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夹江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全县幅员面积748,47平方公里,辖11个镇和11个乡,239个行政村,15个居委会,总人口34.93万,耕地面积20.9万亩,是典型的丘陵地区。四川夹江县是乐山市唯一尚未达标的血吸虫病流行县,也是全省为数不多的未达标县之一。1958年首次在夹江县发现血吸虫病以来,全县已有17个乡镇,126个村不同程度流行血吸虫病。全县历史累计病人9001人,累计存在钉螺面积591.29万平方米,累计病畜2896头。1964年正式开展动物血防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在几代血防人员的努力下,历经40多年的防治,夹江县于2006年10月达到了国家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回顾我县动物血吸虫病的防治历程,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对巩固我县防治成果,最终为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向阳 《四川畜牧兽医》2004,31(11):15-16
1基本概况 芦山县位于四川盆地西缘、青衣江上游,四周分别与大邑、崇庆、汶川、宝兴、天全、雅安、邛崃七县区接壤,幅员面积1364平方公里,全县辖15个乡镇一场(苗溪茶场)、80个村、587个村民小组.人口12万。海拔高度660米。境内山峦纵横,沟壑交错,地理环境条件复杂。历史血吸虫病流行14个乡镇,占93.3%,流行村57个,占71.6%,流行组387个,占63.24%。受威胁人口10万余人。统计历史钉螺面积924万平方公里,累计历史血吸虫病人4.2万人。2003年芦山县生猪存栏9.16万头、牛1.24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和县位于长江北岸,县内江岸线长65km,有钉螺面积728.07万m^2,1991年全县血吸虫病人(2769人)、病牛(422头),感染率分别为10.75%和9.47%,是该县血吸虫病重疫区,为有效地控制血吸虫病疫情.该县利用紧靠南京、芜湖、马鞍山及上海等地理优势,1992年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在有螺地区实施水改旱,大力发展大棚蔬菜,通过城南、历阳试种1000亩,亩均获纯利1500元,接着在全县大面积推广,至2001年已扩大到16万亩,其中在疫区8.79万亩.钉螺面积减少299.02万m^2,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分别降至3.26%和1.9%,人均收入由1991年的438元增至2001年的2301元,增长425.34%,走出了一条控制血吸虫病流行,发展农业经济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无为县位于长江下游北岸 ,血吸虫病流行区有 1 8个乡镇 ,钉螺面积 30 71 .6万 m2 ,存栏耕牛1 0 6 5 7头 ,猪 1 4 .7万只 ,羊 35 0 0只。“九五”初期 ,人、牛血吸虫病感染率分别为 2 2 .2 %和 3.9% ,是血吸虫病重疫区 ,通过开展“四个突破”实施科学防治 ,钉螺面积下降至 1 786 .4万 m2 ,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分别下降至 7.9%和1 .2 % ,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由国家级贫困县跨入全省畜牧业十强之列  相似文献   

5.
巍山县属山地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地理环境复杂,水系纵横交错,人、畜血吸虫病感染严重,2004年全县人口301683人,家畜存栏408562头(匹、只),家畜血吸虫病感染率1.56%,人血吸虫病感染率达24.72%,钉螺面积达1331.47万m^2。家畜经过多年反复查治和扩大化疗,血吸虫病感染率虽有下降,但由于传播环节未彻底切断,疫情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控制。因此,对此类型血吸虫病的防治对策值得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6.
南涧县乐秋乡属山峡谷型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畜血吸虫病感染严重.乐秋乡钉螺面积占全县的89.2%,呈点线状分布,有大小牲畜1.73万余头,多数家畜在有螺地带混群放牧,感染血吸虫病并传播病原,1 990年家畜血吸虫病平均感染率为19.1%.通过多年反复查治和扩大化疗.疫情虽有下降,但由于血吸虫病传播环节未彻底切断,疫情出现反复.因此,对乐秋乡这类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实施的查治和扩大化疗的防治对策,值得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7.
<正>家畜特别是病牛是血吸虫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做好动物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对控制和消灭血吸虫病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动物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已经历了60年。笔者通过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动物血防工作进程,为未来工作提供借鉴。一、调查摸底、查治试点阶段(1955—1984年)1.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有血吸虫病病人1160万人,病牛120万头,钉螺面积148亿平方米,血  相似文献   

8.
南涧县是云南省大理州家畜血吸虫病流行区之一,并且属于典型的山区型,地理环境复杂,水系纵横交错,人、畜血吸虫病感染严重。2006年全县疫区人口27 000多人,家畜存栏43 953头(匹、只),家畜血吸虫病感染率3.33%,钉螺面积达655 818 m2。家畜经过多年反复查治和扩大化疗,血吸虫病感染率虽有下降,但由于传播环节未彻底切断,疫情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控制。因此,对山区类型家畜血吸虫病的防治对策值得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血吸虫病现有的流行区主要分布在凉山、雅安、眉山、成都4市州16县市区,省血防科技干群于这些流行区进行“四个突破”区域试验,结果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下降、钉螺面积大幅度缩小,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正>鄱阳湖区是江西省血吸虫病重流行区,湖区洲滩面积大,水系错综复杂,牧草丰富,既适宜钉螺孳生,又是天然牧场,放牧家畜数量多,成为血吸虫病防控的重点和难点。新时期对农业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目标要求,到2020年,全省39个疫区县(市、区)中9个县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30个疫区县要实现阻断或消除,到2025年全省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鄱阳湖区血吸虫病防治成为实  相似文献   

11.
巍山县是全国血吸虫病流行的重疫区之一 ,发病率居云南省之首。全县所辖 11个乡 (镇 )均有流行 ,流行村 71个 ,占 85 5 % (71/ 83)。全县历史有螺面积 5 6 74万m2 ,病畜 4 7万多头。经过 5 0多年几代人的努力连续不间断的防制 ,现已达到控制标准或在控制标准线小幅度波动。流  相似文献   

12.
世业镇是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的一个江心小岛,属洲岛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历史上是江苏省血吸虫病重疫区之一。该镇2000~2005年牛血吸虫病阳性率受长江水位影响时高时低,且和钉螺阳性率有一定相关性,说明患病耕牛是当时的主要传染源?随着防治力度加大,2006年牛血吸虫病阳性率为0,且2007年已全部淘汰耕牛,但仍有3万平方米阴性螺面积,阳性螺密度达0.0019只/0.11m^2,提示在有效控制病牛这一主要传染源的情况下,必须进一步加强药物灭螺和农业工程灭螺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南京市栖霞区8个乡镇(街道)中有4个处在钉螺孳生的沿江河地区,有螺面积570万m^2,全区饲养着8000余头奶牛,1996年奶牛血吸虫病感染率平均为24.3%,个别自然村高达80.3%。是血吸虫病的重流行区。通过设点加强对奶牛的管理。建立奶牛“公寓”,禁止放牧等措施,杜绝了病原对环境的污染.在钉螺面积无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奶牛血吸虫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且在全省同类地区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江宁区新生洲垦种养殖灭螺防病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洲是南京市江宁区长江中的一个洲滩 ,面积 6 .84 km2 ,1981年发现有螺面积 2 2万 m2 ,1996年血吸虫病暴发流行 ,人、牛、猪和羊血吸虫病感染率分别为 5 0 %、98.0 8%、6 0 %和 6 7.5 % ,1997年钉螺面积猛增到 4 2 6万 m2 ,为了改变洲上疫情进一步加剧的态势 ,1998年在洲上开展了垦种养殖 ,禁养耕牛 ,发展养鸡、鸭生产 ,综合开发灭螺防病效果试验 ,通过连续 3年试验 ,取得了显著的灭螺防病效果 ,有效地控制了血吸虫病疫情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是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的省份之一,钉螺面积居全国第一、病人数量居全国第二。据报道,湖南在岳阳、益阳、常德等市的37个县(市、区、场)的血吸病疫区开展大规模的人畜血吸虫病化疗。人畜化疗药物同步化疗,一是杀灭人和家畜体内的血吸虫、治疗个体疾病;二是同步化疗大幅度减少和消除人和动物粪便中虫卵的排放量,消除虫卵对钉螺污染的威胁性,降低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和感染度,能起到治愈个体疾病和降低群体感染性威胁的双重作用。□ 湖南宣战血吸虫病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阳新县是血吸虫病重疫区,自1956年全县开展大规模的血吸虫防治查治工作以来,我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果,钉螺面积由1956年的3.73万hm2下降到2005年的0.35万hm2,全县耕牛血吸虫病的感染率已由1956年的36.00%降到2005年的8.23%,但由于许多原因,自2001年至今,全县耕牛血吸虫的感染率长期居高不下,在有些地方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笔者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引起广大动物血防工作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7.
1现状及问题1.1现状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集区,全州辖十六县一市,共624个乡。血吸虫病历史流行县市7个,共涉及78个乡,321个村,1895个组。1956年在西昌、德昌、会理等县开展调查,发现有钉螺和病牛,并冲洗出病原体。1958年对全州进行了全面的普查,同时开展了动物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从50年代到80年代平均阳性率为10.02%、7.35%、7.18%和3.09%。但90年代阳性率又有所抬头,“九五”期间,动物阳性率平均达到3.68%。目前我州动物血吸虫病仍在西昌、德昌、昭觉、普格等县、市的50个乡、278个村流行。历史上有螺面积高达1700万m2,截止2001年,有…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丽江地区于1954年在丽江、永胜两县发现日本血吸虫病,继而在1976年在宁蒗发现。根据钉螺面积与患病人数,永胜县为重度疫区,丽江县为中度疫区,宁蒗县为轻度疫区。为了尽快控制和消灭血吸虫病,根据全国血研会1984年(兽医组)扩大会议商定,从1964年开始在我区三个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县开展了马属动物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治疗试验,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地防制家畜血吸虫病,夹江县政府领导重视,畜牧、农业、水利等部门密切配合,采用综合有效的防制措施,经过5年的艰苦工作,新增养鸭303.7万只,养鱼13万余kg,致使耕牛血吸虫病感染率降低了9.2个百分点.钉螺面积下降3.3%,取得显著的灭螺防病效果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洲垸型地区牛血吸虫病流行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1993~2007年两个洲垸型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观测点调查数据,评估各种防治措施实施的效果,为策划和调整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观测点方案"要求开展人、畜血吸虫病疫情、螺情、野粪等调查,统计分析各项指标。结果2个洲垸型观测点耕牛血吸虫病感染率分别由设点时(1993年)的28.5%和11.99%下降至2007年的6.13%和2.83%,人群血吸虫病血检阳性率仍在高水平上徘徊,垸内残存螺点极少且找不到感染性钉螺,垸外螺情变化不大。结论调查表明洲垸型地区仍是我国血吸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垸外钉螺面积大,密度高,难以实施有效的药物灭螺,耕牛常年在湖洲上放牧感染血吸虫病并传播病原,这类地区是以畜源性为主的血吸虫病流行区,只有加强对放牧家畜的管理,才能有效地控制血吸虫病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