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通过准格尔黄河水源沉沙池模型试验,说明在内蒙古段黄河水沙条件下,使用斜板沉沙,其效率为平流式沉沙的5倍左右。可大幅度节省用地面积和投资;在稀遇的高含沙量达60kg/m~3时,完全可以正常运行。同时,根据模型试验情况,对斜板沉沙池的设计和运行的有关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对黄河上游水沙调控问题建立多目标模拟模型,确定黄河上游可调水量,为分析黄河上游梯级水库群的调水潜力、有效实施黄河上游水沙调控提供指导。【方法】考虑防凌防洪、供水、发电和冲沙输沙等目标,在已知来水、供水条件下,针对龙羊峡、刘家峡水库理想可调水量、实测可调水量、以水定电、兼顾发电的以水定电4种运行模式,建立黄河上游龙羊峡、刘家峡梯级水库联合调度模拟模型,采用自迭代模拟优化算法求解模型,确定黄河上游梯级水库群的可调水量。【结果】通过对各运行模式下可调水量、发电效率等调控目标的对比分析,可知理想可调水量模式下的可调水量满足兰州断面供水要求,但未达到龙羊峡水电站发电要求;实际可调水量运行模式下的发电与供水均未达到设计值;以水定电运行模式下,兰州断面的供水保证率均达到了设计值,龙羊峡电站的保证出力虽有所提高但并未达到设计值;兼顾发电的以水定电运行模式可以同时实现供水、发电目标。但是,考虑到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加剧,流域梯级水电站的实际运行模式由设计初期的"以电定水"转变为"以水定电",应在优先满足流域供水要求的基础上再适当考虑发电效益。所以推荐采用以水定电模式下的可调水量,其多年累计调水量为159.22亿m3。【结论】以水定电模式下的黄河上游可调水量合理可行;黄河上游梯级水库群具有较强的调水调沙潜力,来年补水量小于40亿m3时,平均3年可以进行1次调水调沙,在特丰年份可进行1~2次调水调沙。  相似文献   

3.
<正>1临河区概况临河区年平均气温6.8°C,降水量141.2 mm,无霜期140 d左右,年日照时数为3254 h。境内有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区—河套灌区,黄河年平均过境流量为367.2亿m3,年引水量为11.02亿m3,总灌溉面积217万亩。临河区是我国重要的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主  相似文献   

4.
西南地区土地整理工作中沉沙池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比较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分析当前西南地区土地整理工作中沉沙池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完善其设计.结果表明,在西南地区的土地整理工作中,沉沙池是一项重要的工程.通过分析现有设计的弊端,并参考相关国家规范,设计出两种沉沙效果好、耕地占用少的沉沙池模型.并且在实践中,新型沉沙池无论是在沉沙效果、成本,还是耕作方便上,都远远优于传统沉沙池,其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依吉密河是铁力市行政区域内最大水系呼兰河水系的最大支流,他发源于铁力境内的太平岭北,大部分流经铁力行政区,流向西南,境内长60km,在铁力市双丰镇汇入呼兰河主河道,水深:正常1.5m,洪水5.5m;流量:历史最大洪水流量15.50m3/s,最小为0m3/s;河床岩性为粗砂、卵砾石,多年平均径流量3.86×108m3,占全市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8%.  相似文献   

6.
1 自然概况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甘、青川3省交界处.南连四川若尔盖高原,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东靠岷山,与甘肃省的陇南市、定西市相连,北接黄土高原,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相邻,西接青藏高原,与青海省黄南、果洛藏族自治州接壤.属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也是黄河、长江的分水岭地区,地理环境独特.境内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低.境内海拔11 00 ~4900m,大部分地区在3000m以上.高原面地势主要向北倾斜,大部分区域海拔3000~3600m,北部和东部边缘的深切河谷则不足2000m.  相似文献   

7.
<正>酒泉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总面积19.2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42%。境内有大小河流16条,年径流量约32.23亿m3,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为27.65亿m3。其中引用地表水20.56亿m3,提取地下水7.09亿m3。2012年,农业灌溉用水量24亿m3,占总用水量的87%。酒泉市属于典型的干旱绿洲灌溉农业区,水资源短缺是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石油网消息(通讯员杨海荣)截至1月1日,西南油气田相国寺储气库累计调峰采气量突破1×108 m3,达到1.02×108 m3。目前,相国寺储气库共有5口井生产,日调峰采气量达到501×104 m3,有力地缓解了川渝地区今冬用气紧张局面,为向川渝地区平稳供气奠定了基础。相国寺储气库地处重庆市北碚和渝北区境内,属西南地区首座地下储气库。其功能定位是为中卫—贵阳联络线和川渝地区季节调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济南市邢家渡沉沙池是黄河下游邢家渡引黄灌区上的一个主干沉沙池,前后运行近30年,于2002年停止使用,灌区沉沙池约204 hm2的土地彻底废弃,已成为济南市区风沙的源头。根据废弃沉沙池沙化土地开发指导思想和功能定位,按照废弃沉沙池湿地综合治理的策略和特色,研究制定废弃沉沙池沙化综合治理和土地开发利用模式,为小流域治理开发、水土保持规划奠定基础和决策依据,对区域开发、环境治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黄河第一座排沙漏斗工程的成功运行经验,并对其其原型观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对粒径大于0.1,0.05,0.025mm泥沙的平均截沙率分别达到96.58%,81.37%和78.71%,而平均排沙耗水量为7.23%。这一结果充分说明排沙漏斗的截沙率和排沙耗水量等重要指标都远优于过去黄河上普遍采用的条渠或者复合型厢形沉沙池等排沙设施。同时也说明排沙漏斗能有效地排除推移质泥沙,对悬移质泥沙的排除亦非常有效,尤其是为黄河泥沙的治理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新型生物可降解PLA沙障与传统草方格沙障防风效益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了解新型材料生物可降解聚乳酸纤维(PLA)沙障防风效益,通过测定PLA沙障样地内不同高度风速,分别研究1 m×1 m、2 m×2 m、3 m×3 m规格PLA沙障防风效能、地表粗糙度与风速廓线特征,同时以相同坡位同种规格的传统半隐蔽式麦草沙障样地和流动沙丘为对照,对比研究了PLA沙障与传统麦草沙障的防风效益。结果表明,新型生物可降解PLA沙障防风效能显著大于麦草沙障,2种类型沙障最大差值可达10.3%,2种材料沙障不同规格防护效果为1 m×1 m规格较其他2种规格更好;2种材料沙障增加地表粗糙度表现为PLA沙障麦草沙障流动沙丘,且均随规格增大呈逐渐下降趋势,在相同地形条件下,PLA沙障地表粗糙度均值为麦草沙障的1.4倍;2种材料沙障在迎风坡坡底、坡中、坡顶及背风坡4种地形下地表粗糙度差异不明显,其地表粗糙度均值为0.7 cm;1 m×1 m规格的PLA方格沙障和麦草沙障内的风速廓线曲线呈现“S”型曲线特征,而在2 m×2 m和3 m×3 m规格的2种材料沙障内,风速廓线与对照裸沙丘相似,其风速廓线均呈指数函数分布。随着沙障规格的增大,降低风速作用减弱,其风速廓线逐渐由“S”型趋向于指数函数曲线。   相似文献   

12.
机械沙障是主要的固沙措施,也是生物治沙的前提。以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流动沙丘为研究对象,在沙丘迎风坡布设了3种不同规格(1m×1m、1. 5m×1. 5m、3m×3m)的麦草沙障,并测定了麦草沙障铺设前、后沙丘不同部位不同高度处的风速、输沙量。结果表明:流动沙丘铺设麦草沙障后,地表粗糙度显著增加; 3种不同规格(1m×1m、1. 5m×1. 5m、3m×3m)的麦草沙障对沙丘地表粗糙度改变程度不同,障格越小粗糙度改变越明显;综合考虑固沙效果和铺设成本,建议研究区应以1. 5m×1. 5m的麦草障格为宜;与裸沙丘相比,铺设麦草沙障后相对输沙量在0~4cm层减少,特别是0~2cm层更为显著,在4~30cm层内增多。  相似文献   

13.
1基本情况 青山界天然草场位于贵州省锦屏县西南部的河口、固本乡境内,平均海拔900~1250m;土层厚度为20~90cm,土壤pH值为5~6;草场内山塘众多,泉眼遍布全境,10亩以上山塘水(水库)6个,总水面134亩,常年蓄水量47.6万m3;  相似文献   

14.
齐家文化农业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末期的农业文化,在齐家文化中表现的异常浓厚。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是齐家文化的发源地,从1924年首次在甘肃和政齐家坪发现以来,一直没有忽视这一工作。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很多,材料越来越充实。几年来,在甘肃境内渭河上游的天水、武山、秦安、陇西;黄河附近的临夏、临洮;泾水流域的平凉、泾川、庆阳;西汉水流域的西礼;河西走廊的武威以及宁夏西吉兴隆镇等地,共发现齐家文化遗址三百多处。就甘肃境内来说,齐家文化的分布是很广泛的,经过重  相似文献   

15.
<正>1安徽省太湖县湿地保护与开发基本情况太湖县地处皖西南大别山南麓,全县辖15个乡镇,174个行政村,总人口57万,总面积20.3万hm2。境内湿地总面积1.64万hm2,包括花亭湖和泊湖(其中花亭湖9 700hm2、泊湖6 700hm2)[1]。花亭湖位于皖河支流长河下游河道上,是长江水系皖河支流长河上的一座山谷型水库,始建于1958年,集水面积1 870km2,丰水位97m,面积9 720hm2,枯水位74m,面积4 940hm2,最大深度50m,平均深度17m,总库容量23.98亿m3,是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发电、养  相似文献   

16.
浑善达克沙地黄柳活沙障防风固沙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大骆驼厂村境内浑善达克沙地不同规格黄柳活沙障内风速和积沙量的野外观测,并不同规格黄柳活沙障对风速的降低效果、地面粗糙度(Z0)和积沙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设置黄柳活沙障2a后,下垫面粗糙度显著增大,风速明显减弱,其顺序为:4m×4m网格沙障>6m×6m网格沙障>间距4m带状沙障>间距6m带状沙障>裸露流沙.当旷野平均风速为5.1m/s时,只有裸露沙地和2个带状沙障内起沙,其它2种规格沙障内都不起沙.  相似文献   

17.
酒泉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总面积19.2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42%.境内有大小河流16条,年径流量约32.23亿m3,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为27.65亿m3.其中引用地表水20.56亿m3,提取地下水7.09亿m3.2012年,农业灌溉用水量24亿m3,占总用水量的87%.酒泉市属于典型的干旱绿洲灌溉农业区,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8.
毛乌素沙地沙柳沙障破损规律与植被恢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毛乌素沙地东南缘巴图塔境内的流动沙丘上铺设的沙柳沙障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沙柳沙障的破损情况以及沙柳沙障对植被恢复的作用。结果表明:沙柳沙障铺设5 a后破损程度严重,平均破损度达到52.89%,沙丘背风坡的沙柳沙障破损程度较迎风坡严重,同一障格不同障边的破损程度表现为迎风边顺风边;2 m×2 m规格的沙障植被恢复效果优于1 m×1 m规格的沙障,表明在流动沙丘上铺设沙柳沙障能够有效地促进植被恢复,植物多样性与沙障设置年限基本呈正相关关系;风力掏蚀是导致迎风坡沙柳沙障破损的主要影响因子,坡度和压埋是导致背风坡沙柳沙障破损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9.
杨占福 《甘肃农业》2004,(10):69-69
洮河发源于青海省的西倾山东麓 ,为黄河一级支流 ,全长 673公里 ,流域面积 2 552 7平方公里 ,甘肃省境内洮河流程 63 0公里 ,穿越碌曲、临潭、卓尼、岷县、渭源、临洮、夏河、康东、广河、东乡、永靖等 11个县 ,从永靖县刘家峡注入黄河 ,流域面积达 2 4847平方公里 ,占总流域面积的 97.3 %。洮河在临洮县境内纵贯南北 ,流经 11个乡镇 ,长达 115公里。 80年代 ,洮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 52 .5亿立方米 ,水质较好 ,为重碳酸型水 ,矿化度一般都在1克 /升左右 ,为一级水源。到了近几年 ,由于工业废水和其它污染物不断排入洮河 ,使洮河水污染问题日…  相似文献   

20.
来宁夏自治区在水利工作中以节水为中心,采用多种方式加大节水力度,累计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3.3万hm2,有效解决了100万人的饮水困难.宁夏长期以来干旱缺水,干旱半干旱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70%以上.特别是宁夏南部山区水资源更是极度匮乏,人均占有水量96m3.90年代以来,由于气候变暖,干旱加剧,沿黄河省区用水量增加,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非常突出.   2000年,宁夏面临10个月干旱的严峻形势,水利部门在确保农业灌溉用水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引黄灌区供水价格,开展以节水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推行水稻控制灌溉、喷灌、滴灌、管灌等节水技术,并采用落实责任,节水有奖等措施,改变了以往大引大排、大水漫灌的传统做法,减少黄河引水10%,减少从黄河引水量9.1亿m3,每hm2用水减少1 650m3,达到了保灌、节水、防污的效果.   本刊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