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靖远是农业大县,由沿黄自流灌区、高扬程灌区和干旱半干旱山区三大块农业经济区域构成。靖远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总揽,以农业技术推广为动力,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核心,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的,壮大蔬菜、畜禽、林果三大产业,建设六大基地(30万亩优质无公害蔬菜基地、100万只养羊基地、万头奶牛基地、500万只养鸡基地、10万亩优质籽瓜基地、5万亩枸杞基地)的工作思路。农技推广部门如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2.
宁夏位于我国西北腹部,居黄河中游上段。全区面积5.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35.15万人,人口密度84人/平方公里。其中农业人口337.3万人。耕地面积1186.3万亩,人均2.7亩。宁夏分南部山区和引黄灌区两大块,引黄灌区自然条件较好,农村经济比较发达。南部山区又分为干旱、半干旱、阴湿三个带,自然条件恶劣,是该区的贫困地区。水  相似文献   

3.
甘肃中东部旱灾发生特点及抗旱避灾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是全国最干旱的省份之一,全省旱地面积3 340多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4%左右,干旱少雨是甘肃农业的主要特征。年降水量300~600 mm的旱作农业主要分布在陇中半干旱区、陇东半干旱及半湿润偏旱区和陇南半湿润偏旱区,农业基础薄弱,自然降水极其贫乏,有效水资源紧缺,干旱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近50年来,甘肃年均旱灾面积约946.5万亩,约占播种总面积的18%,其中成灾面积约为736.2万亩,约占播种总面积的14%。  相似文献   

4.
<正>临夏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区,地处临夏州西南部,靠近黄河南岸。县区地质地貌为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混合,属于典型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境界多山地、沟壑,全县地区按照生态被划分为川塬灌区、干旱半干旱区和高寒山阴区。农业是临夏县的主要产业,地区耕地面积在38万亩左右,人均耕地1亩多,耕地数量少,农作物产量不高。临夏县全县境内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小麦、马铃薯、油菜和蔬菜。最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农村发展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临夏县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县工  相似文献   

5.
王霞  郭俊婷  张华 《现代农业》2005,(10):33-33
河套灌区是一个具有悠久灌溉历史的大型灌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流引黄灌溉条件和配套设施齐全的灌排系统,造就了发达的灌溉农业。河套灌区由黄河三盛公枢纽引水自流灌溉,灌区控制面积约1100万亩,现灌溉面积为860万亩,年引水量约50亿立方米。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沿黄灌域工业用水  相似文献   

6.
宁夏大部分地区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仍高度依赖于灌溉。目前,宁夏耕地总面积129.31万公顷,灌溉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30%(表1)。由于水资源短缺和恢复生态平衡的需要,在自流灌区发展节水灌溉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一、对永靖沿黄灌区区位优势的思考永靖县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偏南地带。国土总面积1863.6平方公里,辖98乡,总人口20.2050万,其中农业人口16.4万。黄河流经境内107千米,占黄河流经甘肃省480千米的22.3%,国家在这里建成了刘家峡、盐锅峡水力发电站,形成了万顷炳灵湖和胜似江南的太极湖,水资源十分丰富。永靖县在沿黄河已修建了刘家峡自流渠,盐锅峡自流渠,拥宪自流渠(湟水河),红岘子提灌渠,三塬提灌渠,岘塬提灌渠,塔坪提灌渠,沙子沟提灌渠,盐锅峡黑、方台提灌渠等自流、提灌灌溉渠20余处,已有有效灌灌溉面积13.05万亩,受惠人数达9.5万人,形成了一个新兴的沿黄灌溉农业区,灌溉农业成为永靖县克服“十年九旱”减缓农业波动的重要保证,更是主要农产品粮食、瓜果蔬菜的供给主体,全县以占总耕地面积不到40%灌溉区耕地,生产出全县60%的粮食。特别是川塬区六乡镇种植蔬菜所获得的经济收入已占其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48%,但蔬菜种植面积只有该六乡镇总耕地面积的28%,因此,灌溉农业区既是永靖的主体和精华,又是开发建设的重点区域。没有灌区农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就没有永靖的大发展。如何管理好、经营好这些精华之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是关于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旱作节水农业是指主要依靠和充分利用自然降水进行的农业生产,是雨养和补充灌溉两种基本生产类型的总称。代县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总耕地面积38.3万亩,其中:水田水浇地16.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3%。旱地21.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7%。干旱少雨、土壤贫瘠是代县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特别是十年九旱,年年春旱,严重影响农作  相似文献   

9.
<正> 沿黄灌区位于河南省北中部沿黄两岸,千百年来,灾害频繁,产量低下。建国后,整治黄河,修坝建闸。引黄灌溉,推广水稻,成效显著。现在沿黄25个县市均有水稻种植。建国初(1949)种稻面积4.58万亩,亩产61.38公斤,1989年已发展到120万亩以上,亩产提高到350多公斤,分别为建国初  相似文献   

10.
数字     
<正>1770余万亩全国有12个省98处大型灌区开始春灌,主要在华北、黄淮海平原等冬麦区,已经累计灌溉农田1770余万亩,引水22亿立方米,其中沿黄灌区引水14亿立方米,灌溉约1200万亩。目前,各地灌区土壤墒情总体较好,蓄水状况与多年平均基本持平略好。  相似文献   

11.
加快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全面推进小康建设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银市农业生产条件差异大,生态区域性明显.按照不同的自然和生产、生态条件,全市可划分为三个各不相同的农业生产区域:沿河自流灌区有12个乡镇,耕地面积32.5万亩,其中水地面积28万亩,农业人口26万人,区域内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光合作用和水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水平高.高扬程灌区有26个乡镇,耕地面积150.4万亩,其中水浇地80万亩,农业人口42万多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31%,农业生产投入大,成本高.  相似文献   

12.
靖远县境内海拔1 300~3 017 m,年降水量239 mm,年平均气温9.9 ℃,最低气温-19.1 ℃,最高气温39.5 ℃,≥10 ℃有效积温3 244 ℃,全年日照时数2 691 h,无霜期165 d.全县按自然条件分为沿黄灌区、高扬程灌区和干旱山区三大类.全县总耕地面积7.53万hm2,其中水浇地3.24万hm2.春小麦年均播种面积1.65万hm2,平均产量为3 324.2 kg/hm2.通过多年试验示范,现将靖远县春小麦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焦作市沿黄滩区花生低产原因及增产措施张宝华,王乾琚,王素霞(温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温县454881)焦作市沿黄滩区东起107国道,西至洛阳黄河大桥,总面积100余万亩。其中花生种植面积约占50%,主要分布在武陡县、温县、孟县三县的沿黄滩区。花生已成为该...  相似文献   

14.
<正>沙河市位于太行山东麓,邢台市南部,总面积999km2,地势西高东低,山区、丘陵、平原约各占三分之一。山区、丘陵涉及蝉房乡、柴关乡、册井乡、刘石岗乡、綦村镇、十里亭镇、白塔镇四乡三镇,农业人口约17万人,区域总面积约104万亩,耕地面积17.38万亩,属于一年两季作地区,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另外有少量谷子、豆类、油料等作物。小麦玉米油料种植面积分别为5.35万亩、11.89万亩、2.15万亩。干鲜林果主  相似文献   

15.
苍溪县地处川北山区,现有人口78万,农业人口62万,耕地面积51.2万亩(早地19.5万亩),人均0.82亩,境内海拔高度差异大,立体气候明显,十年九灾,十灾九旱,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繁.  相似文献   

16.
世界干旱半干旱地区总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3,遍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易旱地区土地面积为46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5%,其中耕地面积为4.5亿亩,占全国的30%。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旱地农业的重视和试验研究的加强,早地土壤化肥的施用也有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17.
<正>甘肃地处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处,分属长江、黄河、内陆河三大流域,全省分属内陆河、黄河、长江三大流域,境内有较大河流150多条。从全省来讲,长江流域水资源相对丰富,水资源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的内陆河及中部的黄河流域和东部的黄土高原区域。全省现有耕地面积8100多万亩,其中山旱地360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近64%,有效灌溉面积2100多万亩(含290多万亩的园林草地面积),总人口为2600多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00多万,是一个传统农业省份。  相似文献   

18.
陈杰 《现代农业》2014,(12):100-101
<正>近年来,清水河县面对当地年年干旱和瘠薄坡梁旱地等自然、地理条件,试验推广以地膜覆盖、坐水点种、节水灌溉等为主要内容的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旱作农业初步显现出抗旱、节本、增效的作用,找到了一条适合中西部干旱山区发展种植业的道路。一、清水河县基本情况清水河县位于呼和浩特南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山多沟深、土地零散、水源奇缺。全县总耕地面积106万亩,其中水浇地不足3万亩,基本是  相似文献   

19.
赵琳 《山东农业》2002,(9):23-23
大中型灌区是农业发展的基石,搞好灌区管理是实现灌区良性循环的关键。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广大灌区干部职工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在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的同时,对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改革,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灌区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修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构成灌排系统的主体。全省实有耕地面积656万公顷,总灌溉面积532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81%;建成设计灌溉面积万亩以上的灌区762处,有效灌溉面积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65处。大中型灌区是山东省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是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各类灌区年均  相似文献   

20.
<正> 我县地处黑龙港流域,有耕地69.2万亩。土壤(?)薄,有机质含量0.87%,还有10多万亩盐碱地。气候属温暖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少,平均为517.3毫米,80%保证率的降水量只有390毫米,因而干旱就成了我县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全县地上水和地下水共可浇地20万亩,只占总耕地面积的28.9%,70%以上的耕地只能靠自然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