使生物学转化率达69%~73%。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黄芪多糖处理过的小叶杨(Populus simonii)在接种杨树烂皮病菌(Valsa sordida)后其体内与抗性有关的物质含量和酶活性的变化,探究了黄芪多糖增强植物抗病性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黄芪多糖对杨树烂皮病菌菌丝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低质量浓度黄芪多糖在短时间内能够提高小叶杨叶片内可溶性糖质量分数,而高质量浓度黄芪多糖可使小叶杨叶片内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缓慢持续增加;0.010 g·L_(-1)黄芪多糖处理后,叶片内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总酚活性在0.100 g·L_(-1)黄芪多糖处理组中达最高;黄芪多糖各质量浓度处理后,叶片内叶绿素a、b及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黄芪多糖能够通过提高与抗性相关的物质的含量及酶的活性来提高林木自身抗性,从而促进林木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分子光谱技术探讨哈姆林果实油斑病砧穗特异性调控的分子生理机制,为提出果实油斑病综合防治措施,有效降低柑橘果实油斑病发生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果实油斑病发生率及发生程度有显著差异的11年生的3种砧木哈姆林甜橙植株,研究柑橘果实油斑病敏感期砧木对哈姆林甜橙果实油斑病发生率和发生程度的影响及哈姆林甜橙植株叶片和果实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图谱变化。【结果】砧木对哈姆林甜橙果实油斑病发生率和发生程度的影响显著不同。其中,哈姆林/枸头橙果实油斑病发生程度(DO)最高;哈姆林/李齐16-6枳果实油斑病发生率(RO)最高;而哈姆林/印度酸橘有较高的RO值,最低的DO值。FTIR分析结果表明,夏季高温期3种砧木的哈姆林甜橙叶片在3420、2927、1625和1069 cm-1处波峰分别代表了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运输、叶片细胞壁中的组织成分变化、蛋白质稳定程度和叶片内膜质过氧化平衡破坏程度,以枸头橙为砧的哈姆林甜橙植株叶片吸收峰强度最高受影响较小,以印度酸橘为砧的次之,以李齐16-6枳为砧哈姆林甜橙叶片受影响程度最大。相反,果皮红外光谱以印度酸橘和枸头橙为砧的哈姆林甜橙果皮受高温胁迫影响显著高于以李齐16-6枳为砧的哈姆林甜橙果皮。同时,3种砧木果实油斑病发生程度和发生率分别与其果皮和叶片红外光谱变化趋势一致。【结论】柑橘果实油斑病发生率高低可能跟叶片高温逆境响应机制有关,而果实油斑病发生程度高低直接与果皮代谢相关,通过分析夏季高温期叶片和果皮FTIR分别预测本年度油斑病发生率和发生程度是可行的。同时,叶片和果皮FTIR分析有利于揭示柑橘果实油斑病砧穗特异性分子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以墨西哥来檬、甜橙和香橼为材料,采用茎段培养方法,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配比对3个柑橘品种腋芽萌发、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T为基本培养基,3个柑橘品种在附加BAP2.0mg/L和IBA0.1 mg/L的培养基中腋芽萌发效果最好,离体植株在附加BAP 1.0mg/L和IBA0.2 mg/L的培养基中增殖系数最大.此外,以1/2MT为基本培养基,附加NAA 2.0 mg/L和IBA 0.25 mg/L时,适宜于墨西哥来檬和甜橙的生根,而单独使用NAA 3.0 mg/L则易于香橼的生根.离体小植株的移栽成活率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动植物源有机液肥单施或与化肥配施对纽荷尔脐橙幼树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以期为丘陵山地脐橙园液态有机肥灌溉施用技术标准的研制及其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进行大田试验,以2年生纽荷尔脐橙幼苗为试材,以(100%化肥氮)为对照(CK),设T1(100%动物源氮)、T2(100%植物源氮)、T3(50%动物源氮+50%化肥氮)和T4(50%植物源氮+50%化肥氮)处理,测定不同处理纽荷尔脐橙树体生长及养分吸收等指标,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与CK相比,动植物源有机液肥单施或与化肥配施(T1~T4处理)整体上均能促进纽荷尔脐橙幼树生物量积累。T4处理纽荷尔脐橙幼树接穗茎、砧木茎、根系干重和整株干重均高于其他处理,其中较CK分别显著增加62.42%、40.14%、42.08%和47.21%(P<0.05,下同)。在对纽荷尔脐橙幼树生长量影响方面,T1~T4处理主要影响幼树基径和春梢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与CK相比,T1~T4处理均显著促进基径增大,增幅最高可达29.17%(T4处理);除T2处理外,其他3个处理均显著促进春梢叶片SPAD值增加,其中T4处理作用最明显,增幅为9.19%。除T3处理外,其他3个处理均促进脐橙幼树春梢长和比叶重显著增加,其中T2处理作用最显著,较CK分别增加36.67%和12.10%。此外,T4处理显著促进幼树根总长和根总表面积的增加,但显著降低根平均直径,降幅为18.42%。T1~T4处理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脐橙幼树不同器官对氮磷钾元素的吸收。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对脐橙幼树树体生长及其养分吸收综合评价得分排序为T4>T1>T3>T2>CK。【结论】动植物源有机液肥单施或与化肥配施均可促进纽荷尔脐橙幼树干物质量增加和树体生长,以50%植物源有机液肥+50%化肥(T4处理)对脐橙幼树生长及养分吸收效果最佳,可在赣南脐橙幼龄园液态有机肥灌溉施用系统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杨氏金红50号’猕猴桃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以其组培苗的叶片、叶柄为外植体直接诱导不定芽,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诱导、生根诱导的影响,筛选出高效离体再生方式。结果表明:直接诱导叶片产生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2 mg/L 6-BA+0.2 mg/L NAA,平均褐化率为7.5%,平均发芽率为92.5%;直接诱导叶柄产生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2 mg/L 6-BA+0.3 mg/L NAA,平均发芽率为89.17%;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0.9 mg/L IBA,根扎在培养基内部,平均愈伤组织块直径为1.03 cm,平均生根率为100%,平均根长为3.19 cm,平均生根数量为12.58条,最适开盖炼苗时间为7 d。  相似文献   

15.
为获得冰糖橙×枸橼的合子苗,以抗柑橘溃疡病枸橼为父本,以高感病品种冰糖橙为母本进行杂交,利用胚抢救技术获得杂交后代,然后利用筛选出的SSR引物对亲本和子代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分析并鉴定杂交后代中的合子苗。结果表明:在最终获得的359株杂交后代中,利用SSR标记能鉴定出合子苗12株。  相似文献   

16.
雪柑试管苗不定根高频率诱导和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雪柑实生苗上胚轴为材料,建立了高效离体培养再生体系。上胚轴纵切结合前期暗培养,在MS附加6-BA 3mg/L、蔗糖30g/L培养基中,不定芽诱导率为100%,每个外植体平均诱导的不定芽数达33.8;不定芽在1 000mg/L IBA溶液中浸泡10min后,移入1/4MT(大量元素) 1/2MT(其它元素) 10g/L蔗糖的液体培养基中,采用滤纸桥法进行培养,生根率达100%,平均根数2.5条;移苗成活率达100%。  相似文献   

17.
以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品种花育20为材料,探讨不同的酶液浓度、酶解时间及渗透压对花生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分离的适宜酶液配比是2%纤维素酶(Cellulase Onozuka Rs)、0.2%果胶酶(Pectolyase Y-23),甘露醇渗透压调节剂的浓度为0.7mol/L,暗处理10h,叶片原生质体产量为4.86x105个/ml,存活率75.6%,愈伤组织原生质体产量为4.97x105个/ml,存活率75.4%.将分离的原生质体培养在添加1mg/LNAA和4mg/LBAP的改良M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约2~3天后,细胞开始分裂.然后部分细胞继续分裂,并形成细胞团.培养5~6周后,将培养物转移到添加2 mg/L2,4-D和3 mg/L BAP的MS液体培养基(pH5.8)中进行培养.7~8周后,将形成的直径为1~2 mm的小愈伤组织转移到添加1 mg/LNAA和5 mg/LBAP的MS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小愈伤组织迅速生长.转移3-4周后,愈伤组织长至7~9mm.  相似文献   

18.
亚热带湿润区野生草地早熟禾生长特性及坪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午夜(Midnight)和巴润(Baron)草地早熟禾品种为对照,于2005~2007年对源自西南地区13份野生草地早熟禾的生长适应性及坪用价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野生草地早熟禾地上茎生长速度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05P13生长最快,为3·98mm/d;05P06最慢,仅为0·12mm/d;单株总分蘖数变异范围为38·0~161·33蘖/株;地下根茎生长表现为强、中、弱三类。②根据"五分制"草坪质量评价体系对供试材料坪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其中,CK1和05P04全年综合得分最高,皆为4·25分,总体表现为草坪颜色蓝绿,密度大,形成的草坪均匀一致,抗病性和耐热性均较好;表现较好的有05P03和05P06,得分为4分;05P02和05P07表现最差,得分仅为2·75分和3·125分,其余材料表现中等。  相似文献   

19.
采用对比方法,研究了草浆地膜的水热效应,以期明确草浆地膜对青稞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草浆地膜处理0~~5 cm土层土壤平均温度为-0.1℃,略高于对照的-0.67℃,差异不显著,但0~1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对照;同时,草浆地膜处理下的幼苗植株叶片叶绿素平均值、叶片平均宽度、平均茎粗等指标均高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